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長春——偽滿時期的文化遺產
我在北大學考古正文卷第276章:長春——偽滿時期的文化遺產研討會後面的幾天,蘇亦已經不需要擔任臨時會務人員了。
一切,他不太感興趣的報告,或者說,跟他的方向差距太大的報告,都沒有怎麼去聽講。
這種情況下,他沒事幹就偷溜出賓館去外面閑逛。
為了方便,還特意讓吳鎮武幫忙找來一輛自行車。
中國有兩個春城,分別昆明跟長春,前者蘇亦很熟悉,後者很陌生,前世,他也沒來過長春多少次,而且,大部分來長春都是因為蹭學術會議。
跟這一次,很像。
因此,他對長春並不熟悉。
一開始,只能先了解一下南湖賓館周邊的情況。
好在隔壁就是長春郵電學院,也就是後來的吉大南湖校區,因此,這裡也成為蘇亦第一站。
他在長郵,誰也不認識,但因為他胸前掛著北大的研究生的徽章,門衛簡單問話之後,就直接放行了。
結果,他對通信一竅不通,也看不出啥東西來,校區也沒有特色建築,草草參觀,感受一下這個年代郵電人的精神風貌,就開撤。
第二站,則是大佛寺。
寺廟在南湖的另一邊,走過去,還要經過南湖大橋,大橋最早叫垂虹橋,建於30年代,後來被燒掉年代末繼續重建,是一個百多米的木橋,年久失修,今年拆除就緒重建,一下子就變成長春最長的大橋。
又恰好橫穿南湖公園,經常有市民在這邊散步,蘇亦穿過去大橋的時候,看風景的人還不少,讓他忍不住駐足拍照。
在大橋逗留片刻,騎著自行車繼續往前,環湖騎行,差不多繞了大半圈,終於到了大佛寺。
大佛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光緒十二年,原址是現在的市人民圖書館,之所以搬遷到南湖這邊,主要是35年的時候,要建「世界紅卍字會滿洲總會」,大佛寺這塊地被曰本人相中了,直接被拆掉,被迫搬遷。
這一次,大佛寺主體建築被拆掉了,卻保留了寺廟山門、圍牆等。
結果沒建兩年,1937年的時候,日本人又打算拆遷新建的大佛寺,他們要在大佛寺的新址修建「建國忠靈廟」。
這一次被繼續相中的理由則是,大佛寺新址臨近南湖,風水極佳。
逮著一隻羊就使勁薅,誰讓它好欺負呢。
大佛寺的擁有者,肯定不敢反坑。
只能繼續搬遷,原計劃要搬遷到八里堡重建。
後來,戰事吃緊,曰本人示弱,也沒有繼續折騰了,到1945年東北光復時,也只拆除了山門和圍牆。
第一次,大佛寺被拆主體,剩下山門跟圍牆,這一次,又被拆除山門跟圍牆,算是圓滿了。
就這樣,大佛寺才繼續在南湖之畔安家落戶,成為方圓十里唯一一家佛教寺院。
大佛寺很小,只有大雄寶殿,跟廣州的光孝寺沒啥可比性。
倒是門口的對聯「人過大佛寺,佛寺大過人」,挺有意思的。
這邊也不是啥文物古迹,可看性不強,倒是寺廟內有僧侶在朗誦《心經》,之前帶著北大考古專業去逛故宮的時候,蘇亦也帶著他們朗誦《心經》,也算碰巧了。
這年頭的朗誦是真朗誦,不像後世,動不動就弄一些音頻來忽悠人。
蘇亦不是佛教徒,他除了馬列主義之外,啥也不信,但研究佛教考古,對寺廟多少有些敬畏之心,跟著僧侶一起朗誦完畢,他才離開。
主要是沒啥好看的。
他本來還打算去附近觀看偽滿建國忠靈廟,畢竟來都來了,不看看多少有些遺憾,最終這個願望也沒法滿足。
這裡現在還屬於航校營區,軍事重地,閑人免進,就算他是北大研究生也不好使。
蘇亦不至於傻乎乎去打聽,他拎著相機,跑進人家軍校營區拍照,而且還涉及偽滿時期的歷史建築,想幹啥呢?
