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花開》上部:北方來信(六)

《春來花開》上部:北方來信(六)

北方來信(6)

向明:

前天的信還沒收到吧?這麼急的跟你寫信,是因為我有很多話要說,只要你願意聽和看。

前天晚上,我和你爺爺爸爸媽媽及村裡十幾口子,給林和鈞老人祝壽去了。林和鈞老人大概是你們全縣年齡最大的,一百一十一歲。老人身體健壯,除耳背,沒別的毛病;前天我還見他騎自行車在大隊部溜圈,一把銀須飄然,兩雙虎頭鞋貼腳,直綴大褂,褲腳綁腿,紫皮銅質,鶴頂金面,聲朗音清,齒固牙牢,分明仙翁顯世,天尊轉身。

因為人多,壽宴在大隊部舉辦。老人喜笑顏開,安詳執重,喝了一兩多酒,飯菜中人;老人一直堅持到宴會結束,笑看後輩喧嘩吵鬧,觥籌交錯。據你爸爸說,這是村裡人給老人做的第十次壽宴。那年,老人兒子輩的孩子都走了,村裡看著恓惶,和老人孫子曾孫玄孫們商量,共同為老人做壽,老人孫子們說好,老人聽了很高興,一口答應下來。

老人年輕時學過很多手藝,捏吹糖人、紡線織布在行,還是個錫匠;我問他,這些活還能拿起來嗎,他說傢伙什都在,二十多年沒動過了,就怕生了;我問他能不能重拾,他說,得個空試試。老人如數家珍似的跟我扳著手指數村中那些會舊活的人,讓我驚奇的是他能叫出他們的名字。我把恢復傳統手藝傳承後輩的話給他一說,他連聲說好好好,問我什麼時候辦。我說回頭和村長商量下。

昨天上午十點,你爺爺喊我去山上割草,就是割黃草和艾草。

北方庄東西北向全是山,九月秋深,山上的草木開始枯黃,漫山遍野的黃草艾草如鋪如蔓如褥如茵;上午的陽光剛把草葉上的露水晒乾,草葉抓到手中,還帶著一絲潮潤;黃草的蒲棒圓絨絨的,一支支像紡線錘像谷穗像金鑼火腿腸。黃草碼好用作房屋繕草用,經年不爛;又可以編做苫席。蒲棒的藥用價值比較高,消炎止血,抑菌退腫,效果很佳。艾草收割后,編成辮子狀,晒乾點燃,如同沉香,既能驅邪味又能祛蚊蟲,許多燃香內含艾草成分;我記得小時候,見父親常點燃用艾草編織的艾繩作火源,點焊煙甚至引火燒鍋。

山上的草木,多是集體國家的財產,沒有承包,在哪個村莊屬於哪個村莊管理。樹木沒有人敢隨意砍伐,這些一叢叢一簇簇的艾草黃草,一般生長在山半腰之上,那裡沒有梯田,這些草就沒有歸屬。公社化時期,歸各村莊集體所有,每年秋季,各村委統一收割。那時候,這些草類植物,用處很大。農民的房屋多是草房,房屋上的繕草有用麥秸的,有用稻草的,都不如黃草經得起風吹雨淋。三十年前,分產到戶,北方庄的這些植物沒有了歸屬,當初,誰家用得著誰家去割,哪裡長勢好割哪裡,糟蹋的不少。後來,還是村委會收回,集中收割分配。這幾年,人們富裕了,這些草雖然收割了,但派不上用場,往往被當做火料燒了。不過,燒歸燒,仍然由村委按時集中收割。

我問你爸爸爺爺,能不能調查下市場,看這些草料有市場價值,他們說,因為這類草物都是原始狀態放置,難看也不衛生,雖有醫用價值,但用法太土,所以無人過問。我認為,也許幾年後,人們的反芻意識覺悟了,會想起這些最原始的草木的作用。春天的艾草葉子可以摘下食用,秋天的艾草可以碾碎提煉成香料,利用艾草馨香清神的作用,做具有醫用效果的枕頭填料;如果人工種植規模大了,

有可能形成工業生產能力,是一條致富之路。他們聽后,覺得有理,卻不知道如何做。我說,讓我聯繫下有關部門,看看有這種可能不。

劉嫂送來午飯時,我問她,今天是個什麼節日?你們過嗎?劉嫂看著我說:「今天初九了吧,不是節日。你怎麼問這個?」我說:「初九重陽節啊。」劉嫂說:「這個節啊,知道,但從沒過過。你們城裡人過嗎?」我說:「這個節日比較古老了,春節、清明、端午、仲秋、重陽,是我國傳統的五大節日,現在看來,前四個節日人們還記得,重陽節沒人記得啦。」劉嫂說:「除了春節,端午節,農村人還記得吃頓飯,再就是清明,別的節雖然記得住也能想起來,可沒人去過啦。可能城裡人閑的發慌,沒事就過個節什麼的。」聽了劉嫂的「高論」,我笑了,說:「可能像你說的吧。農村人太忙,一年從頭到尾哪有空閑,再說經濟條件或者不允許.....」劉嫂打斷我的話說:「現在經濟條件很好了,天天像過年。節日想不起來過,主要是沒那份閒情逸緻。」

