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私塾把牛放宰牛宴友 遇大旱瘟疫狂葬親
第一章讀私塾把牛放宰牛宴友遇大旱瘟疫狂葬親入寺(6頁)
元朝末年,在河南江北行中書省(簡稱河南行省)泗州盱眙縣太平鄉(今安徽明光市明光街道)有一個很偏僻的村莊,叫孤庄村。這裡就是朱元璋出生、長大的地方。
東周春秋時期,那一帶屬於鍾離國。這是一個很小的諸侯國,國君的爵位是子爵。其都城在今鳳陽縣臨淮關鎮。
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鍾離國被楚國攻佔、滅國,楚靈王把鍾離國故地分為濠州、舒城。鍾離國君成為楚國的下臣。
元末時,這座古城是濠州治所,故而叫濠州。內置鍾離縣衙,州、縣兩署同城。盱眙太平鄉位於濠州東面偏南,直線距離36公里。故有文獻把朱元璋的出生地寫作「鍾離東」。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廷在盱眙設招信路安撫司,轄盱眙縣。至元十四年,在盱眙縣置招信路總管府。至元十五年,改為臨淮府。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廢臨淮府,盱眙(太平鄉)划屬泗州。
泗州,是一個存在於北周到清朝之間的歷史地名,轄地大致在今天泗縣,泗洪,天長,盱眙,明光一帶。最後的州城位於今日泗縣城。
唐代時,貞觀元年(627年),全國地域劃為十道。泗州屬河南道管轄,其治所位於臨淮縣,在今盱眙縣對岸。這個古城已被洪澤湖水淹沒。
濠州是朱元璋的發祥地。1366年,吳軍從張士誠手中奪回濠州城。1367年,吳王朱元璋將其升級為臨濠府。明朝開國后,洪武二年(1369年),改鍾離縣為中立縣,同時在濠州西南鳳凰山南麓建中都。
洪武三年,因中立縣城北臨淮河,故將縣名改為臨淮縣。洪武六年,臨濠府改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鳳陽府,府治由臨淮鎮遷往新城(今府城鎮)。因地處鳳凰山之南(為陽),故名鳳陽。同時割臨淮縣的太平、清洛、廣德、永豐四鄉設鳳陽縣。府、縣兩署同城。至此,原盱眙縣太平鄉歸屬鳳陽縣。
再說朱元璋的家庭。其父親叫朱五四,祖父叫朱初一,從事淘金業。他們原來住在金陵句容(今江蘇句容縣)通德鄉朱家巷。因被迫交納元朝高額的黃金稅,家產賠光。朱五四八歲時,朱初一帶著他和他哥哥北渡長江遷到泗州(今安徽泗縣)盱眙縣的津里鎮居住。
津里鎮位於盱眙城西南的七里湖西南角,一片湖光山色。在此地,長大的朱五四娶了陳家的小女為妻。
朱初一去世后,家道貧窮,入不敷出,朱五四隻好攜妻兒遷移,尋找生計。先到靈壁(今屬安徽),再到虹縣(今安徽泗縣),最後遷到盱眙太平鄉孤庄村。
此村位於當地女山湖的南面,分前村和后村。前村基本上是居住了幾代的百姓,有兩三家大戶。后村原是一片無主的亂石荒地,是由外地遷徙到此的貧困戶聚集定居形成,先來人的房子都是半石半土牆壁的草屋。因亂石用完,後來者的房子則是清一色的土牆草屋。
朱五四住在後村,靠租田種地為生,屬於佃農。傳說43歲的陳氏誕生朱元璋時,紅光四射,照紅了二郎廟。
朱元璋開國后,把孤庄村改名趙府村,寓意紅光普照(趙)之村。后村便稱為「后府」。至今還在。
1328年(元文宗天曆元年、戊辰歲)農曆九月十八日未時(下午1~3點),懷胎的陳氏正在幫著朱五四播散麥種,肚子突然疼痛,她明白腹中胎兒即將誕生,告訴丈夫后,朱五四攙著她往家裡趕。走到半路的二郎廟時,陳氏實在走不動了,羊水已經從褲腿流出。朱五四急中生智,抱起她進了二郎廟。
