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出現在草廬中的男子,年約五十許,留著關公似的長鬍子,黑髮直髯,人高馬大。

他若年輕個二十多歲,或許能稱得上一句英俊剛毅,只是如今,他臉上已有兩道駭人的傷疤,一道橫眉而過,一道從右臉眼梢豎著劃下,一直延伸到脖子的衣襟之下。

不止面頰,他的手、胳膊以及身體上其他***出來的皮膚,也都有陳年舊月留下的累累刀口,讓人一見,就覺得這人許是從腥風血雨中活下來的,見則生畏。

說實話,這樣一個人出現在荒山野嶺的草廬內,謝知秋第一反應,生怕他是哪裡來打劫的山賊頭子,但聽到他對「自己」說話的內容和語氣,又發覺不是。

她對這個男子的身份多少有了猜測,但出於謹慎,沒有立即開口。

謝知秋看人的眼神一向是疏離中帶著些許冷漠,但眼下,該男子看到她這樣的眼神,似乎更加生氣了——

「幹嘛?怎麼光盯著我不說話?還用這種眼神?」

「難道你對我出現在這裡有意見?」

「哼,你以為我想過來?要不是你娘許久沒你的消息,怕你真死山裡了,非要我來看看,我才懶得管你死活!」

凶煞的男子一邊說著,一邊熟練地摘下謝知秋額上冷敷的帕子,放水裡洗了洗,然後又給她更換包紮頭上傷口的傷布,動作還挺溫柔。

謝知秋:「……?」

這凶煞男子看著可怕,可處理傷口出人意料的熟練,簡直像真正的大夫。

他先摘掉原本的傷布,幾乎沒有牽扯到謝知秋頭上的傷。

然後,他從懷裡掏出一個小瓷瓶,抹了點金瘡葯,給謝知秋塗上。

謝知秋瞥了那瓷瓶一眼。

只見瓶中之葯,正是五穀先前拿上山的、含有龍骨的名貴上品金瘡葯。

謝知秋心中有了計較。

這時,那男子用的力道重了一些,正好觸到謝知秋的傷口,謝知秋一痛,不由「嘶」了一聲。

「哦?知道痛了?」

男子非但不以為意,反而冷嘲熱諷。

「我蕭家的男兒,有為了保護重要物件從馬背上跳下來的,有從敵人刀槍下闖過去的,有被敵軍俘虜卻寧死不屈自刎的,再看看你,是第一個好端端從五歲小孩都能爬的矮坡上掉下去砸破腦袋差點摔死的!真是了不得啊,差點創造了從未見過的死法,真給祖宗長臉!」

謝知秋:「……」

如此一來,她可以十成十地確定了。

這個男人,果然是蕭尋初的父親——

傳說中的名將蕭斬石。

*

若說謝家和秦家是書香門第,那麼蕭家則是另一個方向的名門——

武將世家。

方國乃是武將開國,祖皇帝本是前朝末帝麾下幹將。

那時天下動亂,四方割據,祖皇帝在南征北伐的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擁有了比年幼的正統皇帝更高的威望。

一夜,尚是將領的祖皇帝打算回屋休息,卻見房間門口,他的部下與戰友跪了一地,而跪在最前面的,是他平常最信任的副將。

那副將手捧黃袍,伏身下拜。

祖皇帝大吃一驚,問:「你們這是做什麼?」

副將帶頭回答:「主上幼弱,天下形若無主。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將軍不畏生死,率兵護國衝鋒在前,拯救天下黎民,乃眾望所歸。還請將軍從此率領天下,重振我華夏榮光。」

祖皇帝道:「叛主稱帝,乃不忠不義之行,我不可為之。」

副將攜眾將叩首:「將軍若不為天下之君,乃天下之憾,我等寧願長跪不起。」

祖皇帝相勸不得,無奈之下,只得披上黃袍,從此改朝換代,天下異姓。

登基后,祖皇帝犒賞功臣,當日跪拜求祖皇帝登基的武將皆為開國元勛。

蕭家的先祖,就在此列。

此事,按照方國正史所記載,祖皇帝是受自己的將士擁護,情不得已之下,被迫登基的。

由於年代久遠,事實是否真如史書所載,已不可考證。

不過,祖皇帝登基后,他和他的後代們顯然都很怕新朝代的將領們某一天也會像祖皇帝一樣深受部下愛戴,導致歷史再度重演。

從此,方國開始了一代又一代對武將變本加厲的牽制。

其目的就在於不讓武將有太忠誠的士兵、不讓武將有太大的兵權,以及不讓武將有太顯赫的戰功。

卻說這蕭尋初的父親蕭斬石,他已是方朝開國后,蕭家的第三代後裔,是蕭尋初祖父的第五子。

他自小就展現出非凡的作戰天賦,十二歲便跟隨父親上戰場,第一次作戰就衝鋒在前,成功砍下敵軍的頭顱,可謂一戰成名。

十六歲時,他已可獨自領兵作戰,是軍中不可或缺的少將。

再後來,他二十歲那年,辛國與方國之間的摩擦與日俱增,昌平川一戰爆發,他的父親兄弟全部死在戰場上,邊疆血流成河,土地被染成鮮紅色。

他一個人從屍體如山的地獄里爬回來,獨自接下蕭家軍的重擔,重整殘軍。

從那以後,蕭斬石的戎馬生涯就剩下一個字——

殺!

