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節 靜功篇(三)

第一百零四節 靜功篇(三)

第二,要努力做到一個「靜」字。

這是指精神狀態的安靜。

也就是在練功的過程中,要排除雜念,減少思維活動,使心情平和,思想寧靜,精神內守,從而使大腦進入高度的主動內抑制狀態。

但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又是不容易靜下來的,人們常用「心猿意馬」來形容一個人的精神活動象猿猴和馬那樣不易收攏。

對於一個生活在複雜社會中的成年人來說,常常總是雜念叢生、心緒難平的。

要把叢生的雜念和難平的心緒收束住,就得按照一定的方法,耐心地進行鍛煉。

只要堅持這樣做,就可以在練功中進入「入靜」狀態。

心意控制得好,「欲靜則靜,欲動則動」,就進入隨心所欲的階段了。

練功時誘導入靜的辦法很多,這裡只著重介紹三種:

1默念法。默念數字或詞語,比如可以隨著呼吸默念1、2、3、4·…,一直數下去。

也可以念一些暗示性的詞語,如「放鬆」、「入靜」、「除病」、「健康」等短語。

這是一種化雜念為正念的辦法。

2意守法。

意守就是練功者以自己的心理活動去影響生理活動,從而達到人靜。

意守分為意守體外物體、情景和意守穴位兩種。

意守體外使人產生平和、寧靜情緒的物體,如花卉草木、高山流水;意守一件使你愉快寧靜的事情和景物,如「天鵝浮在碧澄的湖面上」、「你和孩子依偎在大樹下」等等。

這種辦法比較簡單易行。這是意守法的第一種。

意守法的第二種情況是意守穴位。

筋經功的靜功一般都要求意守中丹田,這是常用的意守辦法。

中丹田在臍下一寸三分的地方,那裡又叫「氣海穴」。

由於中丹田在人體的中部,意守此處容易增強脾胃功能,引起腹腔臟器機能活動的一系列良好變化,並對內氣的積蓄和發動有積極意義,所以練氣功者一般總要意守中丹田。

對於意守法應當指出,意守的目的是為了排除雜念,更好地入靜,因此在意守的過程中不要硬守、死守,而要「似守非守,若有若

無,一聚一散,神守如一」。

3內聽法。在練功過程中內聽自己兩耳的鳴叫。凝神之後,你會聽到耳內發出如蟋蟀般鳴叫的聲音。

我在長期練功中體會到,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入靜方法。

第三,還要努力做到兩個字:「自然」。

這裡包括了練功的諸多方面。

如練功的姿勢、呼吸和意念活動等等,都要在自然的條件下進行,而不能過於勉強做作。

這就是常說的「練功貴乎自然」。

練功講究放鬆入靜,因勢利導,順水推舟,順乎自然,尤其是呼吸,必須勻暢自然,柔和平穩,忌意念太濃,以意強領。

二、意氣相隨。

正確認識並處理好「意」和「氣」是練氣功的一個重要問題。

「意」是指練功者的意念活動,包括思維、意念、意識、精神狀態、情緒等等,是大腦的功能;「氣」,是指人體的真氣、內氣。

在練功中「意」與「氣」的關係應當是:練意為主,意氣相隨,二者緊密結合。

「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一種基本物質,氣功顧名思義是練「氣」,使人們通過氣功調動起內氣以發揮自我調節的作用,所以,氣是基礎。

但是,氣的運行又必須有賴於意念的導引。氣為基礎,意為主導。這是「意」「氣」相互依存關係的簡明概括。

具體說來,在練功中要努力以意引氣,意氣相隨。

練功者用自己的意念活動去影響內氣的活動,使內氣隨著意念活動緩緩運行,逐漸達到意氣合一的境地。

三、調整呼吸。調整和鍛煉呼吸在氣功鍛煉中是至關重要的。

呼吸對人體的生命活動不可須臾或缺。

人從離開母體到生命終結,無時無刻不在呼吸,因此正確調整和鍛煉人的呼吸運動,不可忽視。

經過氣功鍛煉調整的呼吸,可以增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功能,起到調和氣血、按摩內髒的作用,同時又有助於放鬆入靜。

「意」要導引「氣」時,必須在呼吸的配合下才能實現。

此外,呼吸還可隨著「氣」的運行起到升、降、開、合的作用。

一般說來:呼氣的時候對「氣」起到降和開的作用;吸氣的時候對「氣」起到升和合的作用。

當然,呼吸對「升、降、開、合」的這種作用也不是絕對的,它也受到其他方面的作用和影響。

在一定條件下,「意」也可以改變呼吸主「升、降、開,合」的一般情況。

筋經功靜功中常用的呼吸法有如下幾種:

1.自然呼吸法:練功時,練功者採用平時的呼吸方法,思想上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一呼一吸,呼吸也不用力,不過度,不緊張,要和平時一樣,不要意識到自己在呼吸,更不要注意到自己哪個動作

