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明時報》(一)
《大明時報》的作坊坐落在京城正陽門外正西坊袁潔的一處別苑內,章順的到來后,正式掛牌為《大明時報》報社,這處別苑佔地很大,三進三出,有門首廂房,進入后就是大院正廳,兩邊是閬苑,正廳後面是四合院的布局,進入後院後面是一處花園,最後面就是高牆了,外面是棉花坊、雞樂坊等。
《大明時報》編輯部設在門首廂房內,共有十一間房,分成了採訪采編部、編輯校對組稿部、采編審閱部、總編室、排版印刷發行出版部。這些都是按照一個報社正規搭建而成,可不是袁潔他們自己設想中的,到處找文章,彙集成幾篇八股文那種小冊子。
正廳變成了印刷車間,兩邊的閬苑成了倉庫,內院是章順的居住地,還有三位科技學堂剛畢業的學生及三位印刷排版技術人員居所。
三位學生雖然年輕,朱志浩才十九歲,從五歲起就讀書認字,直到在平安鎮科技學堂畢業,成績都是優等,而黃鏘年齡最大,已三十二歲,老家在太原,早早娶妻成家,成化十七年考進秀才,迫於生計,聽友人說平安鎮對讀書人有優待,月銀也高,就全家遷來尋找門路,結果高薪酬的是在科技學堂畢業的才有,根本不認朝廷的功名,無奈之下就又報考科技學堂,又上了七年的學堂。果然這一次來到京城,三公子章順給出了月銀八兩,還有報社的盈利抽成,當然如果報社沒有賺錢,也就沒有抽成。可是黃鏘在這七年的上學中,所學到了前所未有的知識,學問已經不能跟七年前相比,那是兩個不同的學問,知識面的擴大,人的心氣神也就不一樣了,在各種事物的認知上提升到了另一個維度,這就是當前平安鎮科技學堂的學生跟別的地方讀書人區別,這種區別很大,大到產生了用詞的方式,連書寫規格也不同,特別是大量應用了各種標點符號來作為文章的斷句等,顛覆了以往傳統的文本方式,古人沒有標點符號,只因古人把閱讀文章的斷句功夫,叫作「句讀」。私塾老師教授學生時,紅筆斷句,學生水平提高以後,不需句讀,就能夠通讀文章。句讀的基本原則就是「語絕為句,語頓為讀。」即語氣結束的地方為「句」,用圈來標記;沒有結束的文句叫作「讀」,用點來標記。古人常用「可圈可點」一詞,讚頌某位歷史人物的功業。
另一位是當地窮苦人家的孩子趙墨,被章順選中是因為跟章順同齡,都是二十八歲,也以成家,寫的一手好文章,在八股文上不輸當今那些會試中的舉子,加上又精通算學、天文、地理,在上學時還是科技學堂內部報刊的學生主編。所以這一次趙墨擔任編輯校對組稿部主任,黃鏘擔任采編審閱部主任,而朱志浩就是採訪采編部主任,章順自然就是主編加後勤了。排版印刷發行出版部有三位技術工內的魏老主持。
袁潔是《大明時報》的後台,少詹事劉壁及庶吉士鄒智,禮部主事曹保就是股東,這樣也就規避親自出馬的麻煩,為官是不能經商的,因為這一次跟以前的《大明時報》在經營上有所不同,最大的區別是要盈利,盈利也就代表了是買賣,就是經商。
以前的《大明時報》不死不活,雖然出版了二十多期,卻是七年來的積累,朝中官員都把這樣的出版物當成是袁潔個人喜好,寫幾篇文章,自費出幾本書看看,更多人認為袁潔的做法有點瘋狂,因為在古代個人出書無非是立言。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立言最重要。第一,前兩個不容易做到;第二,就算前兩個做到,最終也要體現在立言上,才能代代相傳,影響深遠,雖死猶生。
其次是總結個人成果。無論成功與否,把個人文章匯總起來,算是對自己讀書生涯的一個總結。再有做指導書。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挑選合適的書籍,用以指導初學者學習。如《文心雕龍》《古文觀止》等。指導如何參加科考的書,也屬於這類。可是在古人看來《大明時報》不光這些,用個人的錢財,刊登其它人的文章,這就顯的不倫不類,讓人摸不著頭腦,這是為它人做嫁衣嗎?