殺光敵人。

一血前恥。

奪回昌平川失去的北地十二州。

為死去的父兄報仇!

他也真的很猛。

首先蕭斬石身高九尺有餘,比絕大多數男人高一個頭多,且手長腳長,很有力量,身體素質遠超常人。

其次,他熟讀兵法,自幼隨父出征,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並非所謂的蠻將,是個會動腦子、有策略的人。

種種條件合在一起,終於造就了這個罕見的戰爭天才。

從此蕭家軍出征,所向披靡。

光是看到蕭家軍的旗幟,敵人就會聞風喪膽、丟盔棄甲。

蕭斬石只顧衝鋒,只顧保衛疆土,只想著奪回故土,沒有理會朝中的事。

那時候他還年輕,又從小生長在戰場上,不懂朝堂中的彎彎道道,不明白槍打出頭鳥的道理。

百姓自然是希望收復故土的,而且勝仗的消息總能讓人熱血沸騰。

蕭斬石每取得一場勝利,他在民間的聲望就會高一分。

隨著他的名字在百姓中越來越響亮,小孩開始為他編詩歌,茶館開始講他取勝的故事。

而這個時候,朝廷也終於開始忌憚他。

要知道,方國的皇帝已經很久沒有親征了。

人人都讚美蕭斬石,那帝王由誰來讚美?

如果天下最厲害的是他蕭斬石,那堂堂皇帝又將被置於何地?

如果蕭斬石威望如此之高,手上又有忠心耿耿的蕭家軍,那將來……他會不會效仿祖皇帝?

光是想到這些,金殿里的先帝就寢食難安。

朝堂里的文官們離天子近,最能察覺天子的心意。眾所周知,只要站在帝王這邊,迎合帝王的心意,就能獲得升官發財的機會。

於是,彈劾蕭斬石的奏疏如雪花一般飛進金殿。

有說他急功近利的,有說他好大喜功的,有說他傲慢無禮的,還有說他在戰場上冒進不聽令的。反正只要能說進天子心坎里,想寫什麼寫什麼。

這個時候,被打得滿地找牙的辛國也隱隱察覺到了方國君主的為難之處。

他們趁機提出議和,希望方國君主儘快撤軍。

如果方國打了勝仗,奪回十二州,那麼功勞全是將領蕭斬石的,蕭斬石的名望會一步登天,無人可與他匹敵。

如果方國與辛國議和,那麼功勞就是他方國天子的,將領只不過是略微協助了一些罷了。

在這個問題上,本國君主和敵國的利益,居然是一致的。

*

蕭斬石遠在前線浴血,不知道前朝風雲變幻。

第一次他收到朝廷的急令,讓他立即撤兵準備議和,還以為是在開玩笑。

朝廷是瘋了?

他們離奪回北地十二州只剩下八十里路了!

這種時候議和,千里之功毀於一旦!多少將士獻出的性命將毫無意義!

蕭斬石居然沒理這令,斷言是偽造聖言,繼續衝鋒。

誰知很快,梁城中又來了三道金令,催他班師回朝。

蕭斬石還是沒理。

然後,朝中又來了最後一次詔令,嚴厲申明若他再不回朝,便判他抗旨謀逆之罪,全家問斬。

那年,蕭斬石已娶妻室,並生下長子蕭尋光,這孩子剛滿周歲。

他拿著送來的金令,騎在馬上,望著只剩下最後十里路、近在咫尺的北地十二州,目眥欲裂。

*

蕭斬石班師回梁,兩次抗旨果然給他惹來了***煩。

他剛一回來,先帝迫不及待地以抗旨為名將他下了獄,一大群等著天降功名利祿的官員迫不及待地開始上書,迎合先帝,準備給他按各種罪名。

萬幸,這世上也不是所有人的良心都給豬吃了。

另有一群官員或因利益衝突,或因看不過眼,見形勢不好,冒著被先帝疏遠的風險,奮力上書,開始營救蕭斬石。

整整三個月,整個朝堂劍拔弩張,腥風血雨,每天都是唇槍舌戰,簡直要大打出手。

謝知秋當時還沒出生,但她隱約記得家中長輩提過,謝家人雖然不太看得起武將,可當時謝家與秦家在朝中為官的長輩們,全都在上書營救蕭斬石之列。

謝家甚至上了死書。

若是聖上賜死蕭斬石,他們這些謝家的文官也當場一起去死。

謝家的小爺爺如此說道:「我不喜歡蕭斬石這人,沒見過,也跟他們武人聊不來,但基本的道理我清楚。

「若是沒有他們這些武人,辛國兵馬早已攻入梁城,從此男為奴,女為娼,我等何來如今安居樂業的踏實日子?

