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普:北宋的杯酒釋兵權
連續更新了好久了,持續輸出好累。
今日請假。
就放一張科普吧。
老規矩,可以跳。
看瓜的文前面的一些看客的段評之類的,總覺得大家對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有很大的誤解。
這裡也單獨來一章說這事。
也是想到哪裡說到哪裡,要是嚴謹一點應該按順序來寫北宋的幾大黑透了的污點的。
【釋兵權這事,是進步的,是先進的,操作起來並不是所謂杯酒就完事的,此處畫重點。】
【從杯酒釋兵權的背景五代十國說起】
唐之後一直到宋初,五代十國持續了54年,前後更迭了5個朝代,有帝13人。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周,後漢。
十國——宋初其實沒有十國的說法。是歐陽修自己重修了一部五代史,即《新五代史》才有了十國的概念。而最終確定十國概念的是清人吳任臣,然後延續至今。
事實上這54年裡遠遠不止十國,還有大大小小的並沒有立國,但實際兵強馬壯的割據勢力,還有實際立國了,但歐陽修從他的角度認定為不能列入十國的國家。保守估計最少是15個。
跟本章中心話題無關,就不表具體國家了。
中國歷史幾千年,諸多封建王朝,真正奉行的並非法律條文,而是禮儀道德,孔孟學說,帝王神授。:
就像楚國伐隨國,不能因為我本蠻夷,而要師出有名。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貫穿了整個封建王朝統治時期的正統思想。
帝王則推崇三綱五常、君權神授,比如生有異香,夢龍入懷的神授現象。比如皇帝就是高高在上,下面的人就要侍父奉君的概念灌輸。這才有一代一代的臣子們護著幼主延續正統傳承。
五代十國的時候則完全不是這樣。
整個上層的構成,幾乎全部都是武人。
不受儒家傳統思想影響,不受樸素的倫理道德約束,不明禮,輕文人。
乾兒子坑爹奪權就有4位,親兒子也不消停,還有各種各的荒唐事能想象的不能想象的都發生了等等等等。
真箇兒是群魔亂舞的時代。當時當權人在意的僅僅是武力,自己能不能打,手下有多少兵,佔了多少地盤,能搜刮出來多少工資及享用。
當時的情況用一句話概括,「天子,兵強馬壯者當為之,寧有種乎?」
通俗一點說,拳頭大就能稱王,出身都是狗屁。
延伸出去,就是老子都不知道老子能活多久,搞不好哪天就掛了,所以變本加厲的享受人生。
趙匡胤就是在這樣的亂世里長大,並一步步往上爬,最後建宋的。
【接著說說趙匡胤這個人】
趙匡胤有別於好多任開國皇帝,他並不是苦大仇深的長大的。
小時候爹給力,娘給力,養大了,還給娶了媳婦生了娃,家裡兄弟姐妹和睦友好,一直到二十歲才開始面臨養家活兒的現實。
他也是真的老老實實的去找工作了。
年輕人,眼高手低的,經歷了兩次挫折后,趙匡胤才到了郭威處。
打工嘛,有挫折才有進步,到了郭威處一開始就當了個小兵,後面抱牢了大腿就青雲直上了。
直到登基前,還有趙匡胤的趣事,說,這位愁眉苦臉的回家說軍里的煩心事,被他已出嫁的剛好回娘家的姐姐拿著擀麵杖追著揍了一頓。
說大男人拿外面的事來嚇唬家裡人,不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兒。做什麼事想做就去做,能做就去做,在家裡嘰嘰歪歪的算什麼事。
通常封建時代,就算是再開明的家庭,都以男人為主導,威嚴不可輕犯。
當時的趙匡胤已經是軍中一線將領回家還要被姐姐揍。
典型的血脈壓制!!!
