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初定行止(一)

第五章:初定行止(一)

新人新作,求點擊,求收藏,求推薦

……

趙振中所說的石洞嚴格來說,那並不能算是石洞,而只是在一塊巨石與山體之間形成的一個空間。

從選擇在這個地方落腳后,趙振中就通過李是卿從太清宮找來鎬頭、鐵鍬、筐簍、斧頭、鐮刀等工具,對太清宮在這裡原有的幾間看山茅屋和周圍環境進行修整。在李是卿等人的主持下不但把茅屋重新修葺,使其能遮擋風雨,還在東南處山腳崖石下把幾處山泉加以清理,修成一個小水井。水井容量不大,不過足夠他們生活所用了。水井修成后又將水井和茅屋間的野草、碎石清除,利用相對平坦的地勢整理了一條小路百米左右的小路。從而不用跑幾百米崎嶇山路去流清河畔打水。同時,還在水井附近,開闢了一小塊菜地,裡面種上了白菜、菠菜、韭菜等一些生長周期短的菜蔬。現在看來長勢不錯,這個冬天的蔬菜應該有保證。

就是在整理水源到茅屋間道路的時候,趙振中發現了那個石洞。這也成了他修整完水井到茅屋的小路后,經常去忙碌的一處所在。

在距離屋舍東北方向100多米遠的山腳上方,有幾塊巨石陷落在山體里。其中有一塊露出地面高有5米左右的巨石與山體靠的比較近,兩者之間呈現40多度的夾角。在山體、巨石與地面之間形成一個大致呈三角形狀的開口朝南的孔洞。

孔洞的東側、北側都是山體,西側是巨石。巨石的西面仍然是山體。

整個孔洞地表以上部分高度在5米左右。孔洞頂部是巨石與山體間距離10到30厘米左右,天然形成的大致呈南北走向的「一」字狀的縫隙。縫隙長度大約有15米左右。據此推測,這個孔洞的深度至少在15米以上。

孔洞中的下半部分充塞著風化的碎石、沙礫以及泥土等雜物。

從孔洞中充塞的雜物截面以及孔洞大致長度來看,趙振中推算出整個孔洞需要整理的雜物大概在120個立方左右。

趙振中利用現有工具開始進行清理洞內雜物的工作已經二十多天了。經過這段時間整理,整個石洞最終的的長度確定在22米左右,原先預計120個立方的工作量現在看來有些低了。僅目前清理完成的雜物就有90立方左右。加上後面要分隔開的小洞室,整個工作量肯定遠超預計。不過,按照目前進度,再有二十天左右,應該就可以把洞內初步清理完畢。

依照他的設想,等把雜物清理乾淨,再把上面的呈一線狀的「天窗」用茅草和著黃泥封閉好,這就是一個不錯的可以越冬的石洞。要是設計好煙道和通風孔,在洞內建上火炕,或者一個類似壁爐的取暖設置,再加上遮擋洞口的門戶,那就更完美一些了。至少這個冬天不用畏懼嚴寒了。

這天下午,趙振中和以往一樣去清理那些石洞中的雜物。忙碌了兩個小時候,趙振中停下來在一塊石頭上坐下休息。一邊拿起水壺喝水,一邊思索這段時間的獲得的信息。

來到這裡落腳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趙振中通過觀察和請教李是卿,已經對周圍一些情況有了大致了解。

趙振中幾人現在居住的茅屋,是在向南朝陽半山坡上。周圍環繞嶙峋山石,只有西南側通向外面。西南200米左右就是自北向南流過的流清河。流清河發源於巨峰南坡,上游為黑沖澗和公司澗兩支水流,中游為夾連河,北南流向,下游稱流清河。流清河為長流河,水質甘冽,因該河流水清澈,故此得名。

