115
115、賞識...
宋銘承讓人查了兩日,也沒查出什麼,便讓手下的人散了。
羅雲初讓長工們加強戒備后,該幹嘛還幹嘛。八九月份,陸續有採摘分類好的棉花送來。羅雲初見田間的事都井井有條地進行著,並未發生什麼意外,遂把心力都放在幾個孩子身上。湯圓兩歲了,是時候啟蒙了。每日早上羅雲初都抽出半個時辰來教他識字,給他講故事。
晚上飯糰回來時,便讓他接手教導。如今飯糰進了學館,好為人師,特別是對給弟弟啟蒙這任務樂此不疲。在書房裡,經常能看到兩隻小豆丁搖頭晃腦地讀書。
羅雲初微笑著輕輕帶上門,「嚴嬸,鍾叔怎麼說?」鍾叔是余歸晚的陪嫁總管,對調教小廝很有一套。前兩天她向老三媳婦將鍾叔借過來用幾日,今兒正是第三天。
二郎走時,羅雲初僅留下二十兩銀子家用,其他的一百多兩都給二郎傍身了。他們既然打算開一個棉麻加工廠,那她就不得不早作打算。但他們人手緊缺是不爭的事實,買下人勢在必行。但家裡的銀子大部分都被二郎帶走了,遂羅雲初只好拿出了體已銀子,買了四五個家丁。打算讓鍾叔幫著調教兩天,然後把他們送去給阿德打下手,讓阿德幫著訓練一下,以便日後得用。
「夫人,您就放心吧。鍾總管說了,您眼光毒辣,那四五個人裡頭倒有兩個是好的,稍加培養,可堪大用。」
羅雲初點點頭,大不了不成才的她讓他們當跑腿的唄,「對了,鍾叔那頭若有什麼要求,盡量按他說的做。」希望此次之後,鍾叔給他們培養幾個得用的,那他們二房再不再需要外借奴才了。
時序進入九月份,宋銘承可謂是春風得意。他在青河縣倡導推廣的稻田養魚收效廣大,而他也深得民心。如今提起宋縣令,農民們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青河縣有民一萬二千餘人,幾乎每戶人家都有一兩畝水田,種晚稻時,不少人家都養上了魚。放養了兩個月,不少個頭大的都有半斤了,每日早晚都見有農民拿著個圍兜在田頭撈魚,大個的就放進桶里,小個的,就扔回田間。
甭管掙沒掙到錢,至少飯桌上出現了葷腥,伙食改善了。日子好過,大夥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老三不笨,在向上頭彙報工作時,將稻田養魚的事提了提,順便還給知府魏知山送去了兩小筐活蹦亂跳的魚,只說是下頭農民的孝敬。
由於去歲冬天那會青河縣凍死人數只有一人,魏知山對宋銘承的印象有所好轉,認為他是個有才幹的,不似以往般不待見。此時打開公文,見他在公文中提到了稻田養魚的事,得知青河縣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他頗感興趣。他閉眼細細想了一回,決定明天親自帶人下去看看,這兩年聖上對民生可是極為關心的,若果真如此,宋銘承倒是立了一件大功。
當老三接到知府要來青河縣視察的秘令時,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次日一早,魏知山一行人便到了,隨意挑了個村子,宋銘承和縣裡的二把手韓先志領著魏知山一行人往田間小路走去。
因是早上,不少鯉魚鯽魚從水裡躍出,魏知山見了,笑著微微點頭。
「大人,青河縣的水稻長勢不錯呀。」一個留著兩撇八字鬍的中年男子略帶驚訝地說道。
「哦?」魏知山挑眉頭,他這回還帶了管農事的下屬來,這個八字鬍的中年男子就是。
「看這稻穗,每畝多收兩斗是沒問題的。」這還是他保守估計呢。
「呵呵,銘承,青河縣你管理得不錯。」魏知山高興地說道。
宋銘承可不敢接這個話,「全賴大人教導有方。」
「走,到那邊看看去。」魏知山遠遠看到前面的田間或多或少有幾人在。
「縣大人,又下地呢?」
自打稻田養魚的項目落實了下去,宋銘承就經常到地里田間視察,宋銘承對這些村民來說不算面生,漸漸地村民們也沒有了初見時的畏懼,時不時能說上幾句笑話。加上宋銘承原藉就是青河縣的,村民們對他的愛戴中更多了一些親切。百姓們沒讀過書,大字不識幾個,但父母官誰對他們好,誰在作戲,他們心裡門兒清。
「呵呵,咱們就四處轉轉。對了,你叫李,李大河是嗎?」
