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放生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正如行走一樣,邁了左腳,右腳也得跟上去,交叉進行循環往複,方能漸行漸遠。斯時,正值金蒙交戰之際,在河朔地區蒿城東南十公里處野庄鎮,該鎮有一村莊名曰白婁村。時年,盛夏之際,又逢旬日連陰雨,滹沱河水暴漲,致使洪水泛濫成災。
地里莊稼大受損失,村民們屋舍浸泡在洪水裡,搖搖欲墜。有的土垣浸泡透徹,遂「呼塌」聲中委然墮地,隨波逐流。在水中泛出混黃濁流且瀰漫開來,縷縷煙絲般遊刃有餘起來。宛如吃人的蟒蛇狀吞噬著生靈的肌體,侵擾著安靜的田園生活。
村民們從水裡打撈著自己的家什,還有沒有主的死雞爛豕,對於忍飢挨餓的人來說,這些或許就是求生的資本。人們把這些屍體掛在樹可把上,燃著火烤燒著,不時發出「吱吱」聲,一縷縷白煙裊裊娜娜升騰著。聞著絲絲沁人心脾的味道,圍觀的家人或旁人,不時地用舌頭舔擋著涎水外溢。一雙雙眼珠子里噴射出團團烈火,彷彿大戰前的一次演練,亦或是欲進不能欲退不可的「雞肋」遊戲。
每每這時,都是神情往之,不敢懈怠一毫一厘的分享。
房屋已坍塌,周圍被洪水肆虐,人將何往?便成了災區群眾們吃住的頭等大事。災區群眾們看到眼前景象,一片狼藉,一片汪洋,一片迷茫。他們以家為單位,以臭味相投為組合,開始尋找他們的伊甸園。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亘古相傳的老人言,道出了大自然的一些奇迹。
在舉家搬遷的災區群眾里,有一大家子,此家姓皇,實屬皇氏娘家人。這幫皇氏便四處尋覓,終選定一高土岡上,遂安家落戶。雖說落腳地與原住地相距兩箭之地,可人們的惆悵與不舍還是在心海里繚繞,久久難以澄澈。
自此以後,原住村裡兩大姓氏,皇氏與焦氏分道揚鑣。焦家弟兄在原址附近掘土築堤建立家園。一分為二的村落,原址東部焦家人所成立的村子叫東白婁,原址西不遠處,以皇氏,張氏等成立的村莊,被官府造冊起名西白婁。
俗話說:膽大的去經商,膽小的來開荒。這句話也不無道理。
可事情也有出入,這對於皇氏家人來說,就有點不相同了。
原來,皇氏家族有不少習武之人,據說,這種風氣已歷世數代,且武藝精湛,一個個功夫非凡。這家成立的武館也是遐邇聞名,慕名學武者趨之若鶩。
斯時,這家武館常被當朝皇帝所青睞與厚重。下面要給客官講的故事,便是來源於此。
皇太基,名全,后因其為元朝滅南宋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被皇帝封為宣武將軍,藁城野庄鎮西白婁村人(與清朝皇帝皇太極不是一個人,只不過發音是對點字而已)。為村內一大姓氏,累世家境富裕,可到了皇太基爺爺那裡,家道中途沒落,淪為貧民,這與皇太極爺爺不務正業有很大關係。
當地有一句流行語:千頃地,一棵苗。皇太基爺爺是獨生子,雖說家有良田萬畝,可皇太基爺爺皇霸酷愛武術。皇霸承襲家傳武藝之後,並不滿足,遂變賣大量土地,遍尋名山大川,古柏名剎。皇霸拜訪邀請這些有名望功夫卓群的名家,光臨自己所建立的精武館。
皇霸仗義疏財,很少向徒弟們要學費。在全國知名武術大家指導下,皇霸子弟們武藝大增,一個個生龍活虎,且出手神出鬼沒。常常讓對方不知拳腳蹤跡。一時間,皇霸精武館聲名鵲起。不少學子慕名而來,拜師學藝。
就這樣,一路折騰下來,皇霸武館弟子急劇上升,可是,皇霸家業日漸凋敝。
及至到了其孫子皇全皇慶這一代,皇家家底告罄。
俗話說得好: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皇太基從小就聰明伶俐,無論做什麼事,都是使好心。
一次,皇太基與村裡幾個小夥伴去地里薅草,在綠茵茵的草叢裡,他發現了一條小長蟲,綠色,這條小長蟲受到驚擾而想離開,由於蛇的活動,皇太極才發現了它。「快來看,小長蟲。」受到驚嚇的皇太基脫口喊道。小夥伴聽到皇太基發現了小長蟲,一個個手裡緊攥著小彎刀,跑到皇太基跟前。「在哪?在哪?」一個為首的小孩子問道。「在這」皇太基用手指給他們看。只見同樣受到驚嚇的小長蟲慌慌張張地逃跑著,為首的那個孩子,膽子真不小,一手提溜著長蟲尾巴,在空中掄了幾圈,另一隻手舞動起小彎刀,準備殺死這條小長蟲。「嫑害巴人介,」皇太基急忙喊道,看來他是有點急了,「給俺,那是俺發現的。」就這樣皇太基把這條小長蟲提溜回了家。一開始,皇太基把小長蟲放在了瓦罐里,天天喂吃頭,自己把捨不得吃的飯食也餵給了它。
這條長蟲長得很快,幾個月過去了,這條小長蟲在瓦罐里已經盛不下了,無奈,皇太基把這條胳膊粗的大長蟲弄到了村外,並對著長蟲梳(注)捻道:「你也長大了,也該獲得自由了,你願意去那裡就去那裡吧。」
只見這條長蟲沖著皇太極點點頭,從它的眼神里流露出眷戀,一種情感,長蟲也是有靈性的,它的眼睛里淌出了淚水。「你要好好活著,不要禍害人介,」皇太基末了又補充道,「不然,我不會輕饒你的。」這條長蟲給皇太基不停地施禮並頻頻點頭示意,然後它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皇太極,逶迤進了大草荒。
註:梳捻,就跟用梳子擺弄頭髮一樣,弄直弄理順。這是民間俗語大意為教育提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