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定都之說

第4章 定都之說

漢高祖劉邦一統天下,定都洛陽。齊人婁敬去駐守隴西,路過洛陽,離開車子,穿羊皮衣服,通過齊人虞將軍求見漢高祖劉邦。虞將軍想要給婁敬穿上美衣服,婁敬說:「臣穿美衣服,就以美衣服見皇帝;穿粗布衣服,就以粗布衣服見皇帝,不敢換衣服。」於是虞將軍向皇帝舉薦婁敬,漢高祖劉邦召見婁敬。

婁敬說:「陛下定都洛陽,是想要像周室那樣興盛嗎?」

漢高祖劉邦說:「是的。」

婁敬說:「陛下取天下與周不同。周的祖先,從后稷的時代起就被封在邰,積德累善,十餘世,到了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時諸侯就依附於周,於是滅殷商成為天子。到了成王即位,周公輔佐,於是營造洛邑,因為洛邑地處天下的中心,諸侯從四方來進獻貢品,道路距離相當。但是,由於洛陽無險可守,無迴旋之地。所以興盛時稱王容易,衰敗時滅亡也容易。所以,周興盛時,天下和睦融洽,諸侯、四夷賓服,進獻貢品。周到了衰敗的時候,天下諸侯都不來朝見,周不能制裁不來朝見的諸侯;不是因為周德薄,是因為洛陽周圍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形勢弱。

「陛下起豐、沛,席捲蜀、漢,平定三秦,與項羽戰於滎陽、成皋之間,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荒野,不可勝數,哭泣之聲未絕,傷者未愈;而要與周興盛的時候相比,臣以為是不能相比的。

「秦地關中被山河圍繞,四塞以為固,即便在危急的時候,縱使敵有百萬之眾,也可據而守之。關中因為秦的經營,基礎雄厚,為膏腴之地,關中就是天府之國。陛下入關中而定都,山東雖亂,關中、漢中、巴蜀之地可以保全。就像與人戰鬥,不掐住對方的脖子,摁住對方的背,不能全勝。如果陛下定都關中,就像掐住天下的脖子,摁住其背。」

漢高祖劉邦問群臣,群臣都是山東人,爭著說:「周存在數百年,秦二世而亡。洛陽東有成皋,西有殽、澠,倍河,鄉伊、洛,其固亦足恃也。」漢高祖劉邦問張良。張良說:「洛陽雖有這樣的優勢,但是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關中左殽、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可以運來天下物產,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制服諸侯。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婁敬說的是對的。」於是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拜婁敬為郎中,號曰奉春君,賜姓劉氏。

古代各個朝代能否興盛,都城定在哪裡很重要。古代興盛的大一統的國家,如秦、西漢、唐、元、明、清,都定都在長安(咸陽)和北京(大都)。長安地處關中,被高山荒漠所包圍,且有渭河之利,以漢中、巴蜀為迴旋之地。北京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南有黃河,東為巨海,且有海河、大運河之利,河北、山東皆為迴旋之地。關中、河北皆為天府之國,用武之地。

