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火攻
孫子曰: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
又曰: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
光和七年十八日。
歷史記載的那場發生的火攻還沒有出現,而劉壽進赴長社的時限就要到了,只得先率兵離開穎陰,前進二十里,算是完成了詔令的要求。
出了穎陰這一帶的地勢堪稱一馬平川,除了潩水,再沒什麼屏障可守了。因怕被黃巾包圍,劉壽等人在潩水東岸一處河流轉彎的地方安了營。
如今親自統領著騎兵的駱俊安排人手去四處看過一圈,晚上回來找劉壽,報說:
「長社城外的黃巾有十餘萬之眾,繞城一里之地扎滿營寨,日夜輪番值守,斥候不敢靠近;而曹孟德的兵馬尚不知在何處。」
劉壽有些坐不住了。
自己所知的歷史於眼下而言已是不知道哪個時空的事了,而後漢書、三國志又怎能直接拿來當預言家用?
此時黃巾雖眾,騎兵卻少,又疏於操練,機動性遠不如自己。何況城中也有四萬漢軍,而自己擁兵千騎,若去夜襲使火攻,裡應外合之下未必不能破敵解圍,何須在此徒費時日以待皇甫嵩?劉壽於是招來部下商議夜襲。
這幾日,月在壁宿,正宜火攻。
火攻必有具。
劉壽把用麻油泡了一天一夜的柴禾藤條等物綁成半人高的大球,一連做了百餘個,到時候拿繩子遠遠得拴在戰馬後邊,待沖入敵陣便能點火。又令步兵多備引火之物,若騎兵能破敵,則趁勢燒其營寨。
----
天乾物燥,日間有微微的東南風。
白日里兵將幾乎都睡了一整天,傍晚時埋鍋造飯飽餐一頓,待天黑之後,人銜枚、馬摘鈴,拔營向著長社而去。
四更天時,遠遠地看見了黃巾營寨的輪廓。此時東南風加大,吹過地上的草葉,飛沙走石,時機正好。
眾人從長社西南方向摸索著靠近,直到距黃巾營寨三里處。
騎兵之中負責點火的兵士已經把拖火球的麻繩纏在手臂上;沒有任務的騎兵則往馬尾上了樹枝之類的東西,這是為了不讓黃巾輕易發現他們兵寡。
火發上風,無攻下風。
劉壽召來即將領騎兵作戰黃蓋,最後囑咐了一遍戰術:騎兵從西南向東南衝擊,沿途點燃火球向左側也就是西北方向推過去,不可推錯方向,以免靠後排的戰友在下風處被前面放的火燒到。
黃蓋領命而去。
駱俊也讓步兵列陣往前走。
夏馥、韓暨、桓階、桓彝都乘馬,跟劉壽一起由八十名親兵護著,跟在兩千多步兵身後。劉壽親自拿著旄節,氂牛尾被風吹得飄起來,一下一下掃過臉上。
黃蓋他們靠近米的時候,值守的黃巾兵借著月光發現了異樣,喝問:「什麼人?」
「殺!」
「沖啊!」
騎兵驟然啟動,一排綁了火種的箭頭齊射向黃巾營寨,戰馬緊跟著就直衝過去。
第一個火球被點燃了。
劉壽能看到團火滾進漆黑的營帳中,沿途帶起一串火苗,大概是地上有乾草被引燃了。然後火球撞在一個營帳上被擋住不動了,那個營帳則燃燒起來。
又一個火球。這個滾得遠一點,連著燒著了三個帳篷。
騎兵都沒有火把,摸著黑向既定的方向衝去,火球一個接一個滾向營寨深處。
很快,最早騎兵經過的地方好幾座營帳都徹底燃燒了起來,火焰衝上帳篷的頂部,驚醒的黃巾兵倉惶逃竄。
時機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