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亂世生存指南

四 亂世生存指南

工賜覺得春秋末期一點都不春秋,春秋給人的感覺應該是溫和的;春,本應是播種的季節,懷揣著希望;秋,本應是收穫的季節,收穫滿足。

這兩個季節本應都是快樂的,但工賜一點不快樂,自己的所見所聞,皆如酷暑般暴烈,令人煩躁。

春秋末期尚且如此酷烈,那麼不久之後的凜冬戰國呢?

王侯將相尚且難以善終,庶人布衣又該當如何自保?

關於去希臘看禍國殃民美女的宏偉計劃,哦不對。

是關於組建商隊去西域開拓市場的偉大計劃。

當工賜向父親提出這個偉大計劃時,工父有點神秘兮兮地拿出了所謂的『傳家之寶』。

工家的『傳家之寶』在桌面上鋪展開來。

這所謂的天下地圖,上面十分隨意地劃分出了數十個區塊,每個區塊上面一兩個字代表著一個諸侯國,很多小的諸侯國還有一些不知名的符號註釋,此外就是大河大江,還有潦草的幾筆商道路線圖...

「這就是父親所說的天下版圖?」工賜手指著最西邊一大塊空白,只有犬戎兩個字,就這潦草到連草稿都不算的塗鴉,竟然還畫在了一整張皮革之上。「秦國以西,就犬戎兩個字就沒了?就這?」

「這已經是我行商數十年所積攢下的最全面地圖了,雖然其中不少小國可能被滅了,或者反覆復國,遷徙,但這可是包含了整個周天下的,至於更加詳細的各國碟圖,那相當於各諸侯的命根子,怎麼可能輕易示人呢?除非是『裂土封地』或者『割地求和』時,才會拿出圖版丈量。咱們有這圖已經很不錯了,為父就是靠著這張圖行商,在列國之間低買高賣發家的。」

工賜翻了翻白眼,自己對於漢代的歷史還是挺熟悉的,畢竟關於漢唐的影視劇都被拍爛了,只要是個人,多多少少都會了解一些,因此對漢代的疆域圖也略有了解,而眼前這潦草的皮革,根本不能稱之為地圖,還天下呢。

自己地理其實不差,畢竟後世工作原因,出差去過不少地方,只不過時隔多年,河流改道,許多自己記憶中的地方尚未開發,太多的不確定性了,不過再怎麼著,眼前皮革上的塗鴉,是無論如何都入不得眼的。

自己隨便一眼都能看出不少錯誤處,比如山脈的大致區域,,比如沿海的部分,竟然畫成了一條圓弧。至於這裡大河河道的路線於後世差異極大,則很可能是兩千多年來改道了。

畢竟有記錄以來最早的社會問題就是水患,後來人多了,農業革命之後,才輪到了糧食問題。而水道對於糧食產量的影響,幾乎勝過蝗災,旱災,只要水道設計分佈地足夠合理,就能大大降低乾旱的影響,於是歷史上對於江河的治理,一直是件極為重要的大事。

這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的出現,大大增加了墾荒效率,已經擺脫了對於『井田制』的依賴,人們開墾荒地,開拓河道,引水灌溉,已經成了常態。

正是因此,諸侯國的人口數量,良田畝頃,都在快速增長中,國力也飛速增長。

而周王室內耗分裂,又不斷地分封土地出去,此消彼長之下,早已沒了制衡諸侯的實力。

再加上偶爾出幾個不太靠譜的領導,比如周幽王廢后,被老丈人巧立名目,引犬戎作亂所殺,於是這類事件就成了壓垮王室的最後一根稻草,幽王這麼個懂得哄女人開心的好男人,也被列為千古罪人。

為什麼要討女孩子歡心?還不是因為愛嗎?而一個有愛的,

又尊重女性的男人,再壞能壞到哪裡去?若不是身為天子...好吧,他是天子,活該,活該死的時候京畿周邊的諸侯都不為所動。

扯遠了,實際上,春秋各霸主早有了滅掉東周王室的實力,而霸主尊王,不過是因為周禮的影響力猶在,依照禮制的思維慣性尚存而已。人的慣性思維一旦被打破,比如鄭莊公之輩,不顧及名聲的前提下,就可輕易拿捏周天子了:沒事割你點麥子,還讓破例送質子,但即便如此,明明在打贏了的情況下,還是留了些餘地,給了台階下。