這種敏感的事情,他也不願意去碰觸,而且據他所知,現在忠靈廟還被營區拿來當倉庫用,他費盡心機去拍啥人家倉庫幹啥。
不進去就不進去嘛,反正以後也有機會,這裡變成長飛小區以後,也就對外開放了。
這玩意也不是非看不可,它僅是個做樣子給殖民區的民眾看的招魂幡,之所以遺留下來,沒有想偽滿皇宮裡面建國神廟一樣,被付之一炬,燒成灰燼,主要是它一開始對偽滿洲帝國的國體並無影響,也就沒人過問。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好不容易來了一趟長春,還是這個時代的長春,不了解當年偽滿的歷史遺迹,多少有些說不過去。
可以說,長春之所以能夠成為人口十餘萬的城市,變成現在的吉林省會大城市,跟這段歷史是密切相關的。
難得有時間,蘇亦決定利用這幾天忙裡偷閒的時間,好好看一看偽滿時期給這座城市留下的歷史遺產。
當年長春之所以被選為「新京」也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當年,哈爾濱是俄國人的地盤,瀋陽則是前清的陪都,都有它們濃厚的文化氛圍,只有長春是當年日俄戰爭后奪得南滿鐵路附屬地,是南滿鐵路上的一個純商業城市。
有著濃厚的日式文化氛圍。
作為當年滿洲國的新京,曾經的亞洲最大城市,長春的城市建設規劃,也相當不錯,雖然很多規劃項目都只是留在計劃當中,但是底子弄的不錯。
可以說,長春幾乎是一座從無到有的近現代殖民城市,在國內含有殖民地色彩的建築區域並不少,比如各個地區的租界。
然而,長春確實特殊的。
它可以說從零開始規劃的大型城市,是一座具有博物館意義的殖民城市。
因此,就算到了78年,整座城市建築基本上還保持著三四十年代的原貌。
建國忠靈廟看不了,蘇亦又想到偽滿皇宮,結果一打聽,這裡面成為長春第二非金屬材料試驗機廠,博物館在十年間已經撤消,還沒有恢復建制,再加上,當面被當作軍營,遺址內部遭受到嚴重破壞,也沒啥好看的,再加上沒有陳列品,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沒啥好看的,再加上距離確實有點遠,就算擠公交來回也要兩個多小時,蘇亦也就打消這個念頭。
忠靈廟在航校營區裡面當作倉庫用,偽滿皇宮變成第二非金屬材料試驗機廠的廠區,那麼其他的建築呢?
總該有合適看的吧?
當然有。
比如偽滿時期的「第一廳舍。」
現在的作為市委大樓的偽滿「第一個廳舍」還沒有拆除。
所謂的「廳舍」,也就是當年的政府辦公類建築,屬於日語稱呼,也叫「官舍」或「官廳」。
是興亞式建築的典型代表。
興亞,興亞,振興亞洲,偽滿期,日本鼓吹「*****」的政治口號,妄圖從軍事、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侵略中國,其狼子野心也充分在偽滿時期建築風格上體現。
「興亞式」建築風格作為一種模式,成了當年的長春的官方主要建築的主樣式,也使得長春跟東京一樣,成為唯二的興亞式建築的集中區。
如果研究建築史,興亞式建築就是最好的載體,它見證了日本對各個地區的侵略,所以,韓國、港台地區也有少量的興亞式建築,不過最多的還是長春,沒有被拆毀的,差不多有四十多處。
要研究這段歷史,在長春讀書,確實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不僅第一廳舍,沒有拆除,就連以1914年建成的長春火車站也沒有拆除重建,一切都是原汁原味。
前世,蘇亦來長春的時候,這兩處建築已經拆掉了,在這個還沒有被拆除的年代,就顯得尤為珍貴。
火車站,作為來長春的一站,沒啥好說的,都已經看過,也拍了一些照片,蘇亦直接略過。
因此,第一廳舍成為他的首選。
這裡就沒有偽滿皇宮那麼遠了,又是市委大院,他這個北大研究生的身份是夠用了。
雖然公里的距離,蘇亦也不願意繼續騎自行車了。