聽我滔滔不絕地把劉邦定都長安的緣故講完,虞皎道:「你所講的這些都已成定論了,且史記中也有記載,那麼,我還想聽聽為什麼項羽就定都在余州呢?」

對於文史知識擅長的我來說,這些個問題根本就不需要思索,我像一個史學家一樣開始如數家珍起來。

當時,項羽的政治願望是「衣錦還鄉」,而項羽的故鄉是余州,在焚燒秦國宮殿後,有人勸項羽在關中定都,項羽卻說:一個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穿一件新衣服在夜間走路,誰能看見呢?(原文: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一方面,咸陽的秦國故宮殿已經被焚毀,另一方面,項羽對故鄉余州更為眷戀。由此,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自己稱為「西楚霸王」,他選擇了霸業,在故鄉余州定都,也是他心目中的衣錦還鄉。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寫過一句話,「夫做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的確,按照司馬遷考量歷史過往得出的結論,佔領關中是隋唐以前逐鹿中原者成就帝業的基礎。簡而言之:關中山川環抱,乃四塞之地,此為關中在地理上的優勢;土壤肥沃,農耕發達,既可儲糧又可養兵,此為關中經濟上的優勢;可以看到,自周文王、周武王興師滅商,到秦以關中起家攻滅六國,再到隋唐以關中為帝王之都,關中漸漸地以其獨有的優勢為經營帝業者所看重。正因為如此,當項羽攻入關中后,韓生便建議項羽,「關中,阻山帶河,四塞之地,地肥饒,可都以霸。」韓生本以為項羽會接受他的建議,誰知項羽卻回復了一句流傳千古的答語,「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隨即,項羽便定都彭城(徐州),並自號「西楚霸王」。

後來項羽被劉邦擊敗后,後世便有惋惜項羽不佔關中乃是最大的失策。其實,翻開史書仔細品讀,項羽此一選擇並非是僅僅考慮衣錦還鄉這麼簡單。項羽不是有勇無謀的粗人,況且即使項羽粗鄙失策,還有范增這麼一個經歷過戰國和秦末烽煙的老油條指點。當然,如果拿出項羽分封諸侯的圖冊來看,就可以知道項羽獨佔余州完全是佔據了當時天下的最佳位置,或者說這也是項羽不得已而為之的事。

當年楚漢爭霸,劉邦的謀士認為項羽最為失策的一個原因即是沒有控制敖倉。敖倉的位置大約位於今日的滎陽地區,地當古黃河與古濟水分流之處,為戰國至秦漢時期東、西方運輸物資的水運咽喉。秦朝統一六國后,它的矛頭開始轉向了北方匈奴。為此,秦始皇需要調集足夠的物資運抵陰山前線。雖然關中、巴蜀號稱「陸海」,但僅依靠關中八百里之地與肥沃的成都平原是難以滿足北方大軍的軍需供應的。當然,秦始皇之所以如此著急地需要糧食,也是為了支撐他在關中大興土木修陵建宮。所以,秦始皇開始將目光轉向了關東(先秦時崤山以東稱為「關東」,崤山以西稱為「關西」)。為此,秦始皇曾五次出巡,有三次就是到山東地區,也就是齊國故地巡視。除了尋仙問葯之外,齊國舊地的產糧地黃、垂、琅琊也是他重點視察的目的地。此外,戰國時代齊國的鄰居魯國所在沂水、泗水流域也是一個盛產五穀、桑、麻、六畜的地方。這就為敖倉的興起提供了一個大前提。

敖倉地當秦帝國的東西運輸線的水運咽喉。秦時山東諸郡的糧食經水路兩道運往關中,但無論是水運還是陸運都必須集中在滎陽附近,然後再溯黃河西上,再轉入渭水,抵達長安。彼時,由滎陽溯黃河西上進入關中的船隻多在水流湍急的三門峽觸礁沉沒。所以,秦朝便將糧食等物資卸在敖倉存儲,等到日後或用陸運運入關中,或等待黃河平靜時再溯河西上。雖然戰國時代的齊、魯、宋等地豐富的物資為敖倉的興盛提供了基礎。但是,敖倉之所以興起完全是因為一個名為鴻溝的水道運輸網。而鴻溝系統的入河口就在滎陽附近的廣武山,距離敖倉僅一箭之地。可以說,項羽的封國基本將鴻溝運輸網(魏惠王時期開鑿,又稱浪蕩渠)囊括。

在中國古代,大江南北有四條十分重要的河流——黃河、濟水、淮河、長江,此為古人所說的四瀆。這四條河流都是自西而東獨流入海的,而中國則無一條自然河流貫穿南北。此外,黃河(黃河與濟水可歸於一個水道系統)、長江、淮河彼此又不相通。所以,古人若要進行南北航運以運輸物資,則需要將此四大河道進行聯通,而複雜的鴻溝系統則恰好解決了這個難題。這在交通欠發達的古代,控制了物資運輸網意味著什麼,結論是不言而喻的。這也是為何項羽能與憑藉敖倉之粟的劉邦打了四年而不落下風的一個重要原因,亦是當彭越破壞項羽的後方運輸網后最終落敗的原因之一。

