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與選宰相
在大唐,每逢君主登基,各地節度使都要奉錢財以示祝賀,李存勖若登基,梁朝就算了,可晉國內的各節度使和南方十國,按理都得送賀錢來。
李存勖一聽馮道說,就知道馮道打什麼主意。
這事若是放別的君主身上,好么,身為臣子,居然想著靠君主稱帝登基斂財,那還了得,可對於李存勖來說,卻不算什麼,蓋因李存勖和馮道一樣,兩個都是極為務實的人。
某些時候,兩人都不是迂腐的人。
只是,李存勖一直想著拿下汴京,一統中原,然後再登基稱帝,若是現在在這小小的魏博登基稱帝,豈不是有些憋屈。
李存勖一時有些糾結。
馮道看著李存勖面上糾結不已,就說道:「古往今來,登基稱帝者不計其數,可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種,第一種,天下皆在其手,登基稱帝不過是名至實歸,這種自然最好,第二種,沒有實力,卻妄自尊大,或者別人一捧就稱帝,這種不提也罷,不過一場笑話,而最後一種,卻是情勢所需,順勢而為。例如當初的朱溫,朱溫和王爺對峙受挫,聲威大損,在敬翔和李振勸告下,篡唐自立,登基稱帝,聲威頓時大增,不僅挽回聲望,還給朱家續命多年。而如今,晉軍受挫,又遇災年,一旦晉軍錢糧不繼被梁軍得知,那將是滅頂之災,而且如今鎮州已下,攻打鎮州的將士馬上就要歸來,王爺可曾準備好將士們的賞錢?」
李存勖直接捂頭,「怎麼處處都要錢!」
「打仗本來就是最費錢的,養士兵要花錢,糧草要花錢,將士打贏仗賞賜要花錢……」馮道扒著手給李存勖算。
李存勖只覺滿腦子都是「錢錢錢」,忙伸手,「停,你的意思是,讓朕登基稱帝,以各節度使的賀錢充做軍需,然後用官職代替銀錢對將士進行封賞。」
馮道攤手,「如今軍中無錢,難道王爺有更好的法子。」
李存勖往後一仰,躺在床上,過了一會,嘆了一口氣。
「我自幼仰慕太宗皇帝,太宗皇帝昔日晉陽起兵,征戰天下得江山,那是何等榮耀,本王一直以為自己也會打下洛陽,然後在萬人矚目下登基稱帝,卻不想,如今卻不得不在登基上耍心眼。」
馮道頓時笑了,「太宗皇帝是靠征戰得天下,可得皇位,卻靠的玄武門之變,還背了個弒兄奪位的名聲,王爺您羨慕他?」
李存勖突然也笑了,「是我魔障了,太宗皇帝那樣的人,得皇位尚且如此憋屈,我這又算什麼,我算是看出來了,史書上把那些皇帝登基說得天花亂墜,可實際上,誰知道那些皇帝當時是個什麼情況。」
「很多事,別管裡面怎樣,外面總是花團錦簇的!」
李存勖嘆了一口氣,「你說的是,世間的事,哪有那麼盡善盡美。」
如此,登基的事便算說下了。
*
晉軍這些日子本來正因為鎮州接連損失大將和南面城池被奪的事人心惶惶,畢竟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晉軍還從沒吃過這樣的虧,只是還沒擔心幾日,突然傳出晉王要登基的消息。
什麼,他們王爺要登基稱帝了!
整個晉軍頓時炸鍋了。
下層將士,對事情了解的較少,也不會關心稅收不稅收的問題,反正只要有餉銀髮就行,一聽說晉軍要登基,自然覺得是好事,要當皇帝了,可不是厲害么!
而上層將領,也放下之前的惶恐,都忙著開始找關係,排資歷,想要在李存勖登基后,大封百官時佔一席位,畢竟什麼事也沒有自己升官發財來得重要!
一時間,晉軍上下喜氣洋洋,之前那點惶恐,早忘得一乾二淨了。
果然如馮道所說,登基稱帝在某些時候,是可以振奮人心的。
而且也如馮道所料,一聽到李存勖要登基,李存勖手下那些節度使也紛紛開始準備賀銀,各自出資數十萬錢,打算給李存勖捧場,甚至連南方小國,收到消息,也紛紛送來賀禮,尤其是吳國,他家宰相等著給自己國主升級,所以這次送的禮尤為厚重。
有了這一大筆錢,晉軍果然安穩過了個好年。
等過年後,李存勖登基的日程就開始正式提上計劃。
這要登基,就要有該有的儀式和準備,本來這事李存勖都想好了,讓蘇循去,這位老爺子身為前禮部尚書,精通各種禮儀儀式,還曾給朱溫來過一次,也算經驗豐富,可誰想到還沒能李存勖讓人去晉陽把他叫來,居然得到消息,這老爺子吃蜜水拉肚子,一命嗚呼了。
李存勖頓時無語,白白養這老頭好幾年,就等著他出力了,居然關鍵時刻掉鏈子,本來他想著要是他弄得好,看在他資歷夠老的份上,給他個宰相做做呢!
