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人

第二章 家人

李攸之自知理虧,連忙轉移話題:「娘,那個天色也不早了,也該喊小雅回家吃飯了,那個要不我上山去找找她?」

話音未落,一個十四五歲模樣的少女出現在了巷口。小小的人兒背上背著一大捆柴火。小人兒低著頭,步伐沉重,彷彿每走一步都是用盡全身力氣。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心生憐憫。

來人正是李小雅。

李攸之見狀,連忙快步上前,準備接過女孩背上的柴火。

女孩兒抬頭見李攸之走來,也是笑著露出了兩顆小虎牙。

見李攸之作勢要拿過柴火,啞巴女孩用頭頂了頂他,示意他自己能行,不用他幫忙。

李攸之執意要拿過柴火,便伸手要去拿那捆柴的繩索。

女孩不肯,倔強的抓緊了那繩索。

「別犟了,傻妞!放手,哥來背!」

小女孩還是固執的搖了搖頭,一雙小手反而把繩索攥得更近了。

李攸之看女孩不肯放棄,也是咧開嘴,露出了一副賤兮兮的笑容。

露出這個表情的時候,就意味著他要使壞了。

「行,你能耐,我爭不過你,你且去吧。」李攸之揮了揮手。

女孩信以為真,便邁步朝院子里走去。

李攸之等女孩走到身前,賊兮兮地抓了兩把女孩腰側的軟肉。

女孩毫無防備,一個激靈,便下意識地伸手去阻擋李攸之那隻使壞的手。

李攸之見女孩中計,便改變目標,奪過了捆柴的繩索。

女孩這才反應過來自己上當了,於是羞惱地錘著李攸之的胸口。對此,後者不能說安之若素,只能說是非常享受。

......

李攸之整理了一下繩索,蹲下身來把繩子掛在了自己肩頭,然後發力站起,把柴火背在了自己背後。期間,女孩也是抓著枝條幫忙著提溜。

李攸之已經站定,便朝女孩說:「行了,小雅,你放手吧,哥背回去。」

啞巴女孩兒在背後搖了搖頭,可是礙於柴火阻擋視線,李攸之並沒有看到。

於是她輕輕地推了推李攸之,示意他往前走,自己幫他搭把手。

李攸之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他也沒有堅持,而是邁開步子往前走去。

走著走著,李攸之的眼眶竟然有些濕潤了,他不禁有些感慨。

也許這就是家人吧。

前世的他曾是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他便和妹妹、奶奶相依為命。奶奶干農活的時候,他和妹妹就是這樣上山砍柴,然後合力背回家裡的。

就是後面走出農村,讀了大學、讀了研,也不過被人稱作小鎮做題家。

學得也是天坑的生化環材,研究生畢業了也不過是進廠的命,拿著一點微薄的薪水,也只夠養家糊口,連給家人買一套房都買不起。

這一世,自己有幸能來到這樣的一戶人家裡。

所以他一定要出人頭地,讓家人告別這樣的日子。

就在李攸之沉浸在回憶中時,遠處傳來了韓梅的笑罵聲:「攸哥兒、雅兒,照你倆這個打情罵俏的腳程怕是走到天黑也走不到柴房哦。」

李攸之的老臉和雅兒的小臉均是一紅,倆人趕緊默默地加快了步伐。

......

等到李攸之放下柴火、沖洗完畢走進堂屋的時候,韓梅和李小雅已經將今天的晚飯端上了桌。

今天李家的晚餐是白水煮小米!