長春的公共交通設備還是很先進的。七七事變后,偽滿政府還曾經規劃建設環城地鐵,后因太平洋戰爭爆發作罷,後來就開始規劃有軌電車,建國以後,長春還大量沿用,不過1960年到1977年,有軌線路也被拆除,被無軌電車代替,就算如此,還留條,絕對的城市特色。
蘇亦拿著從郵局買來的長春城市地圖,以南湖賓館為,開始做攻略,他對長春不熟悉,但吳鎮武熟啊,直接把這貨拉過來當參謀,不過他是於老的研究生,又是正式的會務人員,不能像蘇亦這樣隨意離場,不然,都可以拉對方當嚮導了。
一個人的旅行,走走停停,感受這個城市的魅力,也很好。
最終吳鎮武也不放心他一人瞎跑,畢竟他第一次來長春,人生地不熟的,於是跟導師請假,陪同他遊玩。
不對,蘇亦名義上是說學術考察。
畢竟他之前在北大歷史系開學大會上可是做了「宅茲中國」的演講。
裡面涉及大量的東亞史以及日本史研究,還有當年的「滿蒙回藏鮮之學」的研究。
這一點,高銘跟鄒恆兩位先生都知道,因此難得來一趟長春,他肯定不能錯過就地調查的機會。
這種情況之下,吳鎮武以吉大的研究生的身份陪同,再合適不過。
市委大樓在人民廣場的東南側的斯大林大街之中,這條號稱亞洲最長大街,現在還沒有改名為人民大街,依舊保持著解放后的稱呼。
之所以被稱為第一廳舍,完全就是因為它是偽滿政府在新京建造的首座辦公建築。
1932年7月開建,1933年建成,速度相當快,當年作為偽滿政府的文教部和國都建設局共同使用。篳趣閣
長春光復以後,則成為民國市政府使用聽說是長春第一次解放時被蘇軍炮兵誤炸,嚴重損毀,後來重新修繕,卻沒有原來的高度。
到了48年,長春徹底解放以後,這裡就成為黨校以及市委的辦公大樓。
就沒再挪過窩。
蘇亦來之前,梳理過長春的城市歷史,知道人民廣場,就是當年的城中心,斯大林大街、新民大街、解放大路三條大大道交匯於此,要是能上市委大樓的塔樓俯視整個城市的話,定然極美。
蘇亦說干就干。
之前廣州,去參觀中山紀念碑,當時內部沒有開放,不能登塔。
現在這裡是市委大樓,總該是開放的。
吳鎮武忍不住問,「這玩意,到底行不行?」
蘇亦笑,「先試一試,萬一行呢?」
於是,他拿著身份證明,北大的介紹信,還有研究生胸章直接朝著門衛室走過去。
他一開始也沒報啥希望。
不曾想,還真可以通行。
保衛幹事,聽蘇亦是北大歷史系的研究生,打算研究偽滿建築史,呼籲國人的銘記歷史,激發學生奇,蘇亦為啥對這些興亞式建築那麼感興趣。
蘇亦也只能跟他簡單科普,前面科普了概念,又談論興亞式建築的發展史。
「它在曰本習慣被稱為帝冠式建築,僅僅從名字就知道式日式特色,在長春就被稱為滿洲式建築,其實它本質上就是西體東殼,是30年代在日本民族主義勢力抬頭的背景下,為對抗現代主義建築而產生的日本建築樣式。因為有著極為鮮明的日式的屋頂,所以被稱為穿著軍服的建築。這屬於一種折衷主義的建築風格,其實所謂的折衷主義也是曰本學者鼓吹的,不光說的天花亂墜,在很多人的眼裡,它本質上就是丑。」
「啥玩意?丑?」吳鎮武大為不解,「我怎麼覺得挺漂亮的啊?」
蘇亦笑,「審美是一個很主觀的東西,有人覺得丑就會有人覺得美,甚至,有人覺得此類建築,就是曰本人的小家氣的具體表現。」
吳鎮武就更不解了,「挺豪華的啊,當年能夠建造這種豪華建築,在國內應該不多吧?」
蘇亦說,「興亞式建築是二三十年代被伊藤忠雄、佐野俊樹和武田剛一引入曰本的。使用鋼筋混凝土建造,並且將日式風格與西洋風格相互融合。借鑒的就是當時歐美建築風格,然後在加上日式的木結構屋頂作為裝飾。本質上,房頂只有裝飾作用而缺乏實用性,還增加建築成本,採光也不好,很多人覺得多出來的屋頂,也沒有啥裝飾作用,反而是累贅,畫蛇添足,並且內部裝飾也極為簡陋,佔地小層數少規模也不大,不夠歐美建築奢華,也不夠東方建築大氣,完全就是反映出了,二戰前夕曰本資源潰泛經濟落後的糟糕狀況,因此,在建築風格上也只能採用這種小家氣的建築,完全無法跟經過文藝復興的歐美建築媲美,因此,有人給出了不中不洋,不倫不類的評價。」
蘇亦說完,吳鎮武下意識點了點頭,「這麼說也很有道理哈,畢竟這些大樓,除了塔樓比較高之外,其他的樓層確實不算太高,確實小家氣。」
蘇亦樂得哈哈大笑。
那麼上面他說的評價,真的有道理嗎?