章順要求每隔七天出一期時報,一個月出四期,採用活字排版方式,就突顯出了極大的優勢,把以前的刻板工匠改為專做活字即可,又把手工印刷印板工匠改為機器操作,餘下的整理裝訂都是現成的。因為《大明時報》雖然屬於報紙一類,其實就是一本八頁的寬二十,高三十的厘米的雜誌,只不過頁數少了點,頁面大了一點,報紙的大小取決於造紙時的規格,寬二十,高三十的厘米的紙正好是造紙時,紙漿剝離的寬度及烘乾后機器切割的長度。
弘治八年三月新的《大明時報》正式發行了,從這一刻起,大明將進入到一個學術全新交流時期,《大明時報》不光在學術上,還有在民生、軍事、邊事、民困、時政、文學等方面全面報道,有趣的是,在首頁上,四個《大明時報》大字下面有一行小字聲明:「本時報所登載內容及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思想及立場,和《大明時報》無關,歡迎作者以佚名發表文章。」
此時的明朝人都不知道報紙為何物,還當是像朝廷邸報一樣的東西屬於民間邸報、小抄之類的小報。
這種小報在前朝北宋時期就興起,屬民間發行,熟悉宋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軍事上實力孱弱,但經濟上卻在歷代王朝中首屈一指。老百姓手裡有錢后,各種休閑娛樂文化頻繁出現。如宋朝的夜市、瓦舍等場所的出現,就是為了滿足宋朝百姓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小報的誕生也是如此。社會底層人民迫切需要了解最新的知識,而商人也可以從中獲取巨額利益,二者不謀而合,「小報」便有了生存的空間和土壤。
不過當時的這種小報,只是刺探朝廷的各種「內部」文件,特別是在科舉方面的動向,沒有在學術上,民生上深入報道。
當時的宋朝在文化上受教育群體增多,「士」階層空前壯大。當一個人滿足了較低的需求之後,才能出現較高級的需求。而宋朝百姓在解決了衣食問題后,自然便開始渴望接受教育。伴隨著程朱理學的出現和發展,宋朝越來越多的底層人打算通過讀書而入仕,而這部分知識分子,正是「小報」的主要受眾。如《宋會要輯稿》就曾記載:
「徽宗宣和元年六月十四日臣僚言:竊見邇來凡朝廷進用人材、除授差遣之類,曾未擬議而士大夫間好事者樂於傳播,撰造無根之言,慾望明詔有司,嚴為禁止。」
由此可見,士大夫對於小報上的內容,很是青睞。
在小報誕生之前,宋朝只有「邸報」,而要能將「邸報」上的內容悄悄記載於小報之上,除了官府內部人員,恐怕沒人能辦到。所以小報最初的編輯人員,通常都是各州郡的進奏官或中央與省級行政機構的官吏。而他們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為了錢。對於這種胡亂泄密的官員,宋朝皇帝也頭疼不已,如宋仁宗於天聖九年就曾發布過一道御旨:
「詔如聞諸路進奏官報狀之外別錄單狀,三司開封府在京諸司亦有探報,妄傳除改,至感中外。自今聽人告捉勘罪決停,告者量與酬賞。」
在小報誕生之初,內容確實是由官府內部的下層小吏撰寫,但由於朝廷內部的查抄,再加上風險頗大,所以很多內部人士便隱居幕後,或退出這一行。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專門的傳發者。這種人以打探小道消息,撰寫文章為生,「坐獲不貲之利」。小報呈現「產業化」和「專業化」。
小報選擇刊登邸報上不刊登,但民眾卻十分感興趣的內容。邸報刊登最多的,通常是皇帝的飲食起居、重要講話、官吏的選拔任免、大臣的奏章等,而涉及到災情、軍情、朝廷機密,以及大臣未公開的奏章等,統統不予刊登。但這些東西普通民眾和底層官吏卻十分感興趣,這就給了小報機會。
在宋朝時,這些小報就知道杜撰一些虛假的民間故事,供民眾娛樂消遣,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讓民眾深信不疑。
這種小報因為無人監管,到最後成了虛假新聞的發源地,由於小報審查機制的缺失,導致假新聞頻發,對宋朝的有效統治也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最後遭到朝廷的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