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5回 無息(一)

第卅5回 無息(一)

景龍四年正月,長安外渭河邊。

朔風翱翔,旌旗獵獵。萬軍之中,巨大的皇輦格外顯眼,皇輦之下,正是大唐當今皇帝李顯和皇后韋氏,身著龍袍鳳儀,迎風而立。

李顯身形微胖,面色潮紅,不停得喘著粗氣。韋皇後面露淡笑,神清氣爽。二人身邊是一眾文武大臣,粗略掃去,京城的官員九成都到了。

在文武大臣之前,是一個巨大的鸞轎,五匹軍馬嚴陣以待。圍繞著鸞轎是一眾宮女,在宮女的前後則是身著亮甲的雄壯士卒。

這時,一匹棗紅駿馬飛馳到前,馬上之人躍下馬來,快步奔走到皇帝面前,道:「皇上,吉時已到,公主鑾駕已準備妥當,可以出發。」李顯道:「出發!」那將軍道:「是!皇上!」又快步奔回,飛身上馬,衝到前方,道:「出發!」

絲竹聲想起,鸞轎開始啟動,沿著渭河邊的官道,緩緩上前。文武百官齊聲道:「恭送公主!」喊聲不絕。

景龍三年十一月,吐蕃派遣大臣尚贊咄等一千多人前來迎娶金城公主。景龍四年正月,左驍衛大將軍楊矩護送金城公主入吐蕃。皇帝李顯設宴百官,命隨從大臣賦詩為公主踐行。

看護送大軍遠去,皇帝也擺駕回宮。安樂公主李裹兒直接鑽入了皇帝的轎輦中。

李顯顯得十分疲倦,卻還是打起精神,道:「說起玉成此事,少不了清影的功勞。若非他和陳大慈在茫崖擊敗了吐蕃,吐蕃國內主戰派勢弱,也不會迎來今日的和平。」

李裹兒道:「屈指一算,自從徐州消失,表哥已經兩年沒有出現了。」李顯道:「是啊!不知道他現在如何了。」

韋皇后道:「他抗旨不尊,不告而別。本就是死罪,皇上寬宏,沒有怪罪,已是他的福分,他哪有資格讓皇上惦念。」

李顯道:「當年民間傳聞說他有奪位的資格。他為了自證清白,不告而別,是為了讓朕安心。」韋皇后臉色微微一變。

安樂公主道:「父皇如何得知此事?我怎麼從未聽說過?」李顯道:「我也是這幾日為送金城從宮中出來,才從長安百姓口中得知的。當年他不告而別,朕內心也十分怨恨。聽聞此傳言后,也明白了他的苦衷。武周時期,朕何嘗不是這等戰戰兢兢?」

韋皇后道:「他一個戴罪之身,哪有資格與皇上的千金貴體相提並論。而且這個傳聞早就不知道傳了多久,至今不絕,未必沒有謀反之心。」李顯嘆一口氣,不再言語。

安樂公主道:「父皇,你也不用擔心表哥。他武功那麼高,肯定不會有事的。反倒是父皇,你要保重龍體。這樣有朝一日,才能見到表哥。」

李顯點點頭,仍不言語。

韋皇后嗔道:「皇上若真的想清影,何不下道聖旨,免除他所有罪責,官復原職,回京來見皇上。」略微一頓道:「若他回來了,說明他志慮忠純,當年只是害怕皇上誤會,這才離開。若他不回來,說明他眼中根本沒有皇上,乃是個欺君罔上的姦猾之徒。皇上也不必為他掛心了。」

李顯搖搖頭道:「算了吧,他本來就不是朝廷中人,現在離開了正是最好的結果。」韋皇后道:「皇上一面說想他,一面又不讓人找他。這倒讓臣妾不知所措了。說實話,我也十分喜歡清影,但他不告而別辜負了皇上的厚愛,這才厭惡於他。我看皇上如此想念於他,這才讓皇上下旨把他召回,皇上卻又不願了。我這皇后現在是裡外不是人。