有點道理,卻也不能說全對。
主觀性太強了。
明治維新以後,曰本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都開始「脫亞入歐」了,在建築領域上,也受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影響,古典建築風格迅速衰落,這樣一來咋辦?
於是,折衷主義的興亞式風格就應運而生了。
此外,曰本古典建築主要是以木結構為主,然而,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由於木材的稀缺,大量的建築被摧毀,和風建築也被迫停建。再加上現代建築的興起之式,銳不可當,興亞式建築風格就開始大行其道。
說到這裡,蘇亦又拿著中國的「宮殿式」建築跟興亞式建築做對比。
「宮殿式具有強烈的國家主義色彩,是被民國政府推崇,還說它式民族固有樣式,是中國傳統建築的正統繼承者。作為偽滿時期採用的興亞式,卻有著明顯的「和風」,本質上,一定時期的建築樣式必定收到統治階級意志的影響。不能簡單的用美醜來貶低興亞式建築,就算在咱們長春的興亞式建築,也存在著多種嘗試,一會,咱們慢慢觀察,一一梳理,實際上,興亞式建築也對民國時期的「宮殿式」建築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這一說,吳鎮武又聽不明白了,「啥借鑒意義?」
蘇亦笑道,「都是西體東殼的折衷主義,都是在西方建築的主體上弄一個屋頂,不過咱們國內宮殿式,弄的是大屋頂,而不是興亞式的小屋頂。」
吳鎮武笑道,「果然,小曰本就是小曰本,連建築都這樣摳摳搜搜,充滿小家氣。」
說說笑笑,接著,他倆馬不停蹄殺到第二廳舍——偽滿首都警察廳。
它跟第一廳舍恰好對街相望,都是在斯大林大街上,一東一西,對稱分佈,與第一廳舍相呼應。也就比第一廳舍晚10天開工,1934年竣工。原為偽滿司法部,司法部遷往新民大街後為偽滿首都警察廳。
這樓現在是CC市局所在地,完全繼承了之前的單位屬性。
因為之前他們去市委大院參觀,還拿到保衛幹事的介紹信,進入公安大樓的時候,也沒有阻攔,甚至還有宣傳科的幹事陪同,蘇亦挑選一些角度拍攝照片以後,就開始拿起素描本開始畫素描圖。
他這本領,吳鎮武之前在南湖賓館已經領教過,也不驚訝,反倒是市局的宣傳幹事,哭笑不得,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位北大的高材生,為何有這樣的雅興跑來這裡畫畫。
好在他不阻攔,簡單交代一些注意事項,讓他們不要亂跑之後,也就離開。
相機是蘇亦跟考古專業攝影老師趙思訓先生借的,他在北大的時候沒少跟對方混在文史樓的暗房洗照片,借一部相機,一點問題都沒有,就是膠捲要自己買。
就算黑白膠捲,也不便宜。
這種消耗品,蘇亦也不能使勁造。
對於拍照,他也是能省則省,尤其是建築群,盡量畫建築素描圖,不怪他摳摳搜搜,主要是今天打卡長春的滿洲式建築,膠捲消耗的比較狠。
不僅如此,之前在研討會上,他的膠捲也用了不少,作為為數不多可以拎著相機自由出入會場的臨時會務人員,蘇亦自然備受矚目。
不少人都過來找他拍照,他輩分小,年紀也小,臉皮薄,也沒有經驗,不太會拒絕別人的請求。
特別是,一開始還傻乎乎的,幫大家拍攝單人照片,所以,膠捲消耗的比他預想中的還要快,也讓他收穫了不少與會學者的聯繫方式。
以後洗出照片的時候,還要給人家寄回去。
而且,他因為多出來一個相機,都要客串拍照的工作。到了後面,膠捲拍完了,卻沒法雨露均沾,沒法子,主辦方只能給他提供膠捲讓他拍照,讓客串一波攝影記者,也讓他狠狠地刷一波臉。
帶來的副作用就是膠捲真的不多,只能繼續干手繪的老本行。
這棟建築跟第一廳舍相比,又融入了新的元素,建築師相賀兼介將他所理解的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其中,是充滿中西合併的滿洲式建築。