蘇循既然沒了,李存勖只好再換個德高望重的,李存勖想了想,讓盧質做了大禮使,主持各項事宜。
盧質是他爹李克用的掌書記,在晉陽所有文官中輩分最大,還出身世家,也算精通禮儀,在沒有蘇循的情況下,算是最好的人選。
確定完主持人選,李存勖又找了些道士和尚,算了算登基的日子,一群道士和尚通力合作,終於給李存勖挑了個不熱不冷比較靠近好日子——夏四月己巳日。
然後就開始在魏州城外選地方築祭壇,好待四月李存勖登基。
而在李存勖登基前,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就是選兩個宰相。
因為李存勖一旦登基,就要下置百官,開三省六部,而這活,按規矩得政事堂宰相干,所以李存勖得先任命兩個宰相,等自己登基后,好讓宰相寫詔書任命百官。
而這一選宰相,李存勖就發現問題了。
對於宰相的人選,李存勖其實心裡一直有默認人選,那就盧汝弼和蘇循。
蘇循雖然愛獻媚,愛拍馬屁,可畢竟曾是前禮部尚書,熟知朝中典故,李存勖想要下置百官,就得有一個熟悉朝中管制的,蘇循雖品行上稍微差點,但能力還是有的,所以李存勖曾想過讓他當宰相,只可惜這老爺子沒活到。
而盧汝弼,李家在晉陽起兵,范陽盧氏身為北方世家,一直對李家暗地裡多有支持,所以得給盧家個宰相,才能回報人家,而盧質、盧汝弼、盧程中,盧質性子隨意素來不愛約束,只剩下盧汝弼、盧程,李存勖當然挑才華、能力都不錯的盧汝弼。
可誰想到盧汝弼和蘇循一樣,還沒等來,直接因急病去了。
這一下,李存勖給自己留得兩個宰相都沒了。
原先想好的沒了,那就得再重選,李存勖就開始琢磨新的宰相人選。
李存勖所有的文官中,論身份、論家世,論功勞,盧質當數第一。
李存勖對盧質能力也比較放心,所以就想讓盧質當宰相。
可卻被盧質直接拒絕了。
盧質素來懶散,年輕時伺候李克用,李克用死後,輔佐李存勖繼承王位,又給李存勖當了幾年掌書記,對這父子倆,盧質伺候了二十多年,如今年紀大了,資格也夠老了,盧質才沒興趣再費心費力給李存勖當宰相!
誰不知道宰相日理萬機,天天累得要命!
所以對於李存勖的邀請,盧質斷然拒絕。
沒了盧質這個資歷夠硬,出身夠好,功績夠大的人選,李存勖選宰相一下困難起來。
李存勖手下文官雖然還有馮道、張憲,兩人也才華橫溢,能力出眾,可無奈唐朝要做宰相一講出身,二講資歷,馮道和張憲兩人雖然是李存勖心腹,可兩人都出身寒門,又資歷太淺,哪怕李存勖有心提升,短時間內,兩人也夠不上宰相。
一時間,偌大的晉朝,李存勖竟然連兩個宰相人選都湊不齊。
李存勖只好去諮詢盧質,看盧質能不能從世家中挑兩個夠身份的宰相人選。
盧質扒拉扒拉北方世家,還真給李存勖推薦了一個,北平王王處直掌書記豆盧革。
豆盧革出身門閥豆盧家,祖上出過多任宰相,其父為舒州刺史,豆盧革身為世家子,在北方也算有點名氣,全是名家子中之一。
李存勖想了想,恍惚也聽過這人的名聲,覺得出身夠壓人,就招他來,任命他為行台左丞相。
唐朝的宰相真正的名字是平章事,可現在李存勖還沒登基,還沒有三省六部,所以這平章事就得等登基后才能下詔任命,所以豆盧革現在其實算是准宰相。
有行台左宰相,那就得有行台右宰相,李存勖就讓剛上任的豆盧革再推薦一個,結果豆盧革很是投桃報李,推薦了盧質的堂弟盧程!
李存勖直接被豆盧革這騷操作驚呆了,盧程那草包也能當宰相?
但豆盧革只用一句話就說服了李存勖,盧程,出身范陽盧氏。
好吧,盧程這傢伙再草包,可人家會投胎,爹好,爺爺好,出身好,那就什麼都好。
再加上李家確實欠盧家個宰相,盧程就盧程吧!
李存勖雖然對宰相由盧汝弼水平降到盧程水平有些不滿,還是任了盧程當行台右宰相。
結果這兩位宰相上台的第一天,就給李存勖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
※※※※※※※※※※※※※※※※※※※※
唐朝的門閥很嚴重,只要出身好,就可以靠父輩蔭封直接做官,至於科舉,因為唐朝考卷不糊名,甚至考前還要向主考官行卷(還沒考前,先把自己做的文章給主考官看,期望得到主考官賞識,科舉時給高分),所以科舉考出來的,也幾乎都是世家子,畢竟主考官要不認識你爹,人家幹嘛選你,給你高分。
所以唐朝做官,首拼家世,也就是拼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