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八章:凄涼的謝幕
一個風雨飄搖的日子,褚遂良終於等來了生命中最後的時刻。
小童惠南把一碗米粥放在茶几上,伸手扶著褚遂良的肩膀。
「刺史,你還是喝點吧。你已經三天沒進一滴糧食了。」
褚遂良正看昏聵的眼睛,凝望著外面的雨絲。
「陛下,老臣是忠心耿耿的圍著帝國著想,你,為何偏聽奸臣之言啊。」
他用手推開粥碗,低聲問道,「京城那邊,還沒有消息嗎?」
惠南眼圈兒發紅,慢慢回道,「老爺,京城如今也是亂得很。誰還有什麼消息能傳到這蠻荒地帶。唉,這都是命啊。」
「太尉呢?」
「回老爺,太尉已經被貶去黔州了,他如今也是自身難保啊。」
「那靖王爺呢?」
「聽說,王爺現在到終南山休養去了。皇上特別吩咐工部,在終南山擴建仙廬勝境,加蓋了很多寺廟和別墅。據說,王皇后也去了仙廬。」
人算不如天算啊。
「咳咳!」
褚遂良咳嗽一聲,面色一黃,眼睛里流出兩行熱淚。
惠南再一看,褚遂良已經閉氣而亡。
那一年,他整整六十三歲。
…
涼州州長趙持滿健壯有力,精於射擊,喜俠好義,他的姨母是韓瑗的妻子,他的舅父、駙馬長孫銓,是長孫無忌的族弟。
長孫銓因長孫無忌忤逆案,被流放嶲州。
許敬宗恐怕趙持滿兵變,遂誣陷他跟長孫無忌一同謀反,用驛馬車把他帶到長安,遂逮捕下獄,酷刑拷打,備受酷毒。
趙持滿始終不肯招認,申辯哀號道,「身可誅殺,口供不改。」
賈代化等人無可奈何,只好替他作一份口供,結案奏報。
畸笏叟等人,手持李治的密令,斬趙持滿,屍首橫躺在城西血泊之中,親戚沒有人敢去探視。
趙持滿的朋友王方翼嘆息道,「欒布哭彭越,是道義;姬昌掩埋野地枯骨,是仁愛。在下位的人不失道義,在上位的人不失仁愛,難道就不可以?」
於是前往鬧市街,收拾趙持滿的屍體安葬。
李治聽到消息,也不加罪。
王方翼,是王雨綺的堂兄。
長孫銓抵達流放地嶲州,縣令朱端仁迎合上級心意,秘密指使一幫地痞惡霸,用亂棒把他打死。
李治派監察御史、大理寺和刑部,分別前往高州逮捕長孫恩、象州逮捕柳奭、振州逮捕韓瑗,全都戴上木枷,用鐵鏈捆綁,押回京師。
另命外州縣刺史帶人沒收他們的家產。
長孫恩,是長孫無忌的族弟。
一個月後,李治授權李績、許敬宗、辛茂將,會同任雅相、盧承慶重新調查長孫無忌叛亂事件。
許敬宗又派立法官(中書舍人)袁公瑜等前往黔州,再度深入追查長孫無忌謀反內情。
袁公瑜等抵達黔州后,用苦刑拷打,強迫長孫無忌上吊身死,距李恪含冤受誅時詛咒六年有餘。
李治下詔,命將柳奭、韓瑗就地處決。
使節遂在象州斬柳奭,而韓瑗已經去世,使節打開棺材,驗明確是韓瑗屍體,才回京師復命。
長孫無忌、柳奭、韓瑗三家,財產沒收,近親全體流放嶺南,男子當奴、女子當婢。
常州州長長孫祥因跟長孫無忌通信,被判絞死。
長孫恩又被放逐檀州。
李治下詔,召回普州州長李義府,當國務院兼文官部長(兼吏部尚書)、一級實質宰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姓長孫、姓柳人家,受長孫無忌及柳奭牽連而被貶降的官員有十三人。
洪州軍區總司令高履行再貶作永州州長。
于志寧再貶作榮州州長,于姓家人被貶降的官員九人。自此以後,帝國大權落入皇后武曌之手。
…
不久,太子李弘行加冠禮(李弘本年七歲),赦免天下。
天氣漸冷,李治最初患有一種昏眩頭痛症,深感痛苦,後來視力衰退,眼睛也看不見,文武百官及政府各單位奏報政事,李治就命皇后武曌裁決。
武曌天性聰明敏捷,而又研讀過文學及史書,對政事的處理,李治都十分滿意,因此遂開始把政事交付給她,武曌的權力遂跟皇帝相等。
最高立法長(右相)河間郡公李義府,主持官員任免升降工作,仗恃皇后武曌的權勢,專門出賣官爵,對官員的資歷隨意排列,以至大街小巷充滿怨恨之聲。
李治不斷聽到報告,有一次,心平氣和地提醒李義府道,「你的兒子和女婿很不謹慎,做了很多犯法的事,還得我出面替你掩飾,你要小心。」
李義府臉色驟變,脖子面頰上的青筋都暴出來,質問道:「誰告訴陛下的?」
「只要我說得對,為什麼要我交出檢舉的人?」
李義府一點也不在乎,也不自責道歉,竟邁開腳步,緩緩走出去。
李治因此大不高興。
星象學家杜元紀警告李義府,說他的住宅有監獄氣息。
李義府大驚道,「我靠,這如何破解?」
杜元紀笑道,「只有積存二十萬串錢,才可以鎮壓得住。」
李義府十分相信,貪污聚斂,越發凌厲不擇手段。
李義府親娘去世,李治特別准他初一、十五日守喪哭泣。
可是李義府卻換上平民衣服,跟杜元紀到長安城東,攀登古墓,等候觀察天邊呈現的氣色。
於是有人檢舉李義府秘密研究災禍怪異,暗中準備政變。
李義府又派他的兒子、太子宮事務管理署事務官(右司議郎)李津,找到長孫無忌的孫兒長孫延,勒索七百串錢。
命長孫延當水利部長(司津監),被右金吾軍(衛軍第十二軍)出納官(倉曹參軍)楊行穎告發。
李治下令逮捕李義府囚禁,指定國務院司法部長(司刑太常伯)劉祥道,會同監察官(御史)、最高法院院長(詳刑),聯合調查審判。
命司空李績當最高審判長,查出每種罪行都有證據。
李治下詔開除李義府官籍,流放嶲州,也開除李津官籍,流放振州,李義府的兒子及女婿,一律開除官籍,流放庭州。
消息傳出,無論官民,都奔走相告,歡呼慶祝。
有一次,李治談論楊廣,對左右官員說道,「楊廣因拒絕臣屬的規勸,以致帝國覆亡,我時常作為警戒,虛心誠意,要求直言,可是竟然沒有人說話,什麼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