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35:他很想,可大秦不給他機會
覆秦從計劃開始正文卷第六百二十六章他很想,可大秦不給他機會在大宛王召集西域諸國,宣布大宛國即將成為秦國一郡的時候。
咸陽,皇宮中。
結束了一上午朝會的趙昆,此時正在御花園中與幾位重臣飲茶。
蕭何剛剛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問道。
從趙昆登基后,蕭何就進入了核心權力圈,此時主要負責境外之事。
不過,說是負責境外之事,實際上主要就是西域諸國,以及半島三韓。
其餘周邊小國,基本上都被滅得差不多了。
至於倭國、本都這類對大秦不敬的國家,已經不是他蕭何的管轄範圍了。
紫寡剛才在朝會上說,大宛自請歸秦,併入大秦領土。
這個消息,在朝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此前趙昆提出遠征軍繼續向西,滿朝文武,都在考慮大軍的補給問題。
想不到,這件事情,就如此輕易就被解決了。
大宛若成了大秦的領土,相當於補給線憑空縮短了近萬里。
大軍西征,哪怕是打到歐洲,貌似都不是問題。
畢竟中間也就只隔了一個本都王國而已。
當然,這件事情,不適合在朝會上細說。
所以才有了此刻的這場會面。
趙昆和陳平對視一眼,兩人臉上都浮現出高深莫測的笑容。
其他人看到他們這番表情,更是撓心撓肺,好奇的很。
趙昆喝了口茶水,朝陳平努了努嘴。
陳平笑著點點頭。
圖謀西域,是趙昆很早以前就定下的策略。
如今的大秦,無疑是十分強大的。
趙昆堅定的相信,如果大秦召集軍隊,大舉出征,佔領領土。
那麼,第一個打穿歐洲的華夏王朝,絕對就是大秦。
但是,這對大秦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大秦有實力吞併那些領土,但根本沒有能力消化掉它們。
佔領的領土,只有能夠管理,才能算是自己的。
若只是佔領,而不能夠管理,充其量也就是管殺不管埋的蝗蟲一般的做派。
大秦軍力很強大,但後備的官員儲備,以及教育儲備,嚴重不足。
打下那麼大的領土有什麼用?
沒有足夠的官員去管理,沒有足夠的老師去教化當地民眾,難道只為了看地圖的時候圖個樂呵么?
久而久之,這種大肆吞併,就會引起消化不良,會嚴重拖慢大秦發展的腳步。
不過,西域的情況,卻有所不同。
西域和大秦的聯繫實在是太緊密了,諸如大宛、貴霜之類的國家。
除了這些國家還有當地官府管理之外,最重要的治安權,都已經交給大秦。
這跟大秦的一塊飛地有何區別
從理論上講,大秦真要對大宛和貴霜下手,幾乎不用費什麼力氣。
哪怕是他們的王室不答應,大秦只要稍稍暗示,有的是人願意跳出來投靠大秦。
但這種事情,能夠和平解決,最好是需要和平解決。
加上大秦西征的現實狀況,讓趙昆的這種想法,越來越迫切。
不過,這件事情的難度其實很高。
哪怕國家再小,平日里再怎麼對大秦認慫做小。
可一國王室畢竟是國家的當權者。
他們在自己的國家說一不二,尊貴
無比。
正常情況下,他們絕對不會答應這樣近乎於羞辱的條件。
用華夏的話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毀傷,更不用說從祖輩手中繼承的國家了。
沒辦法,趙昆只能想其他辦法。
他知道紫寡對大秦的態度,基本上就是將自己當成了一個大秦人。
從他這裡找突破點,似乎更容易一些。
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讓紫寡在看到書房中掛著的那張世界地圖。
果然,看到世界地圖后,紫寡立馬就慌了。
趙昆還什麼都沒有說,紫寡就直接告訴趙昆,大宛想要歸順大秦,成為大秦的第四十七個郡,問趙昆可不可以。
