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殺洪帥 據

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殺洪帥 據

第二十三章占池州常遇春怒殺洪帥據揚州張明鑒以人為糧(7.5頁)

1357年九月癸酉朔日(初一),婺源州漢人元帥汪同因為與蒙人守將帖木爾不花不和,見朱元璋紅軍已經佔領徽州,於是聯絡總管王起宗、黟縣萬戶葉茂、祁門縣元帥馬國寶一起到興安府(徽州城)向吳王院判鄧愈表示降附。

朱元璋接到鄧愈報告后,下文命令汪同、王起宗和葉茂鎮守黟縣,馬國寶繼續駐守祁門,原有官職不變,撤換旗幟、士兵先用紅巾包頭。以後再更換軍服。

與徽州城直線距離90公里的婺源只剩下帖木爾不花一將獨守。

九月甲戌日(初二),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從一品)夏章等人也向朱元璋投誠。

丙戌(十四)日,吳王廣興府(今廣德縣)廣興翼統軍元帥費子賢奉命進攻武康縣(今浙江德清縣)。到了三里橋,遇到守軍萬戶潘將軍在此阻擊,隨之交戰。來往幾個回合,使用眉尖刀的費子賢將潘將軍斬首,緊接著衝進敵軍隊伍,一鼓作氣殺死百餘人,勇猛無比,順利攻下此城。

冬十月辛未是朔日(初一)。壬申日(初二),統軍大元帥常遇春率中翼軍和行樞密院同僉、天興翼統軍大元帥廖永安所部水陸並進,自銅陵南下進攻池州路城。參加這次戰役的還有鎮撫吳禎。

池州,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始置,州治所位於石城,至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元年(627年)撤銷,其地域劃歸宣州。

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原池州地改為秋浦郡。

唐代宗(李豫)永泰元年(765年)復立池州,隸屬宣州觀察使,州治所從石城遷至魚貴口。

唐憲宗(李純)元和年間(806年—820年),改池州為池陽郡。

南唐(李升)升元二年(938年),改池州為康化軍。

宋代,在池州設置池陽郡。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池州池陽郡隸屬江南東路,宋高宗紹興初年,隸屬江南路。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池州為池州路,先後隸屬江淮行省、江浙行省。

池州古城西依白洋河,東臨清溪河。兩條河皆由南而來,白洋河在城西南折向西北,匯入秋浦河。清溪河在接近南門時拐向東北一小段再北流,最終也匯入由南而北流入長江的秋浦河。

築城者從城南清溪河處開挖壕溝至城西,再到城北,引入的河水最後又與流過城東的清溪河連通。最終形成第一道水系城防。

第二道城防是夯土磚裹城牆。城頭高約4米,牆堞高約1.5米。通高約5.5米,比較矮,不易防守。牆體每隔大約10丈(約32米)砌築一座敵樓,把城牆分隔成一段一段。

敵樓平面成正方形,每邊有4個垛口。中間兩個垛口面對城頭,可以射殺攻上城頭的敵兵,但是無法射殺城下和登梯攻城的敵兵。敵樓連牆堞高約8米,兩側開有帶門扇的門洞,通向城牆頭。

不過,敵樓的設計還是有些問題。其中軸線與牆體中軸線基本重合,前後面均突出城牆面,尺寸相當,大約0.8米。造成突出城牆的兩側只有一個防禦垛口。如果敵樓前面突出城牆更多一些,側面至少有兩個可用垛口,對城牆面的防禦功能則大大加強。

