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綜合執法曹操榮升城管
公元174年,曹操在被推舉為孝廉之後,不久便被京兆尹司馬防舉薦,榮升為洛陽北部尉,負責洛陽北部的治安管理。其職責類似於今天的公安分局。
頭一回當官,曹操當然是喜出望外。這天一大早,曹操便走馬上任,向洛陽北部的府衙趕去。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走在路上的曹操面帶喜色,幻想著當官之後的種種。於是,很快就來到了府衙門前。
曹操看著緊閉的大門,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只見府門之上「清正廉明」四個大字,由於時間長久的關係,變成了現在的「青止廣日」。
「這就是以後工作的地方?」曹操苦笑了一聲,開始動手拍門。「開門,開門!」
曹操喊了幾遍之後,門內似乎沒有動靜。唯一的結果就是在門上留了一副手印。這是門上灰塵較多的原因。
曹操望著門上自己的手印,提高嗓音道:「開門!有人嗎?」
還是沒人搭理,曹操轉身向四周望了望,好確定自己是否來錯了地方。
沒錯,洛陽這地方曹操再熟悉不過,這裡的確是洛陽府衙。
無奈之下,曹操向著門前的鳴冤鼓走去。在曹操看來,擊鼓要比自己的喊聲管用。
於是,曹操抓起棍子,便用力敲起鼓來。
在曹操的一擊之下,鼓上灰塵四濺,弄得曹操臉上、嘴上都是。
「呸!」
曹操吐了吐嘴裡了灰塵,自語道:「想不到這衙門如此冷清,還沒有尋常的酒館人多。」
接下來,曹操一手擊鼓,一手遮面,一時間鼓聲不絕於耳。
「咔嚓!」一聲傳來,鼓聲戛然而止。原因是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晒,那根擊鼓的棍子壽命已經大大縮短,經不起曹操這麼折騰。
曹操看著手中短為兩截的木棍,徹底無語了。
隨著「吱呀」一聲的傳來,那緊閉的大門終於打開了。只見,一位衙役開完門后,從中走了出來。
這位衙役先是舒服的伸個懶腰,然後皺著眉頭,眯起雙眼,似乎對外面光線還不適應。
「門外何人擊鼓啊?」衙役說完,頓時哈欠連連,顯然還沒有過足覺癮。
聽著衙役有氣無力的問話,曹操再一次愣在了那裡。
問話的衙役似乎調節好了視力,看著曹操手中的半截棍子。衙役瞪著雙眼,用手指著曹操道:「好大的膽子,居然敢損壞公物,你小子別跑!」
曹操看著衙役的雙眼,估計再往上瞪一點眼珠子都掉地上了。曹操把手裡的棍子向後一扔,嘆道:「我是你們新上任的大人。」
曹操說著,開始動身往裡走去。
「嘿!你小子!」看見曹操把棍子仍了,衙役氣得火冒三丈,至於曹操的話,衙役根本沒聽進去。於是,依舊吹鬍子、瞪眼睛的糾纏著曹操。
看著沒完沒了的衙役,曹操把自己的官印往衙役懷裡一推。道:「自己看!」
衙役以為曹操在賄賂自己,於是低下頭來看看曹操遞過來的是什麼東西。衙役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像拿了一塊燙手山芋,兩手抖了幾下,差點沒把官印摔了。
「大、大、大、大……大人」
看著結巴的衙役,曹操奪回官印。道:「一炷香的時間,把所有的衙役全部叫來。記住,一炷香的時間。」
「是是是,剛,剛才……」
衙役還想多說什麼。曹操打斷道:「我再重申一遍,如果一炷香過後有一人沒到,那麼你明日就可以回家種田了。」
聽說曹操要炒人魷魚,衙役不再多說什麼,急忙叫人去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可不想被曹操的大火消滅。
曹操恐嚇的話不是沒有效果,一炷香的時間還沒到,所有人已經在大廳聚齊。
只見,曹操在廳堂內來回漫步,走的很緩慢。曹操雖然還沒有說話,不過其身上散發一股壓迫感,使得在場的眾人面面相覷,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現場的氣氛比較沉重,此刻的曹操不怒而威,其特有的威嚴讓整個大廳落針可聞。沒有人敢打破平靜,眾人覺得新來的這個縣令不簡單!
曹操眯起雙眼,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眾人直感覺臉上火辣辣的,沒有人敢正視曹操那精光閃爍的眼睛。
就在眾人被這沉重的氣氛壓的喘不過氣的時候,曹操終於發話了。「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曹操,是你們新上任的大人。初次見面,還望各位多多關照。」
「大人客氣。」一位大膽的衙役因為不夠自信,所以說出的話音比較細。
曹操略微掃了其人一眼,繼續道:「我要說的只有兩點,第一,在此之前,也許諸位的日子很快活,但是,在我曹某人到來之後,諸位必須盡職盡責,服從我的安排。凡玩忽職守者,一律遣散回家。第二,我不管你們每個月的俸祿是多少,但是從今天起,我會把我的俸祿分給你們。只要大家盡職盡責,我曹操是不會虧待大家的。」
眾衙役一聽說要加俸祿,頓時面面相覷,眼神里滿是是歡欣鼓舞。
曹操先是大棒,后是蘿蔔,兩句話將眾人收服得服服帖帖。衙役們一個個幹勁十足,恨不得立刻找個正事乾乾。
洛陽作為京城,這裡權貴雲集,一個不起眼的人物背後都有可能有大人物撐腰。
在不是達官貴人,就是皇親國戚的洛陽,幾乎沒有人把洛陽的府衙放在眼裡。所以洛陽雖然貴為京城,其治安並不是很好。其作亂犯案者多不勝數。因為這些人都有著強硬的後台,所以洛陽的歷任都尉只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間一長,洛陽府衙自然也就冷清起來,幾乎被人們當做擺設。
今天,原本冷清的洛陽府衙逐漸熱鬧起來。只見府內衙役穿梭在其中,忙的不亦樂乎。原來破舊的府衙,在工匠的努力下逐漸嶄新起來。
而此時的曹操更像個包工頭,在府衙中央指指點點。
府衙內的場景逐漸引起了路人的注意,不知從何時起,府衙的大門前聚集了不少看熱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