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石千層浪(五)

第五章 一石千層浪(五)

洛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帝嚳、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先後共有十三個王朝定都於此。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認為是「天下之中」,而如今的洛陽是肅親王燕雲河的封地。

今天是肅親王的四十五歲壽辰,王府內載歌載舞,凡是轄內的官員和富族豪紳,都攜帶重禮前來賀壽,肅親王有一子一女,小王爺燕雲少偉,二十多歲,文才武功不錯,但是口碑不佳,驕橫擾民,為禍一方;小郡主完全相反,不但貌美如花,而且有一顆菩薩心腸,碰到不平之事,必定拔刀相助,在江湖上還是武林七美之一,人送綽號「慈心郡主」。

肅親王文武全才,既可以騎馬打天下,也可以治理天下,雄才大略,志存高遠,只是行事太過苛刻,為人比較陰狠。還有點好大喜功,王府奢侈豪華,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綾羅綢緞,也因此在他封地內賦稅比任何地方都重,致使境內百姓敢怒不敢言,避之如虎,只知有肅親王而不知皇上。

這肅親王也是從戰場上拼殺過來的人,勇猛無比,在七國爭霸戰役中,也是戰功赫赫,威名遠播。十幾歲就開始追隨征戰天下,也算是征戰沙場的老將了。

酒宴一直鬧到二更天的時候才散去,回到房內,肅親王醒了醒酒道:「鄧總管,如今我們在朝中的勢力只能說佔了三成,要成就大事,還遠遠不夠,特別是龐太師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鄧總管可有什麼好的計策?」

鄧先生乃是肅親王的謀臣,全名是鄧坤,通曉軍事和政務,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輔佐肅親王已有十多年了,深受肅親王信任,被拜為大總管。

鄧坤答道:「王爺,當務之急就是鞏固自己的力量,聯合各方勢力,時機成熟后,一舉奪取江山。龐太師一脈,欺君罔上,貪污受賄,禍亂朝綱,積怨太深,新皇登基,勢力必然削減,說不定會死於非命呢。若要謀權亂政,卻沒有兵權,調不動一兵一卒,精明狡猾的龐太師,絕對不會行此險招。王爺這裡是他最好的退路,派人前去遊說,許諾他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對他來說猶如雪中送炭,必定感恩戴德,成為王爺的一大助力。這樣,朝中有龐太師為王爺效力,將來登基稱帝,定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淮南王和晉王也是我們拉攏的對象,凡是和朝廷不一心的勢力,都能成為我們的盟友,因人而異,多方謀划。如果能把這兩方勢力收為己用,王爺的皇位唾手可得,三大藩王合起來的兵力共計三十五萬,對抗皇上的二十幾萬大軍,綽綽有餘,再加上龐太師從中策應,金鑾殿上的寶座還不是手到擒來?呵呵!」

肅親王心中暗喜,如果真能這樣,最好不過,但是轉念一想,擔心道:「鄧總管,此策固然是上選,但是本王擔心將來尾大不掉,反受其害,臣強主弱,很容易受制於人,更有可能遭到反撲。」

鄧坤道:「王爺,稍安勿躁,此一時彼一時,車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算三步,王爺和他們之間既是聯合又是利用,關鍵看手段如何,只要我們因勢利導,善加運用,逐步分化吸收,必能為我所用。所謂聯合,互惠互利,相互扶持,一致對外,合眾人之力輔佐王爺登基;所謂利用,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附,示敵以弱,暗中培植勢力,逐步蠶食對方,最後除敵於無形之中,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到時候王爺貴為天子,想要處置他們,還不是手到擒來。」

肅親王哈哈大笑,舉起茶水說道:「鄧總管,本王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功成之日,本王定當為你封侯拜相,封地千里。」

鄧坤深深一揖道:「多謝王爺,王爺知遇之恩,屬下沒齒難忘,為了王爺的大業,屬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肅親王接著道:「宮內傳來消息,說皇上的身體日益衰弱,看來駕崩之日不遠矣,皇兄太過仁慈,保守不思進取,祖宗基業衰敗如斯,哀哉!。前日早朝下旨,雖是高明之舉,但猛虎已成,回天無力了。」

鄧坤凝重的說道:「恭喜王爺,但切不可大意,帝王大統,重在民心,取正途而得帝位,才是上策。小皇子少不更事,私出皇宮,若能永留民間,則皇室後繼無人,皇族唯王爺獨尊,聚群臣收民心,大事可成也。」

