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王本紀

雲王本紀

雲王諱謙,字淺傲,仁宗嫡次子也,明啟七年生,時仁宗為太子。

王生於黎明,時天氣洪蒙,光宏昭和,京師周藩百餘里可見。謙百日壽時,太祖攜欽天監侍郎周衍來東宮,既觀俊面,乃卜命玄,曰:「樂毅之材,可破北平南。」太祖大喜,欽賜名曰謙。

王少聰慧,三歲可誦千字文,句句皆有所解。時大儒周璟為雲王啟蒙師,每察經義於王,必有妙言。

王好學,每有惑,無不求於師。王嘗坐於樹下,葉落覆其頭、身,而無所動,璟奇之,問曰:「汝未察葉乎?」對曰:「察葉落之外顯易,而察葉落之本質難。」璟異之,曰:「有所得?」對曰:「此所謂難矣。」

璟笑曰:「葉,春發於樹,夏則成,秋則落,此自然之理也。」

王辯曰:「此自然之理徒明葉脫於樹,未明何墜下也。」

璟對曰:「此亦自然之理也,萬物若無托舉,皆將墜於地。」

王再辯曰:「若如是,則何獨雲浮於上?」

璟思久,乃曰:「此物屬天,故浮於上;我等屬地,故墜於下。若自其觀之,則我等在其上矣。」

王乃悟之:「然也。」

明啟十二年,王五歲,太祖巡天下,以仁宗監國。太祖出宮,特至東宮,使王同乘御駕,祖孫二人,事事同行。巡至雲州時,聞雲安郡有邪道斂財害人,太祖與王微服私訪之,察其與郡守相勾結,太祖欲株之,王不忍,私篡為「誅」,未坐其家族。太祖問之,對曰:「誅首惡足矣,若株連九族,則誅殺無盡也。」太祖詰之:「性情柔弱,怎可為君?」對曰:「堯舜聖君也,桀紂暴君也。」太祖無言。

十三年,太祖傳位於仁宗,冊謙為雲寧王,封地雲州,使其暫居於南極宮,與太祖同住。

天樂八年,王十四歲,就藩雲州。初時,王好雲州珍玩,常游市井,躥足跡於青紅粉黛。九年,太祖書信至,誡之再三,王乃悔悟,拋盡珍玩,始勤於政。

王治雲州,以璟為州相。

璟曰:「治策有三等,上策謀天下,中策拓疆土,下策定雲州,殿下何所求?」

王曰:「上、中何異也?」

對曰:「拓疆土者,重軍利,如劍所臨,所向披靡;謀天下者,重政法,如蟻食桑,吞定朝廷。」

王思慮再三,曰:「孤不求其中。」

璟奇之,曰:「殿下何獨不求天下也?」

王笑曰:「奪於皇兄,無趣也;奪於父皇,不孝也;若奪於皇祖,不孝亦難也。況開疆拓土,無亞於取天下,其樂無窮。」

璟乃佐王治雲州十郡百二十七縣,查抄豪族、釋奴為民,開墾荒地、鼓勵耕織,廣積糧、高築牆,厲兵秣馬、操練頻頻。此事詳敘於《雲王雲州列傳》。

時太子黨憚之,數上書言於仁宗,言云寧王疑有不臣之心,皆無事,疑為太祖截止也。

十一年,北狄犯邊,北疆衛軍與宋州皆破,王親率五千雲州府騎御之,止胡南下。時老將趙廉急率一萬禁軍騎兵北上,遇伏重傷,禁軍損三千餘,王乃重整衛軍、禁軍備敵,復調三萬雲州府軍至北境,輾轉攻守,雲宋關數易手,然終止寇鐵蹄。

十二月初,北狄回撤,王領兩萬騎親逐之,斬敵萬餘。至出夏關,王聞敵酋托克可汗在陣中,率五千輕騎襲之,斬其首而深陷險境,困於三萬北狄間。

王知十死無生,令其身死後,將士皆降,以圖保全,無人應,皆願戰死沙場,報效王之知遇。

然事無算無遺策之說,王欲絕命死戰時,驚雷滾滾,直劈於狄陣,瞬息之間,喪命千餘人,再有驚雷,喪命三千餘,而雲軍竟無礙。北狄驚恐,伏倒在地,皆呼「長生天。」王乃急迴旋,聚師五萬,連戰連破,士氣如虹。而敵酋新死,士氣不聚,列陣不齊,連戰連退。

十二年一月,北狄右王脫也撫托克幼子渠玄襲汗位,自為達命,攝政監國。

二月,王以墨家之飛天術奇襲汗都布羅,渠玄出降,脫也北遁。四月,王移托克親族往京師,立托克之女、渠玄之姊璇嘉為汗,以撫狄族,又遺萬餘雲州步騎以懾不臣。六月,王回師雲州,自解元帥職,歸衛軍、禁軍於朝廷。