由此可見,趙家的家庭教育是很過關的。
並沒有因為他是男人而且事業有成,就在家稱王稱霸,長幼有序的倫理綱常深入骨髓。
本人靠譜,不殘暴,不憤世妒俗,人以群聚,他結交的兄弟朋友們也都還不錯,而且是以趙匡胤為中心的一群兄弟。
不然你說這黃袍給誰披不是披。
他自然是有那種天生的魅力讓大家信服。
也因此,他的釋兵權進行的很絲滑。
【接著再說釋兵權的具體做法】
趙匡胤建宋后,他自己就是武將,也深知武將能造成大多的後續問題。
他面臨的情況比任何一個開國君主的情況更嚴峻,禮樂崩塌,大家真的是打從心裡沒有什麼忠誠概念的,拳頭大就是王道。
釋兵權這件事的具體操作,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輕飄飄的一頓酒,幾句話。大家都光榮下崗,回家吃老米。
據當年的記載,老趙請了一頓酒,說了些話,然後大家就請辭了,過幾天的詔令就是:
「以石守信為天平節度使,高懷德為歸德節度使,王審琦為忠正節度使,張令鐸為鎮寧節度使,皆罷軍職。」
這裡面有趙匡胤十兄弟中的兩位——石守信、王審琦。
另外的兩位,後周留下的人,跟趙匡胤關係還不錯。
節度使這玩意是唐時一直到五代貫穿整個時代的關鍵詞。
那就是地方的王者,可以在地方自取稅收,可以在地方安逸享樂。同時,公主們都下嫁了。皇親國戚,加上地方霸主。
這個福利杠杠滴。
當然也有義務,鎮守一方,防禦西北。
整個西北方向,有這些老將看著,真的是穩穩的,他們把住了大後方,這才讓趙匡胤能安心的在南邊打仗,而不至於顧此失彼。
在後期的統一進程里,這幾位還有人被趙匡胤招回來幹活。
除了這兩位,我們再看看十兄弟里的其他八位。
李繼勛、重贇、劉光義(劉廷讓)、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王政忠。
我們把趙匡胤當年的義社十兄弟個人履歷拉出來看看。
【第一位——李繼勛】
十兄弟的老大,早年官比趙匡胤高,世宗打契丹的時候成了趙匡胤的下屬。
陳橋兵變時,李繼勛沒有在場,時任安***節度使,此後依然鎮守地方。
960年,遷移昭義軍節度使。967年。加同平章事為使相。968年攻北漢,直抵北漢都城太原城下,圍攻太原。969年,作為前軍都部署隨趙匡胤進攻北漢,970年遷移天雄軍節度使。太宗繼位后,李繼勛的使相銜升為侍中。977年,李繼勛回洛陽治病,以太子太師致仕,老病而死,終年62歲,追封隴西郡王,謚庄武。
他的兒子:李守恩官至如京使,李守元官至北作坊使,李守徽崇儀副使。
【第二位——韓重贇】
參與陳橋兵變,以翊戴功。韓重贇繼任殿前都指揮使,領義成軍節度使。
962年,擴建皇城東北部,由韓重贇督建。966年,黃河決口,韓重贇督軍士民夫修河堤。967年,被污貶官。出為彰德軍節度使。969年,趙匡胤親征北漢,韓重贇任為北面都部署,夜襲大敗契丹援軍。974年,老病而死,贈侍中。
順便說一句,他兒子韓崇業娶的是趙光美之女。
【第三位——劉光義】
960年,征潞州時任行營先鋒使。961年,升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寧江軍節度使。964年,率軍赴潞州守邊,同年,任副都部署與都監曹彬攻后蜀。965年,平后蜀全師雄叛軍。966年正月,以功改領鎮安軍節度使。973年,罷軍職,出為鎮寧軍節度使。
這位最後被趙光義給逼得絕食死了。有興趣的自己搜。
【剩下的幾位】下面的幾位說得更簡單一點,要麼就是一直在軍中效力,中層將領,穩定升遷,一路跟著趙匡胤的統一大業走,差不多了才出為節度使。還有幾個沒什麼記錄可查的。
除了十兄弟,原後周的高級將領慕容延釗、韓令坤、趙彥徽等也並不是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綜上所說吧,也不知道是誰總結出來的杯酒釋兵權這個詞。