「是啊。」那個叫李大河的漢子見縣老爺竟然能記住他的名字,心裡頭興奮,想說些什麼來表達他的感激,但嘴又笨,急得他臉紅脖子粗。
「你桶里的是魚?」魏知山感興趣地指著他提著的木桶問道。
李大河被問得一愣,好在回神快,「是啊,大人。」他拎開網兜,好讓大夥瞧清楚。
躊躇了一下,李大河期期艾艾地道,「縣大人,農村人也沒什麼孝敬你們的,要不這魚你們拿回去吧?」說完李大河的臉有點紅,為拿不出像樣的東西而慚愧。
「這怎麼行?這魚你是撈回去賣錢的吧,我們怎麼能要呢。」
李大河急了,罷罷手,「咋不行了?田裡魚還多著呢,一天不賣也沒啥。」這稻田養魚的法子還是縣大人教的呢,這幾斤魚而已,他若捨不得,說出去他李大河不被笑死才怪。
此時迎面走來一位老漢,放下水桶,「是啊縣大人,若你怕李家小子吃虧的話,老頭子這裡也有魚,一人出一半就是了。」
村民們太熱情了,這下宋銘承拿不準主意了,眼巴巴地看著魏知山。
魏知山拍了拍他的肩,笑道,「村民們對你熱情是好事啊,說明你愛民如子。」然後他轉過頭來對那老漢說道,「老丈,若你不介意,今兒午飯咱就上你那解決罷?」
那老漢忙不迭地點頭,「老頭子叫李賢德,就住在咱馬平村的村口,大人隨便問一個人都知道的。」
老漢老而經事,是個懂進退的,「那老頭子就先回去讓家裡的婆娘整治午飯了,大人,你們可一定得來啊。」
魏知山點了點頭,李長河一把提過那老漢的木桶,「六叔,我來幫你吧。」
看著漸行漸遠的兩人,魏知山感慨,「銘承,這青河縣你治理得不錯啊。」他倒不相信這是作戲,畢竟他剛才是隨手一指,才挑了馬平村來走訪的。
宋銘承忙謙虛了一翻,不敢居功。
中午的時候,在李老漢家吃了一頓農家全魚宴,五六道菜,都是用魚做的。儘管比不上大府名廚的手藝,但也別有一翻風味。總而言之,魏知山對此行很是滿意。通過走訪,他發現稻田養魚確實能給農民帶來一些收益,再不濟也能改善一下生活,而且養了魚的水田收成也有所提高。這個項目適合在不少縣鎮里推廣。不過他還得再觀察觀察,等到收晚稻時,如果確實能增產的話,他再往京里上一道詳細的摺子。
魏知山乘興而來,滿意而歸。最高興的莫過於宋銘承了,能在上峰面前露一回臉,得到上峰的肯定。不說能更進一步,至少能讓上峰記住了。當官的人最怕的莫過於上峰提起你的名字時都不知道是哪一位。
不過他可沒忘了這裡頭有他二哥二嫂的功勞,如今二哥不在家,自己自然得多加照拂了。遂不管多忙,仍舊會抽空考教一下飯糰的功課。而且他也吩咐了余氏,若二嫂這邊有需要幫忙的地方,能幫的都要盡量幫。
「夫人,這些天接連陰天,連個太陽都沒見著,那些棉株頂部的棉花桃可怎麼辦啊?」棉花的採收時間一般都是棉桃開裂吐絮七天左右,因為天氣問題,頂部的棉桃未開裂吐絮,這回劉民一時拿不準主意了,只好親自到縣裡跑一趟。
即便劉民不上來,羅雲初也準備回老家一趟的。儘管棉株頂部的棉鈴因結得晚,成熟度不好,質量也差,但也不能浪費啊。幸虧中質量好的中噴花都已經採收入庫,要不她可得心疼死。
「這鬼天氣也不知道要持續多久。」她細細想了想,「你們將那些有四十天以上的老熟桃全摘下來送到這兒來吧。」算了,老天爺不賞臉,她只有用人工催熟了。一會叫人買幾十斤熟的香蕉柿子回來,利用它們產生的乙烯催熟棉桃,應該能得到正常吐絮的棉桃。
劉民沒有多問,應了聲是之後就回去忙去了。
「這就是宋二家種植棉花的詳細法子?」周有財眯著眼看著手上的紙。
「是啊,他們家的長工親口說的,哪還假得了?」四喜躬著身子說道,「哎喲喂,老爺,你不知道哇,宋二家今年棉花收穫大著呢,八十四畝地產出的棉花有五萬多斤。這幾十畝地還不是水田呢,若是水田,嘖嘖。若不是親眼所見,我都不敢相信。」
周有財抓著紙張的手緊了緊,嘴唇抿著一條線。八十四畝地產出五萬多斤棉花,相當於每畝有五六百斤的產出,他活了這麼久,還沒見過棉花這麼高產的。不過,宋二郎,且讓你們得意一回,「四喜,將黃良運叫來。」
四喜知道黃良運是幫周有財管理田間的老把式,隱約明了周有財的用意,當下也不敢怠慢,忙跑出去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