「若是聖上殺了蕭斬石,邊境其他將領如何能安心在外作戰、繼續保家衛國?日後國境如何能安穩?只怕要人心惶惶,一個不好,亂世又要捲土重來。

「所以,唯有殺蕭斬石一事,哪怕老夫拼上這條命,也決不能讓他們成功。」

*

此刻,這個謝知秋只在傳聞中聽說的一代名將,正活生生的在她面前。

他滿臉刀疤,大手裡捧著一碗粥,正小心翼翼地吹著,似乎是打算餵給她這個傷病未愈的「兒子」喝。

他一邊吹,一邊嘀咕:「你這山上的米怎麼回事,怎麼都潮了?你整天搞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終於把自己搞得連飯都吃不上了嗎?」

謝知秋端詳著對方的臉,揣度了一下蕭將軍和蕭尋初之間的關係,毫不猶豫地以蕭尋初的身份道:「我早已和家中斷絕關係,現在吃什麼米,和你無關吧?」

「我——好你個小兔崽子!你這是和爹說話的態度嗎?!」

「我又沒有求你上山來和我說話。」

「你——」

謝知秋大大方方地直視蕭斬石的臉。

如今二十餘年過去,這位昔日大將身上傷疤猶在,但看上去已經沒了傳說中大殺四方的氣場,反而像個笨拙的老父親。

先帝的策略,最終是奏效的。

由於沒有奪回十二州,蕭斬石本應得到的聲望大打折扣。

當然有人同情他的遭遇,但也有人將沒得到十二州的結果歸罪於他,遷怒他當時沒有抗旨,認為他當時就應該硬奪十二州,等回了梁城再奪位,那才是一代英雄。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習慣了如今的安穩太平,年輕一代也不在意要不要收復遙遠的十二州了,於是關於蕭斬石的討論漸少,頗有英雄遲暮之感。

待風頭過去,先帝看著收斂鋒芒的蕭斬石,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他收了蕭斬石的兵權,補之以***厚祿,算安撫民心,也算補償蕭斬石。

後來先帝見蕭斬石挺老實的,偶爾也會召見他,裝模作樣地聊聊天敘敘舊,感念一下當年祖皇帝與蕭家先祖之間的過命友誼。

那一場風波后,蕭斬石也不是完全沒有再帶過兵。

現在方國能用的將領少,有時候情況危急,實在不能不用他。不過,君主再也沒有讓他長久帶過相同的軍隊,基本就是用一下又趕緊召回來,生怕再贏得太快。

好在蕭斬石人也配合,年紀大了以後,他圓滑許多,不僅不再有過激舉動,甚至讓兩個兒子都從了文,算是徹底投誠。

此刻,謝知秋嘴皮利落地和蕭斬石父子鬥嘴。

她以前很少說話,但畢竟是個聰明人,真要吵架思路很快,還非常刁鑽,一下就把蕭斬石吵得吐血。

待吵得告一段落,謝知秋若有所思,看了看自己的手。

沒記錯的話,蕭尋初比她大兩歲,今年十九,和她一樣,是在蕭斬石那場風波后才出生的小孩。

蕭尋初從小在梁城長大,養尊處優,又被扔去讀書,生活的環境應當相對舒服平穩。

不過,蕭家自己的事,蕭尋初不可能完全不知道。

蕭尋初對此是怎麼想的呢?

為何……他既沒有從武,也沒有按父親的意願從文呢?

當謝知秋思索的時候,蕭斬石緩了緩,也決定暫時不跟這兒子鬥嘴,給自己找氣受了。

他給兒子換了傷葯,又見對方喝了粥,基本放心,便在他屋裡轉起來。

「你平時就住在這兒?我們當年出征,住得帳篷都比你這屋子牢靠一點。」

蕭尋初的草廬上確實有個洞,如果是蕭尋初自己,大概是可以補的,但謝知秋不會,而且她尚且病著,還補不了。

謝知秋沒吭聲。

蕭斬石又拿起她桌上一物,那東西像是個機關。男人用粗糙的手指一扳,就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響。

他又皺眉道:「這又是什麼玩意兒?有什麼用嗎?」

蕭將軍笨拙地扳著那個機關,像一個小孩在擺弄沒見過的複雜玩具。

說老實話,這東西謝知秋也不認識。

她和蕭尋初交換不久,基本不清楚蕭尋初這些年都在幹什麼。

萬幸,蕭將軍也一知半解的樣子,應該能糊弄過去。

她故作鎮定,只道:「是重要的東西,你不懂,別亂動它。」

「重要的東西?我不懂?」

父子之間關係不好,蕭斬石到蕭尋初這裡來,顯然也是憋著口氣,此刻一點就燃。

他指指屋子裡的一堆雜物,還有屋頂上那個洞,道:「你看看你自己現在是個什麼樣子!聽說你那個所謂的師父死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那個註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那個註定要位極人臣的女人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