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張萬祺侃侃言國政

第十九章:張萬祺侃侃言國政

第十九章:張萬祺侃侃言國政

劉惠恕

卻說次日晨黃義明來到城長議事大廳,楊展雄、孫員外、趙員外以及駐軍大戲台的各軍將領已恭候。眾人一齊起身向黃義明道安,黃義明拱手還禮后讓諸位坐下。黃義明開口道:今日議政只為兩事,一是好古城與大戲台的城長安置問題;二是請張萬祺先生談行科舉制沒想。

黃義明隨後說道:我因忙於戎務,空掛好古城城長之職,實為不妥,昨日見張蒼水先賢之子張萬祺先生,滿腹經綸,好生敬佩,準備將城長一職相讓。另外大戲台一城初下,尚無城長,孫員外原為勞康鎮長,現該鎮已起城,煩孫員外繼續擔任城長。趙員外原為勞康鎮副鎮長,我昨日問計於張先生何人可任大戲台城長職,張先生薦趙員外任職,一是因為趙員外為本地人,熟知大戲台民情風俗;二是因為趙員外文武兼備,必能勝任該職,不知大家以為如何?趙員外謙讓道:趙某何德何能,被元帥委以城長重任?眾人卻齊聲說好。

黃義明道:既然眾人皆認可,趙員外就不必謙讓了。趙員外道:既然元帥委以重任,趙某當勉為其難,只是不知城長一職,當擔何責?黃義明道:我昨日與張先生協商,以為江心坡屢遭戰亂,民生困苦。治城之要,在於不使城中有一人凍死餓死,亦不養一個游手之人,必務做到《禮記大同》篇所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同「鰥」,老而無妻者)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現好古城所為,已初立城規,設癢序,明教化;修孔廟,建岳廟,正人倫;欲重行「三堂會審」古法,民有訟事,許擊鼓嗚寃,必開堂公審;又頒禁犬令,但軍旅不禁,盲人養犬導路不禁;又設四藝館授琴、棋、書、畫,禁女子「選美」惡俗;又設養老館,使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又設樂苑館,傳民雅樂,禁鄭風;又設奇技館,以傳人技藝等等。但這一切只是開了一個頭,具體做法,當請各城長自探捷徑。現趙員外初任大戲台城長,可儘快將家眷遷至。至於城防諸事,我當請新任城尉、城防軍主將周秀蘭好生協助員外。周秀蘭道:秀蘭一定協助趙城長做好城防工作,趙城長如有事,儘管分咐屬下即可。趙員外道了一聲謝。

黃義明又道:前日議及復科舉取仕法子為各城培文吏事,現請張先生談一下具體設想。張萬祺道:古來科舉有文、武兩舉,現是戰時,我先講武舉。

中國武舉制創始於唐代,武則天於長安二年始設「武舉」,選拔有武藝者委兵事。此制盛於前明及今朝。唐代武舉考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此外,要求考生相貌「軀幹雄偉、可以為將帥者。」宋代規定武舉不只考武力,尚須考問軍事策略,如孫、吳兵法等。元廢武舉不行。至明,更武舉之製為「先之以謀略,次之以武藝。」初定武科六年一試,后改為三年一試。清立,襲明舊制,在兵部主持下,每年為天下武士舉行一次考試,合格者授予武職。考試程序先是試馬步射,之後比力氣,合格者才考筆試。又仿文考,定武舉為三試:一、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二、鄉試,在省城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三、會試,在京城進行,考中者為武進士。四、殿試(廷試),會試后已取得武進士資格者,再通過殿試分出等次,稱為「三甲」。一甲為前三名,頭名稱武狀元;二名稱武榜眼;三名稱武探花。二甲十餘名,獲「賜武進士出身」資格。二甲以下為三甲,獲「賜同武進士出身」資格。

