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試槍]求票!求收藏
從如小倉庫般的房間,展示架上取下一支身形修長的步槍,並從展示架旁邊取了些子彈,倪瑞面色從容的幾步走出倉庫,舉槍立定,按照三點一線的射擊原理瞄準幾十米開外的一顆梧桐樹。
「砰…砰…砰…砰…」一連六槍,槍槍彈無虛發,儘管槍本身的性能並不算優秀,但如此近的距離上,瞄準那麼大的目標,對於前世經常依靠在靶場打靶發泄鬱悶的倪瑞來說,實在是太小菜一碟了。
「林明登邊針槍,由美國雷明頓廠於1865年推出,閉鎖方式為滾動閉鎖,1866年開始裝備美**隊。該槍曾由中國江南製造局在1867—1883年仿造,共生產步槍2.5萬餘支、馬槍717支。」
作為曾經的網路知識性[憤青],對於近代各種在中國或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槍械型號來歷,倪瑞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主要諸元:口徑:13mm;槍重:4.2kg;射程:100-1000碼。」
海德心中大驚,沒想到在中國西南邊疆地區竟然碰到槍械理論方面的行家了。
「恩……怎麼說呢!這種在製造出來的當時性能還算不錯,但現在顯然已經過時了。」掂量了兩下手中的林明登步槍,在海德的目瞪口呆下,開始著手掌握買賣主動權的倪瑞回身進入小倉庫,將槍放回了原來的位置。
海德寒著臉沒有接話,只是用怪異的眼神默默打量著眼前,在他眼中本該伸出脖子待宰的[中國肥羊]。
「德標,給我把最裡面展示架上的那支槍拿出來一下。」倪瑞臉上保持著淡淡的微笑,目光直視著面無表情的海德。而從海德那異樣的目光中,倪瑞似乎能感覺到他的疑惑與不解。
「是,大人。」王德標此時已經被倪瑞表露出來的淵博軍械知識給徹底的震撼到了,回話時顯的十分用力,語氣中充滿了敬意。看到沒?以前將劉培德那死貨耍的跟小孩兒似的洋人,在大人面前就跟剛剛斷奶的小孩一樣,傻不拉唧。
短暫的幾十秒時間,在倪瑞與海德的互相重新審視中,彷彿有如度過了一個世紀般久遠。
「大人,給您槍。」王德標小心翼翼的遞上一支帶有濃重德國設計風格的步槍。
「恩。」收回與海德對視的目光,倪瑞自信心滿滿地再次撤身跨出了海德的槍械展示倉庫。
看著倪瑞手中的步槍,海德眼神中精光一閃,僵硬的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難得的微笑,雖然只是一閃而過,但的確曾經露出。
倪瑞再次在第一次試槍的位置站定,上彈舉槍,三點一線,目標仍然是幾十米開外的那顆可憐的梧桐樹。
「噠…噠…噠…」比林明登步槍明顯要急促,蒼勁有力許多的槍聲連連響起。
意猶未盡的收起槍,倪瑞回過身指著手中的步槍誇誇而談道:「1871年式毛瑟槍。此槍系德國著名槍械設計專家彼得·:保爾·:毛瑟於1866年發明,1871年為德軍正式採用。採用槍機旋轉閉鎖機構,閉鎖突榨位於機頭部位。閉鎖時突榫支撐在節套前端的閉鎖內,左右對稱,受力均勻。由於其閉鎖與擊發機構平穩可靠,在上世紀末步槍中得到廣泛運用。中國地區除江南製造局1883年試造12支外,四川、河南、廣東、廣西等機器局都曾先後少量生產。」
海德此時已經沒有第一次般的震驚,嚴肅的臉上顯的波瀾不驚。一幅早有心理準備的安定模樣。
「主要諸元:口徑為11mm;槍長1292mm;槍管長852mm;槍重4.54kg;射程300一1600碼。另有一種馬槍,槍長953mm,槍管長648mm,槍重3.2kg,射程200一1100碼。因為亞洲人身材普遍比歐洲人矮小的特點,較為短一些的馬槍更為適合亞洲人使用。」
倪瑞臉上洋溢的暢快的微笑,就像是在給人介紹老婆的媒婆般,繼續說的是口沫橫飛。
一旁,對槍械知識很有興趣的王德標聽的是如痴如醉。海德則仍然維持著滿臉的嚴肅與淡定。
掃視身邊的兩人,倪瑞頓了一下,對71式毛瑟步槍下了他自己得出的定義:「秉承著毛瑟槍系列一慣[優良]的傳統,71式即使說是上世紀末最為成熟的槍型也絲毫不為過。但它畢竟是上世紀的槍,二十幾年的歲月足以讓任何一個壯年老去,同樣也足夠讓任何一款新銳槍型過時。」
「那您的意思是說我這裡的槍都不合您的意嘍?」海德在保持半天的沉默后,終於開口說話了。
「呵呵……」倪瑞乾笑兩聲,一臉的深不可測。他並沒有直接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將手中的71式毛瑟丟給旁邊的王德標,然後整個人一馬當先的再三回到了海德的槍械展示倉庫。