趙昆自然是欣然應允,並且許諾了很多好處。
紫寡連忙回去,並且用最快的速度給大宛王寄了封信。
也就是在今日朝會上,紫寡信誓旦旦的說出來。
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成了。
蕭何皺著眉頭問道。
他做國家銀行的主管工作也有很長的時間,如今身上已經沒有了當初那種溫文爾雅的氣質。
此時的蕭何,考慮的事情,主要是想,而不是其他。
在他眼裡,天底下大多數事務,都是可以用來交換的。
這件事情,正好就屬於可以交換的那種。
陳平這句話一出口,其他人都是一愣。
大秦不封王,加上有紫寡的先例在前,封一個安宛君倒是在他們的理解範圍之內。
但世襲罔替就已經夠出格的了,後面又加了個與國同休。
這個條件一給出來,大宛王室恐怕根本沒有任何抵抗力。
大秦歷代君、侯,數量不少,但沒有一個能夠世襲罔替,將爵位傳給下一代,且不掉爵的,基本不可能。
大宛王的安宛君,便是第一個。
更嚇人的是後面那四個字,與國同休。
這是趙昆給大宛王室的承諾。
只要大宛王室以後不違法大秦律法,就一直能在這個位子上混吃等死。
這相當於是給大宛王的後輩一個金飯碗。
這樣的條件,簡直就是開天闢地。
不過,場中的眾人聽到陳平的這種說法,反而同時出了一口氣。
有些時候,過度的重視,反而不是什麼好事。
在場的都是跟隨趙昆一路歷練上來的重臣。
他們一眼就看出了趙昆的真實想法。
趙昆這是想要將大宛王室當豬養。
安宛君名義上是宛郡的郡守,但實際上就是跟後世有封地的王爺一般。
賦稅可以給他們,可別的條件,就不是那麼美妙了。
大宛王這一代,或者是他的下一代,恐怕還不會出什麼問題。
但時間再久一些,大宛王室就只剩下一窩廢物了。
到那個時候,才是大宛真正投大秦的地方。
趙昆不著急,他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等這一幕的發生。
地中海與黑海交界處。
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此地共有數十個小國。
位於地中海東北部的達西亞,是這些國家之中較大的一個。
達西亞在歐洲諸國之中,政權比較奇特。
他們是從色雷斯國分裂出的一個國家,左靠地中海,右臨黑海,把持歐亞交通要道。
因為當初分裂時,領導者是一個女人。
所以,達西亞國的最高統治者為女王。
整個國家,女性的地位明顯高於男性。
男人作為主要的生產力,以及戰鬥力,社會地位固然十分重要。
但是,掌管資源的,有大量女性貴族。
達西亞靠近黑海的一處海港,一艘裝飾華麗的大船,孤零零飄蕩在海面上。
船內,彌沙迦雙手合十,默誦經文。
從大秦離開之後,到如今,不過區區兩年的光景。
在彌沙迦的努力下,信者已經逐漸推廣開來。
尤其是在達西亞地區,信者已經完全取代了當地之前的宗室,成為主要思想。
下至平民百姓甚至奴隸,上至王公貴族,都成為了信者。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提彌沙迦的運氣。
自從離開大秦,彌沙迦似乎就時來運轉。
他來到東歐時,所見都是民智未開,極其蒙昧的國家。
就拿達西亞來說,這個國家的民風極其野蠻。
他們信奉的土著神明,在傳說中性喜血食、殘暴。
每到祭祀之日,就會由貴族牽頭,用棍棒敲死俘虜,然後剝下人皮。
在人還活著的時候,用手指甲將他們身上的人肉撕扯開,再送上火架。
沒有俘虜的時候,就用奴隸沖抵人數。
如果奴隸都不夠,那隻能用普通百姓的性命。
最讓彌沙迦震驚的是,面對這種酷刑,普通百姓甘之如飴,甚至將其當成無上榮耀。
本來想要改變這種落後愚昧的狀況,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功成。