肅親王嘆道:「言之有理,但要本王謀害親侄,於心難安,於情不忍。」

鄧坤道:「王爺聰明一世糊塗一時,這種事情何須我們動手,只要我們稍加挑撥,必然有人會迫不及待的去做。我們不但不能參與,更應該象徵性的加以保護,如此才能彰顯王爺的大仁大義,才能使百官歸心。」

肅親王哈哈大笑道:「哈哈!鄧總管果然高明,計謀驚人,只是聯合之事,派何人前去為好?」

鄧坤道:「王爺,還是屬下親往較為妥當!」

肅親王也認為他去合適,思維敏捷,能言善道,必可馬到成功,贊同道:「鄧總管確是最佳人選,先生知政務通軍事,學究天人,自主事以來,政通人和,兵強馬壯,實為股肱之臣。然而,本王心有疑慮,如魚刺卡喉,不吐不快。」

鄧坤道:「王爺的信任,微臣銘記在心,鞠躬盡瘁難報王爺厚恩,王爺有何疑難,臣甘願分憂。」

肅親王沉思了一會兒,說道:「取正統得帝位,確為正途捷徑,然我們不能一葉蔽目,不顧全局。本王所求非一隅之地,當此亂世應傲視群雄,收九州納四海,並天下為一統,此等國事民生大計,應有遠謀,早做決斷,望先生不吝賜教。」

鄧坤所求的就是輔佐一代明君,開創統一大業,名留青史,見肅親王有這等志向,心潮澎湃,激動的說道:「王爺心懷天下,志存高遠,如能高築牆、廣積糧、練精兵,則大業可成矣。」

接著展開一張陳舊的地圖道:「王爺的轄地兼顧中原和東南,中原處四方之中,連四角,取天下必定中原,中原安則四方定。以全局觀之,進取天下,中原為必取之地;安定天下,中原為控御中樞。當然,中原也是四戰之所,天下紛爭,無不涉及中原,無險可依,易攻難守。」

肅親王臉色微變,一時沒明白他的意思,問道:「如此說來,本王如同坐在火爐上,沒有佔據地利優勢。」

鄧坤微笑道:「王爺莫急,我所說的只是狹義範圍中原,而不是現今的中原,天幸祖皇帝雄才大略,把疆域擴張到長江一帶,已經彌補了地勢的不足。王爺所控制的河南省得天獨厚,佔據有利地形,西邊中條山、崤山、熊耳山和伏牛山阻隔西秦;北面有太行山和黃河為界,西南有漢水和長江天塹分治西秦和南楚;洛陽周圍的函谷關、虎牢關、廣成關和太谷關等要隘拱衛安全。可謂進可攻退可守,如能再鞏固四周要道關隘和渡口,必能固若金湯,此為高築牆。

「河南省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北省地處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商貿繁榮,經濟發達,若能暗中控制江北省,有此兩省足可保證民生和軍隊所需。鑒於此,應從四方面著手,其一,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廣增耕田,凡是新開墾的荒地,上報朝廷免除兩年賦稅;其二,鼓勵商業,提高商人待遇,出售專賣權。比如收私鹽歸王府所有,然後把專賣權出售給商人,按一定的比例分紅,其他鐵、煤炭都可以如此操作。其三,廣開商路,擴大貿易。確保水陸兩路安全暢通,增加與新宋、西秦和南楚等國的貿易往來。如此一來,糧豐錢足,軍需無憂,此為廣積糧。」

「再說練精兵,兵者,爭天下之利器也。雖然我們有兵有將,可是爭雄天下,差之甚遠。江北河南兩省人口眾多,易徵兵選將,擴充軍營,特別是增設水師,精練騎兵,如此方能爭霸天下,統御四方。」

肅親王心道,此人確實有經天緯地之才,還好在自己身邊謀事,如果被他人所用,只怕就沒有自己的今天了,只是此人心機甚高,必須牢牢掌控在自己手裡。道:「好,好,好,劉邦有蕭何,本王有鄧坤,安邦定國,統一天下,指日可待,待總管歸來后,即可發榜實施。」

鄧坤謙虛道:「王爺過譽了,微臣才學疏淺,智力有限,成大事者當招賢納士,廣聚賢良。王爺首謀之地為江北省,宜早不宜遲,有此一省之地,必能如虎添翼,安民養兵綽綽有餘。」

肅親王微笑道:「此事由本王來想辦法,等和議有了結果再想對策!鄧先生還是早些休息,養精蓄銳,儘早啟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江山萬里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江山萬里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 一石千層浪(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