我很贊成劉嫂的話,因為解放後幾十年的破舊立新,也因為工業化的發展,更主要的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待見,多少隱含很高文化價值的節日逐漸被人淡忘,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大國,我們中國有世界很多獨一無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這些節日,我們不認真研究罷了,但不能忘記她;如果不及時挽救,也許幾百年甚至幾十年後,青年人就可能回答不出重陽節是怎麼回事。

我問劉嫂記得「久在異鄉為異客」這首詩嗎,劉嫂迅速背誦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並且問我:「陳教授,你是不是想家了?」

我說:「我沒有家了。老伴三年前離我而去去,兩個孩子一個在國外,一個在南方,按老話說,父母在哪裡哪裡就是家,可孩子們的工作不允許他們常回家看我,我現在是一個人的家。」

劉嫂靜靜地聽了片刻,又說:「現在的社會,人的流動太大了,自由也大,想去哪裡就去哪裡;過去,父母是孩子這個風箏的線,牽著他們,飛也飛不遠;現在父母是孩子手裡的線,願意牽著你走,就跟這孩子走游,不願意要你了,線就斷了;你看我們村,本來就不大,年輕人看不到幾個,全是老人孩子,八九十歲以上的幾十號,人們都說我們這裡是長壽村,政府差點樹碑立傳了,可老人有誰陪呢?」

劉嫂的話,說中了農村現實,就如我自己說話。這是我和劉嫂結識以來談的最多的一次話,我再一次對劉嫂刮目相看。劉嫂又說:「心情不好出去走走,重陽節不是登高嗎,你去山上看看,東邊那座是這一片最高的長龍山,約上老書記去。」我說:「老書記年齡大了,怕爬不上那座山了。」「老書記壯著呢,他能行。」劉嫂給我解釋。

我忽然想起什麼,問劉嫂:「老書記今年七十八了,早該休息休息,怎麼還當村幹部?」劉嫂說:「沒人當啊。本來我們這個小村和山下的那個王家莊是一個大隊,原來兩個村的書記我們老支書一個人當著,後來,跑上跑下的不方便,王家村有了自己的書記和村長。當初鎮里想著換一個年輕人,可沒有一個願意當的,老支書就這麼帶下來了。鎮里大概也想著我們村太小,沒什麼大事操心,就這麼讓老支書一直干著。鎮里也曾讓老支書推薦一個繼承人,但推薦誰誰跑,外出打工去。據說,老支書年底堅決不幹了,推薦他大兒子王昌林干。」

「就是那個王向明的爸爸?」我說。

「對,」劉嫂說:「鎮里沒意見,王昌林也同意了。」

劉嫂不但說話流利,而且消息很靈。

「午休后,我喊王昌林去。」我說,「不知道他有空沒有。」

劉嫂說:「他山上放著頭牛,下午要去牽牛回家,你能碰上他,不用喊。」

「那好,」我說,「有他陪著不愁沒人說話了。」

「是嗎?」劉嫂看著我的眼睛說,「你怕沒人陪你說話?你不是有這些書陪著你嗎?」她指指櫥子里的那摞書。

「可能今天是重陽節吧。」我說。

劉嫂說:「你們讀書人很有意思的.....」話說了半句停住了,便告別離去。

午後三點多鐘,我去了長龍山。走出村頭,再向山下走數百米,轉向長龍山的石徑,向上望,果然看到你爸爸正牽牛向我這個方向走來,我遠遠的喊:「昌林,你等等,我去找你。」

你爸爸聽到我的聲音,止住腳步,看著我「穿山越嶺」的向他靠近。

昌林陪著我爬向長龍山山峰,在山頭,我竟然發現了一從茱萸:油綠的葉子間掛著一串串的紅果,果色發亮,橢圓形狀。你爸爸說,他從小見過這個植物,但叫不出名字,整座山就這個地方有,沒當回事,想不到還是一種稀有植物,唐詩里寫過的啊。我說,不虛此「爬」啊,竟看到茱萸。

