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危機(十)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危機(十)

這也是讓章子俊最近的底氣由來,隨著年歲的老去,從大明英宗正統十四年起,那一年章子俊穿越到了明朝,成為一名十五歲少年,到目前的弘治九年,四十多年來,一直在求生,先是為自己求生,接下去為家人,往後要為子孫,不得不去尋找一個能讓自己和後代安生的家園,足足布局了四十年,一刻也沒有放鬆。就因為自己在為官方面還是在地方上的獨立特行,不知為何都不能得到朝廷的認可,從朱見深的成化年,到目前的弘治朱佑樘,時刻提防著自己,總有一雙眼睛時刻緊盯著。可能是因為能力太大,這種奇怪的能力,在思想上跟明人、跟儒家、跟官場格格不入,造成了朝中大臣及皇上的恐懼而不得不防範吧。

目前的火槍三百米能擊殺沒有著甲的士兵,二百米時能擊殺單層裝甲(古代的防護甲,一層牛皮、內襯鐵釘棉甲),一百米時能擊穿二層盔甲(棉甲加鐵鎖鱗片甲),五十米時能殺傷二層重甲,而穿上三層重甲的話,估計要在二十米內才行,因為古代打仗很少有穿三層重甲的,(三層重甲最內層是鎖子甲,第二層是棉甲罩牛皮,最外層是鐵鎖鱗片甲)這樣的重甲穿在身上,自重就達一二百斤,沒有強壯的體力根本不用穿,光甲胄的重量就壓垮了,所以一般都只是穿棉甲罩牛皮甲,百米外能擋住箭矢。

而大明的士兵的標準衣甲是棉甲,稱為鴛鴦戰襖,所謂鴛鴦戰襖就是衣件棉大衣,表裡異色,令各變更服之以新軍號,因內襯跟外不一色而為鴛鴦,「鴛鴦戰襖」也叫做「紅胖襖」。從名字上可以看出來她的顏色是紅色的,以紅色作為戰袍的顏色,也是賦予勝利的意義,「長齊膝,窄袖,內實以棉花,」也就是說它的長度與膝蓋齊平,袖子比較貼身,內容物主要就是棉花。說是棉甲,其實跟甲胄沒有一點關係,正真的棉甲是用銅釘帽連結而成,外罩牛皮鑲邊,有護胸圓鐵片一塊。

韃靼不缺牛皮,所以甲胄都是牛皮製成,製作很簡單,只是把幾塊牛皮在邊上打孔,用牛筋串在一起連結而成,內襯羊皮保暖,所謂的重甲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外罩幾塊鐵甲作為保護身體,同樣用牛筋繩繫結。在頭部的保護上很少有頭盔,大都是用牛羊皮做成的鈸笠帽。其帽體呈圓形,帽檐伸出且傾斜向下,有頂,頭后垂有一塊巾布,因與銅鈸相似而得名。跟當今越南人的綠帽子很相似。

為了正本清源,瑪德,在這裡又要吐槽一下在武俠古裝劇中,那些游牧民族的首領們,一出場總是戴著動物皮毛做成的帽子。這本來無可厚非,這是游牧民族的天性。但是帽子的左右兩側都有一根動物尾巴,而且不分什麼民族。什麼遼國蕭太后、金國完顏洪烈、西夏的李元昊和蒙古的鐵木真,都是這個形象。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原王朝的生產量比較發達,各種紡織品十分豐富。游牧民族根本無法自己生產紡織品。在這樣的情況下,游牧民族都是以皮毛做成的衣服為主。只有那種高級貴族才能穿絲綢衣服,這些絲綢都是從中原王朝進口的。在帽子上也是一樣,中原王朝已經開始佩戴烏紗帽,而北方游牧民族沒有這個水平。通常佩戴動物皮毛做出的帽子,一般以狐狸或者熊的皮毛為主。

除了這些,帽子的左右兩側都會有一根動物尾巴。這是為了保暖,可以有效的保護臉部和耳朵。有的類似於現在的雷鋒帽,它們的性質是一樣的。動物尾巴的長度一般到肩膀的部位,但是在電視劇及文學作品中,這一情況被無限誇大。在一些電視劇中,貴族們都戴著皮毛做成的帽子,而且動物尾巴的長度一直延伸到了腰部。

還有一個比較搞笑,在影視劇中,只要是游牧民族,似乎都是身著毛皮這個形象。其實,遼國和金國貴族或許還有可能是這個形象,但是西夏和蒙古貴族完全不是這個套路。比如西夏貴族,在正常情況下,西夏貴族是不戴帽子的。至於蒙古貴族,他們的帽子有自己的風格。最搞笑的是在夏天也戴著皮毛做成的帽子。雖然人家是游牧民族出身,但是也知道什麼是冷熱。大夏天戴皮帽子,沒有這麼傻的人。在真實的歷史中,北方游牧民族進入中原地區之後,會被迅速的漢化。前兩代或許還可以,但是在此之後的貴族,基本上會接受漢文化的東西。比如不可一世的大遼國,到了遼國的中後期,在各方面越來越漢化。到了元代時,漢化的很徹底。帽子上已經沒有什麼兩條狐狸尾巴了。

韃靼的甲胄主要是皮毛甲,很少有鐵鎖鱗片甲及鎖子甲,有也是通過繳獲,所謂的重甲也只不過多穿幾層皮毛甲,在最外層牛皮上鉚釘上幾塊鐵片。一般的箭矢還真射不透,只有重箭近距離能穿透。