宋元池州古城開設7個門。

東門兩個,正中的叫九華門。大概位於今池州市池陽路與東湖中路交匯處。距離清溪河大約100米。其東面30公里偏南是九華山,故名。

九華門的南面有個小東門,叫毓秀門。大概位於今池州市秋浦中路與東湖路交匯處。

南門兩個,正南門叫陽葵門。大概位於今池州市長江路與翠微路的交匯處。

東南角的小南門叫通遠門。大概位於今池州市翠柏南路與翠微東路交匯處的北端,面向城東南的齊山。通遠門前的清溪河上有一座石橋,叫濟川橋。

西城只有一門,叫秀山門,位於杏村西街(今杏村文化商業街)西段。遺址存留至今。

北城也有兩門,正中的叫迎恩門。大概位於今天百牙中路與青陽路的交匯處。

偏東的小北門叫望京門。大概位於今天百牙中路北面市人民醫院南2門處的十字路口。

古城東北面不遠有一座小山,叫百牙山。由於百牙山南面有一個小湖(今百荷公園),因此池州古城的東北隅因湖成了凹角,即「∟」形。

廖永安的30艘中型戰艦及30條魛魚戰船逆流而上,行走緩慢。距離池州城還有十里時,常遇春攜陳德、吳禎率步軍已經抵達池州九華門東面。

他們在清溪河東岸面對東門安營紮寨。

攻城前,常遇春觀察了東門的地形。東門北側約250米範圍內有一大片河岸陸地,最寬處約150米。離城牆50米遠的面積大約18700多平方米。

此處的河面很寬,約有100米。於是,他根據池州城牆的狀況做了周密的計劃。

常遇春把進攻點選在東門兩邊第一、第二座敵樓。雲梯高度合適。以4部雲梯並排靠上4個垛口,用3排24名弓箭手輪番射擊封鎖敵樓4個垛口。在敵樓左右以3排30名弓箭手輪番射擊封鎖城頭的10個垛口,保護敵樓正面弓箭手的側翼安全。弓箭手全部頭戴兜鍪,身穿鎧甲。每排都設置一堵移動式竹笆戰牆。

攻城前一天的半夜,吳軍從小東門(毓秀門)南側清溪河較窄處架設好浮橋。凌晨,攻城大部隊的8000將士過橋后沿河邊行軍到東門北側的河岸集結。

辰時(早上7點)展開了進攻。

池州城池不算大,城牆也不高,但是萬戶洪元帥卻是一個捨命的將領,指揮元軍頑強抵抗。

由於吳軍的蟻兵得到了有效掩護,均在垛口與元軍展開激烈地搏鬥。攻到巳時(9點),吳軍蟻兵終於登上敵樓,隨後殺出敵樓,從南北兩側殺下城梯,最後打開東門。河岸集結的大部隊迅速衝進城裡,分頭殺向西城、南城及北城。

捉到元軍洪元帥后,常遇春沒有學朱元璋給俘虜鬆綁,直接說道:「我吳王紅軍威震江南,安富恤窮,再有須臾功夫,江南都是我們的。爾若歸順,吳王絕不虧待爾。」

洪帥罵道:「我堂堂朝廷萬戶元帥,豈能投靠爾等流寇草賊?」

常大元帥見對方不僅不降,居然罵他「流寇草賊」,火氣上升,忘記了朱元璋不殺俘虜的規矩,怒斥道:「自古勝者為王敗者寇。來人,把這個敗寇拉出去斬了!」

活捉的將領魏壽、徐天麟等人,倒是沒有受到傷害。常遇春佔領池州后,得到糧食九千餘石。

萬戶府達魯花赤帶領敗軍從西城秀山門撤出池州。他們經過城西的石拱橋越過白洋河、秋浦河,沿江岸鄉道一直向西南逃到長江南岸的牛頭山鎮。那時已經到了下午。

此鎮駐有元軍的大批水師,其對面西北處的安慶城還是元臣余闕鎮守。

牛頭山距離池州秋浦河入江口約40公里水路。

傍晚,達魯花赤引領數十艘中型戰船順江而下到達秋浦河入江口,打算入河到池州的城北碼頭上岸,乘吳王紅軍立足未穩,奪回池州。

已經到達池州的廖永安水師恰好佔據了城北碼頭,此處離北面秋浦河入江口約有750米。設置在河口的探哨發現元軍戰船后,乘坐4槳小艇飛速返回碼頭報信。

此段秋浦河寬約100米。廖永安立刻下令30艘魛魚艦分為兩路在碼頭下游100米遠的河邊列陣埋伏,距離河心大約50米。每船有10名弓箭手、20個手刀兵。廖永安的指揮艦位於秋浦河東邊隊列的中間。

在秋浦河入江口,元軍的中型戰艦升帆藉助北風,成三行向南逆行。由於天色漸暗,當駛進伏擊水道大約100米后,才感覺兩邊好像有埋伏,可是為時已晚。

廖永安在指揮艦的旗杆掛上兩盞蒙著紅紗布的馬燈,發出信號,命令兩路同時進攻。兩邊的10漿伏艦馬上順流斜插向前,距離對方30來米時,無數火苗箭紛紛射向敵船,在灰暗的河面上空形成壯觀的美景。