而今朝武舉之弊,在於武人多不能文,所寫文章,錯字甚多,考策論者多不合格,后只得改為默寫《武經七書》中之一段,字數約百餘。是以三場之試,僅頭二場為實。而武舉度制度較完善者為明代,萬曆末有朝臣主張設「將材武科」,初場試武藝,包括馬步箭及槍、刀、劍、戟、拳搏、擊刺等法;二場試營陣、地雷、火藥、戰車等項;三場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此法甚善,惜未能久。然有名臣熊廷弼(1569年—1625年)者,文武全才,「身長七尺,有膽知兵,善左右射。」先中萬曆某科湖廣武鄉試第一名,后棄武就文,又中萬曆丁酉(二十五年,1597年)湖廣鄉試第一名,次年登進士。惜后受閹黨魏忠賢陷害,傳首九邊。

言說及此,張萬祺道:以我為五倫邦計,本邦初立,正在戰時,又經盧桂生屠城,女多男少。武舉可每年一舉,先試於各城,合格者稱「武舉人」,複試於邦都,合格者稱「武進士」。考試者不論男女,錄用條件可放寬,先重武技,后課以自習文。凡複試中舉者,圴授以參將之職,上報帥府,到缺人之軍任參將。至於落選之武舉人,亦可憑其自願,介紹至軍中任職,不知諸位以為此法可好?眾人齊道:此法甚善。

張萬祺道:大家既然認為此法甚好,我再談文試。文試即由歷朝傳承至今的科舉考試製度。此制創始於隋,發展於唐,定格於明清。其大致形式為:

隋煬帝大業三年始設進士科,主要考時務策,將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結合。此制意義在於:隋一中國后,以科舉制廢九品中正制,用考試法選吏,把原屬地方家族選拔官吏之權力收歸中央,以加強中央集權政體。唐襲隋制,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定期舉行的考試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之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餘種。其中明經、進士兩科后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科重詩賦,難度較高。明經科重帖經、墨義,難度較低。唐宰相大多出身於進士科。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至宋,將科舉定為三年一考,並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形式,殿試之後,不須另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代科舉內容初襲唐制,王安石當政后,對科舉內容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元出,始創以四書取仕法。

時至明清,科舉定格,與之相匹配,先立教化體系,有所謂科前考,即先有「童試」(又稱「小考」,在本縣舉行),應試者合格者稱「童生」。童生復經「院試」(在本府州舉行),合格者稱「生員」(俗稱「秀才」)。生員每年考一次,稱「歲試」。每三年還要參加一次更大的考試,稱「科試」。科試合格者,便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

科后考是正式的國家考試,具體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形式進行。鄉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大比」,由於是在秋季舉行,又稱「秋闈」。參加鄉試人群為兩類,一類是經府、州、縣學習、考試合格者,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另一類是曾在國子監學習過的監生。鄉試考中者稱「舉人」(俗稱孝廉),其中第一名稱「解元」。鄉試中舉叫中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后,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在鄉試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又稱「禮闈」或「春闈」。參加會試者是舉人,考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會試考完后的第二個月(約4月前後),舉行殿試,殿試是皇帝在太和殿親自主持的考試,考策問,考中者為欽定「進士」,可以直接授官。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編修。第二甲第一名稱「傳臚」。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余者分別授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職。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者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余者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鑒於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有明一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而科舉考試的基本內容是考八股文。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略仿宋代的經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聖賢立言。八股文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文要詣,稱起源,這一部分不要求排偶。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每個段落都要求有排比句(排偶),字數有一定的限制。八股文篇末結語稱復收大結,這一部分不要求排偶。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因此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言說及此,張萬祺道:上述一段話冗長,諸位可能聽得不耐煩,但卻為科舉制的大略。自古以來,非議此制者頗多。然雲此制不好,則唐宋八大家、二程、朱熹、明代大儒王陽明均出身於科舉制。要說此制好,前朝浙江長興縣丞吳承恩(約1500—1583年)一生科舉未中,卻寫有小說《西遊記》傳世。而以張某所見,科舉之行,實利大於弊。其好處有四:

其一,考試內容以儒家《四書》、《五經》為題,實置考生的道德取向為第一,體現了儒家「以德治國」的思想。即為官者須重官德,無德者不得為官。「德」即儒家所倡「忠、孝、節、義」等中華傳統道德。而此以人倫本義為基礎的考試,實與我五倫邦旨大合。