因此,長春的興亞式建築跟曰本本土的興亞式建築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它融入了多國元素。
對這些,吳鎮武是真的不懂,越發好奇,「都融入哪些元素?」
「挺多的,因為出自於政治需要,建築物不可能過多呈現中國元素,因此,各國各民族的建築風格都有,比如曰本建築史學家村田治郎在1944年出版的《滿洲的史跡》,他在論述建築的演變時候,就按照長城把咱們中國劃分為兩個區域來論說,注重強調滿洲與當時中國的其他區域擁有者截然不同的建築文化。他否定了以漢族為中心的建築史,重點強調蒙古族、女真族、漢族加上俄羅斯以及曰本的建築方面的融入,才是偽滿建築的特色。」
吳鎮武搖頭,「這本質上就是人為的,並非歷史自然演變,如此論述,也是狼之野心。」
從這點上,就可以判斷,當年曰本學界「滿蒙回藏鮮之學」之盛行。
看了第一、第二,接下來肯定是第三廳舍了。
都在這附近街區,建築於1933年4月開始建設,第三廳舍建成后,由偽滿財政部使用。
這棟樓也借鑒了前面兩棟樓的經驗,在它們的基礎上繼續改進,依舊是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不過比較低,地面兩層、地下一層,它是偽滿政府辦公建築中第一個採用框架結構的建築。
解放后,這裡就變成學校了。
就是後來的吉林財大舊址,現在叫財貿學院。
既然是學校,門崗就沒有那麼嚴格了。
對他倆來說,反而是熟悉的環境。
進入學校以後,蘇亦才發現大樓變成三層高了,一打聽,才知道,今年年恢復高考,學生變多了,需要大樓上加蓋一層,中間的塔樓則變樓高了。
這樣一來,大樓的結構跟外形也都改變了不少,尤其是塔樓的屋頂,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形狀,好在新加蓋的樓層風格融入的也很高,並沒有完全改變整棟大樓的形狀。
吳鎮武見狀,問道,「都這樣了,還沒有必要繪畫拍照嗎?」
蘇亦點頭,「沒事,來都來了,先畫再說,而且一會去對面有驚喜。」
按照流程,拍完照,繼續畫素描圖。
因為是學校,蘇亦作畫,還多人都圍觀上來,都好奇他們是哪個專業的。
得知他們的身份,這幫學生都忍不住哇起來,對此,蘇亦習以為常。
最後,財院的學生還邀請他們進大樓裡面觀察,終於有一棟是可以自由參觀的大樓了,不容易。
接著就是第四廳舍。
史學界叫它——偽滿洲國民生部大樓。
建於1935年,為偽滿政府建設的第四廳舍。建築整體平面呈F形,主樓地上2層,地下1層,中間為塔樓,正門朝東,台階5級,由6根柱子支撐房檐,雙檐之間設一夾層。地上第2層採用拱窗,與第1層方窗之間的牆面設有雙柱浮雕。
其格局及樣式跟位於馬路對面的偽「財政部」大樓相同。
這就是蘇亦口中的驚喜。
第四廳舍,幾乎是照搬了隔街相望的「第三廳舍」,兩者僅在建築面積上略有差別。這座建築竣工后,兩棟幾乎一模一樣、如同「雙胞胎」般的建築就這樣隔街相望,長達數十年。
一開始是偽滿交通部入駐其中,不久后偽滿交通部搬遷至今新民大街后,這裡成為偽滿民生部的辦公場所。
1945年3月,偽滿民生部撤銷后,成立偽滿厚生部,仍在「舍」內辦公。
1957年,這棟建築成為吉林省地方工業研究所的辦公場所,後來作為省石油化工設計研究院辦公樓至今。
第三第四兩棟樓對稱分佈的,現在,對面加蓋以後,就剩下它還保持的原汁原味。
在馬路牙子,就可以觀察它的建築布局,再加上之前去過財院,都不需要進入裡面,拍攝、畫圖之後,蘇亦也沒有過多逗留,直奔下一站。
舍,就是偽滿洲國國務院舊址,是偽八大部建築群中的主要建築。
這棟樓,終於不在斯大林大街了,而是位於新民大街,此處原為總務廳和參議院的辦公樓,現為白求恩醫科大學的教學樓,也就是未來的吉大新民校區。