但是彌沙迦,卻有一個強大的助力。
在其幫助下,他用了一年有餘的時間,便做到了如此的地步。
此時,他正在等待一直幫助自己的那位關鍵人物。
不多時,彌沙迦聽到外面的甲板上,傳來一陣凌亂的腳步聲。
隨後,船艙的門帘捲起,一股濃厚的羊膻味飄了進來。
彌沙迦緩緩睜開眼睛,行了一個佛禮。
沒錯,幫助彌沙迦傳信的,正是被趙昆驅趕到黑海附近的匈奴人。
自從上次本都王國一戰,距今已經有整整六年的時光。
當初,在趙昆的威脅下,老上單于大賭族運,求一條生路。
事實證明,他賭對了。
在大秦的默許下,匈奴人橫穿本都王國,佔據了本都王國西部,靠近黑海的肥沃土地。
離開了東亞怪物房,匈奴人在東歐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他們佔據的,是安提柯家族的領地,本來是本都王國水土最好的天然草場之一。
若是潛心經營,慢慢發展,倒也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然而,匈奴來到這裡之後,幾乎就沒有過過一天安分日子。
他們四處出擊,到處劫掠,搞得周邊的小國不得安生。
甚至,在幾次與羅馬的交手中,匈奴還佔了不少便宜。
沒過多久,匈奴就闖出了一個天神之鞭的名頭。
老上單于今年不過三十齣頭,可是看面相,比六年前老了許多,說是五十多歲都有人信。
他頭戴氈帽,露出外面的頭髮,已經是一片花白。
見彌沙迦向自己行禮,老上單于哈哈一笑,走上前去,用力拍了拍彌沙迦的肩膀。
彌沙迦微微一笑,沒
有答話,而是示意老上單于坐下說話。
空曠的船艙內,兩人相對而坐。
彌沙迦這話一出,老上單于直接愣住了。
他神色驚疑不定,看向對方光溜溜的腦袋。
大秦西征本都,首戰就在凱爾莫罕城滅掉本都王國近六十萬人。
達西亞與本都算得上是鄰國,自然很快就接到了消息。
如今,大秦的西征大軍,已經從凱爾莫罕城殺進本都。
按照大秦以往的行事作風,可以預料,不久之後,天下將再無本都這個國家。
老上單于當然知道彌沙迦問這個話的意思。
前幾日,從西亞傳來的消息。
大宛正式歸附大秦,更名為宛郡。
在此之前,大秦西征軍滅康居國。
康居國大片領土,被納入宛郡。
大宛剛剛併入大秦,便成為大秦四十七郡之中,面積最大的一郡。
大秦滅掉本都之後,處理辦法,恐怕也會參照此例。
不過,老上單于也十分清楚。
就算大秦會將本都劃分給小弟們,再怎麼樣,也輪不到匈奴。
追溯以往,匈奴與華夏之地的仇怨,實在是太深了,根本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夠化解的。
世人皆知,匈奴已經被大秦嚇破了膽,幾乎是以喪家之犬之態,逃到歐洲的。
但誰都不知道,這隻喪家之犬,脖子之上,也套著一根繩子。
這根繩子,就握在大秦手中。
要不然,以大秦對匈奴的仇恨,又怎麼可能真的給這個民族一個舒服的活路
當初,華夏七國混戰時,匈奴就不太安分,屢屢搗亂。
大秦一統華夏后,匈奴也越發勢大,動作也越來越大。
在這數百年的糾纏中,雙方已經結下了極深的仇怨。
更不用說他父親冒頓單于,就是被趙昆擊敗的。
不說老上單于如何想,便是大秦,又怎麼可能輕易放過匈奴?
當初明面上,匈奴在趙昆的驅使下,將本都攪得天翻地覆。
似乎匈奴擁有的一切,都是大秦給的報酬。
實際上,大秦對匈奴的掌控,從未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難道老上單于不知道,十年之間,接連經歷大戰,匈奴全族已經到了強弩之末,最好是開始休養生息?
他很想,可大秦不給他機會。
當初趙昆放匈奴一條生路,便是讓匈奴在歐洲經常搞事情。
相當於這匈奴,就是趙昆扔到歐洲的一根攪屎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