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風起雲湧(六)

第四百零七章 風起雲湧(六)

榆林「溫暖家園」,難民人數已經過萬,早就容不下了,榆林孟家灣火車站忙的不亦樂乎,一列火車開往河灣,另一列開往東勝新街站,這兩列車上一共載有三千多人口,全都是拖家帶口,每家每戶都領到了一本戶籍證書,只要到了地方,有專人會送往駐地,有房有田地。另一列開往新街的車上也是一樣,不過是去工廠做工或是開店鋪的,那邊有焦煤廠,煉鐵廠,煉油廠,畜牧場,養殖場等。到達后自有接待人員安其所。

人口,人口還是人口,章子俊要發展,急需大量的人口,所以從一開始起,就準備好了面對陝西朝邑大地震后的「紅利」,就是收容難民。

經過二十年來,彙集到榆林的人口已達幾十萬,分佈在整個榆林地區,現在要控制住東勝,就要大量人口墊補,將來東勝就是整個河套內的核心。

在大量接收人口時,也接受許多「廢戶」,什麼叫做「廢戶」,就是一家人好吃懶做,特別是男丁戶主,拖著一群娃,女主一天忙到晚盡在房前屋后圍著孩子們轉了,而男主卻喝的醉熏熏什麼事不幹,有事沒事打老婆的,也不講究衛生,在分配的房子裡面搞成了垃圾場,從來不收拾。原本屋裡配置的傢具,床板,凳子什麼的,全都燒火了,最後連門板也給燒火用了,吃飯就放在地上簡單地鋪一張油紙,把食物往地上抓著吃,吃完了又隨地大小便,有些人把轄區內管事人員,剛發給的小羊羔抱回家就燉著吃了,發給的棉被轉手賣了換酒喝等等。

這些家庭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文化,都是文盲,往上數三代窮的叮噹響,飢一頓飽一頓就是這樣過日子的,分給其的田地也是撂荒著的,這些人不偷不搶,當然了小偷小摸是肯定的,被抓后對人還低眉順眼,一副可憐相,說的話也聽不明白,你能奈何,辦事人員看著他們恨鐵不成鋼樣子,還的重新解決這一家子的必要生活條件時,嘴上不說什麼。可內心中的狂怒可想而知,所以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希望寄托在這些家庭孩子上,幾百戶人家的一個居住區中就有小學,規定凡是年滿八歲,不管男娃女娃都要去上學,當然了上學是免費的,還要倒貼學慣用具,書本,寫字本就不用說了,毛筆硯墨不可少,當然了硯台就沒那麼講究了,就是一張破瓦片,幾年下來讀了書的孩子就能很好地與人溝通交流,家訪時孩子就成了辦事人員跟家主的橋樑。

王詠的彈劾最後被朱佑樘留中,近年來朱祐樘經常召內閣部院大臣於文華殿,或寶座后平台間咨訪時事,有「慨然欲復」之志。史稱「平台問事」,朱祐樘是一位急於求治的皇帝,依靠「清流」官吏,革除弊政,認為自己的付出應該得到回報。但事實上卻與希望相去甚遠。

此時期的劉大夏接替馬文升擔任兵部尚書。要說這位劉大夏,也是跌宕起伏,劉家也算是官宦之家,往上扒三代,祖籍山東東平,十一世祖劉寶,宋高宗時任都統制,隨岳飛平定楊么起義,岳飛被害后,劉寶棄官落戶於華容。劉大夏父親劉仁宅為永樂十八年(1420年)舉人,官至廣西按察副使。

天順三年(1459年),劉大夏中湖廣鄉試第一。天順八年(1464年),考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年),翰林院擬請留劉大夏供職,但他自己要求出任吏職,於是就任命他為兵部職方司主事,又調升兵部職方司郎中。

劉大夏雖是文官卻是個軍事愛好者,還是個軍迷,家中收集了不少的地圖,兵器之類的東西,通曉兵事,說起來那是一套一套地,還很有畫面感,做人圓滑,人際關係偏好,在天順朝時期就得憲宗歡喜,在任期間所奏復的內容,大多符合憲宗的旨意,受到歷任兵部尚書的倚重。

正當意氣風發之時,家中老夫過世,不得已服喪而去,直到弘治二年服喪期滿,調升廣東右布政使。后改為左布政使,調往浙江。直到弘治六年,黃河在張秋堤防決口,皇帝下詔博選才臣前往治理。吏部尚書王恕等推薦劉大夏,提升劉大夏為右副都御史前往。到職后,在黃陵岡疏通賈魯河,又疏通孫家渡和四府營上游,以分水勢。從胙城經過東明、長垣到徐州修築長堤,共三百六十里長。水災得到根治,此時劉大夏才真正進入到朱佑樘的眼中,賜璽書褒獎。召為左副都御史,任職戶部左侍郎。

