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按摩(二)
掌背——手的背側面。
小魚際部——手的尺側緣。
大魚際部——手的橈側緣之拇指邊。
手指部——掌指關節至指端關節。
(5)下肢部
股部——髓關節至膝關節。
膝部——魏骨和膝關節周圍。
小腿胖腸部——胭窩至跟健。
脛部——小腿前側。
踝部——踝關節周圍。
豔部——足掌部分。
足趾部——足趾關節周圍。
(二)分部穴位
1.經絡:經絡所包括的範圍很廣,主要內容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及孫絡等。
其中以經脈為主,絡脈和孫絡僅是起聯絡作用的分支,經別是它的內部支幹,奇經八脈則參於其間,共同構成整個的經絡系統。
在推拿的臨床治療中,應分部取穴。經常應用到的有下列數條經脈:
足太陽膀胱經——起於目內皆至小趾外側。該經脈在腰背部挾脊柱循二條支脈直行,其第1側線在脊柱旁1.5寸處(相當於二橫指),第2側線在脊柱旁開3寸處(相當於四橫指)。
督脈——起於會**至鼻柱,循行在頭背腰臀正中脊柱處。任脈——起於會**至目眶下,循行在胸腹部之正中。
2.分部穴位及其分寸
(1)頭面頸部
風府——枕骨下,在項后入髮際1寸。
天柱——在項的后髮際(當第1、2頸柱之間)大筋外側陷中。
太陽——眉梢外梢下端,橫指陷中。
攢竹——眉頭陷中。
睛明——在內眼角向上、向外各1分處。
印堂——兩眉之正中,准對鼻尖。
瞳子簾——目外皆角后5分許。
承泣——目下7分。
迎香——緊靠鼻孔旁外5分。
下關——閉嘴,當耳屏前約一橫指,顛骨弓下陷中。
此處張口時,就鼓了起來。
頰車——耳下方約1寸,當下頜骨咬肌突起處。
地倉——平口角旁4分許。
水溝——上唇人中溝上三分之一處。
承漿——下唇下陷凹中。
翳風—耳垂后,距耳約5分,骨邊陷中。
魚腰——眉毛正中。
(2)肩背腰部(如圖3)
扁井
一大椎
一肺俞
矢宗
一膏肓
一心俞
消貞
隔俞
膽俞
脾俞
脊中
胃倉
一周俞
跑室
命門
大腸俞陽關
小腸禽上程
次漲
中解
下解
一長強
承扶
圖3肩背腰部常用穴位
肩井——缺盆上,肩胛骨前,當大椎、肩隅兩穴之間,略向前些。
大椎——第7頸椎棘突下。
大杼——項后第1椎下旁1寸5分。
肩隅——肩端兩骨陷中,舉臂有凹陷處。
風門——第2椎下旁1寸5分。
秉風——肩胛崗上骨縫空內,近外側緣(曲垣穴外約2寸)。
肺俞——第3椎下旁1寸5分。
盲育——第4椎下旁3寸(肩胛骨內緣)。
肩真——肩胛下兩骨之間,后腋縫紋端上1寸。
心俞——第5椎下旁1寸5分。
天宗——秉風穴下方(約平第4椎)大骨下陷中。
肺俞——第7椎下旁1寸5分。
肝俞——第9椎下旁1寸5分。
膽俞——第10椎下旁1寸5分。
脾俞——第11椎下旁1寸5分。
脊中——第11椎下。
胃侖——第12椎下旁3寸。
胃俞——第12椎下旁1寸5分。
志室——第14椎下(命門穴)旁3寸(平腎俞穴)。
大腸俞——第16椎下旁1寸5分。
陽關——第16椎之下(即第4腰椎之下)。
小腸俞——第18椎下(第1椎)旁1寸5分。
上醪——第18椎旁,在第1低骨孔中。
次膠——第19椎旁,在第2低骨孔中。
中醪——第20椎旁,在第3骨孔中。
下——第21椎旁,在第4低骨孔中。
八醪——即上、次、中、下醪的總稱。
長強——尾低骨端下5分處。
承扶——臀下橫紋中央。
(3)胸腹部
雲門——在巨骨下方,肱骨頭內緣喙突下,距正中線6寸。
中府——乳上第3肋間,當雲門穴下1寸。
肩內俞——在三角肌前側緣,與肩外俞穴相對。腦中——胸前正中線,兩乳正中。
期門——乳t直下二肋端,距正中線4寸。
日月——期門穴下5分。
章門——季肋下,當第11肋骨之端。」
居醪——骼前上棘三分之一的髓后凹陷處。
環跳——髀樞中,大轉子的後方,兩足並立有凹陷處。中院——臍上4寸。
大橫——臍旁4寸。
天樞——臍旁2寸。
神闕——臍窩中央。
氣海——臍下1寸5分。
關元——臍下3寸。
中極——臍下4寸。
少海——屈肘內側,大骨(肱骨內上髁)前5分許。
尺澤——肘窩橫紋中,偏拇指側筋外陷中。
內關——腕橫紋上2寸,兩筋間。
列缺——腕橫紋上橈側1寸5分,當兩手虎**叉,食指盡處。
神門——掌后尺側銳骨之端,腕紋線中。
曲池——曲肘外側橫紋頭陷中。
手三里——曲池穴下2寸。
外關——腕后(陽池穴上)2寸兩骨間。
陽池——掌背腕部,無名指直上橫紋陷中。
合谷——手虎口間,歧骨陷中。
八邪——兩手指縫間,左右共8個穴點。
(5)下肢部
髀關——伏兔之上交紋中。
伏兔——膝蓋上6寸,肉隆起處。
風市——直立垂手中指尖盡處,膝上7寸。
鶴頂——膝蓋骨正中直上1寸。
膝眼——膝蓋骨下兩旁陷中。
陽陵泉——胖骨頭前陷中,膝下2寸。
陰陵泉——膝下2寸,內輔骨上陷中,與陽陵
泉穴相對稍高些。
足三里——膝眼下3寸,脛骨旁約1寸筋間。
三陰交——內踝正中(去踝)直上3寸。
解溪——足次趾直上,足背與小腿齊界處橫紋中。
委中——胭窩橫紋正中央。
承山——小腿肚下,分肉之間陷中。
懸鐘——足外踝上3寸,胖骨前。
崑崙——足外踝后5分,跟骨之上陷中。
太溪——足內踝后5分跟骨上。
湧泉——足掌心中央(約相當於足的前五分之二處)。
二、按摩手法介紹
1.按法
醫者或以拇指羅紋面、四指間羅紋面,或以手掌的陰面,或以單掌、雙掌的掌根部,附在某穴位上,由輕到重的上下掀壓或旋轉,即為按法。
2.摩法
醫者用手掌的掌面或四指的指前第1節的指面附著在一定的穴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環形的移動摩擦,為摩法。
3.推法
醫者用大拇指的指端或羅紋面部分著力於一定的穴位上,其餘四指成握拳狀,或由內向外推出,或由下向上、由上向下、由左向右、由右向左推出,此為推法。
4.揉法
醫者用手掌面或掌根,或掌指,或掌背,或小魚際按壓在體表部位,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程度,作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揉動,此為揉法。
5.滾法
醫者用手背的小指外側部分附在患者一定的部位上,以腕部內外靈活轉動,連續不斷地進行,速度稍快,此法為滾法。
6.捻法
醫者以拇指和食指的第1節的羅紋面做對稱性的捻動,如捻線狀,力量使用要均勻,動作要緩和,此法為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