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第297章

而潁川集團是曹魏軍閥集團的智囊團,曹操之所以能與潁川集團結合。一、曹操是汝穎黃巾的鎮壓者;二、後漢各大田莊主是有利害矛盾的,他們各自擁戴一個軍閥集團進行鬥爭,而且曹操又迎獻帝都許,就地區來說,汝穎集團擁戴非曹莫屬;三、後漢黨錮人物(以汝穎世族地主為首),實際上是一些地主階級的改良派,曹操的政治思想,本質上亦屬於改良派,想法一致,二者結合也是很自然。

這樣的內部結構,汝穎集團標榜儒學,主要擔任文職,譙沛集團則以武風見稱,主要擔任武職,這兩個集團力量分配各司其職,然而,他們之間在政治、經濟上也是有利害衝突的矛盾,像曹操屯田,實行軍事編製,典農部民掌握在擔任武職的譙沛集團人物手中,就是汝穎文官集團不能甘心的,這種矛盾到曹操晚年就逐漸明朗化,後來曹魏時期統治集團內部的政治鬥爭,也以這兩個集團為中心展開,並決定了曹魏的興衰。

荀彧曾對袁紹和曹操的才能及其政策進行對比:

「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有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一,士卒雖眾,而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歸之,公以至仁待士,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願為用,此德勝也。夫以此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為!」

荀彧從度、謀、武、德四個方面將二人進行比較,其言雖然有些誇大,但也是有一定依據而言的。在早期,袁紹與曹操有著共同的政治目的,並與眾多黨人親密交結,他們決不僅限於朋友關係,而是組成了一個以袁紹為首,以遊俠之士為基礎的政治集團,目的是反對宦官,解救東漢王朝的嚴重危機。

但到後期,袁紹逐漸成為割據一方的分裂勢力,袁紹分裂的野心很早就被士人所察覺,袁紹殺臧洪前,臧洪曾說「諸袁事漢,四世五公,可謂受恩。今王室衰弱,無扶翼之意,而欲因際會,觖望非冀」,韓馥在袁紹起兵后問部下「助袁氏乎?助董氏乎?」,其治中劉惠立即反駁「興兵為國,安問袁董!」,漢末各州刺史出兵已經不是為國,而是選擇自己的政治投機,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這雖然是曹操自我吹噓功勞,卻也道出了封建軍閥群雄逐鹿的情況。下面主要從袁紹與曹操對待農業及治民方法的不同來探討袁紹與曹操分裂與統一的區別,以此來理解袁紹軍閥集團失敗的原因。

在治民方法上,曹操一方面堅持打著為天下除暴亂的旗號,另一方面就是以一個統治者的胸襟對下屬進行治理,「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體現其高明的用人觀及治人策略。不僅如此,在統治區內實行屯田制,是使其堅持到最後的經濟基礎,建安七年,給將士親屬「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

為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曹操還「親耕籍田」主要是因為曹操認為:「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并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正是對於農業的重視,才使得在「遭荒亂,率乏糧谷,諸軍並起,無終歲之計,飢則寇略,飽則棄余,瓦解流離,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袁紹在北,軍人仰食桑堪。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贏。民人相食,州里肅條之時,曹操的統治區卻相對穩定,在196年「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解。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不僅如此,他也不斷頒布法令,在其統治區內「重豪強兼并之法,百姓喜悅」,曹操始終堅持嚴明的法令治人,是其在戰爭中能夠保持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統治區的安定下來為其後期戰爭提供了政治的保障。

而袁紹則不然,在其兼并四州之地后,謀士沮授曾諫言「近討公孫,師出歷年,百姓疲敝,倉庫無積,賦役方殷,此國之深憂也。宜先遣使獻捷天子,務力逸人」,但袁紹不聽,到官渡之戰前謀士田豐也勸言「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此時一心要南下消滅異己的袁紹再次駁回諫言。除不重視農業生產外,在治民上由於「袁氏政寬,在職勢者多畜聚」,所以「兵多而法不整」,在其統治區內,軍隊紀律渙散,豪強兼并土地,引起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二人在對待農業及治民方式的差別主要原因可以分析如下:其一、袁紹代表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維護大地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其二、袁紹作為世家大族後代,沒有治民經驗,面對戰亂所造成的混亂社會,袁紹不能很好的處理。其三、作為割據一方的分裂勢力,袁紹並不能以安定天下為宗旨,只盲目依靠軍事追求地盤,而不能憑藉治理奪取政權,而這也是袁紹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曹操及袁紹不同的治民方式,我們可以窺見袁紹以割據一方為目的,缺乏遠見性,帶有濃厚的狹隘心理和安於現狀的心理,同時也體現了世家門閥階層重虛輕實、空談狂妄的腐朽性。

一、戰略思想,袁紹不及曹操。

袁紹的戰略思想: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爭天下,庶可以濟乎?袁紹的這個戰略思想中,關鍵詞是「地盤和武力「。

發展的結果是:袁紹雖然先擁有了「地盤和武力「,但沒有聽從沮授的建議,錯失了逢迎獻帝的機會,從而失去了「政治上的正義大旗「;同時,他又好謀無決,嫉賢妒能,導致郭嘉和荀彧這樣的「頂級人才「,都轉投到曹操門下了,這樣,由於他沒有得到「正義與人才「,到最後,他連已有的「地盤和武力「也丟的乾乾淨淨。

曹操的戰略思想: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曹操的這個戰略思想中,關鍵詞是「正義與人才「。

發展的結果是:曹操雖然初期「地盤和武力「比較弱小,但由於聽從了毛玠的建議,先下手為強,「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就高舉起了「政治上的正義大旗「;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縱馬十三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之縱馬十三州
上一章下一章

第29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