好在這轎輦之內只有我等三人。不然的話豈不讓群臣笑話。」

李顯看上去十分疲倦,靠在身後,閉目養神。韋皇后冷哼一聲,別過臉去,也閉上眼睛。李裹兒看著二人,聳聳肩,長嘆一口氣。

回到宮中,李顯似乎還沒有恢復,在韋皇后和李裹兒的攙扶下,回寢宮休息。

李裹兒連夜離開宮中,她已於前年嫁給桓國公武延秀,住進了桓國公府。

武延秀正要安寢,為送金城公主出嫁,在渭河岸邊應和皇帝吟詩作賦,著實疲倦。李裹兒經常住在宮中,早已習慣,也不需等她回來。

李裹兒直接闖進來,大喝道:「別睡了,快起來!」武延秀道:「怎麼了?」李裹兒道:「來人,快請胡先生來。」早有宮女應和道:「是!公主!」

武延秀看她神情嚴肅,不敢忤逆,重新穿好衣服,來到議事廳。

不一會兒,一個頭髮花白的老者來到議事廳,看到二人早已端坐拜倒道:「屬下見過桓國公、安樂公主。」正是胡五。

兩年過去了,除了白頭髮更多了些,似乎沒有別的變化。

李裹兒道:「不必客氣。快起來吧。」也不等胡五詢問,道:「父皇今天說起了李清影,似乎有招他回來的意思。」胡五道:「皇后是什麼意思?」李裹兒道:「母后自是反對,直接和父皇唱了反調。父皇雖然沒有繼續堅持,但意思再明顯不過。」

胡五道:「皇上是否還表達了別的意思?」李裹兒道:「後來父皇就閉目養神了。」胡五道:「神龍二年李清影和陳大慈在茫崖大敗吐蕃,同年吐蕃攝政太后遣使者進貢,請求結姻。因諸事繁雜,今年方才完婚。皇上應是因此想到了李清影。」

李裹兒道:「若真是如此就好了。」武延秀道:「皇上應是因此而提及此事,但從皇上後續的反應來看,皇上是真的想讓李清影回宮。」

胡五點點頭道:「桓國公說的是。皇上雖然日漸昏聵,但為君的底線卻十分穩固。」

李裹兒點點頭,她驕橫胡鬧,賣官鬻爵,亂下聖旨,皇帝也由著她。但每每提及皇帝立她為皇太女卻屢屢被拒,還嚴辭呵斥。韋皇后提出立李重茂為太子,皇帝雖然沒有拒絕,卻也未答應,自李重俊死後,至今沒有立太子。

李裹兒道:「明日早朝,父皇很有可能會提及此事,當如何處置?」胡五道:「李清影離朝兩年,在朝中早已沒有根基。就算回來了也掀不起什麼風浪。」武延秀冷笑道:「胡先生莫不是有私心?李清影雖然沒有根基,但他單槍匹馬從宮門殺入內宮,殺死幾百人。萬一皇上駕崩,他按聖旨保新皇上,誰能近的了他的身?」

李清影當年不過殺了幾十人,算上受傷的也就百餘人。但這場宮變讓所有人心有餘悸,傳言早已誇張了何止十倍。甚至有些人相傳當年茫崖之戰都是李清影單槍匹馬破了城,陳大慈只是派兵佔領而已。

胡五微微一笑道:「屬下確實有私心,他若一直消失下去,我可就沒機會報仇了。不過明處的李清影比暗處的李清影威脅更小。他武功極高,若要藏起來,根本無人能找得到他。若關鍵時刻冷不防殺出,才是最要命的。只要他出現了,一切都在我等眼下,反而最是安全。」武延秀點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

第二天早朝,群臣論事結束,已準備退朝。皇帝李顯忽然道:「諸位臣工,這些年來民間傳聞,絳侯李清影本是高宗皇上的嫡孫,可有此事?」群臣面面相覷,此事在民間早已傳了許久,但傳言過於大逆不道,無人稟報。皇帝一直不知道。

定王武攸暨道:「皇上,確有此事,但傳聞何時而起,已經不得而知。」

李顯道:「諸位臣工如何看待此事?」戶部侍郎宗楚客道:「無論是何人傳出,敢傳此言者,皆有不臣之心。當讓大理寺徹查,懲奸除惡。」他話音剛落,立刻有大臣應和道:「宗侍郎所言極是。請皇上下旨徹查。」

