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養老閣

第2章 養老閣

「日你鍋敲,你幹什麼?你想死啊。」

老田把我拉倒沒人處,一把把我甩在地上,因為剛才的驚嚇,此刻我渾身發軟,竟然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爬不起身來。

在地下喘息了一會兒,我方才站起身來看著老田一字一句的道:「那老太太還是個活人啊。」

老田一聽,用手指著我道:「嘖嘖嘖,我日你鍋翹,我就曉得你要說這句話,你剛剛要是在靈堂之中說出來,你就攤大事了。」

我據理力爭道:「能攤什麼大事,那王老太婆就是個活人,這不是埋活人嗎。」

老田嘆了一口氣,想組織一下詞句把事情給我解釋清楚,可是他一個糙漢子,肚子里沒有什麼墨水,只說出來一句:「日你鍋敲,我懶得跟你爭,入鄉隨俗老子一個犁田扒地的都懂,你個文化人應該比我還懂,養老閣你聽過嗎,沒聽過就好好看著,我們牯雞村就這風俗。」

老田說完,直接撇下我回王家了,看來他還有點生氣,我站在夜色之中,尋思良久,終不知道養老閣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喪葬習俗,養老閣三個字之前記得曾在書中有過一面之緣,到如今想來,竟然模稜不清。

對了,還有一個人或許能救王老太婆,想到此間我頓時猶如打了雞血一般,奔回王家,找到了來王家幫忙的奕秋,今晚的奕秋卸了工作裝,一身村姑的打扮,系著圍腰,戴著袖套,可是即便如此,也難掩她的秀美,她的美已經和這雲貴的山水融在了一起,她穿啥像啥,皆備神韻。

「韓老師,你有事?」

我把奕秋拉到沒人處,奕秋捋了捋頭髮,笑著對我說道,夜色之中我看不清楚她的笑容,但那一定極美。

我把我對老田說的話重新對她說了一遍,並請求她,這個村子屬她文化最高,又是本地人,與大傢伙兒最親,請求她救救王老太婆。

哪知奕秋聽后,嗤笑一聲道:「韓老師,我覺得老田說得對,入鄉隨俗最好,譬如西藏的天葬,江南的懸棺,我們都得選擇尊重,還有奕秋奉勸韓老師一句忠告,外來之人即是客,且隨他鄉風水俗,而且喪葬習俗,乃是民間之大忌,韓老師還是少問為妙,否則惹禍上身,恐會埋骨他鄉啊。」

奕秋說完直接回去了,連續吃了兩個閉門羹,我清醒了不少,奕秋那句喪葬習俗乃是民間大忌,外人不可多問,徹底的點醒了我,我此刻方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可是心中又湧起深深的不甘,那畢竟是個大活人吶,這種喪葬習俗和裹小腳一般,都是毫無人性的陋習。

哎,萬般無奈之下,我只有嘆了一口氣,返回了王家,王家大院之中,那些幫忙人有說有笑的干著手裡頭的活,那三五個一群,鬥地主或者玩五朋友的牌友,耍得正嗨。

我透過靈堂的大門,看著靈堂之中,王家老小生人作死別的情景,心中百感交集,唱血河經的先生已經改唱《葬骨經》,鐺磁,鐺磁,鐺鐺磁的鑼鼓聲響,此起彼伏,一波接一波。

十點之後,靈堂之中開始了散花,此散花非彼散花,這所謂的散花乃是喪葬習俗之中的一個流程,就是唱些好口彩,討些吉利,先生剛把香點上,靈堂之中就傳來老田的聲音:「散花散花,我散洞門那一家……」

之後許多人都加入了這個流程之中,奕秋也加入了,她看著大夥唱道:「散花散花,我散天下黎民是一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今晚的奕秋特別美,竟讓我生出了終老此間,再不回那壚邊人似月的江南了的感覺。

之後是孝歌,唱孝歌的多是老一輩的人,他們的歌聲詞句之中,多蘊滄桑之味,生活巨變之艱難,以此來送「死者」最後一程,孝歌範圍很廣,可唱與死者生前的交情,各種事情,歌聲悠遠渾厚又綿長與江南的細語儂詞比起來,又是另一番風味。

十一點的時候,離子時近了,那院子之中打牌耍玩的漢子,放下了手中的牌,相呼著出去了,沒多久扛回來兩根龍桿。

龍桿也叫抬龍杠,江西那邊叫做二龍杠,乃是抬棺之工具,兩根抬杠上各有兩個支點,各個支點再下分兩次支點,然後每個支點由兩個人用肩膀扛起,一般由三十二人或者六十二個人組成抬棺隊伍,而且抬棺隊伍頗有講究,未抬過棺的青年人,一般不會被選入,因為民間傳說,未抬過棺的小伙青年,第一次抬棺之時皆會如負山嶽,行三步如行萬里。