雖是剛剛收穫,可李家的伙食還是一如既往的寡淡得有些殘忍。

不僅是李家如此,除了那些豪奢的大戶之外,整個洪洞縣家家戶戶都是如此。

原因無他,今年的秋糧還未納,誰也不知道官府又會不會多出什麼些捐派的款項。所以即使今年還算豐收,但誰也不敢敞開肚皮吃。

大周朝的官方稅制還算公允,是所謂的三十稅一,也就是每三十份糧食,抽取一份上稅。

但這樣美好的場景只是出現在官方文件里。

事實上,在各級官吏和大小地主的層層盤剝下,大周朝基本算是做到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在大周朝的治下,有些佃農一年七成以上的收成都要上繳給地主或是官府。

賣兒賣女乃至易子相食在大周可不是什麼神話故事,而是真真切切發生在平民百姓身邊的事。

李攸之望著眼前清澈見底的小米粥,不禁嘆了一口氣。

「你嘆啥氣啊,攸哥兒?」韓梅一邊給兒女乘著米粥,一邊發問。

「沒什麼,我就是忽然覺得咱老百姓的日子真是太苦了。」

「唉誰說不是呢。」

兩人均是嘆了一口氣,然後陷入了沉默。

韓梅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兒,因父親落了罪,被革去了官職和功名,後來才嫁給了李老秀才。

真正的平頭老百姓生來就過著這樣的苦日子,早已麻木的把這視作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韓梅則是過過好日子的,所以她才能和穿越過來的李攸之產生類似的共鳴。

「所以啊,攸哥兒,你還是得去考出個功名。若是你能考上秀才,一年也能少繳不少錢糧呢。」韓梅苦口婆心道。

面對母親的殷切期盼,李攸之陷入了沉默。他繼承了原主的記憶,自然也懂得其中的利害。

大周的農業稅制有點類似明朝,對有秀才功名以上的讀書人免除徭役少繳納賦稅。

當然,這是明面上的,主要針對像李老秀才這種沒什麼根基的讀書人。

而對於那些朝中有人的人家來說,交稅是不可能交稅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但無論如何,有個功名確實能少繳不少稅款。所以當初李老秀才還在世的時候,李家的日子確實也要好過不少。

同樣,若是李攸之能考上秀才,李家也能大致恢復當年的生活水準。

可李攸之有不同的看法。李攸之穿越來大周之前,只是一個學材料的研究生,讀大學時也參過軍。

可古代文學、四書五經之類的玩意,已經不能說是他的知識盲區了,簡直就是他的知識盲腸!

雖然他繼承了原主的記憶,可原主不也沒考上秀才不是?除去為老李秀才守孝三年,那也是考了六七年也沒考上。

雖說原主的記憶里,他是因為諸如頭疼、拉肚子等各種原因才次次落榜的。

但那終究不是借口,對吧?

最主要的原因是,李攸之根本沒錢去考試。

在大周朝,考取秀才一共需要參加三場考試,依次為:縣試、府試、院試。

其中縣試的考場設在縣裡,而府試、院試的考場的考場則是設在府城。

李攸之早早就已經通過了縣試和府試,這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還要歸功於當時家境還算殷實。

可是李老秀才去世前害了多年的病,李家早已大不如前了。現在的李家可以說甚至可是說連吃飯都成問題。

而遠赴府城趕考,路途遙遠。備考、考試加上來迴路途上的時間,一來一回至少是兩三個月的時間。

而目前李家的經濟狀況,除非是賤賣田產,不然顯然很難負擔李攸之這個家中唯一的男丁再脫產兩三個月了。

但即便賤賣田產湊足路費,也不一定代表李攸之一定能考上秀才,而失去了田地,一家人的吃飯可能都成問題了。

總之,考學是筆經濟賬,而李家已經沒有了供養一個讀書人的經濟實力。

自古便是寒門難出貴子,更何況李家這樣門都沒有的破落戶?

更何況,大周立國已有二百多年,如今是官府貪墨無道,豪強兼并嚴重,底層百姓民不聊生。

於內,各地農民起義不斷;於外,又有蒙古、女真等群狼窺伺。

這大周王朝怎麼看都是一副藥丸的鬼樣子,這個時候考科舉去當官,那不是四八年加入那啥黨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1625:做題家拯救華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回到1625:做題家拯救華夏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