春秋末期的微妙平衡,只不過是因為近百年的晉楚爭霸,互相內耗了國力,誰都沒絕對把握的前提下,周王室才得以在這微妙平衡中,繼續坐擁天子名頭,實際上很多代周天子,連給先王舉辦葬禮,都需要各路諸侯支援了。

以工賜淺薄的歷史功底,也就知道這麼些個大概。

基於現在的情況,相比於組個商隊去開拓未知的商道,遠不如先了解當下社會,再尋出路,或者找個立足之地;而說到了解,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融入。

想到這,工賜內心暗嘆:『都五年了,還是繞不開嗎?古人以詩明志,以詩傳情;士家貴族群體更是以說話含蓄著稱,你要問他怎麼個看法,有何打算立場?回答一開口就是《詩》!

這也不能怪貴族規矩多,畢竟他們也沒安全感啊,話不說滿,吟詩表述,保留最終解釋權,給雙方都留有迴旋餘地。畢竟很多人代表的可是整個世家,乃至於全國,內部也是需要意見統一的,話不說滿,是很有必要的。

總而言之: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想要融入社會,終究還是逃不過啊。』

男子漢大丈夫,想到就做,工賜小手一拍地圖,大聲道:「父親,我想好了,我要學武!」

工賜今早無意間聽到前來對賬的幾位店鋪掌柜談話,好像說自己的上任,那位『路由器先生』就是個高手,據說在齊魯邊境,遇到強人襲擊,他一個人誅殺十幾個強盜,雖沒親眼所見,但也足夠心嚮往之了。

再說了,哪怕武學威力,沒有自己想象地那麼誇張,至少萬一哪天逃命,也能跑得比別人更快吧?逃命能否保住小命,往往不是取決於你跑得有多快,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關鍵在於你跑得能不能比別人更快!

工賜現在想想才有點后怕,幸好當時那位先生沒有情緒失控,隨手宰了自己泄憤,不然死了也是白死。

正所謂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先學「上策」總是沒錯了;其次就是學詩禮,融入時代,才好尋求機會,以待天時,謀求一個安身立命之處。

「另外,若有先生願意教我,我也願意學詩禮。」

工父有點無語,這一大早的,又是要看地圖建商隊,又是要學武的,自己也是醉了,陪這小子折騰半天,『傳家之寶』都拿出來了,一句誇讚都沒有,遂有點意興闌珊:「你這小子怎麼想起一出是一出?要學點武藝傍身也不是不行。

只是你可要想好了,我雇些武夫教你容易,但你真要學武,那可是很辛苦的。還要堅持,三伏臘月都不能停歇,學武可不同念書輕鬆,一旦荒廢,不進則退。」

「呃,想好了,我又不是要當高手,亂世與人爭強斗勇那是嫌命長,只是想學點強身健體,最好是那種健步如飛的輕功,萬一碰見壞人,打不過,跑得快也好。」

「就這點出息?」

「就這,莫非父親還想我親自與人爭強廝殺不成?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刀劍無眼,況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父親真的忍心嗎?」

「不不不,沒出息點也不是壞事,那就都依你吧,我親自去物色人選。對了,下午別亂跑,今天初一,別忘了祭祀。」

「知道了。」工賜揮揮手,指了指桌上的『傳家寶』示意帶回去。

這時期,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祭祀,有祭祖的,也有祭祀鬼神求保平安的。據說這個傳統在後世不少海外華人家庭都還依然保持著,尤其以東南亞祭祀最為隆重。

於是每月的初一十五商販都比較清閑,祭祀可是大事,一應所需早就提前備好了;工家的規矩就是讓各地掌柜的,每月初一抽時間來對上月的賬,完事就可休沐回家了,只要來早點,就不會影響祭祀時辰。

或許這便是『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的說法由來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戰國生存指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戰國生存指南
上一章下一章

四 亂世生存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