跨開步子,倪瑞直徑來到封存著馬克沁重機槍分拆部件的箱子前,「唰!」的將箱子打開。
粗大的槍管,厚實的槍座……一件件塗滿了黃油的嶄新馬克沁重機槍零件,瞬間進入倪瑞的眼帘。
一瞬間,倪瑞感覺他的心中彷彿有一個聲音在吶喊:得到它,我一定要得到它。
馬克沁重機槍,是由出生貧寒的美國過程師海勒姆·斯蒂文斯·馬克沁發名,並命名。
美國工程師海勒姆·斯蒂文斯·馬克沁出身貧寒,通過勤奮自學而成為知名的發明家。1882年,馬克沁赴英國考察時,發現士兵射擊時常因老式步槍的后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塊紫一塊。這說明槍的后坐具有相當的能量,這種能量來自於槍彈發射時產生的火藥氣體。馬克沁正是從人們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后坐現象中,為武器的自動連續射擊找到了理想的動力。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溫切斯特步槍上進行改裝試驗,利用射擊時子彈噴發的火藥氣體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實現了單管槍的自動連續射擊,並減輕了槍的后坐力。
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步槍。後來,他根據從步槍上得來的經驗,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他的槍管短后坐自動射擊原理。他還改變了傳統的供彈方式,製作了一條長達6米的帆布彈鏈。為機槍連續供彈。為給因連續高速射擊而發熱的槍管降溫冷卻,馬克沁還採用水冷方式。馬克沁在1884年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射速達每分鐘600發以上。
馬克沁重機槍第一次亮相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在一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
馬克沁重機槍獲得成功后,許多國家紛紛進行仿製,一些發明家和設計師針對馬克沁重機槍的原理和結構進行改進和發展。1892年,美國著名械設計家勃朗寧和奧在利陸軍尉馮·:奧德科萊克幾乎同時發明了最早利用火藥燃氣能量的導氣式自動原理的機槍,這種自動原理為今天的大多數機槍年採用。美國槍械設計師霍奇基斯所設計的1814型機槍是最早的氣冷式機槍,這種機槍取消了水冷式機槍上笨重的注水套筒,使機槍較為輕便。
自從1873年馬克沁重機槍問世以來,先後有超過3200多萬人死在它的兇猛火力下。馬克沁問世的第一仗就大大出名了,在1876年英國侵略南非戰爭中,50名英軍士兵用30挺馬克泌重機槍打死了當地部落6000人,據說被打死的人是一排一排像割草一樣倒下來,那是因為馬克沁的火力太猛上,就像流水一樣射掃。
而真正讓馬克沁出風頭還是幾年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德軍裝備了馬克沁重機槍,在索姆河戰鬥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軍,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從那以後,各**隊相繼裝備馬克沁重機槍,馬克沁由此成為聞名的殺人利器。
一般只要看過的抗日影片后,就會對馬克沁有一個直觀的印象。電影中那個大頭有帶子的機槍就是馬克沁。根據大多書影片的描述,馬克沁開火時,只能看到一片彈雨,人遇上了,立即就被打成馬蜂窩。馬克沁殺人時,就像割柴草一樣。人海戰術在馬克沁面前,完全失效,上一批死一批。
而在抗戰後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更是隨處可見馬克沁的身影,因為它殺人速度快,殺傷力量大,因此交戰雙方都對馬克泌青眼相加,美、英、德、意、日等國都大量採用了馬克沁重機槍。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二戰的死亡人數才會突破5500萬。
倪瑞腦袋裡迅速湧現出無數關於馬克沁重機槍的信息片段。
片刻后,他習慣性的在興奮時添了添嘴唇,低聲呢喃道:「不能現場試試威力,真是可惜了!」