七月,仁宗賜金千兩、綢緞萬匹、明珠百對,再進王爵,雲寧二字易為寧,是為雲王。

八月,太祖甚悅墨家奇女葉初夏,欲其適王。以其身份平凡、無靠貴胄,太子黨甚喜,而雲王黨嚴辭抨之,雲身賤位卑,門第不對。太祖怒,詔丞相林昭明日收義女,昭往觀之,竟為其親女,太祖大喜,詔擇良日成婚,而雲王黨與太子黨悲歡易形也。

九月,婚成,初夏為王妃,與王歸雲州。

十三年一月,墨家奇術活版印刷出,王廣印典籍發售天下,又以王妃言於雲州十郡百二十七縣各立書齋,供天下士人覽閱。王妃諫王開科舉,不以家世、獨以才學取士於寒野並設庠序於各縣,授適齡童子以倉頡屈原,王皆從之。

東南小國琉球公主陳曼殊,和親於大胤,為王側室,曼殊言於王曰:「妾有私人自琉球來,雲東瀛倭寇屢犯我,琉球力弱,父王請求於吳安王,無果,遂請妾言於殿下,望殿下念妾之陪伴,書信寄與吳安王。」王有所思,曰:「琉球為大胤屬國,當奏報於父皇。」遂奏書一封于禁中。時為十三年十一月。

十四年二月九日寅時,太祖崩於南極宮,禁中、京城騷亂十分。

二月十六日,太祖葬,入宗廟。

三月,高句麗自遼東出侵燕州,燕北王岳衷奉詔討賊,督兵於遼東、燕州交境,禁軍行至燕,而燕南王張俊據關不納,自雲稱帝建國於燕、將取天下。彼時,東瀛集五萬人登明州,血洗一縣,縣守張原死守三日,報至州刺史朱慕,慕遂發府兵御之,鏖戰之際,吳州吳安王背襲明州,明州陷落大半。

幸賴上蒼福澤,雲王與琉球王相約在前,琉球出水師一萬、戰船百餘,襲吳州,吳安王進退維谷,而楚州府兵東進,三面環敵、獨木難支,吳安王欲集兵克琉球、稱王一隅,而其麾下義士無數,不願天下喪亂如漢末,故兵變挾之降朝廷。而於遼東,雲王命北狄可汗璇嘉發兵,稱十萬騎,繞山襲遼東城,遼東破,狄兵東進數百里至鴨圖江乃止。高句麗人後路既絕,皆死戰,燕北王衷力阻之。而禁軍與燕南賊軍戰於燕西,朝廷日日增兵,而燕南王節節敗退,終兵敗被俘。

四月,大胤屬國、高句麗東南小國新羅討西鄰百濟國。百濟國素善高句麗、數侵新羅,而斯時高句麗自顧不暇於北境,百濟作困獸之鬥、兩國廝殺交互、伏屍數萬。五月,百濟國滅,國主自刎。

五月,高句麗軍覆滅,雲州軍乃借道燕州至遼東,與北狄軍會,王犒賞三軍,而南征起,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七月,平壤城破,高句麗王出降。八月,王與新羅王約為不征之國,上表朝廷,非有不敬、逆反,大胤不征新羅,而新羅王感激涕零,與王引為兄弟。

王既歸於朝廷,上表言諸將士之驍勇善戰並北狄可汗與琉球國主之從諫如流,仁宗大悅,賜金萬兩、綢緞十萬匹與雲州將士,著王論功行賞;加北狄璇嘉為「大胤天賜可汗」、統領北狄諸部,其征遼將士多獲封賞,汗國上下無不誠贊天子與王;賜國姓於琉球國主以示聖眷超然,賞農事圖書、五經百冊,列琉球為不征之國,與新羅等。

王自知功高、無得封建,遂上家書與仁宗,辭退封賞。

十五年四月,諏生言於太子,雲王將代東宮,太子懼恐甚,通買部禮監監正王直,犯造聖旨,密送燕州、唐州、宋州,誣雲王謀大逆、旦日將叛,秘遣軍士誅之。太子不意燕北王衷交好於王、燕南刺史孫能從兄何為雲王黨而唐州刺史李潘覺事出反常、宋州刺史趙廷震懾於雲州、北狄兵士鋒芒,四者俱未遣一甲一卒,而上表與陛下,具陳王無有背德之兆,願陛下三思,無見欺於佞臣,且衷、能修書與王以詳情。