楚漢兩軍戰鬥高發地基本位於鴻溝附近,可以說,自戰國時魏惠王開鑿鴻溝,將濟水、汝水、泗水、淮水四大流域聯通起來后,黃河與淮河之間便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水運交通網,著名的陶(定陶)就是在鴻溝運輸網滋潤起來的經濟大都會。著名的陶朱公范蠡即是依靠陶地四通八達的水運網成就了自己的商業帝國。所以,不僅是戰國中後期魏、宋、齊為爭奪陶地大打出手,而且當年樂毅伐齊,秦國之所以越地千里出兵參戰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佔領齊國控制的陶地。當然,此舉不僅是為秦國繼續東侵佔據一個有利的基地,獲取陶地豐厚的賦稅也是秦國的目標之一。而且,陶地的繁榮一直持續到西漢文帝時期還未有衰弱的勢頭。與陶地緊緊相鄰的是另一個天下著名的經濟大都會——衛地,而衛地的繁榮也得益於一條名為濮水的河流(濮水可自濟水轉入鴻溝,或東通陶地,或西通大梁)。戰爭打的就是財力和物力,衛陶如此重要的經濟大都會,即使項羽沒有注意,年近70歲的范增也不會允許他人染指的。

實際上,鴻溝系統所囊括的黃淮平原只是項羽封地的一部分,項羽的另一部分封地還包括太湖流域的吳國舊地。而陶地,之所以繁榮也不僅僅依靠鴻溝。春秋末期吳王夫差開鑿的邗溝、荷水也為陶地的繁榮增添了一份基礎。同時,項羽又可憑藉邗溝與長江溝通,而長江本身又可以與贛江、湘江相通。此外,和陶地一樣,項羽定都之地余州亦位於邗溝途徑地。同時,余州附近縱橫的水道,亦可為項羽迅速將兵力轉入到鴻溝水網、邗溝水網提供助力。而且,項羽封國大多位於平原地帶,但是項羽選擇的都城余州卻有山脈憑藉。宋代文學名家蘇軾有言,「余州為南北襟帶要,京東諸郡邑安危所寄也。其地三面北山,獨其西平川數百里,西走梁宋,使楚人開關延敵,真若從屋上建甌水也。」另外,項羽封地還囊括著南陽盆地。南陽戰國時屬於韓國,其治所宛城(南陽)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冶鐵中心。可以看到,項羽握有宛城不僅可以封堵武關方向的來敵,還可以得到宛城地區源源不斷的軍備物資。

在隋唐以前成就了功名霸業的人幾乎都是以關中為基礎的,關中四周都是山易守難攻。而且關中的地區的土地肥沃,人丁興旺,是最適合養兵屯糧的地方了。從商周,到秦又到隋唐,都是以關中作為帝都,奪得了天下。

而在當時按照實際情況的話余州確實是當時天下最好的定都位置,楚漢爭霸,項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佔領敖倉,並不是沒有在關中定都。敖倉在現在的滎陽地區附近,在當時這裡是東西方水運的咽喉。因為關中再好也不能支持劉邦奪得天下,首先糧食就不夠吃他必須得從東面運糧。

因為在東面有以前齊國的黃、垂、琅琊等地還有魯國的沂水、泗水等地,這些地方都是盛產糧食的地方。敖倉本來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就是因為這些產糧區它才變得重要,因為糧食想從水路到關中就必須經過敖倉。不僅是水路,就算是陸運也得走敖倉。

劉邦和項羽開戰的地方基本都在鴻溝地區,余州附近的水道也有很多支援起來很方便。而且項羽的封地大多都是平原,只有餘州有山脈保護。所以說余州才是項羽最佳的定都地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尋龍局中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尋龍局中局
上一章下一章

第4章 定都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