在倪瑞眼裡雖然這挺馬克沁的性能絕對趕不上在二次世界大戰,甚至幾年後即將發生的一次世界上使用的馬克沁,但即使如此它仍然是當時不可多的殺人利器。
從如小倉庫般的房間,展示架上取下一支身形修長的步槍,並從展示架旁邊取了些子彈,倪瑞面色從容的幾步走出倉庫,舉槍立定,按照三點一線的射擊原理瞄準幾十米開外的一顆梧桐樹。
「砰…砰…砰…砰…」一連六槍,槍槍彈無虛發,儘管槍本身的性能並不算優秀,但如此近的距離上,瞄準那麼大的目標,對於前世經常依靠在靶場打靶發泄鬱悶的倪瑞來說,實在是太小菜一碟了。
「林明登邊針槍,由美國雷明頓廠於1865年推出,閉鎖方式為滾動閉鎖,1866年開始裝備美**隊。該槍曾由中國江南製造局在1867—1883年仿造,共生產步槍2.5萬餘支、馬槍717支。」
作為曾經的網路知識性[憤青],對於近代各種在中國或世界上比較有名的槍械型號來歷,倪瑞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主要諸元:口徑:13mm;槍重:4.2kg;射程:100-1000碼。」
海德心中大驚,沒想到在中國西南邊疆地區竟然碰到槍械理論方面的行家了。
「恩……怎麼說呢!這種在製造出來的當時性能還算不錯,但現在顯然已經過時了。」掂量了兩下手中的林明登步槍,在海德的目瞪口呆下,開始著手掌握買賣主動權的倪瑞回身進入小倉庫,將槍放回了原來的位置。
海德寒著臉沒有接話,只是用怪異的眼神默默打量著眼前,在他眼中本該伸出脖子待宰的[中國肥羊]。
「德標,給我把最裡面展示架上的那支槍拿出來一下。」倪瑞臉上保持著淡淡的微笑,目光直視著面無表情的海德。而從海德那異樣的目光中,倪瑞似乎能感覺到他的疑惑與不解。
「是,大人。」王德標此時已經被倪瑞表露出來的淵博軍械知識給徹底的震撼到了,回話時顯的十分用力,語氣中充滿了敬意。看到沒?以前將劉培德那死貨耍的跟小孩兒似的洋人,在大人面前就跟剛剛斷奶的小孩一樣,傻不拉唧。
短暫的幾十秒時間,在倪瑞與海德的互相重新審視中,彷彿有如度過了一個世紀般久遠。
「大人,給您槍。」王德標小心翼翼的遞上一支帶有濃重德國設計風格的步槍。
「恩。」收回與海德對視的目光,倪瑞自信心滿滿地再次撤身跨出了海德的槍械展示倉庫。
看著倪瑞手中的步槍,海德眼神中精光一閃,僵硬的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難得的微笑,雖然只是一閃而過,但的確曾經露出。
倪瑞再次在第一次試槍的位置站定,上彈舉槍,三點一線,目標仍然是幾十米開外的那顆可憐的梧桐樹。
「噠…噠…噠…」比林明登步槍明顯要急促,蒼勁有力許多的槍聲連連響起。
意猶未盡的收起槍,倪瑞回過身指著手中的步槍誇誇而談道:「1871年式毛瑟槍。此槍系德國著名槍械設計專家彼得·:保爾·:毛瑟於1866年發明,1871年為德軍正式採用。採用槍機旋轉閉鎖機構,閉鎖突榨位於機頭部位。閉鎖時突榫支撐在節套前端的閉鎖內,左右對稱,受力均勻。由於其閉鎖與擊發機構平穩可靠,在上世紀末步槍中得到廣泛運用。中國地區除江南製造局1883年試造12支外,四川、河南、廣東、廣西等機器局都曾先後少量生產。」
海德此時已經沒有第一次般的震驚,嚴肅的臉上顯的波瀾不驚。一幅早有心理準備的安定模樣。
「主要諸元:口徑為11mm;槍長1292mm;槍管長852mm;槍重4.54kg;射程300一1600碼。另有一種馬槍,槍長953mm,槍管長648mm,槍重3.2kg,射程200一1100碼。因為亞洲人身材普遍比歐洲人矮小的特點,較為短一些的馬槍更為適合亞洲人使用。」
倪瑞臉上洋溢的暢快的微笑,就像是在給人介紹老婆的媒婆般,繼續說的是口沫橫飛。
一旁,對槍械知識很有興趣的王德標聽的是如痴如醉。海德則仍然維持著滿臉的嚴肅與淡定。
掃視身邊的兩人,倪瑞頓了一下,對71式毛瑟步槍下了他自己得出的定義:「秉承著毛瑟槍系列一慣[優良]的傳統,71式即使說是上世紀末最為成熟的槍型也絲毫不為過。但它畢竟是上世紀的槍,二十幾年的歲月足以讓任何一個壯年老去,同樣也足夠讓任何一款新銳槍型過時。」
「那您的意思是說我這裡的槍都不合您的意嘍?」海德在保持半天的沉默后,終於開口說話了。
「呵呵……」倪瑞乾笑兩聲,一臉的深不可測。他並沒有直接作出正面回答,而是將手中的71式毛瑟丟給旁邊的王德標,然後整個人一馬當先的再三回到了海德的槍械展示倉庫。
跨開步子,倪瑞直徑來到封存著馬克沁重機槍分拆部件的箱子前,「唰!」的將箱子打開。
粗大的槍管,厚實的槍座……一件件塗滿了黃油的嶄新馬克沁重機槍零件,瞬間進入倪瑞的眼帘。