其二,考試形式的平民化,排斥門第對官吏進入仕途的影響,不承認士人門第出身與宦途的關係。此法子實承認華夏國民不論出身貴賤,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通過平等考試選拔官吏的方式,有助於國家的統一與上下齊心對待外敵。

其三,選官標準的開放性,即通過科舉考試的形式,排斥種族及國籍因素對官吏進入仕途的影響。如古來中華多有蠻夷族及周邊屬國士人,經科舉在華為官的事例。明代清官海瑞為回人,李白的摯友晁衡(阿培仲麻侶)為日本人,而古代來自朝鮮、安南、日本、西亞等國士人來華參加科舉為官者並非孤例。選官標準的開放性當有助於擴大邦基。

其四,官有定員的量出為入制度,有助削減冗員。這是科舉考試製度的精髓所在,即在科舉制度下,依附於中央集權國家政體的各級行政官員(共9品18級),始自縣令,在選拔制度上均有定額,科舉考試僅是根據國家官吏的總體缺額,每年或每隔三年來確定一次應需候補的官員人數總額,缺多少人,補多少人。在這一體制下,國家官吏絕對人數是高度精簡的,絕無冗官現象,或者說既便出現這一問題,也可以通過來年重新確定科舉入選名額的方式,來輕易解決這一問題。如北宋時期一度出現「冗官」現象,名臣范中淹、歐陽修、富弼通過搞「慶曆新政」,限制科舉入選人數,地方缺員不補。結果未出幾年,便成功地解決了「冗官」問題。

張萬祺言說及此,話鋒一轉說道:上述為科舉製成功之處,此外尚有不成功之處,即明初始立、為今朝所傳承的八股取仕制度,由於鄉試、會試頭場均考八股文,能否考中,均取決於所寫八股文的優劣。因此一般讀書人為中舉當官,常把畢生精力都用於學寫八股文上。八股文又只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代聖賢立言。這就極大地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此外這一文體又極難掌握,只有極為聰明之人,才能寫得好八股文,而寫得好八股文的人,並不能保證是忠誠正直人士,如明相嚴嵩,雖寫得好八股文,卻實為大奸大惡之人。因此近人顧炎武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謂:「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顧炎武話中之義是天下學問甚多,並非僅八股一門,八股興而天下其他學問亡。以實例為比,火藥原中國發明,傳入西方,以之制炮,反制中華。如永曆元年(順治四年,1647年)十二月,清軍攻桂林,永帝帝派西方來華傳教士赴澳門向葡人借兵,葡人派將費雷拉將兵三百名並攜大炮數門前來助戰,一時大敗清軍萬人,取得桂林大捷。為了感謝葡人助戰,永曆帝後宮皆加入了天主教。再如,科舉重經義而歧視機械、算學,一概斥之為「奇技淫巧」,以致於明代數學家已看不懂宋人的數學著作。時至清初,因儒生廷臣算不準曆法,康熙帝只能請傳教士湯若望掌欽天監,負責編修曆法,令傳教士南懷仁、白晉為清造火炮。而為我邦興隆計,可取科舉制精華取士,但考試內容,須容得經學,亦當容得機械、算學,即來華傳教士所稱「自然科學」者。至於八股文切不可再寫,但考策論即可。

張萬祺言說及此,眾人皆稱精闢。獨黃義明不解,發問道:如先生所言,在五倫邦仿行科舉制,固可解決文吏來源問題,但其為官后貪贓法,又何以除去?張萬祺道:元師有所不知,歷朝官員任用,有科舉取仕法,亦有官員任用之監察法。如果說科舉考試製度解決了文官體制下官員的「入口」問題,那麼官員任用中的監察制度,則解決了官員的「出口」問題,因此,古代官員任用中的監察機制,是科舉考試製度的相輔相成部分,它與科舉考試製度共同構築了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基礎。其與科舉制的區別僅在於:責任的承擔者不同,即科舉考試的責任承擔者為國家禮部,而官員任用監察制度的責任承擔者為國家吏部。