武攸暨道:「皇上,宗侍郎之言有理,傳此留言者,羞辱皇家顏面,逼走絳侯,罪該萬死。但若將傳言之人盡皆懲處,卻十分不妥。此流言已有數年之久,民間是十之八九皆知,若盡皆懲處,天下百姓十之八九都要受罰,此舉必會天下震動,甚至會動搖國本。」他說完,也有三五個大臣應和。

民間流言,可大可小。每年民間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流言,大多都會隨風而去。但也有部分流言,流傳甚廣,甚至成了改朝換代的先兆。

兵部崔湜道:「皇上,流言的核心是絳侯李清影。他聽聞流言,不回京澄清,反而不告而別。自徐州消失,已兩年有餘。實罪大惡極,當立即各地搜捕,就地誅殺。只要絳侯身死,流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他話音剛落,武延秀道:「皇上!做此流言者,實乃罪大惡極!絳侯遠破吐蕃間接促成雙方和親,近滅陰陽教,掃除朝廷後顧之憂。更不必說平定太子之亂,尋回太子屍身。當年則天皇後代天狩牧時,破格錄用絳侯,只因其對朝廷忠心耿耿。傳此流言者,深知絳侯李清影志慮忠純,故而只能出此下策,逼其不得不離開。臣願以全家性命作保,絳侯絕無反叛之心。皇上不但不可降罪於他,還當大加封賞,請其回朝。」

李顯道:「桓國公以為當如何封賞絳侯?」

武延秀道:「臣斗膽建言,當復絳侯左衛大將軍之職,復寧王爵。賜府邸美女,賞金銀財物。並下旨各地官員細心尋找,找到者有重賞。」武延秀說完,韋溫、武攸暨即刻道:「臣附議。」

皇帝出言相詢,自是認可了武延秀之意,群臣也紛紛複議。

李顯道:「絳侯去朝兩年,忽然加官進爵,恐有不妥。」武攸暨道:「絳侯單槍匹馬蕩平反賊陰陽教,殺死教內自教主之下首領六人,繳獲陰陽教輜重無數,掃除皇上心腹大患,尚未褒獎。」

李顯道:「定王言之有理。就按桓國公的意思擬旨下達吧。」群臣道:「是!」

武攸暨從宮中出來,立刻返回府中。太平公主看他神色有異,問道:「今日朝會,有什麼特別之事?」武攸暨道:「皇上特意提到了關於清影的流言。」太平公主臉色微微一變道:「皇上決定如何處置?」

武攸暨將朝中之事說了。太平公主奇道:「武延秀怎麼轉性子了?」武攸暨道:「不得而知。皇上雖然下旨,但清影早就不知所蹤,若他去了波斯、東瀛等國,也未必能回來。想來他們也是如此以為,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太平公主道:「不會。-現在他們有胡五坐鎮。安樂雖然專橫跋扈,卻不是過去那般沒有頭腦。更何況武延秀陰險狡詐,絕不會拿這個做賭。」武攸暨略加思索,點點頭道:「要不要把此事告知三郎?」太平公主道:「不急,皇上馬上就會下旨。到時候他也會看到,會來找我們的。」武攸暨道:「那就靜觀其變,我也想知道清影看到聖旨,會如何回應。」

當天下午,聖旨已經下達。

「奉:大力寺正、絳侯李清影,形容端和、忠貞體國,破陰陽教反賊有功,特封左衛大將軍,寧王,賜王府一座,美女十名,白銀五千兩。見旨即歸,直入宮門見朕。各道、州、府衙四處尋找左衛大將軍、寧王李清影,旨到即行。欽此。」

太平公主看著聖旨,喃喃自語:「見旨即歸,直入宮門!見旨即歸,直入宮門!見旨即歸,直入宮門!」武攸暨道:「這八個字和『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有異曲同工之意。」

太平公主道:「是啊!不過除了開國功勛,一般配用這十二個字的,大多是奸臣!這道聖旨到底是皇上的意思,還是皇后的意思?這是招清影回宮,還是暗示他走的越遠越好?」武攸暨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太平公主道:「三郎看到這個聖旨,應該很快就回京了。」

半個月過去了,已經接到旨意的各地官員各顯其能,尋找李清影的下落。

但李隆基並沒有偷偷潛入京城。太平公主心下焦慮,擔心發生了什麼,但她身份特殊,皇帝、皇后隨時有可能找她,也不能親自前往潞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江湖無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江湖無神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卅5回 無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