元軍前鋒十幾艘船隻的帆布均被箭火點著,燃燒起來。元軍急急忙忙落帆、滅火,並划槳調轉船頭。後面的敵船見有埋伏火攻,大驚失色,急忙調頭撤退。

這時,吳軍的30艘魛魚艦已經靠近著火的敵船,手刀兵踴躍衝上敵船,奮力拚殺。一些元軍士兵紛紛跳水逃命。最後,十餘艘敵艦和一批元兵被吳王紅軍俘獲。至此,吳王水師的正規中型戰艦達到50多艘。可以運兵13000多人。

佔領、鞏固了濱江城池州,在應天府(今南京)的上游南岸和太平府構成兩道重要的江城屏藩。其下游則有常熟、江陰、鎮江三座江防翼城,吳王的行省王城基本上可以高枕無憂。

捷報送到應天,朱元璋喜不自禁,對馬夫人說道:「常遇春、廖永安不負我望,沒看錯他們。」。

常遇春雖然殺了俘虜洪元帥及親隨,因屢建戰功,吳王非常器重他,沒有責怪。擢升其部將吳禎為天興翼副元帥,調到江陰,協助吳良鎮守。

朱元璋很注意把有親屬關係、老鄉關係或好友關係的將領搭配在一起。

再說常遇春,自從采石磯一戰成名,逐漸滋生了驕傲的意識。這次攻佔池州后,他對左右說道:「給我十萬兵,可以橫掃天下。」後來留下一個外號——常十萬。

1357年十月甲申(十四)日,吳王朱元璋在鎮江大通江(今金山湖)檢閱水師。隨後命令在橫澗山降附的元帥繆大亨攻打揚州。

上古先秦的揚州是中國九州(雍州、冀州、兗州、豫州、徐州、青州、梁州、荊州、揚州)之一,屬於大區州。

《尚書·禹貢》云:「淮海惟揚州」。

《周禮·夏官·職方氏》云:「東南曰揚州」。其範圍基本包括今天的江蘇、浙江和安徽南部。

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爭霸中原,在今揚州市東南筑邗(音:含)城,作屯兵之所。

周顯王(姬扁)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邗城屬楚國。周慎靚王(姬定)二年(公元前319年),楚懷王在此修葺城垣,並改邗城為廣陵邑。

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在廣陵邑設置廣陵縣。

漢高祖(劉邦)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改荊國為吳國,封劉濞為吳王,國都設於廣陵縣。

漢景帝(劉啟)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劉濞舉兵反叛朝廷被殺,景帝改吳國為江都國,封劉非為江都王,廣陵縣屬之並為國都。

東晉元帝(司馬睿)初年,廣陵縣成為僑置北方難民的青州治所。安帝(司馬德宗)義熙八年(412年),東晉收復青州舊地,在東陽城(今山東省益都縣北)復置青州,廣陵改為南青州。

南朝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年),撤南青州併入南兗州。

南朝陳宣帝(陳頊)太建十一年(579年),南兗州進入北朝,改名吳州,置總管刺史。廣陵縣隨廣陵郡先後屬之。

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583年),廢廣陵郡存吳州。

開皇九年(589年),改吳州為揚州,置揚州總管府。其治所設在丹陽(今江蘇丹陽市),廣陵縣屬之。開皇十八年(598年),廣陵縣改稱邗江。

隋煬帝(楊廣)大業元年(605年),改邗江為江陽縣。大業三年(607年),改揚州為江都郡,治所位於江陽縣。即郡、縣治所同城,都在今日的揚州市區。

唐朝初期,江陽縣又變為江都縣。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742年),改江都郡為廣陵郡。

唐肅宗(李亨)乾元元年(758年),廣陵郡復改揚州。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記載:唐朝的揚州,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東西七里三十步。可記者有二十四橋。最西濁河茶園橋(1),次東大明橋(2);入西水門有九曲橋(3),次東正當橋(4)、帥牙橋(5);南門,有下馬橋(6),又東作坊橋(7);橋東河轉向南,有洗馬橋(8),次南橋(9);又南阿師橋(10)、周家橋(11)、小市橋(12)、廣濟橋(13)、新橋(14)、開明橋(15)、顧家橋(16)、通泗橋(17)、太平橋(18)、利園橋(19);出南水門有萬歲橋(20)、青園橋(21),自驛橋(22)北河流東出,有參佐橋(23);次東水門東出有山光橋(24)。