相比較存在感不是很高的其他幾個廳舍,舍名聲很大。
1936年竣工,它是當時當春最高的建築,也建設的幾位豪華,建築平面呈「山」字形,高,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完全參考了前幾棟樓的特點,揚長避短,因此,整棟樓極為特色,在各種元素的融合上也做得更好,甚至,還把曰本國會議事堂的造型照搬過來,然後將屋頂換成了中式綠瓦,也算是融合了中式元素。
這棟樓太大。
在外面拍照繪畫之後,他倆也沒進入內部參觀。
沒有必要,他們又不是研究建築結構的,充其量就是好奇其歷史,到原地走訪一圈,已是難得。
接著就是第六廳舍,也在新民校區之中,以前叫做順天大街,現在改成了新民大街。也是長春未來有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是當年的偽滿洲國」的政治中心,地處偽滿皇宮的中軸線上,被稱為中央大道,「偽滿八大部」中有四大部位於這條街道兩側。
它原來是偽滿司法部大樓,與第十廳舍偽經濟部隔順天大街相望。該建築主體由相賀兼介主持設計。
相賀兼介是一個半路出道的傢伙,20世紀30年代初東北地區缺乏曰本設計師的現狀,使旅居東北多年的相賀兼介獲得「第一廳舍」和「第二廳舍」的設計權;而「第六廳舍」的設計方案則是他競標偽滿洲國國務院辦公樓落選方案的縮小版。
於是,第六廳舍,也成了擁有炫目綠色琉璃瓦屋頂滿洲式建築物。也被稱為最有曰本風味的建築大樓,跟舍一樣,都是1936年竣工投入使用的。
既然,它跟第十館舍隔街相望,蘇亦也懶得順著第七廳舍,直接跑去第十廳舍拍照、畫圖。
它現在也是醫科大的教學樓,主體部分為地上四層,中間部分,兩翼則為三層,還有半地下室一層,而且相比較其他大樓,它的建築裝飾極少,兩側外牆都是深褐色面磚,中間貼灰白色石材,中間高起部分為兩坡屋頂。
蘇亦一邊畫,吳鎮武一邊感慨,「可以說,它是整條新民大街最為樸素的大樓了,確實很合適當教學樓。」
蘇亦笑,「就是因為太樸素了,當時甚至被日本著名建築家土浦龜城評價為一棟「醜惡」的建築。」
撲哧!
吳鎮武笑噴。
弄完第十廳舍,返回來弄第八廳舍,為啥不弄第七廳舍,原因也很簡單,它早就被拆除了,之所以被拆除,就是因為它偽滿十四個廳舍裡面建築面積比較小的存在,拆除起來不心疼,也就沒啥好說的了。
而第八廳舍的情況就好了很多,它雖然建築形式簡單,但裝飾精美,外牆和屋頂嵌滿琉璃瓦和琉璃面磚,當1937年底工程竣工后不久,這座在午後陽光照射下會閃爍琉璃光彩的建築就立刻被當時的日偽官員讚許為所謂「新興滿洲式」建築的一件力作。
也難怪會有人說第十廳舍是醜惡建築。
醫科大最後一棟樓,就是第九廳舍。
整棟樓轉角,其餘部分為地上四層和地下一層,當時建築師因地制宜弄了一個三角形建築,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樓入口門廊處還添置了四根大望柱,局部女兒牆還採用了中國傳統城垛口的形式,還有搭配上中國的硬山式屋頂,倒是裝飾材料和色彩跟舍保持一致,而不是跟對面的第八廳舍保持一致。
只不過跟第三廳舍一樣,1970年的時候,整棟樓都加蓋一層,而原來部分的硬山式坡屋頂旋轉成了四,硬山頂也變成歇山頂,甚至屋頂的琉璃瓦也變成綠色的,甚至還在其裡面上雕刻浮雕圖案作為裝飾,風格改變不小。
蘇亦對比原來的舊式圖片,加蓋后的建築,好像變醜了。
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感覺,吳鎮武也是這麼覺得。
緊接著,倆人才離開醫科大,去附近的偽滿綜合法衙。
這棟樓就很有特點了。
跟之前的大樓都不一樣,他是由建築師牧野正巳設計的,對方長時間呆在中國,對中國傳統文化比較了解,因此,在設計的時候,也融入了自己的理念,使得建築呈現出來不同於歐美殖民中國時所建造的法衙建築。