弘治十年(1497年),劉大夏受命兼僉都御史,前往宣府處理兵餉。臨行前尚書周經對他說:「塞上有權勢家族的子弟以買賣糧食謀取私利,你不要因剛直招禍。」劉大夏苦笑著說:「這樣的事總要有人去處理,這處理天下事,以理不以勢,待我到后解決。」當初,塞上必須粟千石方能買入、草萬束才得收進。由此宦官、武臣得以操縱市場,獲取厚利。劉大夏下令有糧草的,草百束、粟十石以上都准許買賣,權勢之家想牟利也落了空。得罪了權勢,那麼劉大夏官運也就到頭了,無奈之下使出了文人慣有的以退為進之策。

弘治十一年劉大夏連上三疏稱病辭官,歸鄉后在東山下築草堂,在堂中讀書,被時人稱為「東山先生」。真乃是雖退居山林田野,卻心繫朝堂。古代像這樣的文人騷操作是很多的,在外人看來當官當的好好地,突然間要辭官回家,再取一個稱號,住一間茅屋。接下去就是活動人脈,隨即又被朝廷請出山門出仕,其必定再進一步。而且還是往後升遷的加分項。

當然了朝中一定要有人幫助運作,這樣的做法有許多因素及三大好處,做官中途辭官回故土跟官途中的時局有很大關係,大多數都是官運不暢,或是得罪權貴,另外就是來時無口「落葉歸根」,至於為何要「歸根」,那是因為古人迷信來生轉世之說。

第一類是相對於比較虛榮的官員來說的。對於這些官員,退休回鄉就叫做「榮歸故里」。這類人非常看重臉面,而自己能夠熬到退休,也就證明自己為官沒有什麼污點,是正常退休。

既然是正常退休,那就是帶著光環回來的,儘管已無官職,但能在朝廷混跡幾十年,關係網肯定非常一般。因此退休的大臣會受到當地人的崇拜,當地的鄉紳富豪都要巴結。送禮的,送錢的,甚至直接送土地的,那是絡繹不絕。相反,若留在原地,反而無人問津,只能平平淡淡地度過餘生,這對於平時風光慣了的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有虛榮的人,就有低調的人。一些曾經兩袖清風的好官退休返鄉后,不入世俗,不人前炫耀。相反他們會選擇教書育人,又或者在家務農,很少有悠閑自得在家養老的。

因為古代只有高級官員退休后可以領取原先俸祿一半的退休金,而中等以下的官員只能靠自己生活。而這些人在當官時都兩袖清風,自視清高,退休后自然也不會和鄉紳富豪們同流合污,只能靠教書或者種地來維持生活。那麼如果這些清官選擇留在原地養老,就會面臨無法生存的境地。能不能找到教書的工作且不說,手裡沒有土地才讓他們心慌。所以他們只能回到家鄉,畢竟家鄉還有幾畝薄田是自己的,若還能找到教書之類的工作,那日子也就可以過下去了。

如果這些清官選擇留在原地養老,就會面臨無法生存的境地。能不能找到教書的工作且不說,手裡沒有土地才讓他們心慌。所以他們只能回到家鄉,畢竟家鄉還有幾畝薄田是自己的,若還能找到教書之類的工作,那日子也就可以過下去了。

就這樣慢慢形成了另一種沒有到退休年齡做官做不下去了,內心不甘。比如劉大夏目前的舉動,因得罪了權勢,提前「退休」,可是又在老家開設學堂,弄個「封號」號稱「東山居士」,到處宣揚,時弊朝政,指點江山。

這樣的操作許多文人官吏都做過,比如陳獻章,只不過陳獻章是真的不想在朝中為官,稱病歸故里,還給自己弄出個號,叫病夫,后然想想好像不妥又稱白沙子、碧玉老人、石翁等。

還有當朝的李東陽,雖然中途沒有罷官回老家,可是也要給自己弄一個稱號為西涯,西涯先生。這也是擴大自己影響力的標誌。

閻禹錫也是一樣,做官做的好好地,不小心得罪貴幸,貶官徽州府經歷。因母喪歸鄉,廬墓三年。出廬之日也是騷操作一番,后又出山升任南京國子監丞,掌京衛武學,又得到姚夔的推薦,超拜監察御史。督畿內學政。



下一章:第四百零八章 風起雲湧(七)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四百零六章 風起雲湧(五)

大明求生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求生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零七章 風起雲湧(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