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商鞅的二期變法】
嬴扶蘇對馮職的話,則有些意外。
「嗯?馮大人為何這麼說?」嬴扶蘇問道
馮職用一種前所未有慎重的語氣,說道:「如果職料想沒錯的話,長公子之前開設學院,讓庶民黔首之子皆可讀書識字接受教育。便是想要給郡府培養人才和官吏,然後將各級官府的管轄,再向縣、鄉、亭以下推廣。以使得國府政令,能夠上令下達。行使任何政令也都能夠上下通暢,不受任何阻礙。如此,則國府管理萬民如臂使指,國力財力無所虛耗,則國強。」
嬴扶蘇點了點頭。
雖說全民接受教育的好處,遠不止是這一點。
但是嬴扶蘇從來不否認,自己心中就是帶著這種目的的。
「馮大人,覺得這樣不妥?」嬴扶蘇略微皺了皺眉頭,問道。
馮職則笑著說道:「長公子所想,其實並無不妥。只是開設學堂這樣的事情,對鄉紳毫桀們的利益,暫時並沒有什麼影響。所以推行的時候,非常順利,並沒有遭受到什麼阻礙。」
「而若是要改動田租和口賦,卻是不同。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牽扯極廣,恐怕要受到極大的阻力。還是應該從長計議。」
頓了頓,馮職彷彿是怕嬴扶蘇不明白這話其中的深意,便又說道:「凡事應該講究順勢而為和水到渠成。若是操之過急而行事偏激,恐怕會掀起民亂。職之愚見,還是應該等學院之事有了成效,先給我大秦培養出來一些官吏人才。以後,再施行這攤丁入畝之策。」
嬴扶蘇聽了馮職的話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馮職說得沒錯。
這些改變社會階層的事情,應該是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經歷幾代人才能夠完成的目標。
絕不是風風火火地,一下便一股腦地推行下去。
攤丁入畝四個字說起來簡單。
但是卻是要觸動很多人利益的。
尤其是那些老世族和鄉紳毫桀。
秦國雖然施行郡縣制,可是整個國家的核心階層,還是世族。
那些朝廷官員,乃至軍中將領軍吏。
大多也都和那些鄉紳毫桀,關係盤根錯節,非常複雜。
甚至,就說這馮職背後的馮氏一族。
在秦國國內,就是勢力不小的世族。
不光有御史大夫馮劫,還有地位尊崇的實質上的百官之首,右丞相馮去疾。
馮氏子弟,也多在秦國各郡縣和朝內為官。
馮氏也是擁有爵位和不少封地的。
蒙恬所代表的蒙氏一族,也是一個極大的世族。
在關中地區的影響力,可著實不小。
他們本身,就可以被視作是一種毫桀鄉紳。
貿然地攤丁入畝和改變稅收體系。
在當下的環境中,可以說是與天下為敵。
甚至可能讓自己站在了整個國家的對立面。
當初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
商君真正的目的,便是要剝奪貴族的世襲罔替、封地的各種特權。
從而使國君和秦國朝廷的權力,大大集中起來。
在商鞅變法之前,士大夫階層的貴族們都擁有自己的封地。
並且在封地內,還擁有絕對的治權。
封地的庶民百姓,只接受封地主人的治理和管轄。
即便是國君,也是管不了的。
擁有封地的貴族,可以自己決定稅賦的標準,還會組建自己的私軍。
就好比晉國的趙魏韓三族,就都是擁有自己的軍隊。
魏氏一族在有晉國的時候,就因為封地和秦國靠近,而和秦國之間發生過很多次戰爭。
秦魏,從三家分晉之前,便是世仇。
楚國也是一樣,屈景昭三族,都有自己的軍隊。
即便是楚國國君,也對屈景昭三族頗為忌憚。
而整個國家的軍隊,也正是由這些大大小小封地的私軍組成。
就好像現在的北征大軍裡面的戰車軍一樣。
他們其實嚴格上來說,只是接受蒙恬和國府的調動。
但實際上,還是屬於各個老世族。
頗有些『聽調不聽宣』的意思。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孝公剛剛即位的時候。
秦國雖然名義上還是秦。
名義上的國君,還是嬴姓。
可是國府能夠直接管理到的地盤,還不到整個秦國國土的十分之一。
其他的廣大封地,都是屬於那些老世族。
老世族的勢力,更是大的沒邊。
不僅可以隨意地換國君,而且還擁兵自重。
國府的政令,對我有利,我就聽。
對我不利,我就壓根不聽。
觸犯我等老世族的利益,那就殺了這個國君,換一個能控制的,聽話的。
這樣的情況之下。
儘管秦國國土面積並不小,但也還是大而不強。
一盤散沙。
其他國家國力比秦國好一些,但是本質上來說,其實也差不多。
趙魏韓三家分晉,就是最好的例子。
你看著趙魏韓是三個國,但其實就是三個巨大的老世族。
商鞅在第一階段變法的時候,也是不敢直接和這些老世族們的核心利益去作對的。
僅僅只是頒布了一些墾田、軍功爵位、禁止私鬥的政令。
施行了十年,才堪堪讓已經瀕臨崩潰的秦國,緩過來一口氣。
但也只是小有所成,並沒有真正的強國。
因為老世族們仍舊將核心利益緊緊抓在自己手裡。
到了十年後。
商鞅親自率領秦國軍隊,包圍魏國安邑,擊敗了魏國。
攜戰勝之威。
才有了第二次深度變法的機會。
而這第二期變法,也就是真正大動干戈的『開阡陌』、『土地收為國有』、『設立郡縣』等等措施政令。
可即便是手握軍權,並且還攜戰勝之威,又有國君的支持。
這樣的政令,商鞅也沒有敢去貿然實施。
因為商鞅深深知道,想要推行這樣的政令,一定會面對巨大的阻力。
甚至是將自己,完全豎立在整個秦國老世族的對立面上。
不死不休。
於是在第二期變法之前,商鞅又給秦國遷了個都。
將秦國都城,從以前的雍城,遷到了咸陽。
在渭水之濱,重新建設了一座新城。
這座新城,沒有老世族的影響,也不受老世族的影響。
秦國國君、朝廷和變法一派的安全,得以保障。
沒有了被老世族威脅安全的後顧之憂。
如此遷都之後。
才終於開始在秦國全面設立郡縣。
真正將國府的統治,一級一級地執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