情況緊急,四周無人,朱五四隻好親自接生。幸虧順產,過了一會,廟裡傳出男嬰的啼哭聲。
朱五四抱著赤裸的嬰兒走出廟門,急匆匆地奔到廟西的女山湖河汊,彎起一隻手掌舀水給嬰兒洗滌。這時,恰巧漂來一塊破舊的絲羅紅布,靠近岸邊。朱五四把嬰兒放在草叢,迅速撈起紅布,扭凈水,然後用它把嬰兒包裹起來。
朱元璋稱帝后,此處被稱為紅羅幛,二郎廟改名為紅廟(後來寫作「洪廟」),塑造了一個笑哈哈的彌勒佛。每年秋收后,趙府村的鄉紳就在紅廟舉辦廟會,叩拜佛像,四方村民紛紛前來參加,熱熱鬧鬧。
朱元璋有三個哥哥,另外還有四個堂兄(他大伯的小孩)。因此他生下后,朱五四就給他取名重八。
朱重八出生時瘦小,大概是因為涼水洗的嬰體,三歲前體弱多病,幾乎夭折。
朱五四和妻子陳氏多次到太平鄉皇覺寺為重八燒香,祈求菩薩保佑,並許願道:若菩薩保佑重八不死、平安長大,我們許他出家為僧。後來,陳氏把許的願告訴了鄰居曹家的汪氏。
過了三歲,重八身體漸漸好起來。此外,他的記性很好,聽見的、看見的都不會忘記。
一天,他和村裡的小孩玩耍回家后,高興地告訴媽媽說:我知道了一座山。
陳氏問他:你知道甚麼山?重八說:明光山。
媽媽又問:在甚麼地方?重八說:在湖邊。
小重八聰明伶俐,一家人都很喜歡他。
小重八的母親是揚州人,讀過私塾,知書識禮。小重八到了六歲,陳氏和朱五四商量,讓他讀書。父親湊夠了半年的學費后,母親把小重八送到附近村莊的一家私塾,每天接送。他在私塾讀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名賢集》、《神童詩》等。
小重八每天放學回家,陳氏都要求兒子背誦當天的課文給她聽。
於是,小重八就背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寸心不昧,萬法皆明。……結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常懷克己心,法度要遵守。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見事知長短,人面識高低。……」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小重八讀完半年書,家裡實在拿不出一點錢,他只好輟學。
重八七歲時,為了生計,朱五四把他送到前村地主劉德家放牛。放牛中,小重八結識了其他放牛放羊和砍柴的小孩。分別是湯和、徐達、周德興、陳德、顧時、耿炳文等。
孤庄村正北2000多米外有一片湖泊,是女山湖的汊湖(今抹山湖),面積不算小。湖泊南岸有一座小山,叫明光山。
重八九歲的一天,和湯和、徐達幾個小孩吃了早飯後就到明光山放牛放羊、砍柴。下午肚子餓得「咕咕」叫,但是未到傍晚,他們不敢提前回村,怕地主或家長訓斥。大家坐在草地上你一言我一語。
有的說:劉老爺家隔幾天就吃豬肉,天天都有白面饅頭、雞蛋,我家裡天天吃稀粥、鹹菜。
有的說:我家要等到過年才能吃到一點點豬肉,現在都不知道肉的味道了。
有的問:為什麼劉老爺他們天天吃得飽,我們卻吃不飽?
湯和說:他有地有錢耳。
有個小孩又問:他為啥有恁子(這麼)多地?
湯和說:不知道。
重八的性格有點內向,喜歡自己琢磨事情。小夥伴說的話鑽進了他的心裡。他早上吃的是一個饅頭和一碗稀飯,肚子也一陣一陣地「咕咕」叫著。此時此刻,他放的一頭牛犢叫了起來。重八下意識地扭頭看了一下,一個大膽的想法冒出腦海。
他對夥伴們說:喂,爾等想不想吃牛肉?大家聽了,大眼瞪小眼,莫名其妙。
徐達莫名其妙,問道:當然想!爾有耶?
幾個小孩馬上嘲笑地附和道:當然想,爾有耶?