呼氣,哪個動作吸氣,完全是在身體放鬆、心神平和的狀態下進行呼吸的。

在上述自然呼吸的基礎上,練功者還要逐漸鍛煉自己的呼吸,使其深長,勻暢。

但這種呼吸仍然是在自然的前提下實現的。

2.腹式呼吸法:用鼻呼吸,將氣緩緩地沿任脈路線引入「中丹田」,小腹部隨著吸氣慢慢鼓凸;然後又隨著呼氣將鼓凸起來的小腹慢慢地收回。

就這樣,在一呼一吸的同時,小腹也就一鼓一收。

注意呼氣、吸氣都要比較自然,腹部的鼓或收不是由於腹部肌肉的作用,而是因氣的進入或呼出產生的。

3.逆式呼吸法:剛剛與腹式呼吸法相反。

用鼻呼吸,將氣緩緩地沿任脈路線引入「中丹田」,小腹部隨著吸氣慢慢收縮;然後又隨著呼氣將收縮的小腹慢慢向外突起。

在一呼一吸的同時腹部也就一收一鼓。

同樣,也不是腹部肌肉的作用,而是氣的進入或呼出產生的。

4.濁氣呼出法:無論筋經功的坐功、卧功和站功都要求開始要突然吐出一口氣,就是吐出體內濁氣,務求吐盡,所以,吐出的氣必須勻、深、細、長。吐出濁氣后,口鼻同時一呼一吸3次,為體內補充新鮮空氣。

練功時對呼吸的要求是:勻、深、細、長。就是說,氣功的呼吸應當是均勻、深緩、細柔、綿長的呼吸。這種勻、深、細、長的呼吸是一種有節律的、平和的、自然的呼吸。

它有助於誘導放鬆,幫助入靜;當空氣通過鼻腔時對鼻粘膜的末梢神經起到有規律的刺激作用,從而改善有關器官的機能活動;深長勻暢的呼吸對肺臟的作用尤為顯著,它能使肺部充分擴張和收縮,增強肺活量。

氣功對呼吸的調整和鍛煉不是在自然狀態下進行的,而是和「氣」與「意」的鍛煉分不開的,所以,不可強求,也可不操之過急。

在姿勢不正確、操作不熟練、動作不協調的時候,就急於調息,或者把對呼吸「勻、深、細、長」的要求簡單化理解成深呼吸、猛呼猛吸、呼盡吸盡,那就勢必會出現呼吸反而不暢,甚至頭脹胸悶的情況。

總之,呼吸要順乎自然,不可強求;注意以意領氣,以意導氣,那樣,就可能逐步做到勻、深、細、長了。

練靜功的注意事項:

1.練功時間:最好是「子后午前行,以寅、卯為佳」。

子時是夜間11時一1時,午時是中午11時一1時,寅時是清晨3時一5時,卯時是早上5時一7時。

就是說練功的時間應在頭天晚上的11點開始到第二天中午1時這段時間為好,早上3時一7時是最佳時間。

它的根據是子午流注理論對時間的選擇。

子午流注認為人體的氣血循行,子時「陰至極」,是「陰極陽生」之時,而午時陽最盛,所以「子時」和「午時」是陰陽的分界點,掌握住規律,就能因勢利導。

至於寅時與卯時最佳,是因為這兩個時辰,內氣正運行於肺經和大腸經,同時正是太陽將升之時,少陽之氣,對人體大有好處。

重病患者要根據這一規律,改變生活習慣,調整作息時間,以保證晚上練功的時間。

每次練功時間長短的選擇,應當根據練功者的體質及具體情況來決定。

一般每天可以練習二、三次。

2.練習靜功和其他功夫一樣,貴在堅持。

不要「虎頭蛇尾」,更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一曝十寒」,時練時輟,或者乾脆中途而廢。

影響堅持下去的原因,可能是一時掌握不住要領,短時期效果不顯著,「知難而退」;也可能是以為已經掌握,或者病情業已好轉,從而「淺嘗輒止」。

無論什麼理由,只要不能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的話,任何再好的養生辦法也是沒有用的。

3.練功的環境,最好是空氣新鮮、清潔乾燥的地方,切忌不要坐在風口之處和有污水垃圾的地方。

同時,環境最好比較安靜,能夠排除外界的干擾,尤其要防止出現突然音響而使練功者受驚的情況,比如燃放鞭炮,突然敲打鑼鼓,或在練功者背後拍擊、吼叫、恐嚇等等,都是要儘可能避免的。

環境的光線要柔和,盡量避免強光直射。

4.練功務求鬆緩自然,舒適得力,切切不可拘泥呆板。

要做到真正放鬆人靜自然,務求思想專一,練功時不要雜念叢生,總是思想開小差。

有什麼急需辦理的事,在練功前就把它安排好。

思想開朗,將一切煩惱、憂愁與喜怒哀樂等等個人情緒都拋之腦後,這樣才靜得下來。

5.練功時間的長短,次數的多少,依照練功者各自的體質和工作、學習、生活情況而定,不必強求一樣。

一般初練者以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分鐘至30分鐘為宜,體弱多病者一開始還可以短些,然後循序漸進,逐步增加練功時間。

6.在服裝方面,不要穿過緊的衣服,最好是寬鬆的服裝。

練功時鬆開領口,解開衣帶,取掉眼鏡、手錶等物件。總之,使身體肌肉、關節均不被束縛,氣機不被阻滯。

7.早上練功前,一定要先把大小便解盡,這才開始練功。

8.遇有疾病要停止練功,如有感冒發熱、有炎症等等情況,都要暫停練功。

9.飯後也不要馬上練功,一般要在吃過飯一小時之後才能進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相王講鬼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相王講鬼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節 靜功篇(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