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賦閑的日子(2)
[筆下文學Www.bxwx.net]
父親除了早年在桂林刻字的時候管過自己的錢以外,一生沒有管過家裡的錢,更沒有管過公家的錢。但是在豬場,公社卻要父親自己管錢,父親就兼任豬場的會計和出納了。父親肯定不懂會計業務,他用最原始的方法管豬場的錢,有點象小孩子的一個儲蓄罐。他帶了一個木箱子過去,一把鎖鎖了全部的帳本、發票和借條,一把小鑰匙吊在褲帶上,就吊著豬場的全部經濟往來。現金都存在信用社,每天要用的錢也鎖在他的木箱子里。每天的經濟來往倒是有很多筆的,用錢的人先打個欠條,借錢開支,當天晚上拿發票換欠條,每一筆歸好位,作好帳。豬場建成時,父親到公社跟人去信用社結帳對帳,一筆一筆下來,竟然分文未差。
我小時候跟父親到公社豬場去玩過,那感覺好象是父親在外當了幹部,怎麼也是公社的一個場長呀。在場里吃飯就跟家裡就不一樣,他們用小小的瓦缽,用大大的木架子蒸飯。有一個胖墩墩的女人在一口大大的鐵鍋里炒菜,有肉絲、油豆腐、海帶、黃鱔、泥鰍、泥巴田雞……那些菜可把我葷倒了,小瓦缽蒸出來的飯就是比家裡鐵鍋煮出來的米飯香呀!
最讓我吃驚的是豬場里做飯菜燒熱水不用柴禾,也不用煤巴。有一口用紅磚砌起來的漂亮的灶,灶面刮磨得象一面鏡子,比家裡用泥巴和水磚打的灶氣派多了。胖女人擰開一個開關,擦燃一根火柴往鍋底下一點,圓形的藍色火苗撲地騰起來,還可以通過開關控制火焰的大小。
「這叫沼氣灶,你爸爸讓人建起來的。你爸爸了不起吧?」胖女人對我說。
「這個灶太好了,不用人燒火!」我一下子發現了沼氣灶的最大好處,想到家裡做飯時,母親令我和妹妹負責燒火,我跟妹妹輪流當「伙頭軍」,夏天裡被熏得一臉黑污,臭汗淋淋的樣子,這個沼氣灶就令我神往了。
「還特乾淨!」胖女人補充說,用手在灶面上摸了一把,又撈起圍裙擦了一下臉,好象是證明她這個沼氣灶廚師比起別的廚師來有多乾淨。但我看見她並不怎麼乾淨的樣子,她的圍裙油光發亮,甚至臉上都有油光。我發現她有點象我們隊里的「送豬婆」了,只是她沒有「送豬婆」那麼高,也沒有「送豬婆」那樣好看,那麼其實就並不怎麼象「送豬婆」了,只是胖女人說話的神態和做事的樣子有點「送豬婆」那個味道而已。
「想不想要你爸爸給你在自家建個沼氣灶呀?」公社豬場里的「送豬婆」說。
一句話提醒了我,我就找父親交涉去了。
父親讓我去參觀他的沼氣灶,一邊給我講了沼氣池的原理。
父親以前在外面參觀時看到別人搞的沼氣池,就想過在家裡也搞個這種東西,不知怎的卻沒有著手去搞。他到公社豬場后,想到成規模的豬欄里有大量的豬糞草可以利用,就找來一些資料看,請人建起了一個沼氣池。
沼氣池就建在伙房外面的牆根下面,只看到一根塑料管子通到伙房裡面去。父親叫人扳開了沼氣池的水泥蓋板,我走近去看,一股惡臭直抽鼻子。我憋住一口氣往裡看,那裡不過是個大「糞坑」!我沒有為沼氣池內容的骯髒而失望,我懂得了沼氣的性質。我問要是往沼氣池的口子里丟一根燃著的火柴,肯定會立即燃起一蓬衝天大火吧?父親一聽,立即讓人將沼氣池的蓋板蓋上了。父親知道他的小兒子在家裡因生怪孽而沒有少挨過批的。
