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下絆子與上鏈子
張一溫看著他,示意他繼續說。
「祖父一直教育我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作為凌國的子民,保護陛下的安危也算是分內之事。」張不周義正嚴辭道:「所以儘管我也很害怕,可是想起祖父的教誨,還是義無反顧地沖了上去。」
張一溫聽到這番回答,有些愕然。
他這些年來,打交道的每個人幾乎都是人精,話里話外自然也有喜歡藏著掖著,瞞著騙著的。可是像張不周這種能將一聽就是謊話說得如此堅定的,還真是第一次見。張一溫若不是已經派人了解過他,恐怕還真會信了。
「你哪怕說是為了陛下身邊的長青公主我都能信,說成你祖父的教誨。」張一溫嗤笑:「我給你祖父就算關係再冰冷,也不至於陌生到這種程度。要是能說出那樣的話,你祖父和我也就不至於到今天這個地步,他老人家也不會如此黯然地收場。」
張不周自然沒有覺得張一溫會信,他只是在表達自己的態度。
我不想說,你別問了。
可是張一溫又怎會輕易放過他:「不周,你告訴我,選擇二皇子,是你自己的想法,還是你祖父的決定?」
張不周裝傻:「我不知道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張一溫帶有一絲怒氣道:「據我所知,除了推舉你來國子監入學以外,你和燕王殿下並沒有什麼交情,甚至於不久之前你們兩個才第一次見面。昨日的典禮之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你是因為誰才選擇的出手相助。所以,你別跟我裝傻。」
張不周有些悻悻地低了頭,喃喃道:「是祖父的想法。」
張一溫的拳頭握緊,眉頭緊鎖。「怎麼會如此糊塗。滿朝文武,誰都可以站隊,唯獨他不行。這麼簡單的道理他都已經想不明白了嗎?」
雖然很不爽他這樣講張韜,但張不周清楚,他說的其實是對的,張韜的確不應該站隊。這位飽受帝王猜忌的鎮國公,原蜀軍領袖,如果旗幟鮮明地表了態,只會讓趙光更加猜忌才對。
「那你自己呢?你祖父選擇了趙行,你的選擇是誰?」
張不周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沒想到他會直呼燕王的名字。「坦白講,對我來說選擇誰都一樣。秦王殿下我不認識,蜀王和楚王,在南唐時與我有嫌隙,走不到一起去。燕王殿下的名聲您也清楚,在這幾位皇子里,他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幼稚。」張一溫頗有些恨鐵不成鋼道:「年輕人之間,有嫌隙又怎樣,都是一些小事罷了。若只為了這個便影響了如此重要的決定,豈不是如同兒戲?」
張不周很想告訴他,自己所說的嫌隙已經是美化的說法了,趙隸在南唐時可是想要自己的命。但這話不能說,哪怕大家心知肚明,也不能擺到明面上來說。
「大伯的意思,是讓我選擇三殿下?」
「並非是要你現在就作出選擇。」張一溫搖頭:「只是告訴你,你如果只是遵從你祖父的意思,那你支持趙行也可以。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便要摒棄個人的喜惡。你要支持的,是一位未來的皇帝。先不說趙行是否適合那個位置,你以為趙行登臨帝位之後,還會如今時今日一般對你嗎?」
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用現代話來說,叫做屁股決定腦袋。坐在不同的位置上,自然會有不同的思維。
「侄兒明白了。我會再認真考慮的。不過我還有個事想不明白。我現在既無實權,也沒有官職,我的態度,重要嗎?」
張一溫嘆氣。「說白了,因為你姓張,所以你的態度,就不僅僅是你自己的態度,你代表著張家這一系的態度。那些老狐狸,哪一個會真的站到台前來為某位皇子搖旗吶喊,都是迂迴婉轉遮遮掩掩。派自家晚輩出面,便成了最常用的辦法。」
大人不說話,讓小孩子來講,的確是一些人喜歡的招數。「那我知道了,以後會注意的。」
看他還算聽話,張一溫倒是放下心來。如果張不周真的按照張韜的安排表態,確實是會多出很多亂子,也會給他添不少麻煩。
張一溫走後,張不周躺在床上沉思了許久,將程耳叫了進來。
「剛才我們兩個說的話,你都聽見了?」
程耳一愣,隨即露出難得一見的尷尬表情:「對不起公子,我是受了老公爺的安排才…」
