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名傳天下

第九章 名傳天下

接下來幾天,丁寬一直窩在丁氏書坊,盯著《算學基礎》、《平面幾何》、《立體幾何》三本書的刊印校對工作。

這三本書裡面有太多新的符號,所以校對工作只能丁寬自己親自來,不能假手旁人。

十日之後,新書刊印完成,徐璆拿了幾套,分別送給劉寬、劉洪等認識的學問大家點評。

丁寬終於抽出時間,拜訪一位故人。丁寬此前主要在徐揚兩州活動,在洛陽熟識的人並不多,這位故人也是揚州人士,諫議大夫朱儁,就是那位征討黃巾三統帥之一的朱儁。

朱儁是揚州會稽郡上虞人,標準的寒門出身。

朱儁少年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以販繒為業,將朱儁養大。朱儁長大後任郡吏,先後經歷過幾任太守,都很賞識他,後任太守的尹端任用他為主薄。

主簿這個官職很特殊,類似於後世的董事長特別助理,已經是幕僚中的最高几個職位之一,非是親信的人,不可能坐住這個職位。漢末很多名人都做過主簿,陳琳是何進的主簿,呂布做過丁原的主簿。

熹平二年(173年),會稽許昭造反,太守尹端征剿失利,被州刺史臧旻舉奏,應問斬刑。朱儁悄悄到京師,花費數百金,買通主持章奏的官員,把刺史的奏章加以改動,減輕了尹端的罪過。

這事朱儁跟誰也沒說,又悄悄回了會稽,在臧旻征剿許昭的過程中立下了功勞。

這場平叛,是丁寬與朱儁結識的開端,那時候丁寬還在徐州跟著徐淑讀書,但已經「發明」了用生石灰蒸餾無水酒精之法。

酒精最常用的用途,就是給外傷的傷口清創消毒。丁寬憑藉著酒精的效用,藉助徐家的人脈,搭上了揚州刺史臧旻和吳郡顧氏的交情,並把舅舅芮祗推薦到軍中。

別看這次平叛歷史上只留下很少的記錄,但卻是很多漢末諸侯的起點,在這場平亂戰爭中,展露頭角的還有另外一個牛逼人物,孫吳的真正創始人,孫堅孫文台。

當時,朱儁剛剛過而立之年,以會稽郡高級郡吏身份,統領著會稽郡兵,丁寬的舅舅芮祗同樣過了而立之年,率領的是丹陽郡兵,孫堅卻不到二十歲,以吳郡郡司馬身份帶領吳郡郡兵。

三人在刺史臧旻的指揮之下,作戰勇猛,立下戰功。戰後,朱儁被舉孝廉,做了蘭陵縣令,孫堅則升了鹽瀆縣丞,芮祗同樣升做了縣丞,不過沒有遠離揚州,而是在丁寬安排疏通之下,留在了臨郡會稽為官。

朱儁任縣官三年,政績出眾,東海相又上表推薦。正好趕上交州群盜並起,交趾的梁龍率眾萬人,和南海太守孔芝一起反叛,攻破郡縣。

光和元年(178年),朝廷任命朱儁為交州刺史,前往平叛。朱儁受到任命,先是回到老家會稽徵兵五千人,期間再次遇到芮祗,就邀請芮祗協助他一道平叛。

此時丁寬也已經回到揚州創立基業幾年了,恰好正在交州創立農莊,引種甘蔗、占城稻等農種。丁寬此時在揚州、交州的山越、蠻族人中,已經有了巨大的聲望,給朱儁平叛提供了很多幫助。

旬月之間,朱儁就斬殺了梁龍,逼降幾萬人,平定了交州。朝廷論功行賞,封朱儁為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戶,賜黃金五十斤,並征他入朝任諫議大夫。

丁寬雖是白身,無官無職,卻是名士徐淑的弟子,又是故吏芮祗的外甥,在交州與朱儁交往的還不錯。朱儁是軍功封侯,雖入朝為官,品秩卻並不高,仍是六百石,在洛陽的好友也不多。得知丁寬來訪,朱儁很是高興,自然不會擺官架子,只是與丁寬論私人交情。

丁寬知道朱儁真正發達,還要等黃巾起事,朱儁與皇甫嵩、盧植各領一軍之後,此時正是加深交情的好時候,就送了很多揚州的特產、以及丁庄特產的很多新奇之物。

朱儁本就是豪爽之人,喜歡結交朋友,兩人一時之間,頻繁見面,很是喝了幾頓酒,交情日漸深厚。

這天早上,丁寬剛剛從宿醉中醒來,卻聽管事來報,徐璆帶著一位名叫劉洪的人來訪,已在堂中等待。

丁寬一聽劉洪來了,不敢怠慢,趕緊洗漱更衣,趕到前堂。只見徐璆正陪著一位年過五旬的老者坐著,兩人都沒有著官服,而是穿了一身儒裝。

丁寬搶步上前,深施一禮「末學後進丁寬,見過元卓(劉洪字)先生。不知先生大駕光臨,未曾遠迎,還請先生恕罪。」

劉洪笑呵呵起身還禮「卻是我冒昧登門,未曾提前約定,失禮失禮。」

徐璆在邊上笑著解釋「今日一早,劉公就堵住我的家門,說要見見你這算學奇才,我就趕緊陪著劉公過來了。劉公也不必客氣,子厚是我師弟,有何指教之處,還請不要吝嗇。」

劉洪也不兜圈子,拿起桌上的三冊書,「子厚,你這三冊書中,用了諸多新的符號,此前我都未曾見過,好在你把這些符號的用法標註的非常清晰,否則我還真沒法看懂你這三本書冊,這些符號可是你發明出來的?」