蘇亦他們兩人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也都忍不住感慨,偽綜合法衙環境確實很好,高牆聳立,綠樹環抱。
大樓正中塔式樓頂,嵌以紫色琉璃瓦,而外牆用咖啡色薄磚貼面,外表呈圓角曲線形,完全不同於之前方方正正的建築主體。
一個醫院,又這樣的環境,確實不多見。
嗯,沒有錯,現在的偽滿綜合法衙就是一家軍醫院。
兜了一圈,終於把偽滿八部的大樓,一網打盡,兩人也累得夠嗆。
但,資料還沒有收集完,他倆只能順著自由大路去尋找第十一廳舍。
解放后,作為東師的前身東北大學接受了偽滿洲國興農部,後來也就稱為東師附中的校舍。
建築不高,就兩層,坐南朝北,為硬山頂兩層建築,平面呈「弓」字形,九十年代的時候被拆除,然後在原址上重建樓,不過為了保持特色,下面的兩層為模仿原建築外立面式樣,也算是沒有遺忘歷史了。
第十二廳舍是偽滿蒙政部所在地,1935年建成后遷入,位於斯大林大街,就在第三廳舍隔壁,地下一層、地上三層。整棟建築兩面臨街,平面呈「L」型,屋頂為四坡頂,主入口有4根巨柱式的方形壁柱,屋頂設有一座方形塔樓。
1937年5月,蒙政部被撤銷后,該大樓由偽滿營繕需品局、內務局、水利電氣建設局等部門使用。
解放后,這裡成為長春人大、市政協的所在地。直到1994年,舊樓爆破拆除,再然後就變成聯通大樓,那時,舊址連影子都不存在了。
可以說,兜了一圈,由回到斯大林大街,這還沒完。
偽滿八部,還有文教部、外交部所在地沒弄呢。
只能馬不停蹄,繼續干。
至於第十三廳舍舊址——偽滿開拓總局,位於今自由大路與牡丹街交會處,三層樓,實際上,它就是跟第十一廳舍的師大附中隔街相望的地方,現在還沒有完全修繕,有些破舊,遠沒有後世的嶄新。
最後的是第十四廳舍——祭祀府。於1941年動工,1942年竣工,是偽滿建設的最後一棟辦公建築。
這棟樓,後世存在感極低,鮮為人知,實際上,它舊址就在吉大新民校區。
只不過八十年代被拆除了,所以,大家都不怎麼注意。
之前在醫科大校區內,蘇亦也好不容易才找到它。
至此,當年偽滿洲國政府曾修建過14座辦公樓,被蘇亦一一清理出來了。
等回去整理資料,再跑一趟市圖書館以及檔案館,一篇質量還不錯的論文,就可以水出來了。
不過作為強迫症患者,偽滿中央銀行舊址、偽滿外交部舊址、偽滿文教部舊址等建築,也都被他一個不留的全部打卡。
這些地方,也都是在新民街區周邊,也不需要跑太遠。
瞎逛了一圈以後,蘇亦也只能感慨,這個年代的長春,確實一個寶藏城市,經濟活躍,沒有後世的低迷,城市充滿朝氣。
逛了一圈,資料收集地越多,蘇亦就越發現一個問題。
自1932年到1936年為止的四年時間裡,就設計而言,「滿洲式」建築形式經歷了從初期走向成熟的「滿洲式」建築形式與同時期的其他建築形式相比,有著明晰的發生、發展的軌跡以及明確的政治意圖。
簡單來說,建築風格主要是以政治為導向的。
並非完全從藝術出發。
而且通過蘇亦對實例研究分析,很明顯感覺出來,「滿洲式」建築形式沒有經過一個完整的成型期,大量的建築群,實際上式缺乏明顯的共性。
所以,從建築流派來說,「滿洲式」建築並不成體系,再加上這種形式的建築設計只發生在偽滿時期,經歷的時期較短暫,其影響範圍也相對較小。
然而,它不能完全抹殺它的價值。
至少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國內的「宮殿式」建築也存在著對它有著一定思路上的借鑒。
等回到南湖賓館的時候,他跟吳鎮武都累成死狗。
為您提供大神莫韃的我在北大學考古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籤!
第276章:長春——偽滿時期的文化遺產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