張不周擺手打斷他:「你不用解釋,猜也能猜得到。我沒什麼需要隱瞞的秘密,所以你聽了便聽了,你耳朵那麼好使,本來也瞞不住你。既然你是祖父安排的人,自然有你們的聯繫渠道吧。你寫封信,除了我們兩個剛才說的話以外,再加上兩句。第一,告訴祖父,我不會按照大伯說的做。他說的雖然有道理,可是意圖太過明顯。趙隸是他的未來女婿,他當然要幫著說話,可他越是這樣我就越不喜歡,誰知道是不是趙隸請他來當說客的。我和大伯的關係,還沒親密到可以探討這些的地步。
第二,儘管我不會聽大伯的,但我也不會繼續聽祖父的。大伯有一句話說得對,人不能憑著喜好做選擇。關於這件事,我會自己拿主意看著辦。」
程耳將他說的記下,遲疑了一下道:「公子,這樣老公爺會不會生氣?」
張不周嘿嘿一笑:「生氣便生氣,離著十萬八千里遠,他還能用鞭子抽我不成?不怕。」
千里之外的蜀州。
隨著那座新修的河堤即將完工,都安縣城越發的熱鬧。
張不周臨走前留下的一些規劃,都被靳川一一落在了實處。河道邊地勢高處,正在修建的那棟酒樓,就是他曾經的設想之一。
由都安縣衙,國公的封邑莊子聯合出資,這份後台和底氣,別說是在都安這一畝三分地,就算是放眼整個劍南道,也沒有哪家的生意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酒樓的名字還沒定,掌柜的倒是選好了,正是原來的大食堂主事張知節,而都安縣衙派出的代表,也是張知節的酒友,靳川的小舅子李晟。仟韆仦哾
八月下旬,蜀地忙著收穫,田地里一片忙碌景象。看著農人們喜笑顏開地在田裡勞作,張韜的心情也很是不錯,「多少年沒見過這麼熱鬧的景象了。」
張三恭也是頗有感觸:「是啊,自從西涼犯邊,這好好的富饒之地便荒涼了。若不是去歲不周招攬流民,今年恐怕還是會有不少田地荒廢著。」說到這張三恭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張韜,見他面色如常才放下心來。
「人口多,土地多,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別生出亂子。」張韜對他的心思瞭然,沒揭穿他。當初最看不上的兒子,如今卻成了唯一一個守在他身邊盡孝的,只是這些年來的經歷養成了謹小慎微的性子,提起張不周的名字都要小心翼翼。「我雖然退了下來,可是在某些人的眼裡依然是如釘如刺的存在。」
張三恭點頭:「我囑咐過了,上上下下都注意著。」
「倒也不用刻意,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自身行得正,自然就沒什麼。」
「父親說的是。就怕,有人故意潑髒水。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安排了人,一直偷偷盯著那一邊。」張三恭這些年來雖然主要在生意場上,不代表他不了解官場上的那些噁心人的手段。
張韜搖搖頭:「都察院左都御史楊漣也好,劍南道監察御史高丞也罷,都不是你說的那種人。高丞在劍南道呆了這些年,不過是通傳報信罷了,對我就算有過算計,也都是敢攤開來講的陽謀。在我看來,楊漣這次來,我的麻煩,未必有高丞的大。」
張三恭不解其意:「這是為何?他們不該是同一條線的人才對?」
「這個世上,有幾種人最需要提防。掌船的艄公,山上的盜匪,入贅的書生,妓院的花魁,眼紅的同行,最後一個,就是能幹的下屬。」
「楊漣是凌國官場中一個特殊的存在,似乎擔任御史一職的人,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獨。作為最獨的人,楊漣不屬於任何一系,因為如果有了那一天,他就不能再坐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了。」
「高丞本就是御史里陛下最信任的一位,這些年來又在私底下立了不少功勞,保不齊還為了那位做過什麼不好見人的腌臢事。我既然退了下來,高丞自然不能繼續在這裡蹉跎,按理說,他該升遷回都察院了。」
張三恭瞭然。
高丞既然又能幹又忠心,相比於強硬而又執拗的楊漣,皇帝自然會喜歡前者。「既然高丞是陛下心裡有名字的人物,父親為何還說他有麻煩了?那楊漣難道還敢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給陛下心儀的人下絆子不成?」
張韜皺著一張皺紋深刻的臉:「如果說事情的起因是我,那高丞這次可能要被牽連了。倘若真是有人向陛下彈劾我,那陛下首先該做的,是向高丞求證,如今卻直接派了楊漣下來,恐怕是對高丞有所懷疑了。」
「楊漣不是想給高丞下絆子。」
「他是要給高丞上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