燕、唐、宋三州四表未遞仁宗,為直截止,告以太子,請示何。

太子愈懼,乃決而使直幽囚仁宗,造偽旨數封,雲天子不豫,命太子監國,著雲王回京盡孝於天子床榻前。監國數日,太子罷丞相昭與一眾雲王黨人,將致王於死地。

未幾,仁宗責直至羞憤欲死,又以仁義道理曉之,直遂反覆,釋仁宗,天子既出,召宮廷禁軍統領蒙歐與樞密使趙廉,以兵士挾制百官,凡監國所出政令,一概廢除。

太子遂見廢,仁宗念父子之情,徒圈禁其終生,衣食珍玩,未嘗有缺。

時王恰至京畿,聞此事,修書兩封與雲州、燕州,使將士攜妻子父老,借道燕至遼東城以待。

王居於京城雲王府,百官咸意其將居東宮,多有來訪,雲王黨如日中天,皆以將為從龍之臣,而王淡然處之,鮮少外出,唯以翁婿拜丞相昭。

王曰:「泰山願往高麗否?」

昭嘆息,曰:「汝必為之?」

曰:「然也,父皇不忍殺筠,而吾與廢太子,勢若水火,父皇為全二子,當以庶子承大統。」

昭曰:「吾不願寄身異鄉,惟望殿下善吾女。」

曰:「初夏每年歲將返大胤省親,泰山不必心憂。」

六月,仁宗立庶出皇子安民為太子,王辭別仁宗、皇后,曰:「願大胤國安。」

七月,王攜雲王府人移遼東,與雲州軍士匯,俱往高麗。

八月,王建制於平壤,國號朝鮮,年號時時同大胤,以初夏為王后,建朝廷、命百官、一度量、傳華語、布詩書、設書齋、開科舉、豐農地、減庸調,一概舉措,廣利百姓。王據有遼東,俯瞰大胤,而約束士卒,無得犯。

十六年五月,王後生子,王名之曰獻。九月,王后攜獻歸大胤省親,丞相昭大喜,捧獻歡心甚。仁宗與皇后亦悅,賜宮廷乳娘數名攜家小同往朝鮮。王后復往東宮,移王之書信於太子安民,太子閱畢,喜極而泣,曰:「吾之長兄也!」遣人往市購幼玩無數贈與獻。

十一月,仁宗遜位,太子繼,是為成宗,時天寒雪封,遼東路難越,越明年即天統二年三月,王使人攜國書賀之。

五月,朝鮮來朝,崇奉大胤為宗主,歲歲朝貢。

七月,北狄亂,昔日右王脫也南歸,襲汗都布羅,大胤天賜可汗璇嘉攜數十人南逃宋州、借道雲燕、復至遼東,王迎之。八月,大胤以天賜可汗見欺興師北伐,會布羅義兵盛舉,脫也內外交困,自刎,北狄遂定。成宗復請璇嘉歸,而璇嘉謝之,遂去汗號。

四年四月,王以南牧兵士失跡於新羅事悲痛憂心,遣人問於新羅王,請入查,新羅王不允,王大怒,發兵滅之。

五年三月,仁宗崩,王后攜王太子獻歸祭皇長,而王於平壤祭太祖、仁宗,造冊朝鮮,封送大胤,上表《歸朝》,言定朝鮮歸服事。四月,成宗設安東都護府於平壤。

六月,王與王后、璇嘉、曼殊俱隱蹤,而成宗封獻為康樂王,世受祿三萬戶。

初仁宗、成宗在時,時為天統三年三月,初夏制踏板、輪軸,試行於河渠,無恙,王乃重賞勇夫巧匠造船入海東行、南下,幾次三番,乃至諸島,有野人,有香料,王以士卒儒生教化之,廣布恩威,復載香料歸朝鮮、大胤,富貴者無不競相購之。王設朝鮮出洋監,立監正,命制出洋圖,幾經校準,廣播於天下。未己,大胤東南海貿遂興,天下殷富。

出洋監有船三艘失路,行海無的,竟得廣島,鮮少人煙,且言語不通,體膚不同,頗近棕褐,初時海丁與土人皆懼於彼此,未有舉措,兼月,海丁莫須有往謁之,乃舉手投足,艱難溝通,遂知無敵意,相處甚洽。又兼月,糧草既備,海丁啟船離岸,土人無不盈眶相送。

既歸,奏報於王,雲東方有廣島,其上有土人,會王后在其旁,曰:「此化外異邦,雖地廣人稀,不識教化,而忠厚者多矣。」王曰:「其雖土人,而救助孤之士屬,當有嘉獎,王后可知其有何缺乎?」王后思之,對曰:「耕種器具,水稻粟麥。」王曰:「善。」乃命有部備農具若干、良種無數,於次年運往廣島,其上土人無不感念之,皆出酒食犒海丁,須有宣王命,以其不通華語,乃取硃砂,使土人以次畫印於王命書帛,后海丁奉王命為其修築房舍,大部落族長遂世代掛書帛於其房廳中,以示恩寵有加。

至朝鮮歸朝,天下海運已大興,東南與朝鮮俱榮華,雲王功高如此。

太史偉曰:雲王破北狄,平內亂,拓疆土,開科舉,除豪右,興海貿,廣布恩德,福澤後世,少過而功千秋萬代,千年未有之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胤書:紀傳體文言駕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胤書:紀傳體文言駕空
上一章下一章

雲王本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