目前章子俊改良后的火槍,面對這樣的重甲在一百米外殺傷有限,只有進入到八十米內才有殺傷力。如果韃靼的重甲騎兵衝鋒的話,到八十米時,只能開一輪槍后,韃靼重甲騎兵的刀就砍到火槍兵的脖子上了,為此配備了小型虎蹬炮用實心彈,作為百米外的先期打擊。

目前韃靼的這一支游騎所謂的重甲,就是多層皮毛甲,從樹林中到亂石坡正好是一百米內,也就是說剛好在火槍的殺傷範圍之內,再加上一門虎蹬炮的加入,讓韃靼的刀斧手抬不起頭來,而跟隨後面的弓箭手,卻放出了一波又一波的重箭朝著樹林而來,為刀斧手作掩護。可是公上纓有樹木及臨時搭建的「工事」做防護,不管多少的箭雨起不到多大作用。就這樣雙方對持起來。

經過這二天來,韃靼也學精了門道,有五六十人繞過亂石灘,不知什麼時候從側面後方悄悄地爬了上來,被正在整裝的阿爾斯楞二十多騎發現,就是一場惡鬥,情況立馬變的嚴峻起來。

像阿爾斯楞小隊所裝備最厲害的武器就是手中的斬馬刀,韃靼的蒙古刀一碰就斷,韃靼的裝備不單單隻是大馬士革蒙古刀,還有飛斧,這種斧頭很小巧,是作為在戰馬攻擊到十幾米距離時使用,韃靼的騎兵一般有三次攻擊,進入百米內先用弓箭,而且弓箭的準頭很准,射你的左眼不會射到右眼,在飛奔的馬背上要做到這樣的射擊準頭,屬實很優秀了。百米內到二三十米之間能射出三箭。當衝擊到二十米左右時,就會從腰間拔出飛斧扔出。接下去就是抽出蒙古刀砍殺。

往往近距離時的這種飛斧殺傷是最大的,在跟明朝軍隊對陣時,只要韃靼衝鋒,大都擋不住。

公上纓目前面臨著前後夾攻的窘境,仗著自身的武藝,讓香冬守護馬車,自己縱身一躍加入到了樹林深處的白刃戰中,好在這一批韃靼不是騎在馬上,戰力就掉了一大半,都是憑著強壯在廝殺,碰到身懷武功的公上纓就只有被殺的份。

阿爾斯楞帶著二十多人面對韃靼五十多人,這些韃靼兵還身著甲胄,只能苦苦地抵擋。想不到夫人親自前來助陣,一眨眼的功夫就撂倒了三個韃靼兵,看到這裡立馬士氣大振。發一聲喊手中的斬馬刀一頓的亂划,還真打出了一個小高潮出來。只見韃靼兵中挺身跑出一人,身著軟甲,體壯如牛,頭戴八綾鐵帽,一看就是這隊韃靼兵的頭目,也不搭話,上來照著公上纓就是一頓流星錘,公上纓哪裡把他放在眼裡,傲然地站立著,身影隨著流星錘微微地搖動,直到一記流星錘打在了邊上的樹桿上,反彈后又朝著側面而來,此時距離韃靼頭目只有兩步遠時,忽然身姿一挺,朝著韃靼頭目迎了上去,小頭目猛吃一驚,手不禁往後一縮,就在這一眨眼間,只見公上纓閃電般地揮手一扣,小頭目手中的流星錘脫手而去,砸在身後的一棵樹上,樹葉登時紛紛落下,那頭目懵了,竟獃獃地楞在那兒,隨即身形一軟,四仰八叉地倒地,這麼大的身塊倒地,帶起了許多落葉跟泥土,只見韃靼頭目的脖子上赫然出現了一個細孔,正在往外冒著血沫氣泡,周圍的韃靼兵見狀不知所措,阿爾斯楞也是救主心切發一聲喊,往公上纓這邊砍殺而來,韃靼兵沒了領頭的,也是節節敗退下來。

正當此時,只聽到溪口對面的韃靼兵號角亂響,這是遇到了危急情況發出的號角聲,香冬爬到了車頂上,透過面前的幾棵樹木,望見遠處正有一股人馬,後面還有無數的車隊,正朝這裡而來,前出一里三股斥候騎兵直撲正在進攻小樹林的韃靼兵。有韃靼騎兵也朝著這三股斥候騎兵迎了上去,可是雙方還沒有接觸上,就見到這三股斥候騎兵陣中冒起一陣白煙,只見迎上去的韃靼騎兵紛紛墜馬倒下一大片。

香冬大喊道:「我們的援兵到了。」

頓時護衛們的虎蹲小炮像不要錢似地一炮接著一炮地轟,火槍亂射起來。

大批的韃靼兵見狀,不用聽號角,就開始沒命地往西北方向逃串而去。面對明軍大批的人馬,開玩笑哦,最遲一點就要被合圍了,哪怕是一人雙馬。這批韃靼游騎也是屬於精銳,動作是相當的快。深知戰陣面前容不得半點猶疑不決。這可害苦了攻進樹林中的這隊韃靼兵,等退出小樹林時,自己的同伴早就不見了身影,等待的只有被俘的份。

先期到達樹林的是章越帶領的一隊總旗兵。

下一章:第三百七十二章 團營的組建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三百七十章 危機(九)

大明求生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求生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一章 危機(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