中國古代官吏監察制度草創於秦漢,完成於清初,總括為「四格」與「八法」制度。「四格」指:考察國家官吏時,「填注考語,用才(政績)、守(操守)、政(工作態度)、年(年齡)四格。纔則或長、或平、或短。守則或廉、或平、或貪。政則或勤、或平、或怠。年則或青、或中、或老。」「八法」指:「指(懲處)添其八法處分。貪、酷,革職提問。罷軟、不謹,革職。年老、有疾,休致(退休)。才力不及、浮躁者,降調。」大致清初所實施的「四格」與「八法」考察制度的特點在於:

一是按「才」(政績)、「守」(操守)、「政」(工作態度)、「年」(年齡)四條標準來考察官吏,實際上是建立在對官吏德、才、工作態度與年齡綜合平衡基礎之上的。清初的具體作法是:在每一格考核標準上打三個等級分。「四格」俱佳者,稱「稱職」,由皇帝引見,特加一級,再回任候升。實質為連加兩級。考績僅次者,稱「勤職」,按常規加一級。考績再次者,稱「供職」,平遷。考績不合格者,按「八法」處置。

二是強調以「八法」處置經考察不合格的官吏,這就形成了朝廷在選拔官吏時,只能取重於德、才、工作能力、健康狀況綜合標準的制約機制。這既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得以持續的推動力量,也是中國古代清官得以產生的政治基礎,清初的具體作法是:「貪」、「酷」者革職提問;「罷軟」、「不謹」者,革職;「年老」、「有病」者,退休;「才力不及」、「浮躁」者,降調。

三是強調按「四格」與「八法」標準來考察官吏,也在一定程度上給皇帝造成了道德輿論的壓力,這有助於制約最高統治集團中的暴虐失德行為。這主要是通過諫官制度來起到這一作用的。康熙皇帝即明示:「使言官果能奉法秉公,實心盡職,則閭閻疾苦鹹得上聞,皆可厘剔。」

而此官有定員的「九品十八級」制度,定期(或每隔3年)考核官吏,按「四格八法」的規矩及時淘汰不合格官吏。這樣就保證了官員隊伍對於國家事業的忠誠和新陳代謝的自然進行,保證了中國文官政權在歷史上的延續。而我邦若行科舉取仕法,亦當并行官員監察法,以與之相輔相成。

眾人齊道:此法甚善。黃義明道:若大家對張先生所說均無異議,煩張先生上任城主職后,擬出施行科舉制與官員監察法的細則,交各城主施行,以使五倫邦上下同心,永立不敗之地。

當日下午,黃義明集各軍於兵營前,時獨缺八軍主將鄭秋菊、副將衛斯斯率軍送護張子賢與方知命二老赴好古城尚未歸。黃義明當即宣布:自己將率各軍主將赴圭道籌糧以備攻取毒鼠關,約兩周可返。命大戲台城尉周秀蘭帶兵護送楊展雄至鯨山持法司即還,命三軍副將吳華明帶兵護送孫員外赴勞康城即還。叫余軍安駐大戲台軍營,由各軍副將統領,抓緊練武,兼顧城防,不得隨意上街擾民。又因一軍副將宋倩雯押送原大戲台三個城主赴好古城未還,而趙鳳英又要同行圭道,特命一軍小隊長季思芬暫時統領全軍。

布置完這些雜事後,黃義明便帶上七位徒兒各騎戰馬,陪同張萬祺先赴好古城上任。而張萬祺的書僮由於自幼練武,也能獨自騎馬前行,並不拖累行程。

由大戲台赴好古城約五百里路,第三日近午已到。黃義明先赴城尉孫瑛蕙行營,時樊海江已由江蘇沛縣召人回還,共帶來五百男丁另立兵營,充任副將職。而孫瑛蕙的女兵營已有二千五百人數,正合黃義明所要求的城防軍三千人數。

黃義明先是介紹張萬祺與孫瑛蕙、樊海江相識,告知這是新延聘的好古城長、明末英賢張蒼水之子,讓二人今後遇事多請示。二人連聲承諾,表示日後一定會協同新城長做好城防諸事。隨後便是陪同張萬祺參觀好古城市容。黃義明見城市管理的井井有條,市井上人來人往,打更的、守城的各安其位,再也不見自己初來時滿街狗糞、野狗不時吠人的髒亂景象,心中十分高興,便問樊海江屠狗場辦得怎樣了?樊海江答道:小人已將屠狗場交下人管理,又有了新的發展,即開發出了以先祖命名的「樊噲狗肉包」,不僅供本城人吃,且遠銷百里之外,所得贏餘,養城防軍有餘。黃義明聽了十分高興,說道:經營屠狗場以利民生,這真是變害為利的一大創舉。