又自衙門下馬橋直南有北三橋、中三橋、南三橋,號「九橋」,不通船,不在二十四橋之數,皆在今州城西門之外。

唐文宗(李昂)太和七年(833年),30歲的唐朝詩人杜牧被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職,後轉為掌書記,負責節度使府的公文往來。這段時間,杜牧居住在揚州,對繁華的揚州頗有感慨,寫下贊詩《揚州三首》。

其一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

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

駿馬宜閑出,千金好暗游。

喧闐醉年少,半脫紫茸裘。

其二

秋風放螢苑,春草鬥雞台。

金絡擎雕去,鸞環拾翠來。

蜀船紅錦重,越橐水沉堆。

處處皆華表,淮王奈卻回。

其三

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

天碧台閣麗,風涼歌管清。

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纓。

柂軸誠為壯,豪華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唐朝時,揚州中心(文昌閣)西北方蜀岡上建有子城,岡下有羅城,故曰「兩重城」。

子城在蜀崗上,稱作衙城,為官衙聚集之地。羅城在蜀崗下的東南,又稱「大城」,是住宅區和商業區,始建於唐代中晚期。其南門還建有瓮城。其遺址位於現在揚州的瘦西湖風景區。

宋太宗(趙匡義)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國為十道行政建制,揚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把全國分為15路行政建制,揚州屬淮南路。

宋神宗(趙頊)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揚州屬淮南東路。

宋高宗(趙構)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趙構以揚州為「行在」(即行宮)。隨後提拔揚州知州事呂頤浩兼戶部侍郎,不久升為戶部尚書。次年十月,他下詔命令「揚州浚隍修城」,由呂頤浩主持修建。於是,按照都城形制採用大磚砌築,史稱「宋大城」。

揚州宋城基本為南北向長方形,東西長約2400米,南北長約3250米。

貫穿東西的大街,東頭起於今日東關街東端的宋大城東門遺址的重建東門,西到今揚州來鶴橋東面約94米處的宋大城西門遺址。

貫穿南北的大街,南自今日南門碼頭古運河北岸的南通路與渡江路交匯處的南端起,北至萬福西路與史可法路交匯處的北端(今漕河南岸風光帶)。

城牆基礎寬13.5米,城台寬約9米,牆高約13米。開四門。

東門康海門,寓意麵向東方寬闊的大海。

南門安江門,寓意安定南面的長江。

西門通泗門,表明(因京杭運河)可通達山東濟寧泗河。

北門迎恩門,表示承接北方宋陵祖宗之恩澤。

其東門為拱券形,出門直走約156米是東關古渡碼頭。

東門城樓為抬梁式大木構架,內有6條大梁、12根金柱①,形成5個開間。前後兩面各有6根檐柱,重檐九脊歇山頂。八個檐角飛翹,宛如大鵬展翅。

大城竣工后,「壯麗壓長淮,形勝絕東南」。

出四門乘船,北上可依次到達高郵、寶應、淮安、泗陽、宿遷、邳州、徐州等運河沿線城鎮。

揚州城連通南面長江的大運河約15公里,南下過江可達鎮江、丹陽、常州、無錫、蘇州、吳江、嘉興、杭州。

宋高宗(趙構)建炎三年(1129年),趙構南渡后,江都縣析出廣陵縣,揚州增轄廣陵、泰興2縣。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置揚州大都督府。次年,改為揚州路,設置總管府。轄真州(今江蘇儀征市)、泰州、通州(今江蘇南通市通州區)、滁州、崇明州(今上海市崇明縣)5州,並直轄江都、泰興2縣。

當時,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忽必烈將南宋的大半江山納入掌中,於是在南宋精華地區設立江淮等路行中書省(簡稱江淮行省),統轄兩淮(淮南東路,淮南西路)、兩浙(兩浙東路,兩浙西路),治所設於揚州,故江淮行省又稱揚州行省。後來的元廷撤銷江淮行省,分設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

吳王軍兵臨揚州時,揚州的守軍是義兵(民兵)青軍,為首的元帥叫張明鑒。

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時,張明鑒在淮西含山縣聚眾起事,以青布為軍旗,頭裹青巾,故名青軍。百姓稱之「一片瓦」。