重八認真嚴肅地答道:我有!跟我來。
他走到牛犢前,把小黃牛趕到一棵楊樹旁,叫夥伴們拿出捆柴的繩子捆牛。湯和、徐達奮勇當先,在重八的指揮下,一根繩子拴住牛頸,另一端纏繞系牢在樹榦上。一根繩子綁住左前腿、另一端纏繞系住左後腿。一根繩子綁住右前腿,另一端纏繞系住右後腿。
綁好后,重八拿起一個小夥伴的砍柴刀朝著小牛的脖頸連砍數刀。開始還在掙扎的牛犢終於氣絕身亡。接著剝皮、割肉,生火燒烤。過了大約一個時辰,七八個小孩把一頭小牛的肉吃得精光。接著,重八動了個小心眼,帶領大家把牛頭、牛皮和骨頭埋起來,然後,他把牛尾巴插在一條石頭縫裡。
這時,天快黑了。孩子們唱著兒歌高高興興地回家了。重八把牛群趕進牛圈后,天真地告訴劉老爺說:小牛掉進石頭縫裡了,只露出一根尾巴,拖不出來。劉德怎麼可能相信這種話,氣得狠狠地鞭打了重八一頓,痛的他哇哇大叫。最後把他趕回家,不再讓他放牛。
1338年(元至元四年),因為旱災、瘟疫,朱重八的大姐和大姐夫一家老小全部死絕。出嫁不久的二姐也餓死。他的二嫂、三哥、三嫂和兩個兒子病死。朱重八的母親哭的死去活來,天天以淚洗面。
元代有一個著名畫家、詩人,叫王冕。朱元璋出生時,他已經41歲。王冕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文人,愛憎分明,用詩反映了當時的社會。
他在《悲苦行》指出:
前年鬻大女,去年賣小兒。
皆因官稅迫,非以飢所為。
布衣磨盡草衣折,一冬幸喜無霜雪。
今年老小不成群,賦稅未知何所出。
他還在《喜雨歌贈姚鍊師》描述道:
今年大旱值丙子,赤土不止一萬里。
米珠薪桂水如汞,天下蒼生半游鬼。
南山北山雲不生,白田如紙無人耕。
吾生政坐溝壑嘆,況有狼虎白日行。
在《江南民》則哀嘆:
江南民,誠可憐,疫癘更兼烽火然。
軍旅屯駐數百萬,米粟斗值三十千。
去年奔走不種田,今年選丁差戍邊。
老羸飢餓轉溝壑,貧窮徭役窮熬煎。
1344年(元至正四年)春季,河南行省安豐路濠州地區(今安徽鳳陽、明光、定遠一帶)發生百年未遇的大旱。
田地龜裂、草木枯黃。禍不單行!緊跟著出現蝗災,蝗蟲鋪天蓋地,連枯黃的莊稼都吃得精光。大災有大疫,瘟疫接著旱災在濠州流行,家家死人,村村發喪。
濠州地區死了數萬人。朱重八的家又遭遇厄運。
農曆四月乙丑(初六),由於沒錢看病抓藥,瘟疫首先奪去他父親的生命。當年朱五四64歲。過了三天,戊辰日(初九),瘟疫奪走他大哥的生命,接著是他大哥的長子。
四月辛巳(二十二)日,瘟疫又奪去朱元璋母親的生命。時年59歲。一家人只有朱重二、朱重八和大嫂王氏及她的次子、一個女兒僥倖活了下來。
朱家是一個三合院,土牆草房。正房坐北朝南,有兩個房間,之前分別住著朱五四夫妻和老大一家。院子東邊是廂房,有三間屋,以前分別住著重二一家、重三一家及重八。院子西邊有一個土坯砌的廚房,靠著廚房左邊的山牆有一面土牆,和東邊廂房的南山牆平齊。右牆角有一個土坯砌的雞窩,早已沒有雞了。南面是大約一米高的籬笆牆,正中是籬笆門。
這時的朱家已經極端貧困,沒有壽衣(新衣服)給父親、母親穿,沒有錢財為父母親換取一口薄棺。在院子土牆前,從左到右擺著朱五四、朱重一、朱家長孫、陳氏的屍體,用他們睡的床席捲裹著。
朱家沒有一寸土地,無處安葬親人。大嫂跪坐在婆婆屍體旁哭泣,重二、
重八束手無策,心急如焚。思來想去,朱重二決定找租地給他們種的劉老爺,求助一塊薄地掩埋親人。他帶著小弟重八來到前村劉德家,敲門后,劉德的侄子劉英開了門。他也是朱重八的小夥伴,聽說緣由后就把叔叔劉德喊了出來。重二見到劉老爺,連忙拉著重八下跪哀求。
沒想到,劉德不僅不答應,還罵道:前幾年,爾重八殺了我的小牛吃,如同盜賊,無法無天!今日居然還有臉來要地葬人,滾遠點!