後來,白水鎮建新汽車站的時候,父親又被召去管建築隊,他就這樣又離開了公社豬場。父親其實不懂建築,但公社就是要父親去管人管事,技術上的事則有工程師和技術員來管。父親說在他當建築隊長時,就不象當年修玉丘水庫那樣了,他基本上沒有插手工程上的事情,跟領導、工程師、技術員也沒有爭吵過。當初修玉丘水庫時他跟技術員葉詩筠可沒少吵過架,那時他管得太多。父親說在建白水新汽車站時,只有一件事有點意思。車站建成后,在院子里打了一口深井,院子所在的黃土坡上往下打進去,後來竟打出了雪白的沙子、卵石還有螺螄以及水蚌的化石。父親就說那裡原來可能是河流湖泊,很可能湘江在歷史上改過道,白水鎮建在了原來的河床上。父親極力慫恿工人繼續往地下打,但技術員不允許了,父親就老老實實地聽了技術員的,略帶遺憾的樣子。
父親只記得這麼一些有點意思的事情,他當建築隊長期間好象沒有什麼故事。我就想到父親那時主張工人把水井再打深,再深,是因為他看到了黃土底下的河沙,已經有點孩子式的神往了。就象我準備往豬場的沼氣池口子里扔進一根燃著的火柴一樣。如果由父親說了算的話,我相信他一定會要工人照他想的去做的,在這一點上父親會濫用他的權力的,但他當時就沒有這個權力了。
白水新車站建成后,父親要求回到公社豬場,但豬場已經有了一個人去接替他的位子了。公社就安排父親到了磚廠當廠長。
集體副業一陣風颳了幾年,父親當了幾年不是老闆的老闆,不是頭頭的頭頭,不拿真正工資的公社幹部。他享受公社裡那一點補助,權且算是個編外公社幹部吧,跟後來的招聘幹部也不同。後來的招聘幹部有轉正的可能,父親早已過了那個年齡。這陣風過後,父親開始賦閑在家,那時農村體制改革剛好上路,父親就想,他的接班人在玉丘可以干出點名堂來了。
父親在公社管副業的幾年中,母親成了個准「半邊戶」。父親好象總是忙,難得回家打一轉。母親說這下倒好,比當大隊支書還忙了。原來在大隊的時候,雖然沒管過家裡的事,好歹後半夜還有個人回來。現在呢,個把兩個月看不到人的影子,好象真是個外面的幹部似地。父親雖然一向沒幹過多少家務事,里裡外外是母親一把手操持,但父親在家裡時,大事小事母親都要跟父親有個商量。儘管商量的結果都是母親肚子里的腹稿,但這種商量總是不能少的。一旦缺失了這麼個程序,母親反倒沒有了主見。這跟社會政治一個樣,沒有了陪襯,權威就失去了價值。母親雖然不在乎這個價值,但她是習慣了人類另一半的襯托的。
父親重新回到玉丘以後,母親特別高興,她又揀回了過去的日子。
[筆下文學Www.bxwx.net]
父親除了早年在桂林刻字的時候管過自己的錢以外,一生沒有管過家裡的錢,更沒有管過公家的錢。但是在豬場,公社卻要父親自己管錢,父親就兼任豬場的會計和出納了。父親肯定不懂會計業務,他用最原始的方法管豬場的錢,有點象小孩子的一個儲蓄罐。他帶了一個木箱子過去,一把鎖鎖了全部的帳本、發票和借條,一把小鑰匙吊在褲帶上,就吊著豬場的全部經濟往來。現金都存在信用社,每天要用的錢也鎖在他的木箱子里。每天的經濟來往倒是有很多筆的,用錢的人先打個欠條,借錢開支,當天晚上拿發票換欠條,每一筆歸好位,作好帳。豬場建成時,父親到公社跟人去信用社結帳對帳,一筆一筆下來,竟然分文未差。
我小時候跟父親到公社豬場去玩過,那感覺好象是父親在外當了幹部,怎麼也是公社的一個場長呀。在場里吃飯就跟家裡就不一樣,他們用小小的瓦缽,用大大的木架子蒸飯。有一個胖墩墩的女人在一口大大的鐵鍋里炒菜,有肉絲、油豆腐、海帶、黃鱔、泥鰍、泥巴田雞……那些菜可把我葷倒了,小瓦缽蒸出來的飯就是比家裡鐵鍋煮出來的米飯香呀!