龍桿抬回來不久,就聽見陰陽先生一聲高唱:「子時已到,出棺!」

聽聞陰陽先生的喊,外面隨即響起了炮仗,噼里啪啦的火炮聲夾著著忽隱忽現的火光,在這夜色之中劃出一道異國他鄉的風俗民情之光,我總感覺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炮仗響起的同時,那幾個扛龍桿的漢子,一起湧入靈堂之中,將穿有鋼絲的大麻繩綁縛好之後,大喊一聲:「嘿喲,起!」然後沉重的柏木棺在這些有力的後生漢子肩上緩緩地升起來,棺材抬出大門之時,忽聞後面一聲聲悲哭搶地,有孝女哭道:「月亮彎彎照石崖(崖:這裡方言讀作ai),聽到婆家過禮來,提起帕兒揩眼淚,哩哩啦啦轉回來,我的娘啊,在生之時的…」

這叫哭喪,在抬棺出大門之前,孝女倚門哭三聲,以示痛心,之後眾人將孝女扶起,陰陽先生囑咐一幫忙人看好靈堂之中的七星燈之後,帶著孝子和孝女去了村頭路口準備下一個流程,孝子接棺。

七星燈非常的重要,據說可照亮陰間之路,令亡靈不至迷途,從葬禮開始之時,到死者入土為安,皆不能熄滅,所以陰陽先生留了牛犢子守七星燈,幫忙人跟著抬棺的隊伍一起送王老太婆上山。

抬棺隊伍抬著棺材經過村口之時,孝子和孝女早已等在那裡,身下鋪著豆草包穀桿之類的東西,雙手掌心向上,五體投地之勢拜之,抬棺之人抬著棺材從孝子孝女身上過,此乃孝子接棺。

之後孝子杵著孝棍,快速爬起,奔在抬棺隊伍的前頭,每逢路口,爬坡過坎之處,轉身對抬棺之人行半跪之禮,道路難行,請他們多多費心費力,陰陽先生隨即撒下一路的買路錢,如此這般,直到到達目的地,王老太婆的的養老閣要建在牯雞村後山的涼水井山頭,我們到那裡之時,子時已過,將棺材停放在旁邊,陰陽先生說的是子時出喪寅時下井,此時開井的弟兄們正忙得汗水八顆八顆的淌,我們稍作歇息只要等著寅時到來就好。

開井下井,皆是貴州一帶方言,開井指的是挖墓坑,下井則是將棺樽放入墓坑之中,開井的弟兄們一陣忙碌之後,在寅時之前將井開了出來,寅時一到,在陰陽先生的指揮之下,眾幫忙人將王老太婆的棺樽放進了墓坑之中,此時孝子向陰司買地。

由一人,扛一把鋤頭,沿墓地周圍走一圈,邊走邊挖下交界,孝子執冥錢跟后,扛鋤頭之人每下一鋤,即喊一句「賣地」,孝子跟后,撒下冥錢,並喊:「買地,給我母親買地。」如此下來,這塊墓地算是向陰司所買,歸於王老太婆,之後就是撒五穀,撒五穀請的是村子里的劉老爺子,劉老爺子準備了一個灰色的布袋,將五穀(稻、黍、稷、麥、菽)放於布袋之中混合均勻,伸手去布袋之中抓出一把五穀,撒出去,同時喊出撒五穀口訣:奉請九天玄女,勒敕五穀,子孫得福,子孫得祿,子孫得壽。

之後劉老爺子向前行一步,抓一把五穀撒出去,同時喊出口訣,一把五穀撒出去,千災萬禍盡消除,一撒天天清,二撒地地靈,三撒人常生,四撒水朝堂。

然後向東撒一把,同喊出口訣,一撒東方甲乙木,從今房房皆發福,向南方撒一把,二撒南方丙丁火,子孫房房發傢伙。向西方撒一把,三撒西方庚辛金,子孫萬代發萬金。向北方撒一把,四撒北方壬癸水,金珠財寶谷豐堆,再向墓地中央撒一把,五撒中央戊己土,子孫富貴壽彭祖。

劉老爺子撒了一圈五穀之後,布袋之中還剩餘一些,他抓起五穀,撒入地上,扯長了那種吆喝的調子喊道:「一把五穀撒入地,代代子孫財如意,一把五穀高高撒,代代子孫皆中舉。」

孝子半跪謝之,並道:「借劉老爺子吉言。」

如此撒五穀的流程算是完成了,之後就是孝子背土。

民間對孝義極為看中,孝子背土的習俗,來自於背土葬雙親的典故,現在多流行於形式,由孝子將衣服捲起,讓人捧一捧土盛於其中,孝子背此土倒於棺樽之上,並哭喊:「母親,孩兒背土埋你了。」,這之後一切流程基本完結,此後就由孝子送飯百日,每送一次飯,就壘加一塊磚,直至將墓坑完全封死,王老太婆餓死於墓坑之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撼龍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撼龍經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養老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