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尋找支援
8尋找支援
張課非常的鬱悶,看來爸媽心意已決,輕易難以被說服。這種被綁架的感受實在糟糕。關鍵是還不能不理會,否則結果真的像張成立說的,不管填什麼志願,最終第一志願都會被改成清花。
有可能寫入校史的榮耀,讓大家都蒙蔽了雙眼。至於張課的感受,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張課回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認真分析自己當前的處境。自己萬萬不能接受浪費4年的時間,前去京都就讀清花。現在的困境是如何說服父母,至於學校方面,料想也不敢亂改他的志願。關鍵是父母聽學校的,不願聽張課的。如果父母改了他的志願。天下雖大,張課還就真的找不到地方說理去。如果說父母為了孩子離家近點,把志願從好的學校改成差一點,還有人聽聽。現在把自己的遭遇說給別人聽,換回來的大概只有一句,這熊孩子也太不懂事了。這種憋屈無法訴說,也無法排解。
自己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聽見外面王芳喊:「寶,大熱天的,出來洗洗再睡。」
張課賭氣說:「不洗!還有,你別老是寶啊寶啊的叫,我有名字,叫張課!」
張成立立刻聽不下去了,叫到:「張課!怎麼跟你媽說話的,叫你出來洗澡還有錯了?我告訴你,你可別作了,小心你皮緊!」
張課心煩氣躁,也不敢大聲回頂,只是倔強的即不說話,也不出去洗澡。只躺在床上盤算該如何辦。
「算了,算了隨他吧,愛洗不洗。」王芳打個圓場。心裡還是美滋滋的,雖然孩子一時想不通,也無關緊要。
她拉了拉張成立的衣袖,要他進房間。兩人上次同房早已忘記是多久之前的事了。趁今高興,也想儘儘作為妻子的義務。這些年來,心思完全放在張課身上,多多少少的忽略了張成立的感受。今晚就好好彌補他一下。
張課躺在床上聽到從爸媽房間傳來的細不可聞的聲音。會心一笑,看來爸媽的心情還是不錯的,那報志願這事就有轉機。
目前最要緊的就是找到有力的強援。幫助自己一起說服爸媽。想來想去,沈曉明老師是最合適的人選。兩人關係本來就不錯。沈老師本身就是清花畢業的高才生。目前他處境更能說明問題:考上清花分配不好,也就這樣。只是自己是否能說服沈老師出面,心裡同樣也沒有底氣。
張課就這樣在轉輾反側中睡去。
第二天醒來時已經日上三竿,張課起床不見爸媽,這個時間應該上班去了。看見鍋里熱著稀飯,就點鹹菜吃了幾口,就向一中找沈曉明老師去了。
今天已經有高三的學生陸陸續續到學校報志願了。
「哎哎,那個就是三班的張課,」
「聽說估分六百三,清花手到擒來,牛逼」
「平時也沒看出來呀,年級第一的不一直是一班的楊波嗎?」
「聽說楊波考砸了,才估了550分」
「550分還叫考砸了?你考的好,估了多少分?」
「跟我比,小爺我估了450」
大家哈哈一笑,一鬨而散。
張課到教職工宿舍找到沈老師。
沈老師笑嘻嘻說:「恭喜你呀,清花學弟。637要創造歷史了,建校以來最高分。」
「沈老師,你可別嘲笑我了,我來是求助來了」
「哦,你還有什麼難事?說來聽聽」
「我想請你幫我說服我爸媽,我想報復丹,不想報清花」
「你可別害我,讓校長知道我壞了他的大事,非讓我滾蛋不可!」
「沈老師,連你也見死不救?」
「不是我見死不救,關鍵是我也說服不了你的爸媽呀,這邊是眾望所歸,那邊是刀山火海,我就不明白了,你為啥偏要報復丹呀?你還不知道吧,曹校長都發話了,考上清花獎勵1千,還要親自為你牽馬墜蹬,開車巡遊整個縣城。」
「為什麼非要是清花?復丹差哪啦?復丹建校的歷史比清花還早。」
「那能一樣嗎,就憑我們是清花!來來來,我也想聽聽你為什麼這麼不待見我們清花」
「沈老師,如果我說的有理,你答應我幫我說服我父母。」
「那要看你能不能先說服我了」
「沈老師,我的一些想法,你聽聽是不是在理,首先,我認為選好的學校不如選好的專業,我承認清花的名氣比復丹大,但清花並不是所有的專業都是最好的,清花的強項是計算機與建築,但我想學法律,清華沒有這個專業,而復丹從29年就初創法學院了,后雖幾經改組與調整,但依然薪火相傳。自從1981年恢復法律學專業至今已有十年了。」
「清花不是沒有法律系,清華法律系也是29年就有了,只是52年分出去了,現在的華夏政法大學的前身就是清花京大的法律系,還有燕京和輔仁這2所已經撤銷的學校法律系也併入華夏政法了。如果你真想好學法律,華夏政法大學是最好的。」
「這第一條只是我不報清花的原因,其次,我想去滬市,我想去復丹學習經濟法。以後滬市就是華夏乃至整個遠東地區的經濟中心,京都是政治中心,在經濟上的地位完全不能同滬市比。」
沈老師打趣說:「你說滬市是經濟中心,他就是了?你是國家領導呀,總設師同志是不是要聽你的。」
「不是總設師同志聽我的,而是我聽總設師同志說的,我們自79年與美帝建交就一直尋求改革開發,這是教員時期就定下的國策。乒乓外交就是教員搞得。1930年以前,滬市就是遠東的金融中心,因為滬市的背後是十幾億人的巨大市場,跟我們窮不窮沒有關係,只跟資本是否能賺到錢有關。30年代的老滬市,我們已經極度落寞了,滬市作為遠東的經濟中心位置還是相當穩定。以前有一個城市可以與滬市相提並論,那是衛津,衛津的沒落正好證實了滬市的地位,因為滬市依託的江浙資本的力量遠遠強過北洋政府的官僚資本,衛津的沒落就是必然。
滬市的沒落是因為新華夏與世隔絕的狀態造成滬市無法發揮金融中心的功能。而華夏的巨大市場與隔絕的狀態,成就了香港與新加坡。使得他們成為華夏與世界的橋樑。
現在,我們開始搞改革開放了,79年1月與美帝建交,月底總設師同志就訪美,2月就打越南,主要就是要改善我們與西方的關係,為開放奠定基礎。
84年大閱兵展示東風5,這是開放前我們的定海神針,有了東風5,我們就能挺著腰桿搞開放。所以85年才敢裁軍一百萬,86年的電影血戰台兒庄就是向對面釋放信號,87年就開放了彎灣地區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這幾年台商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