劉英看見兩兄弟可憐巴巴的樣子,心裡感到難受。當晚回到自己家后,他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劉繼祖和母親婁氏。
劉繼祖,字大秀,祖籍濠州鍾離縣。其父親劉學很有文化,曾經擔任過元朝濠州總管府的總管,樂善好施。死後,兩個兒子把他葬在孤庄村。劉繼祖是兄長,也有不少田地,但是為人和善、知書識禮。他和朱五四年齡相仿,關係還不錯。聽說朱家死了四個人,劉家夫妻吃了一驚,深表同情。
第二天,劉繼祖和婁氏一起來到朱家,兩人先向死者鞠了一躬,然後開門見山對朱重二說:賢侄,我地多,何不告我?我的地任爾擇用,趕緊把爾爹娘葬了!
婁氏則把手中一個裝著三斤麵粉的布袋遞給大嫂王氏,說道:這點面給爾公公婆婆做點祭品。
重二喜出望外,感激涕零。他連忙拉著重八給劉大伯、婁大娘下跪磕頭。
接著,重二仰臉對劉大伯說:爾老的大恩大德,我們永世不忘!
這一句話深深地烙在了朱重八的心田。
接著,兩兄弟帶著鋤頭、撮箕跑到村外,找了劉大伯的一塊薄地,並排挖好兩個墓坑。當天就把父母合葬一穴,把大哥、侄子合葬一穴。
他們無錢買香燭、錢紙,大嫂把婁氏給的一點面做了15個饅頭。拿幾個作為祭品,然後大家依次磕頭祭拜。
大家一天都沒有吃過東西,祭拜后,王氏就在墓前把饅頭分給大家,每人三個。重二、重八狼吞虎咽地吃了一個,留下了兩個作為明日、後日的伙食。
第二天一早,大嫂王氏就帶著兩個兒女回了娘家。
在重八屋裡,重二對重八說:我們只有離此地,分開逃荒尋活路。
重八聽了,潸然淚下!接著,嚎啕大哭。重二畢竟歲數大一些,只是無聲而淚。
朱元璋開國當上皇帝后,洪武十一年(1378年)夏四月,命江陰侯吳良督工,為遷移到鳳陽縣城南的父母陵墓新造了享堂、碑亭。
在新碑額頭題名《大明皇陵之碑》,朱元璋親自撰寫的碑文。其中敘述了當時這一段悲慘的往事。
其辭曰:「昔我父王,寓居是方(這個區域);農業艱辛,朝夕彷徨。俄爾(忽然)天災流行,眷屬罹殃,皇考終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大哥)先死,合家守喪。……忽伊兄(指劉繼祖)之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被(穿上)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酒食)?既葬之後,家道惶惶,仲兄(二哥)少弱,生計不張。孟嫂攜幼,東歸故鄉。值(遇上)天無雨,遺蝗騰翔,里(村)人缺食,草木為糧。予(我)亦何有?心驚若狂。乃與兄計,如何是常。兄雲去(離開)此,各度凶荒。兄為我哭,我為兄傷。皇天白日,泣斷心腸。兄弟異路,哀慟遙蒼。」
哭聲驚動了鄰居汪大娘。她來到朱家一看,也不免傷心。聽說兩兄弟要分開逃荒,覺得不妥。
汪大娘對重八說道:「爾還小,一人出遠門凶多吉少。不如到皇覺寺做和尚。」
重八很意外,問道:「他們會收我耶?」
汪大娘答道:「會的。爾娘以前到皇覺寺燒香許願,告過菩薩,許爾做和尚。」
