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應當的,不可輕易冒進(求訂閱!)

第六百章應當的,不可輕易冒進(求訂閱!)

曹爽亦是熱情的與朝臣們打著招呼,雖然曹爽不一定要大用他們,但基本的禮節、表面功夫還是要做足的。

眾人在宮門前又等了一會兒,宮門才在巨大的「咯吱」聲被緩緩推開,就在這時一輛馬車才慢悠悠的趕到,

曹爽知道這多半是司空王凌的馬車,便抱拳對四周的朝臣道:「諸位,想必這是王彥雲老司空到了,我等該等一等他,一同上朝罷。」

四周的朝臣紛紛點頭稱是,又停住了腳步等候在原地,

片刻之後,王凌方才在僕從的攙扶下緩緩下了馬車,王凌身子骨還是挺硬朗的,幾步走到曹爽面前道:「怎敢勞煩丞相在此等候老夫一起上朝啊?」

曹爽笑著道:「哎,王司空乃我大魏四朝老臣,為我大魏可是立下過不少功勞,我等這些做小輩的在此等候王司空片刻亦是應當的。」

王凌頓了頓又開口回道:「老夫聽說今日朝議是要議一議出兵遼東之事,出兵驅除外敵、收復失地自然是對的,但丞相也要慎重一些,不可輕易冒進啊,畢竟鮮卑人和東吳攪合在一起可不是吃素的的。」

漢朝時期,統治者吸收秦朝滅亡的教訓,在地方實行郡國并行制,在中央為了加強皇權,則實行內外朝制度。內外朝制度出現於漢武帝時期,內朝官員由皇帝依照個人意願任用,通常由皇帝左右的親信和賓客構成,他們與皇帝一起商量解決國家大事,內朝中的官員就是皇帝的智囊團。

外朝又稱外廷,是由公卿大夫等由國家正規選官機構選出來的官員。在西漢建立之初,國家大事由皇帝處理,丞相有時雖然也參與謀議,但往往會受到皇帝的猜忌。

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君權採取內外朝制度,對於一些重要的政事,皇帝選擇依靠一些親信在宮廷之內作出決策,這就是內朝,有了內朝,和它相區別的其他官員自然就被稱為外朝。

內外朝制度的形成自然也對朝議制度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皇帝為了加強皇權選擇任用親信組成內朝,一些國家大事直接交由這一部分官員商議決定,外朝對皇帝的影響也就是正常的官僚政治對皇帝的影響已經遠不如從前。朝議制度旨在商議制定解決國家大事的方法,但是皇帝卻將決議之權由外朝轉移到內朝,這無疑是對朝議制度的削弱。

如果說漢武帝時期的內外朝制度對朝議制度的影響只是表面上的,那麼明清兩代對朝議制度的影響則是非常巨大的。

一直在加強皇權削弱宰相權力、削弱地方權力以加強皇權,漢朝尚且處於封建君主制國家早期,此時的皇權受其他權力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即使是到了現在,只要天子還未親政,朝政大權便掌握在郭太后和幾位輔政大臣的手中,當初的西漢是怎麼亡的?

便是身為輔政大臣的王莽篡位,方才亡的,後面劉秀所建立起來的東漢,亦是如此亡在了曹丕,亡在了大魏的手裡,由此可見輔政之人權利太大不是什麼好事,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有些時候弱勢的天子就得依靠權臣。

王莽生於漢初元四年,父親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

在王莽少年時,其父兄先後去世,他跟隨叔父們一起生活。

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世家,王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是西漢一代中最顯貴的家族。族中之人多為將軍、列侯,生活侈靡,聲色犬馬,互相攀比。

唯獨王莽獨守清凈,生活簡樸,為人謙恭;而且勤勞好學,師事沛郡陳參學習《儀禮》。

他服侍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遺子,行為檢點,作風嚴謹。

對內侍奉諸位叔伯,十分周到,對外結納賢士。王莽就是這個大族中的另類,世人眼中的道德楷模,很快聲名遠播。

漢成帝陽朔三年,24歲的王莽入中樞開始做官。

王莽辦事認真,對人更加恭敬,對其身居大司馬之位的伯父王鳳極為恭順,王鳳臨死前囑咐王政君照顧王莽。

同年王莽被任命為黃門郎,后升為射聲校尉。

后其叔父王商上書表示願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讓給王莽,當時朝中的許多知名人士都為王莽說好話,漢成帝也認為王莽很賢能。

永始元年王莽30歲,被封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

而王莽的伯叔父王鳳、王商、王根相繼為大司馬輔政。

漢成帝之世,王氏為侯者九人,為大司馬者五人。

王莽身居高位,卻從不以自己為尊,總能禮賢下士、清廉儉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門客和平民,甚至賣掉馬車接濟窮人,在民間深受愛戴。

朝野的名流都稱讚歌頌王莽,王莽的名聲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權在握的叔伯。

王莽的表兄,王政君王太后的外甥淳于長發跡在先,地位超越了王莽,而且他善於阿諛奉承,又曾為漢成帝立趙飛燕為皇后出過力,深受漢成帝的信任,很快升為衛尉,掌管皇宮的禁衛。

這時大司馬王根準備退休,很多人認為淳于長應繼任大司馬。王莽為扳倒他仕途上的競爭死敵,秘密搜集了淳于長的罪行。

然後王莽利用探望的機會告訴王根,淳于長暗中為接替擔任大司馬已做好了準備,他已經給不少人封官許願了。同時又說出淳于長與被廢皇后許氏私通之事。

王根大怒,要他趕快向太后彙報,王太后讓漢成帝罷免了淳于長,查清了他的罪行,在獄中將他殺死。

綏和元年,王根病重,舉薦王莽代替大司馬之位,在淳于長死後,王莽繼他的三位伯、叔之後出任大司馬,時年38歲。

王莽執政后,克己不倦,招聘賢良,所受賞賜和邑錢都用來款待名士,生活反倒更加儉約。

有一次,百官公卿來探望他的母親,見到王莽的夫人穿著十分簡陋,還以為是他家的奴僕。

綏和二年,漢成帝去世,漢哀帝繼位。漢哀帝的祖母定陶王傅太后與丁皇后的家族開始得勢。

王莽只得卸職隱居於封地新都,遂閉門不出,安分謹慎,期間他的二兒子王獲殺死家奴,王莽嚴厲責罰了他,且逼王獲自殺,得到世人好評。

王莽隱居新都期間,許多官吏和平民都為王莽被罷免鳴不平,要求他復出;漢哀帝只得重新徵召王莽回京城侍奉王太后,但沒有恢復其官職。

壽二年,漢哀帝去世,並未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駕崩后當天,就起駕到未央宮,收回傳國玉璽。

王太後於是下詔,要求朝中公卿推舉大司馬人選,群臣會意,於是紛紛舉薦王莽,只有前將軍何武與左將軍公孫祿表示反對。

兩人互相推舉對方,以示對王氏外戚專權的不滿。

不久后,王太后詔命王莽再任大司馬,錄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其後王莽擁立九歲的漢平帝登基,由王莽代理政務,得到朝野的一致擁戴。此後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漸暴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章應當的,不可輕易冒進(求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