張明鑒生性殘暴。其鄉黨大將張監驍勇,善用長槍,槍長一丈二(約3.8米)。士兵紛紛效仿,使用長槍,因而號為「長槍軍」。這支隊伍說是起義造反,實為土匪強盜。在張明鑒、張監的帶領下,專做攻城搶劫掠奪之事,不分官民。

含山與其正東的和州只有24公里,由於當時是朱元璋在鎮守,張明鑒不敢冒犯。他們掠奪了含山縣后就棄之不要,接著進犯北面偏東42公里的全椒縣,攻佔劫掠之後又轉向東北方直線距離60公里的六合縣。吃完六合縣也拋棄不管,跟著進犯搶劫其東北直線距離36公里的天長縣。吃光了天長縣,張明鑒看上了西南方約51公里遠的揚州城,於是進軍揚州。

當時,元廷鎮南王(螭鈕金印藩王)孛羅不花(有寫「博啰布哈」)鎮守揚州。張明鑒不是孛羅不花的對手,攻打揚州不克。鎮南王藉機招降這支青軍,想借其對付其他起義軍。不料,引狼入室。張明鑒沒有政治目的,「有奶就是娘」,順水推舟答應了。接著,鎮南王孛羅不花封張明鑒為濠州、泗州義兵(民兵)元帥,駐紮揚州,分屯守御。

1356年三月,揚州發生飢荒。

張明鑒又不安分,別有用心地對鎮南王說:「朝廷遠隔千里,以後事勢不可知。今城中糧乏,眾人無所託命,殿下是世祖之孫,當坐大位,為我輩之主。當今宜出兵南攻,以通糧道,解救飢窘。不然,人心必變,禍將不測。」

鎮南王孛羅不花仰天流淚,悲哀地反駁道:「你不知大義。如聽你言,我有何面目見世祖於宗廟?」

說完令張明鑒退下。張明鑒等人不從,鼓噪而起,把孛羅不花及所部趕出了揚州。後來,孛羅不花到了淮安。不久,淮安城被趙均用的紅軍攻破,鎮南王孛羅不花被殺死。

張明鑒獨佔揚州城后,卻不敢南下渡江攻打吳王的鎮江,又未北上攻城就食。第二年,揚州城內的糧食越來越少,於是將領們不再發糧給士兵,並放話:你們去殺人吃。

兩萬青衣兵轉眼成了餓狼,開始到街上抓人回營宰殺、烹煮,先是抓兒童和女子,因為他們肉嫩。消息傳開,萬人空巷,家家閉戶。飢腸轆轆的青衣兵就挨家挨戶破門抓人。轉眼之間,揚州城變為食人城。最後,剩餘的糧食吃完,張明鑒及其將領也紛紛抓人烹肉來吃。

吳王將領繆大亨聽說這個消息后,告訴了朱元璋,建議攻打揚州。當繆大亨攻打揚州幾日後,張明鑒深感力不能支,繼續抵擋必將全軍覆沒,於是率部出城投降。繆大亨清點人馬,還有一萬多人。但是進城一查看,24萬戶的揚州城已是一座死城,沒有看見一個居民。

戰報送到應天府(今南京),朱元璋通知繆大亨把青軍將校的妻子兒女送到金陵城,發糧救濟。主要目的是作為人質,以便控制這些敢吃人的大小降將,以防不測。

隨後,吳王把揚州路改為淮海府,任命李德成為知府。並設置淮海翼元帥府,調院判耿再成、元帥張德林鎮守。

李知府上任后,按照戶籍走遍全城,最後在接近東南角的何園(今猶在)附近一條小巷發現幸運存活的18戶人家。從此,此巷叫作十八家巷,至今尚存。

李德成對下屬憤世疾邪道:「這個張明鑒,宜千刀萬剮!」隨後,寫了一份誅殺張明鑒的奏章呈送朱元璋。

由於吳王不殺俘虜的政策,繆大亨不敢擅自誅殺張明鑒,把他單獨押到應天府交給了朱元璋。對於這個惡魔,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朱元璋准奏,破例下令,將張明鑒遊街示眾,然後砍頭,曝屍三天。並在江南行省所轄全部城鎮張貼此事公告,彰顯吳王撫民惜民之心。

註釋:

①金柱:建築學名詞。建築物的檐柱以內,除了處在建築物中軸線上的柱子,其餘都叫「金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元末翹楚朱元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元末翹楚朱元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占池州常遇春怒殺洪帥 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