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龍
這是一座石油的城市,臨近海邊,有港口,想到卡達、科威特等石油國家,對了,有油的國家就富裕,這裡的富油帶,已經開採了幾十年,從70年代以後就發展起來。這裡有展覽,有最初的螈,龍鳥,從最小的,只有巴掌大的,都是骨骼的,嵌在褐色的片石上,到大的,有恐龍,各種龍,有地震帶的縱剖圖片,露天出來的礦石,褐色的,閃著金屬鱗片的礦石,結晶體。不像煤城,是煤晶,一進門,一塊大煤石矗立在廳前,植物化石,像枯木頭似的。這裡也搞旅遊,有濕地,有農業,有河蟹,但主業還是石油,工業是第二產業,這裡工業基礎好,與油有關的衍生行業也不少,當然與海有關的也不也,養殖,鹽,純鹼……。油全身都是寶,石油製品有燃油、重油、石蠟、石油焦、瀝青,油制氣,技術提高了,榨出石油的最後一滴價值。到了油田,路邊能看到磕頭機,一排排,在這時,更多看到的是圓柱體,廠房是矩形,橫線是管道和高聳雲天的縱線煙囪,有的白天就冒著幾米高的火焰。
去精細化工業園區,這裡是三類地,對面的是二類地,只能幹電器安裝之類的活。園區邊是綠化水帶,樹模。罐體寫著危化品的車在國道上車來車往,這裡從去年起,生意萎縮了,因為產業鏈的原因,原來的小煉油都發財了,哪裡有油,稅少,就奔到哪裡,生意人的嗅覺是敏銳的,但在去年,國家大規模的清稅,這裡發生了一場地震,震中,據說在一個企業,彙集幾百個審計人員,做煉油的生意人就轉移了,轉移到鄰省,把能轉移的都轉了,不怕沒柴燒。這裡有在觀望的,希望在這場清稅運動中分得一杯羹。其實成本早回來了,這塊的利潤還是很大的,只是吃慣了肥肉,真嫌瘦肉塞牙。
現在的民營企業,個體,二道販子,只要有份,國企被包圍著,信息靈通,靈活。而且上手快,只要看到利潤,300%的利潤啊。
去的企業,建成有10多年,企業新建的廠房,后搬的園區,因為從事的產品有味,居民投訴,只能在這裡生產。現在都注意環保,出的產品需要凈味,就需要添加劑中和,技術狠活,變成研發,可以申報專利,屬於高新,火炬企業。現在叫培育專精特新了,瞪羚、雛鷹、獨角獸。數字化引領呢,不是信息化,取消信息孤島和煙囪。
企業是季節性的,在冬天沒有生產了,就停歇了,檢修下設備,有八個大罐體,40000噸的倉儲能力,圓柱體,矩形的廠房,像極了中學的幾何體。
生產的時候在車間里有瀝青生產設備,生產的瀝青研磨添加后,泵入發育罐,在這裡發育好后就泵入成品罐,也就是八個大罐,罐車進廠區,停在管道下面,泵上來的瀝青,藉助重力作用,從管道口流入罐體,封上籤,運送到各個工地。發育罐需要人看著,順著盤旋的灰色鋼梯,打著手電筒,上到罐頂,在兩個罐體間來回徘徊,這裡有冒罐的時候,因此要格外關注,瀝青冒出來,流得哪都是,需要停產,清理現場。另外在罐體的外面,也需要巡檢,看管路是否有漏點等情況,一般是沒有的,每年都能檢修一次,總體的生產還是能夠保證的,但是也有特殊,就像罐體里還有小罐,如果把小罐抽空了,承受的壓力大了,裡面的小罐變形了,就會發生事故。這裡更多的是關注指標研發和技術、質檢,檢測的指標不同,瀝青主要指標是延度、針入度、軟化點,延度就是拉伸,50cm或者更長,拉斷為止,在正常溫度和低溫如5攝氏度時測算時間和長度。針入度,就像取血時,在耳朵上啪的一下,它是從上到下,一根,都是測量瀝青老化的指標。在生產季節,試驗室是很忙地,水勺子里一層褐色,還有試驗器皿,加溫器具等,沿著牆壁擺了一圈。如果指標不達標,這裡要反覆試驗,調出配方,生產出來后再檢測,兩名試驗員來回穿梭,經常通宵達旦,直到合格,然後正式生產。
有味時才有生產,就是夏秋季,進入冬季,蟄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