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易誤事:效率在生氣中被降低
氣易誤事:效率在生氣中被降低
每個人身上都有惰性。事情不急的時候,都愛往後拖一拖。現在大家的學習、工作都很忙,有時緩一緩再做有助於調節緊張的神經。可是如果凡事都要「以後再做」,往往計劃落空,生活一片混亂。自責、後悔、煩躁的情緒也會隨之而來。
可見,時間上的壓力給人帶來一個又一個焦慮,讓你天天在著急上火中生活。為此,人們開始生起了「時間」的氣:時間不夠了會生氣,時間被延誤了會生氣,時間太漫長了也要生氣……一邊在生氣中抱怨著時間的流逝,一邊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繼續生著氣,於是,所有的事情都被安排在了後面。人們往往會這樣說:「等我消消氣再說……」「算了,不幹了,氣都氣飽了,還幹什麼啊?」「真是倒霉透頂,剩下的活明天再干!」如此一來,必定會大大降低工作的效率。
效率在生氣中被降低,是不值得的。想想,一生氣就撂挑子,只顧自己發泄、生氣,生完了氣還得接著做事,繼續幹活,這不等於給自己找事嗎?
生命是由時間和精力組成的,人生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而寶貴的。魯迅先生就曾說過:「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
美國人的時間觀念相當強,凡事都講效率,大多數人始終處於奔忙之中,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件之後,又迅速轉向別的事情。大多數美國人走路快,辦事快,很少講廢話,並且都有一個時間登記表,每天的事情安排得滿滿的。由於時間觀念強,美國人常給人一種缺乏耐心、脾氣暴躁的印象,他們無法容忍那些浪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對這樣的行為往往會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甚至會破口大罵或出手打人。
珍惜時間資源的最大好處,就是辦事效率高,實際用於辦事的時間多,辦事效果當然好。可以想象,一個乾脆利落、工作時總是步履匆匆的人怎麼可能沒有效率?
一切收穫都來自科學地管理時間和精力。美國人告訴我們,管理時間和精力,你應該有這樣的意識:
合理安排時間和精力。把時間和精力合理配置到各種事情上,不浪費時間。多數成功者都把工作與閑暇、工作與日常生活劃分得清清楚楚,這樣就能夠享受各種活動並達到轉換情緒的目的。比如進餐時,保持輕鬆,別無雜念,絕不牽涉工作中的煩心事。娛樂和運動時,應充分放鬆身心,以享受其中的歡樂。
一天減少一點精力浪費,一時的好處或許不大,但長期積累,對於健康長壽、享受生活及事業發展都非常有利。偉人們視精力為生命,哪怕是一點點的精力,他們也從不輕易浪費。而生活中很多人把精力看得比垃圾還不值錢,從來就沒有節約精力的觀念。胡亂使用精力不僅影響他們的成才、發展、享受生活,而且嚴重損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充分利用時間和精力,提高時間和精力的利用效率。很多人的失敗歸根到底是沒有利用好時間和精力,同樣,很多人的成功,是很好地利用了時間和精力。
精力是寶貴的,如果用在沒有意義或意義很小的事情上,實在是一種巨大的浪費。當然,人非神仙,有時浪費精力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盡量減少。如果能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於比較有意義的事情上,肯定不枉此生。
把握好最佳時間和最佳狀態。最佳時間通常是指辦事的最好時間段或時間點。把握好最佳時間,通常可以取得良好的效益,比如提高效果或降低代價。普通人往往只知道應該去做什麼事,但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做最好。高手常常在最佳時間辦事,這對於發展十分有益。對於重要的事情,要盡量安排在精力旺盛的時候做。投入同樣的時間,如果精力旺盛,實際投入的精力就比較多;反之,實際投入的精力就比較少。把握最佳時間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很多時候只能爭取在較佳的時間辦事。每個人都要把「在最佳時間辦事」當作一種信念,長期如此,自然會成為習慣。
根據事情的重要性付出相應的時間和精力。事情越重要,越要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以求取得好的效果;反之,則要盡量節省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比如,當精力充足而做的只是簡單的事情時,要自然地以較低的精力消耗辦事。以大量的精力消耗處理小事,通常是不值得的。當精力不足而又偏偏碰上緊要的事情時,要迅速提高精力,並全力以赴。在重大的事情來臨之前,要先適當放鬆身心,以積蓄體能面對挑戰。如果沒有足夠的體能積蓄,當巨大的壓力到來時,很可能一下子被擊垮。
休息的時候,應保持輕鬆的休息狀態。工作或學習的時候,應保持旺盛的狀態。或者說,工作要有工作的樣子,學習要有學習的樣子,玩也要有玩的樣子。不這樣,就會影響效果,而且浪費時間和精力。
生活中的事情並不會因為你的生氣而減少或自動消失,無論你是生氣還是不生氣,它都是存在的,任務仍然等著你去完成,活兒還得等你消完了氣再去干。所以,與其帶著氣幹活、做事,不如不生氣,心平氣和地做事,效率一定會比在生氣時高出許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