反正北宋史官跟元朝人編的太祖紀都沒有這五個字的出現。
這一場酒局的說法來自北宋丁謂的《丁晉公談錄》,王曾的《王文正公筆錄》。
由始至終,大部分的開國將領其實一直活躍在北宋的統一進程里,哪裡需要就往哪裡塞,就算不是開疆闢土,也是鎮守一方。
整個釋兵權的思路跟做法,並非將將領遣走,讓軍事停滯,是逐步鋪開的。
先封賞了手中有重兵並且有可能危及皇位的那幾個,把這些人安置妥當了之後,其他的該用的用,好用的用。
在統一全國的過程里,通過戰爭,通過地方事務,一點點的縮減各方節度使從軍事到地方到財政的權力。
與此同時細化文官的職責,加強地方官員的行政權力,加強朝廷對於財政軍隊的把控。
到了後期趙光義接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文官接管了地方,稀釋了武將的地方控制力,減少了節度使藩鎮割據,以及兵變的可能性。
另外一個,十幾年過去,老死病死是自然規律。
這種神一般的操作,只能說開國皇帝就是開國皇帝。
無論從客觀還是主觀,都為後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趙光義接手的時候,整個五代那種扭曲的價值觀是被趙匡胤扭了回來的,大家也很認可大宋朝的朝廷。
重文,並不輕武才是主基調。
當時很多大將還有這樣那樣的毛病,趙匡胤大都放過了,比如王全斌打后蜀的時候殺了那麼多人。比如李漢超在邊境搶錢,搶女人。
武將犯錯,高抬輕放。
而文官,趙匡胤很重視,給了很好的福利,所謂的高薪養廉就是從趙匡胤這裡有了開端,賞賜什麼的,更是驚人的數目。
但一旦沒有好好當官,貪污斂財之類的,處罰都很嚴厲。
趙匡胤在位十六年,瓜翻宋史,幾乎年年反貪污,年年殺貪官,本瓜的文里也時不時的有說。
從前期的殺中下層,一直到後期,掌控力越來越強的時候,文官殺到了御史,武官殺到了將軍。
據後世統計,,趙匡胤在位期間,貪污受處分的官員有44個人,其中處死了29個人。
這個數字,其實也說明趙匡胤真的不是一個愛殺人的人。比較一下就知道了,朱元璋,這位在位期間,不說殺貪官,開國功臣34位就殺了30位。
據說,在位31年殺了15萬人。。。。
(瓜覺得這個數字好誇張,但誅九族這種法寶一出,15萬,也是可能的吧。)
不是給趙匡胤洗白,有時候看到一些相關的宋朝的帖子,總有一些評論,讓人苦笑不得。
學者從史料中截取一段,為的就是講明白一個事件,一個道理,但篇幅有限,不可能把整個來龍去脈一起說了,就很容易被斷章取義。
說杯酒釋兵權,百來字說完,好啦,大家都知道了:
【趙匡胤真狗,當了皇帝就把功臣踢到了一邊。吼吼,活該大宋亡國。這個活該推理的路線就是從釋兵權就推到——重文輕武——弱宋——再跳到盟約——靖康之恥——亡國。】
前面瓜說過應試教育的問題,當時有人說瓜是應試教育的對立者。
瓜其實不是,但也說不上很認同。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
但這種對於歷史簡單粗ao的推論,就是應試教育的問題。
無論選擇題還是填空題,甚至問答題,論述題,真不需要你知道到底有幾個人被釋了兵權。怎麼個釋兵權,你只需要記住關鍵詞就行。
鑿壁偷光——這個典故大家都知道吧,拿來教育大家勤奮學習。但這個主人公匡衡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
前面瓜提過的憫農三首,詩寫得好,拿來教育時下人愛惜食物。寫詩的人卻是教育內容的反面典型。
唉,瓜又啰嗦了。
本來想寫個兩千字保持更新記錄的,一個不小心又是4000字。
瓜可真是個科普癆。。。
八郎很像瓜,哈哈哈!!!
瓜懺悔,今兒個死活不想寫正文,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