我們採摘了滿兜的茱萸紅果,看看太陽西落才下山。你爸爸邀請我去你家吃飯,我說:「就為這次收穫,我要乾杯酒,和你這個朋友一起喝。」

我給劉嫂打電話,說晚飯不用給我做了;劉嫂說,已經做完,我說,你把飯菜送到老支書家去吧。

趁著興奮勁,我一路哼了幾句詩:

未見菊花鬱金香,遙聞紅豆茱萸香。

龍山不負登臨意,料得今晚飲菊黃。

下次再聊。問你好。

2009.10.27周二晚

我寫給陳教授的信

敬愛的陳老師:

您好!您的來信四到五天送到樓下您的信箱,看了這些信,我很興奮,因為我看到您在我老家的生活很豐富,您很愉快。現在,我幾乎天天盼著您的來信,每天下樓后,第一眼就是看您的信箱。那些與您的專業有關的資料我第一時間整理好給您寄過去,然後就是閱讀您寫給我的信。看到您寫的我的老家,這麼詳細,讓我這個從小在那裡長大的人感到慚愧,因為我竟然領略不到家鄉的美,更別提建設家鄉了。謝謝您,讓我不僅更加了解家鄉,而且讓我看到一個關注農村為我的家鄉的未來獻計獻策的學者的翩翩風度和高貴品格。

在電話里,您提醒我,讓我試著用筆墨寫信,在文字與思考中,體驗漢字的美妙,我聽了您的教誨,與同學寫過三封信了;讓我再次慚愧的是,我現在才給你提筆寫第一封信,老師,請您原諒我的不敬。我嘗試著多給您寫信,向您彙報我的思想和學業。

根據您的描述,您說的那個劉嫂,可能是劉桂花,四十上下的年紀,她有三個孩子,大的女孩,上初中了;小的男孩,上小學了吧。丈夫在國外打工,三年的合同;劉桂花跟公婆住在一塊,這些我在電話里沒跟您說說,不知道您問過沒有。劉桂花高中畢業,復讀了兩年文科沒考上,只好回家務農。按村裡輩分,我和她平輩。劉桂花學習很刻苦,有人說她可能有過師生戀,偷偷愛上她的數學老師,給那個老師寫過一本厚厚的日記;也有人說,她喜歡文學,她的語文老師對她影響較大,她寫過小說散文,投過稿,大概沒成功,不過,她獲得過好幾次作文比賽之類的獎。如果您有機會,可以考考她的學力,看她讀過什麼書。她家比較貧困,她是老大,下面三個妹妹一個弟弟,家中上無片瓦下午立錐之地似的,也許這個原因吧,她的父母極力反對她復讀,她的分數每年離錄取分一百上下,又不願讀專科;每年老師都去她家勸她回學校學習,在老師的幫助下,學校免除了她的復讀費。連著三年考大學的失敗,讓她徹底死心,回村第二年就嫁人了,而且嫁給了我們同村人,一個忠厚老實的庄稼人,叫王向新,我的一個堂哥,這下我叫她大嫂了。

老師,您參與策劃的那個旅遊村規劃計劃,在南方很多地方實行了,您曾在課堂上給我們介紹過。從您的建議里看,您更注重村莊的原始面貌,不摻假,盡量少加入人為的成分。我曾經去ZB原山玩,那邊的山水地貌比我家鄉的規模大,山連山水繞水,原山上修建了很多復古建築,但大多讓人看了作假。比如齊長城,水泥鋪地,水泥築石,壘得整整齊齊,哪像古代長城的風格;更可笑的是竟然有火牛陣。也許是移花接木,把景點集中到一個地方,招徠看客,但太不真實了。彼時彼地此時此地擰不一塊去啊。

我很擔心,家鄉的旅遊村建設弄成八不像,現在,有老師您在,一定會建設的好,土地土味樸素純凈。到時,老師一定要留下您的墨寶,楹聯匾額多題字,一山一草揮滕文,這是千古佳話百代絕唱呢。

我還擔心,資金使用會出現漏洞,工程質量得不到保障,這些,老師,您能幫助村民們搞監督更好。

老師,天氣越來越涼了,山中風大,冬季日寒,最近我把您的冬衣給您郵過去;我給我爸爸打電話,給您修好火爐火炕;我曾經很嚮往西方客廳的壁爐,老師,您看能不能在堂屋也修建一個壁爐,你設計好,讓我爸爸帶人建。

我大哥家的院子很大,地面三十四公分之下都是泥土,可以種菜栽花,明年春季,您可以整飭下,栽下您喜歡的花草,到五一的時候,山裡春濃,花開明艷,我去看您。祝老師

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您的學生王向明

11.5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春來花開上:北方來信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春來花開上:北方來信
上一章下一章

《春來花開》上部:北方來信(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