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郴江幸自繞郴山
劉壽留著使者多住了幾日,自己去準備進獻皇帝的禮品。想來想去,劉壽重金聘請了兩個之前逛街遇見的楚地歌女和琴師,又照著黃梅戲的曲牌編了幾首新鮮曲子,填了講述郴州、武陵山水的詞,好不容易給他們教會了,趕在中秋之前把使者送走了。
中秋佳節,劉壽懶得費勁招待別人。
劉壽此時身邊有駱俊、夏馥、趙瑾、黃蓋和四百名騎兵,平時除了夏馥常來看望劉壽,其他人都在城的營地練兵。
至於為何成了四百,自然是為黃巾起義準備的。
劉壽已經決意起義之前不回洛陽,就在荊州這裡休養到開戰,然後取得一些戰功,爭取當上太守、將軍這樣的實職。此時自己身邊除了司馬駱俊,連一百石以上的屬吏名額都沒有,提拔委任都不方便。
以劉壽的此時名望,徵兵已是件易事了,此番專錄弓馬嫻熟、膽識過人者,因而這新的一營士兵戰鬥力還不錯。
劉壽給駱俊四人各送了一套錦衣作為中秋禮物,又帶著部下比試騎射。很是熱鬧了一天。
晚上,陸康邀劉壽一起賞月。陸康之子已經出仕,老妻和孫子都在吳郡老家,佳節想起家人,自斟自飲漸漸有些醉了。劉壽不能飲酒,抱著陸康送的直項琵琶,彈唱著漢韻悠揚的腔調。
此時已是秋意漸濃,劉壽不知不覺坐得晚了,回去覺得頭有些重,第二天起來又病了。
這一回痊癒之後,劉壽深覺自己實在是有些體弱。想自己白天還能開弓騎射,誰想晚上稍一吹風就倒下了?於是也搬到兵營里住,有時興緻來了也會親自帶著部下邊出遊邊操練,或登山,或在江邊馳騁。
若非時常有慕名拜訪的文士,劉壽幾乎是流連山水,不肯回城了。
就這樣,在日復一日的炊煙與薄霧中,秋景漸漸寥落。
到了臘月里,劉壽收到周瑜的來信,說因父親周異病故,他要回舒縣老家守孝,不能等到劉壽回京了。
沉醉於楚地如煙景色的劉壽恍然驚覺,歷史的車輪滾動著一刻不停,美好的日子馬上就要一去不復返了。
----
轉過年來就是光和七年,離黃巾起義不到兩個月了。
剛過了劉壽就拜別了陸康,再跟本地一些相熟的士子設宴作別,準備率部北歸。精華書閣
拔營前夜,劉壽來到江邊,對著熟悉的薄霧和遠處影影綽綽的郴州城,哼唱起了另一個時空的小調: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北宋秦觀踏莎行)
此番北歸,劉壽正是為了戰功而去。可嘆自黃巾起義之後,國家再無寧日。
八十年漢末三國、三百年兩晉南北朝——
桃源望斷,此恨無窮!
----
從郴州到襄陽有一千六百餘里。
經過長沙,再次走過漢壽、南郡,劉壽頗有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早已因揭舉刺史和進獻犀牛二事名聲大噪的劉壽,此番每到一處州府或縣城,必得太守、縣令設宴,又常有名士豪傑拜訪。
劉壽一路上錄用了功曹書佐桓階、簿曹書佐桓彝,又整編自願找來想跟隨自己的壯士,組成了一人馬的建制。
桓階、桓彝兄弟是尚書桓勝之子,長沙臨湘縣人。此時桓階約二十歲,桓彝略年輕些。歷史上兄弟二人大約在公元187年孫堅任長沙太守時被提拔,後來分仕曹魏和東吳,皆以忠貞節義著稱。
劉壽的隊伍走走停停,一邊探聽著徐刺史所在,一邊還組織人手打獵練兵。
光和七年三月,劉壽掐算著時間來到襄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