隨後便是參觀養老館,只見館舍明亮,一眾被供養的矜、寡、孤、獨、廢、疾者見了黃義明感激不盡,都要下跪磕頭,黃義明連忙扶起,說道:使不得!使不得!又指著張萬祺說道:黃某因忙於戎務,不能在好古城久住,這是你們的新城長,日後有要求可向新城長提出。黃義明又問起服侍人員的態度,矜、寡、孤、獨、廢、疾者指著幾位老太太說道:這幾位老夫人對我們照顧得太好了,我們真是由衷感謝。而這幾位老太太也就是當初反對屠狗、被孫瑛蕙送此強制勞動者。黃義明聽罷大笑,對孫瑛蕙說道:這幾位老太太如此有愛心,以後兵營財務有餘,應定時發給銀兩酬勞,以使勞有所值,人人為好古城儘力。

隨後大夥又前往樂苑館探望宋好樂。時宋倩雯押送大戲台三位女城主赴好古城尚未及回還,正在館中。而先前大戲台的三位女城主都是一副素顏打份,長裙遮地,反而顯示出一種樸素的美。黃義明問宋好樂映氏三姐妹表現如何?宋好樂答道:她們在音樂上極有天分,學習認真,感謝元帥給我送來了傳播雅樂的好助手。黃義明便轉向映氏三姐妹說道:你們好好協助宋老傳播雅樂,三年期滿,武功自復。屆時你們要走,決不阻攔,會給予回家路費。如果你們願留,則聘請你們擔任樂苑館的副館長,協助宋老繼續傳播雅樂,我決不食言。映氏三姐妹回答:謝元帥不殺之恩。而映氏三姐妹後來三年期滿,均選擇了留館任職,以示對黃義明寬厚待人的感謝。

離開樂苑館后,黃義明一行最後去的地方是張士賢的醫館與方知命的奇技館。時八軍主將鄭秋菊、副將衛斯斯送護二老剛到好古城,確實拿出了好古城最好的房子給張子賢與方知命開醫館與奇技館。由於張子賢「神醫」之名早已外播,不待醫館修整完畢,門口病人已排起了長隊。黃義明不便多加打擾,向張子賢道了一聲謝,便來到方知命的奇技館。

黃義明先是向方知命致謝,感謝他肯出山擔任奇技館長,希望他能多培養徒弟為五倫邦強軍效力。又道:腐儒排斥「奇技淫巧」是錯誤的,諸葛武候曾造木牛梳馬運糧,曾造連珠弩大敗魏軍,粵門葡將費雷拉曾將兵三百、大炮數門助永曆帝在桂林大敗清軍,此足見「奇技淫巧」之威力。今後癢序之學不僅要傳授經義,還要講授機械、算學與西學大略。方知命則為延聘奇技館長事,向黃義明致謝。

與方知命別後,黃文明一行來到城長議事大廳,黃義明宣布明日的行程是:趙鳳英、錢壯壯、關向雲、孫甜甜、李近芳、周潁、吳愛梅、鄭秋菊明日隨同自己同往圭道籌集取軍食,衛斯斯統領八軍戰士,協同孫瑛蕙守城。宋倩雯亦統領所帶的百騎騎兵協同孫瑛蕙守城。而張萬祺的小童知曉黃義明明日去圭道是為了鬥蟋蟀賭銀,高叫要跟著同去。黃義明暗道:巨人墓捉蟲有此小兒的一份功勞,不帶他去於情理不合。於是對小童說道:要去可以,但必須聽話,不得惹事。小童諾聲連連。於是黃義明命令宋倩雯道:你明日帶此小童同去,任務是看著小童不得惹禍,你帶來的一百騎兵也暫交衛斯斯一併統領。

2021年723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黃義明定南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黃義明定南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九章:張萬祺侃侃言國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