「劉公,這些符號是我在一些西域傳進來的書中看到的,因為感覺這些符號用起來十分方便,就把它們編入了書中。」

劉洪點點頭,此前他已經問過一些涉獵廣泛的老友,有人提起這些符號在一些外邦書簡中有看到過。

「子厚,你如何想到要撰寫這三本書冊?」

「劉公有所不知,我家在揚州開有幾個農莊,種植、製造的糧食、物品品種較多,所開之田多在山間,形狀極不規則。需要很多初步通曉算學之人進行丈量統計計算。

可惜我丁家人丁不旺,更難請到族外通曉算學之人幫忙,只好自己帶領一些庄中聰慧子弟勉為其難。

這些子弟此前算學接觸不多,這三冊書就是在教授這些弟子算學之時撰寫的。」

劉洪點點頭「子厚,你這三冊書,其中內容並不艱深,大部分在前人的著述中已經有所闡述。因此算不上算學大著。」

「劉公說的不錯,這三冊書不過是把前人成就重新整理羅列而已。」

劉洪看丁寬所著被貶低並無不快之意,心中暗贊,話鋒一轉「不過,你這三冊算學編撰之法卻甚有特色,書中內容,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使人讀起來較之前人著述更易理解,用於教授弟子算學,卻是極好的。」

丁寬心說,這就是抄寫的後世中小學校專業教材。「劉公,寬本身算學所學就說不上精通,也就是勉強了解一些算學的皮毛,只是囿於世間粗通算學的人才不足,才編撰了這三部書冊,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對算學有興趣之人,方便入門罷了。」

劉洪已經年過半百,在天文和數學方面成就非凡,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衣缽弟子,實在是算學方面要想深入對天賦要求太高。

看了丁寬的幾冊書,發現書中的內容雖然不艱深,但解釋的非常通透清晰,這與很多精通算學之人的著述截然不同,很多精通算學之人,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他們認為極簡單的問題,怎麼講解,別人都聽不明白。

聽聞丁寬年紀不大,心中就起了一絲收徒的心思,不過經過一番交談,已經明了丁寬並不是能夠繼承自己衣缽的好人選。

雖然收徒之事不必再提,心中略有失落,不過對於這三冊書的價值,劉洪卻非常清楚。

「子厚也不必妄自菲薄,你這三冊書雖然並未提出太多算學方面的新內容,但卻對以往算學的基礎內容總結的極好,以後我如果再收學生,一定會讓他們先學通此三冊書的內容,再教授其餘。未來你這三冊書,極有可能成為天下算學的啟蒙之書。」

「子厚,我有意給我一些算學同好寫信推薦你這三冊書,你可願意?」

「劉公抬愛,寬必銘記在心,明日我就會送500套書到您府上,劉公可以隨意贈送好友。

另外,我這書坊頗多筆墨紙硯等書寫工具,也經常有士人委託代為印刷一些書籍,劉公以後但有所需,儘管派人來取用。」

「呵呵,子厚,伱這書坊的筆墨紙硯等物卻是極佳,只是價格昂貴,以前我還真是使用不起,既然你這麼說,老朽可就不客氣了。

另外,你所發明的那個算盤,也是甚為機巧,使用起來較之算籌方便很多,你也同樣與我一些,我要送些給老友。」

「這算盤能得劉公認可,是寬的榮耀,只是算盤製造略微繁複,工坊一時庫存倒是不多,明日我先送上一些到府上,以後劉公但又所需,只管差人來取就是。」

「如此甚好。」

第二天,丁寬就帶了人送了幾車的東西到劉洪府,其中當然不止書和算盤,丁庄所有的特產,均都準備了幾份一起送上。

而隨著劉洪發出的信件,丁寬的三冊算學書很快被送到各個算學大家手中,再經這些大家的認可,這三冊書的算學啟蒙書地位被正式確立下來。

可不要小看啟蒙之書,士家大族各個都有家學,同時漢末在太學之外,很多大儒也會廣開私學,算學雖然不入經典,卻是士人必學的基礎內容,丁寬所撰寫的三冊書進入這些家學、私學的同時,丁寬的名聲也會被所有士人知曉認可。

尤其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新成長起來的士人,啟蒙之時讀的就是丁寬的書,遇到丁寬即使不需要執師禮,但也不敢輕易說出對丁寬不敬之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名傳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