重八半信半疑,說道:「若成,那甚好!」
汪氏虔心信佛,認識皇覺寺的高彬長老。她叫重八在家等兩天,她馬上跟寺廟的長老聯繫。
皇覺寺在女山湖汊湖(今抹山湖)的北面,離孤庄村(前村)大約十里地。這條路要經過一個渡口,坐船渡過汊湖。上岸后再走不遠就到了。這時汊湖已經乾涸。如果繞過汊湖到那裡則要多走五里路。
汪大娘聯繫后,準備了紅燭、燈油和一小罐米酒,叫次子曹秀帶上,陪著重八去皇覺寺找高長老。
寺廟坐落在女山湖東岸的山腰。向東放眼望去,一馬平川。山腳的一大片田地都是皇覺寺的。附近三個村莊的一些佃農租種寺里的田地。
皇覺寺有二十多個和尚,靠地租為生,他們自己只是種些蔬菜。
這個寺廟建於宋代,是典型的漢傳佛教寺院,為「伽藍七堂制」。
皇覺寺坐西向東,沿山門中軸線,建有若干殿堂。依次是山門、山門殿、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主供釋迦摩尼)、法堂、藏經樓。在中軸線南北兩側還有對稱建造的體形較小的伽藍殿(位於南面)、祖師殿(位於北面)、鐘樓(南面)、鼓樓(北面),以及客堂、禪堂、齋堂、寢堂、浴堂、寮堂、西凈(廁所)等。
寺廟屬於凈土,每天都要打掃。大寺廟又有很多雜活,皇覺寺光用水每天至少二十桶,每桶裝滿大約50斤。這些活都需要身強力壯的人才能完成。
曹秀到了寺廟后,在客堂和高彬長老見了面,奉上禮品,請他一定要收留重八為僧。
高長老仔細端詳了朱重八。只見他生一張略長臉。眉骨稍高,長一對卧龍眉——細秀彎長,毫稀見肉,眉尾上揚,伏射天倉①。眼窩寬而略深,嵌一雙鵲眼。下巴略長前翹,使得長臉的中部顯得凹陷。印堂下卻是一隻天膽鼻——山根②挺直、現斷③,年壽④高聳,準頭⑤圓潤;蘭台、廷尉⑥微微內收,鼻大氣足。其年壽和準頭的組合像一顆苦膽。
古代面相學認為:卧龍眉主使兄弟多。鵲眼主使富貴、信義。天膽鼻主使膽大過天,智勇雙全,事業多有兇險卻能成功。這種人少年時就得創業,六親難靠。
朱重八的天膽鼻和鵲眼彌補了臉型的難看。雖然還不滿十六周歲,但是身材高大。
高長老見重八高大強壯,雖然臉型不好,還是比較滿意,就請他們在客堂等待,單獨到禪堂找主持德祝商量。主持聽說重八長得高大健壯、有力氣,就同意了。
高長老先告訴重八說:「包爾吃飽飯,但是沒有工錢。」
接著交代重八負責的事務:每天下山到山腳的一個大池塘挑水,把五個大缸裝滿。隨後打掃殿堂。然後劈柴,柴火快燒完了就去砍柴。中午清洗廁所。
當天下午,高長老叫專司淨髮的和尚在僧舍給重八剃了光頭,沒有在法堂為他剃度受戒。因為他是作為行童收留,主要是干粗活,不算正式出家,不必上課念經學習。
註釋:
①天倉:面相學的術語,指普通眉尾上部一小塊區域。
②山根:面相學的術語,指鼻樑。
③現斷:面相學的術語,指出現皺褶。
④年壽:面相學的術語,指鼻樑與鼻頭相連的部分。
⑤準頭:面相學的術語,指鼻頭。
⑥蘭台、廷尉:面相學的術語,指左鼻翼和右鼻翼。
聲明:此書共45章,為本人原創,未與任何網站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