最讓我吃驚的是豬場里做飯菜燒熱水不用柴禾,也不用煤巴。有一口用紅磚砌起來的漂亮的灶,灶面刮磨得象一面鏡子,比家裡用泥巴和水磚打的灶氣派多了。胖女人擰開一個開關,擦燃一根火柴往鍋底下一點,圓形的藍色火苗撲地騰起來,還可以通過開關控制火焰的大小。
「這叫沼氣灶,你爸爸讓人建起來的。你爸爸了不起吧?」胖女人對我說。
「這個灶太好了,不用人燒火!」我一下子發現了沼氣灶的最大好處,想到家裡做飯時,母親令我和妹妹負責燒火,我跟妹妹輪流當「伙頭軍」,夏天裡被熏得一臉黑污,臭汗淋淋的樣子,這個沼氣灶就令我神往了。
「還特乾淨!」胖女人補充說,用手在灶面上摸了一把,又撈起圍裙擦了一下臉,好象是證明她這個沼氣灶廚師比起別的廚師來有多乾淨。但我看見她並不怎麼乾淨的樣子,她的圍裙油光發亮,甚至臉上都有油光。我發現她有點象我們隊里的「送豬婆」了,只是她沒有「送豬婆」那麼高,也沒有「送豬婆」那樣好看,那麼其實就並不怎麼象「送豬婆」了,只是胖女人說話的神態和做事的樣子有點「送豬婆」那個味道而已。
「想不想要你爸爸給你在自家建個沼氣灶呀?」公社豬場里的「送豬婆」說。
一句話提醒了我,我就找父親交涉去了。
父親讓我去參觀他的沼氣灶,一邊給我講了沼氣池的原理。
父親以前在外面參觀時看到別人搞的沼氣池,就想過在家裡也搞個這種東西,不知怎的卻沒有著手去搞。他到公社豬場后,想到成規模的豬欄里有大量的豬糞草可以利用,就找來一些資料看,請人建起了一個沼氣池。
沼氣池就建在伙房外面的牆根下面,只看到一根塑料管子通到伙房裡面去。父親叫人扳開了沼氣池的水泥蓋板,我走近去看,一股惡臭直抽鼻子。我憋住一口氣往裡看,那裡不過是個大「糞坑」!我沒有為沼氣池內容的骯髒而失望,我懂得了沼氣的性質。我問要是往沼氣池的口子里丟一根燃著的火柴,肯定會立即燃起一蓬衝天大火吧?父親一聽,立即讓人將沼氣池的蓋板蓋上了。父親知道他的小兒子在家裡因生怪孽而沒有少挨過批的。
後來,白水鎮建新汽車站的時候,父親又被召去管建築隊,他就這樣又離開了公社豬場。父親其實不懂建築,但公社就是要父親去管人管事,技術上的事則有工程師和技術員來管。父親說在他當建築隊長時,就不象當年修玉丘水庫那樣了,他基本上沒有插手工程上的事情,跟領導、工程師、技術員也沒有爭吵過。當初修玉丘水庫時他跟技術員葉詩筠可沒少吵過架,那時他管得太多。父親說在建白水新汽車站時,只有一件事有點意思。車站建成后,在院子里打了一口深井,院子所在的黃土坡上往下打進去,後來竟打出了雪白的沙子、卵石還有螺螄以及水蚌的化石。父親就說那裡原來可能是河流湖泊,很可能湘江在歷史上改過道,白水鎮建在了原來的河床上。父親極力慫恿工人繼續往地下打,但技術員不允許了,父親就老老實實地聽了技術員的,略帶遺憾的樣子。
父親只記得這麼一些有點意思的事情,他當建築隊長期間好象沒有什麼故事。我就想到父親那時主張工人把水井再打深,再深,是因為他看到了黃土底下的河沙,已經有點孩子式的神往了。就象我準備往豬場的沼氣池口子里扔進一根燃著的火柴一樣。如果由父親說了算的話,我相信他一定會要工人照他想的去做的,在這一點上父親會濫用他的權力的,但他當時就沒有這個權力了。
白水新車站建成后,父親要求回到公社豬場,但豬場已經有了一個人去接替他的位子了。公社就安排父親到了磚廠當廠長。
集體副業一陣風颳了幾年,父親當了幾年不是老闆的老闆,不是頭頭的頭頭,不拿真正工資的公社幹部。他享受公社裡那一點補助,權且算是個編外公社幹部吧,跟後來的招聘幹部也不同。後來的招聘幹部有轉正的可能,父親早已過了那個年齡。這陣風過後,父親開始賦閑在家,那時農村體制改革剛好上路,父親就想,他的接班人在玉丘可以干出點名堂來了。
父親在公社管副業的幾年中,母親成了個准「半邊戶」。父親好象總是忙,難得回家打一轉。母親說這下倒好,比當大隊支書還忙了。原來在大隊的時候,雖然沒管過家裡的事,好歹後半夜還有個人回來。現在呢,個把兩個月看不到人的影子,好象真是個外面的幹部似地。父親雖然一向沒幹過多少家務事,里裡外外是母親一把手操持,但父親在家裡時,大事小事母親都要跟父親有個商量。儘管商量的結果都是母親肚子里的腹稿,但這種商量總是不能少的。一旦缺失了這麼個程序,母親反倒沒有了主見。這跟社會政治一個樣,沒有了陪襯,權威就失去了價值。母親雖然不在乎這個價值,但她是習慣了人類另一半的襯托的。
父親重新回到玉丘以後,母親特別高興,她又揀回了過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