在屋舍正西有一深達百米的山澗,山泉長年流淌不斷。

隔山澗西北處是馬鞍子村,有10戶左右人家,40多人,均為王姓。

流清河西側翻過山嶺在一個朝陽山坡上是被人稱做獨角坡的所在,居住著五、六戶王姓人家。

正南直線距離500米處是流清河村,中有山嶺相隔。流清河村處於流清河入海口東側,有大約20多戶,90人左右,主要有曲、唐、紀等姓氏。

西南直線距離600米左右是東麥窯村,有大約不足30戶,100多人,有李、王、唐、代等姓,以李姓人家居多。

再向西南300米左右是西麥窯村,有大約四十多戶,近200人,唐、王、董、張、苗等姓氏,其中唐姓約佔全村總人口的75%、王姓約佔10%

流清河村、東麥窯村、西麥窯村環繞流清河灣在岸邊呈弧形排列。

西麥窯村西南約1公里處是南窯村,大約有居民80戶左右,300多人。有董、段、苟、王、李、劉、朱等姓氏,其中以董、段兩姓人家居多。

這個時代的南窯村所在三面環海,東面為流清河灣,南面是槐石灣,西面為栲栳島灣,只有北面斷續與陸地接通。北面是登窯河入海處,這裡與陸地之間時常有海水相隔。只有在退潮時人們才能通過隱約露出水面的地面和淺水與陸地之間往返。也是因此,南窯村所在地域又被稱為南窯島。

南窯島的東、西兩側多為海灘,南端近海處為大頂山,主峰海拔135.4米。整個南窯島南北長約2公里,東西寬約1.5公里,整體面積大約有5平方公里左右。從空中看去,南窯島整個形狀有些象一把帶缺口的斧頭。

在附近的這幾個村莊里,除了那些完全靠打魚為生的人外,不少人都是太清宮山場的佃戶。主要是梯子石以西山場和南窯山場。按照太清宮中記載來看,梯子石以西山場範圍東至梯子石頂,南至海,西至小石屋以東,北至太平頂。南窯山場範圍東至鮑魚島海,南至福島海,西至太湖石海,北至聚仙宮前小港。這兩處方圓面積都不算小。

在這兩處,梯子石以西山場附近居民不完全是太清宮佃戶,而南窯島居民則全部都是。究其原因,整個南窯島都在太清宮南窯山場範圍內,而島上也都是太清宮產業。不過,這裡的佃戶負擔較輕,大都是五年三交租,三七分,佃戶留七成,太清宮收三成。南窯村的租糧是作供品用的,禁忌用人糞尿澆灌,收穫時不準用牲畜打場,全靠人力使用石碾等基本工具。而打場的人也必須紮好褲腿穿著襪。

在李是卿講述這附近情況時,曾提到過將近50年前在這裡發生的有名的「伐山」一事。趙振中記得以前在青島讀書時曾經看到過有關嶗山的名人逸事中提到過此事,在有關嶗山名人逸事中記載,有名為鍾成聰者,不忿太清宮侵佔民眾山林,道士欺壓百姓,於是率領民眾伐山,大鬧太清宮。

不過,李是卿的說法卻與趙振中記憶中所看到的記載不一樣。在講述中,李是卿認為那是有些人在背後鼓動,聚眾衝擊太清宮實際上是另有所圖。

「說太清宮勾結官府,欺壓民眾,導致民眾聚集伐山,可為何民眾聚集時不見官府出面?民眾衝擊、劫掠太清宮時官府為何不出面?官府事後重新判定山林土地為何不見有絲毫偏袒太清宮?須知當時捻軍之亂平息不久,若沒有強勢者縱容、扶持,山民百姓怎敢聚眾鬧事?何況,所聚民眾並非相鄰幾村,範圍可是不小,很多民眾甚至互不相識,只靠那個帶頭人就能聚集起幾千人,還能眾人同心劫掠太清宮,一起伐山?」

「事後有人編寫話本傳揚太清宮道士為惡,民眾反抗有理。在捻軍之亂平息不久各地仍有餘眾抗擊的情況下,普通民眾竟敢如此宣揚,而官府竟也放任若此?帶頭聚眾伐山者十多年前去世時竟能獲議敘五品官俸,即墨縣衙更是贈議敘五品志禧匾額一塊予以褒揚。所有這些,都說明伐山一事不是表面那麼簡單。那個帶頭聚眾的人,只怕也是被人利用出頭而已。」

當時李是卿感慨的樣子,趙振中記憶猶新。

至於那些人到底所圖為何,李是卿卻又語焉不詳。只是李是卿提到過的這些問題,讓趙振中感到當年的事情或許真的別有玄機,而真實的歷史與書本上的歷史差距不是一般的遠。

趙振中坐在石頭上想了許多,休息夠了就又站起來準備開始挖洞大業。看著周圍的茅屋、水井、小路和日漸寬闊的石洞,趙振中的心中越發安定:在這個時代,總算是初步安頓下來了,不管將來怎樣,至少現在的開局很不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里河山別樣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萬里河山別樣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章:初定行止(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