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中平二年
從中平元年開始,這個天下數十年都不會「中平」了。
中平元年的第一天,有消息稱「郡國生異草,備龍蛇鳥獸之形。」
皇帝問太常令何解,答:「草木生靈以賀陛下。」皇帝大悅。然而當日京城就流言紛紛,說這是龍蛇起於草莽、天下大亂之兆。
中平元年的第二天,大將軍何進派人請劉壽過府去赴宴。劉壽有些莫名其妙地帶了夏馥、荀攸二人去赴宴,不想卻見何大將軍難得地沒擺什麼排場,只帶了長史王謙作陪,儼然一副商議要事的樣子。
「玉郎可知羌胡之叛乎?」待一坐定,何進便直奔主題。
十一月時涼州就有急報,羌人北宮伯玉反叛。此時皇帝和百官皆認為天下已然安定,些許賊人作亂不足為慮,因而並未作出處置。
劉壽答:「自然知道。日前報說圍攻州城的叛軍已自行退去了?」
「雖退,其勢仍是猖狂。」何進答,隨後示意長史王謙來講。王謙一拱手,便將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原來,羌人北宮伯玉叛亂,將時任從事的邊允和韓約劫為人質,不予放還。涼州刺史左昌派蓋勛率軍駐守阿陽縣,叛軍見阿陽縣無法攻破,便轉向攻打金城郡。在此期間,蓋勛請求左昌派兵救援金城郡,左昌不肯,隨後叛軍攻破金城,斬殺太守陳懿,脅迫邊允、韓約入伙,邊允就此改名邊章,被叛軍推舉為首領。
邊章又率軍包圍州治冀縣,左昌向蓋勛求援。蓋勛率援軍到,斥責邊章等人背叛朝廷。邊章、韓約都說:「如今我等罪孽深重,已經不能投降了。」於是哭泣而去,解開了冀縣之圍。韓約也在此時正式改名為韓遂。
何進待他講完,道:「想那邊章不過區區從事,竟驟為首領、統數萬軍。昨日傳那異草之說,陛下猜測或許應在其上。」
「如此說來,勢要派兵去剿滅此人了。」
「正是。皇帝有意派皇甫車騎去平叛,只是我想,皇甫車騎如今部曲方才遣散,若再使將兵,恐其勢過大。玉郎如今左右無事,不如便去這一趟吧?」
「大將軍放心。但有差遣,我定盡心竭力以報陛下。」
何進滿意,又問道:「某聽聞,在汝穎時皇甫車騎曾推功於朱車騎?」
劉壽對他這般提防那兩位車騎將軍有些心驚。只是謹慎答道:「我雖在營,不得知其詳盡也。」
「情形如何?玉郎快說來。」
「當日軍議之中,突報不見了朱車騎部下孫堅,朱車騎便先行出帳。皇甫車騎寫完奏報便僅與我過目,我看時,斬獲皆如實。至於推功一說,實不得而知。」
何進道:「如此么?好!」
「哈哈哈哈」何進突然笑起來,舉杯說:「玉郎,且滿飲此杯!」
劉壽跟著舉杯,這個話題就此揭過。
待回府後,劉壽問計於夏馥、荀攸二人。荀攸道:「自顯宗以來,車騎將軍皆以宦者任,未有外臣領兵數萬而常置者。」
劉壽也覺得是這個道理。只怕這回皇甫嵩、朱俊的左右車騎將軍名位保不住多久了。於是又問:「如此說來,我若去涼州征討,歸來是否如今日之車騎…」
「然也。」
劉壽剛想問自己是皇子會不會特殊些,荀攸便果斷答了此言。
劉壽再仔細一想,皇子又如何?歷史上靈帝為了廢劉辯而立劉協,在兵權上做文章,掀起了好一陣風雨,也未見如何顧念骨肉之情。
荀攸又答:「昔東平王以驃騎將軍輔政,時無大將軍、車騎,,引而自退。今二者已置三人,將軍名位雖與東平王同,其勢非比。何不早退,存身立命,保全以觀後效?」
作為一個天眼玩家,劉壽聽見「後效」自然想到后諸侯割據的那種後效。於是悚然一驚,抬眼看時,荀攸也看著自己,彷彿他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只是如今真有人能見微而知著,僅憑今年大將軍、驃騎、左右車騎這四輔將之立,便能想到日後那般遍地都是將軍位、軍閥混戰的場面么?
無論如何,此時隱退確實是個辦法。劉壽笑了起來:「既有令名,復求爵命,可兼得乎?」
——既然自己居高位而備受掣肘,不想暴力突圍的情況下,不如暫時隱退?
----
劉壽又跟其他幾人說了此事,表示對想離開自己府上的人,可以幫著舉高第。
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地,無一人求去。
中平二年正月,大疫。
此次大疫主要是之前戰亂的地區,洛陽也受了一點影響。
劉壽趁機上疏:「今方域晏然,要荒無儆,將遵上德無為之時也,而疫災突生,是以告修兵養民也。文官猶可並省,武職尤不宜建。乞上驃騎將軍印綬,以崇安養之德。」.
皇帝不準,劉壽又奏說時逢大疫自己想要出去行醫。
再不準,再奏寫了一篇廢話表示要效仿東平王的美德。
三請之後,皇帝應允,下詔允許劉壽上交將軍印綬去封國;以驃騎長史為趙太傅,掾為中大夫,令史為王家郎。
劉壽回府剛開始打點行裝,宮中又降一詔:
「趙王壽留居洛陽。」
於是乎,劉壽就此過起了……跟任驃騎將軍時一模一樣的半隱居生活。除了不去上朝,好像什麼都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