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不可輕為喜怒,對物不可重為愛憎

對人不可輕為喜怒,對物不可重為愛憎

對人不可輕為喜怒,對物不可重為愛憎

中國人為人修養的傳統,是十分注意喜怒不形於色的。如大家所見,中國人的為人處世更講究含蓄,注意把握自己的情感好惡,認為量小者易怒,淺薄者易喜,從而不同於情感外露、喜怒溢於言表的歐美人。

從洪應明的認識中,不難看到,輕喜易怒的人在為人處世時,往往偏重於情感好惡,極易因此而造成判斷上的失誤。而且這種藏不住思想情感的表現,還很容易被別有用心者所覺察,被別有用心者所利用。急性判官之所以陷人圈套,教訓之-也就在於他的輕易喜怒。所以,-一個人要在人際交往中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心胸就須有包容乾坤的雅量,有足夠情感喜怒迴旋的心理空間,這並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林則徐因此也時時以「制怒」來警戒自己,這也正是文化熏陶的結果。

待人不可輕為喜怒,是待人的分寸感。對於財物不可重為愛憎,則是接物的分寸感。把握好待人接物的分寸感,人就可以不沉酒在物慾財欲中,就可以超脫「鳥為食亡」的困境。

唐朝大文學家柳宗元曾記下這樣一個捨命愛財者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江水暴漲的湘江,一隻船被激浪沖翻了,船上的人們落人了水中,各自奮力向岸邊游去。

唯有一位平日游泳技術最佳、速度最快的永州漢子,卻遠遠地落在眾人後面。水中的同伴不解,問其原因,才知他腰上纏著一千枚大錢。同伴勸他將錢扔掉,輕裝游上岸,以保性命,但他毫不猶疑地拒絕了。

不久,其他人都游到了岸邊,而他依然在中流掙扎。有人就對他大聲呼喊:「你真蠢,你被金錢迷得太深了!現在你瀕臨死地,要錢還有什麼用?」

固執的他還是搖頭拒絕了眾人的勸告,終於與那一-千枚大錢同歸水底,被水溺死了。

作為一個重財物而輕生命的典型,他丟掉性命的原因,正是精神意志完全為財物所主宰制約的結果,作為金錢的奴隸,他甚至忘記了寶貴的生命對於每個人而言,都只有一-次。

那麼,應該怎樣看待常識中寶貴的財物呢?

且看智慧的-休禪師的一則故事。

--休的師傅有一隻非常寶貴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寶。

一-休在無意中將這個茶杯打破了,內心為之-緊。

就在這時候,一休聽到了師傅的腳步聲,他連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後。

當他的師傅走到面前時,一-休忽然問道:「人為什麼一定要死呢?」

「這是自然之事,」他的師傅答道,「世間的一切,有生就有死。」這時,一休不緊不慢地拿出了被打破的茶杯,說道:「這個茶杯的死期到了!」

急性判官是不值得我們仿效的,永州漢子的作為是可笑的,一休的機智與智慧則令人會心一一笑。與此類似的例子都表明,一個人學會控制自己,不將自己的狂喜、憤怒、摯愛和憎恨完全掛在嘴上、寫在臉上,胸中有城府,那麼,大至對於個人培養起正確的人生觀、順利地走完人生的旅途,小至調劑好日常的人際關係,必然對你會有幫助。

從交際這方面來說,對新知舊好不輕做喜怒狀,會有助於以理性控制情感,正確地看待別人、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對財物不過分地注重愛憎,就不會挖空心思地去貪圖不屬於自己的財物,在分配財物時也不會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斤斤計較,試看你我周圍的那些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有誰不是這樣做的呢?

禪宗慧能大師有言:「至道無難,唯嫌揀擇。」然也。

所以,「於人不可輕為喜怒」,「於物不可重為愛憎」,乃人生的真名言之一,很有人生的指導意義。

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看到少年林則徐時常被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小事所困擾,並因此而發怒、耍性子,高興生氣都掛在臉上

為了糾正兒子的不足,林賓日給兒子講了這麼一一個故事:從前,曾有一位十分孝順父母的急性判官,人人皆知他最恨天下那些不孝順父母的犯人,對他們一律施以重刑。

某天,有兩個大漢將一小夥子扭送到急性判官所主持的衙門,告這小夥子在家是個不孝之子,不僅咒罵親娘,還動手股打親娘。

判官聽聞此言,火冒三丈,還沒來的急聽小夥子辯解,馬上令手下人將他杖打得半死不活。

不久,一個老太婆來報案,說兩個強盜人她家偷竊,被她兒子發現后,他就想把他們扭送官府查辦。無奈孤身一人,反而被他們綁架走了。

經過查證,原來剛才被杖打的小夥子就是那老太婆的兒子。此時,急性判官才知自己的情感喜怒被強盜利用了,再令人尋找那兩個大漢,他們早已逃之天天了。

這個故事給少年林則徐很大的觸動,日後,他就十分注意在眾人的面前控制自己的喜怒哀樂。在影片《林則徐》中,觀眾可看到他書房懸挂著書有「制怒」二字的橫匾,是有充分的歷史依據的,所以他一直以「制怒」作為自己的人生座右銘之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隔壁班花暗戀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隔壁班花暗戀我
上一章下一章

對人不可輕為喜怒,對物不可重為愛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