一瞬間,倪瑞感覺他的心中彷彿有一個聲音在吶喊:得到它,我一定要得到它。
馬克沁重機槍,是由出生貧寒的美國過程師海勒姆·斯蒂文斯·馬克沁發名,並命名。
美國工程師海勒姆·斯蒂文斯·馬克沁出身貧寒,通過勤奮自學而成為知名的發明家。1882年,馬克沁赴英國考察時,發現士兵射擊時常因老式步槍的后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塊紫一塊。這說明槍的后坐具有相當的能量,這種能量來自於槍彈發射時產生的火藥氣體。馬克沁正是從人們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后坐現象中,為武器的自動連續射擊找到了理想的動力。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溫切斯特步槍上進行改裝試驗,利用射擊時子彈噴發的火藥氣體使槍完成開鎖、退殼、送彈、重新閉鎖等一系列動作,實現了單管槍的自動連續射擊,並減輕了槍的后坐力。
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動步槍。後來,他根據從步槍上得來的經驗,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他的槍管短后坐自動射擊原理。他還改變了傳統的供彈方式,製作了一條長達6米的帆布彈鏈。為機槍連續供彈。為給因連續高速射擊而發熱的槍管降溫冷卻,馬克沁還採用水冷方式。馬克沁在1884年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射速達每分鐘600發以上。
馬克沁重機槍第一次亮相是在1893─1894年南中非洲羅得西亞英**隊與當地麥塔比利──蘇魯士人的戰爭中,在一次戰鬥中,一支50餘人的英國部隊僅憑4挺馬克沁重機槍打退了5000多麥塔比利人的幾十次衝鋒,打死了3000多人。
馬克沁重機槍獲得成功后,許多國家紛紛進行仿製,一些發明家和設計師針對馬克沁重機槍的原理和結構進行改進和發展。1892年,美國著名械設計家勃朗寧和奧在利陸軍尉馮·:奧德科萊克幾乎同時發明了最早利用火藥燃氣能量的導氣式自動原理的機槍,這種自動原理為今天的大多數機槍年採用。美國槍械設計師霍奇基斯所設計的1814型機槍是最早的氣冷式機槍,這種機槍取消了水冷式機槍上笨重的注水套筒,使機槍較為輕便。
自從1873年馬克沁重機槍問世以來,先後有超過3200多萬人死在它的兇猛火力下。馬克沁問世的第一仗就大大出名了,在1876年英國侵略南非戰爭中,50名英軍士兵用30挺馬克泌重機槍打死了當地部落6000人,據說被打死的人是一排一排像割草一樣倒下來,那是因為馬克沁的火力太猛上,就像流水一樣射掃。
而真正讓馬克沁出風頭還是幾年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德軍裝備了馬克沁重機槍,在索姆河戰鬥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軍,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從那以後,各**隊相繼裝備馬克沁重機槍,馬克沁由此成為聞名的殺人利器。
一般只要看過的抗日影片后,就會對馬克沁有一個直觀的印象。電影中那個大頭有帶子的機槍就是馬克沁。根據大多書影片的描述,馬克沁開火時,只能看到一片彈雨,人遇上了,立即就被打成馬蜂窩。馬克沁殺人時,就像割柴草一樣。人海戰術在馬克沁面前,完全失效,上一批死一批。
而在抗戰後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更是隨處可見馬克沁的身影,因為它殺人速度快,殺傷力量大,因此交戰雙方都對馬克泌青眼相加,美、英、德、意、日等國都大量採用了馬克沁重機槍。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二戰的死亡人數才會突破5500萬。
倪瑞腦袋裡迅速湧現出無數關於馬克沁重機槍的信息片段。
片刻后,他習慣性的在興奮時添了添嘴唇,低聲呢喃道:「不能現場試試威力,真是可惜了!」
在倪瑞眼裡雖然這挺馬克沁的性能絕對趕不上在二次世界大戰,甚至幾年後即將發生的一次世界上使用的馬克沁,但即使如此它仍然是當時不可多的殺人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