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進諫
兩旁燈火通明,正前方是一座氣勢輝煌的大殿,約十米高,縱橫千米,莊嚴肅穆,上覆琉璃金瓦,神獸擺件立足於上,栩栩如生。正中一對紅漆大門閉合,有琴音和著曲聲隱約傳來,門上黑色的匾額上書「太和殿」三個燙金大字。
在殿外侯旨的新科學子靜靜等待,直到琴曲聲消失,才傳來一道聲音。
「宣新科學子進殿……」
隨著一聲太監的吆喝聲,硃紅色的大門緩緩打開,於君逸等人彎腰進入,不敢抬頭直視,行拱手禮。
「草民於君逸拜見陛下」
「草民孫鍾庭拜見陛下」
「草民張偉權拜見陛下」
……
「眾卿皆是我朝淑質英才,未來的帝國基石,國之棟樑,不必多禮,快快入座」
至此,於君逸才看清了大殿之內的景象。
殿內的金漆雕龍寶座上,坐著一位穿著金黃色五爪龍袍的老者,白髮白須,和藹可親,正是當今的皇帝李隆興。
而龍椅之下的平台上,居然設有一桌,一個鷹鉤蛇眼的紫袍中年男子正坐其中,他的紫袍和別人的還不一樣,綉有五爪龍紋,居然和皇上的圖案一樣,只不過綢緞顏色不一樣罷了,獨一份,目其空一切,顯然地位不低。
五爪龍紋,四爪莽紋之類的紋飾,不是一般人可以佩戴的。不是鐵帽子王,親王,就是太子等一眾皇親國戚。
而五爪紫袍的中年男子以上都不是,是當今內閣首輔王漢林。能有如此特權,背後必定有所依仗。
不錯,王漢林乃正天宗在帝國的代理人,其一向囂張跋扈,行事霸道,皇上雖有不滿,卻無可奈何。
底下,龐大的宮殿正中間留有空地,供歌女舞姬施展才藝。
兩側陳列數百張小長桌,擺滿了甜品美酒,文武百官正坐於此,桌后皆有貌美宮女伺候。
最前方左側有十張空桌,正是留給今天的主角大朝試前十甲。
依名次而坐,於君逸當之無愧成為左側第一桌,與之對面的正是貢院慷慨解囊的翩翩公子,金黃色的帶子,四爪的蟒袍,這位公子居然是當今太子李景恩。
而此時的李景恩也注意到了於君逸,面露微笑,輕輕舉杯示意,於君逸點頭回禮。
學子落座完畢,皇帝李隆興便不由的誇讚起來。
「狀元郎於君逸你的考卷朕也閱過,妙筆生花,文采斐然,讀完你的文章讓人心裡十分安寧,還頗有見解,深得朕心」
「謝陛下盛讚」
「傍眼孫鍾庭你的文章開頭簡而得當,通過環境描寫來襯託人物心情,十分藝術化,寫的很有新穎,不錯,不錯」
「謝陛下誇讚」
「探花王偉權字寫的有大師風範,瘦勁有力,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超塵脫俗。橫之長者瘦挺舒展,橫之短者粗壯有力。」
「謝陛下誇讚」
……
大朝會無非就是皇帝攜文武百官,召見中榜的學子,相互為鏡,不忘初心,乃天元帝國例來的規矩。對於學子來說,將來的榮華富貴皆是我賜予的,對於大臣來說,我能提你上來,也能讓你回到原點,不過是帝王之術罷了。
「今日乃天元帝國的大盛會,普天同樂,能坐在這裡的學子,都是將來要擔重任的,國之棟樑,今日不談國事,只談風華雪月,我們舉杯暢飲」
眾卿皆舉杯回應:「謝陛下隆恩」
這時,側殿內的歌女舞姬井然有序的來到大殿中央。
歌舞昇平,衣袖飄蕩;鳴鐘擊磬,樂聲悠揚。台基上點起的檀香,煙霧繚繞。深深宮邸,糜爛與紙醉金迷,將人性腐朽殆盡。
三杯過後,不勝酒力的於君逸略有醉意,臉色微紅,如今,我也將成為這鶯鶯切切中一人嗎,不,當然不可能。
當今天下,每日數以萬計的黎明百姓因為飢餓而死去,多少人衣不遮體,流離失所,老百姓苦不堪言。
可這些所謂的精英,整日鋪張浪費,酒池肉林,奢侈成風,不知民間疾苦,如若能有一分為天下蒼生的心,這天下也不會如此。
越想越生氣,不知是酒意,還是心意,於君逸迷迷糊糊的打斷了這場盛會,怒摔酒杯:
「草民有事稟告陛下」
眾人的目光皆看向於君逸,這是為何?不想活了?御前摔酒杯,有人譏笑,有人不解。
「來人,把這個失禮小兒拿下」皇帝還沒發話,側坐於台下的王漢林便下令道,霸氣外側。
突如其來的變故,李隆興也是一驚,從未有過一介考生膽敢在御前摔杯,況且還是一介布衣。
不過李隆興十分惜才,權當於君逸喝醉酒罷了,並未生氣,而是揮手讓侍衛退下,如若碰到個暴躁皇帝,於君逸今天必死無疑。
「卿有何事?但說無妨」
於君逸歪歪斜斜來到大殿中央,舞女樂師見此,紛紛退入測殿,場面一片寂靜,王公大臣無不把注意力放在其身。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人無儉不立,家無儉不旺,國無儉必亡。草民認為,皇帝陛下應收奢侈糜爛之風,應當勤儉執,施恩於萬民」
「本王乃九五之尊,天元之主,今不過歌舞昇平,與眾卿家小酌幾杯,難道這算是奢侈糜爛?」
「草民從梁洲至此,路上見聞頗多,因帝國退耕種靈法令,大多民眾食不果腹,破衣爛衫。許許多多的平民百姓,每日因一口在普通不過的食物而發愁,甚至賣兒賣女,逼上梁山的大有人在。打造這場晚宴的錢財,可供萬民每日的口糧,望陛下明察秋毫,體恤民生,並廢除退耕還靈法令,使其老百姓有一口飯吃」
在座的文武百官,包括如今的皇上,哪個不心如明鏡,可卻無人敢捅破這層窗戶紙,只因四大宗門太過強大,其退耕還靈的法令也是借朝廷之手下發,收斂靈草仙芝,集中資源培養本門弟子,不顧天下人芸芸眾生。
如今的天元帝國早不是始皇帝的巔峰時代,國力衰弱,由四大宗門操控,如傀儡政權,如若不是四大宗門相互制約,怕早是被推翻換新了。
於君逸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令人佩服。不過,在大多數人眼裡,就是空有一腔熱血的文弱書生罷了,成不了大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