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於理性:判斷與決策學視角下的理性論》——不只是理性

《不止於理性:判斷與決策學視角下的理性論》——不只是理性

《不止於理性:判斷與決策學視角下的理性論》,時隔多年,再次打開這本書,塵封的記憶再次躍然於腦海中,在書中,作者將他關於判斷與決策學的相關知識向作為讀者的我們娓娓道來,我們也隨著作者,從認識不確定性開始,到了解通信與連貫這兩種能力,再講到直覺與分析,最後作者再為我們詳細介紹了判斷與決策的方法論。

本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層次分明,內容詳實,大量的引經據典讓讀者不得不感慨作者所涉及的領域之廣,閱讀量之大,同時書中的一些貼近生活的例子的應用,在保持本書學術性的前提下又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讀性,可見作者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是一個思想豐富、靈魂有趣的人。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始終在困擾著我,理性究竟該如何定義,關於這個問題,作者似乎也沒有向我們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甚至沒有人能夠給理性下一個準確的定義。關於理性,我們只能大致的去描述它,而作者在書中這樣寫道:理性就是根據評價行為結果的某些價值系統來選擇偏好的行動方案。

去掉修飾成分,這句話可以簡化成「理性是行動方案」。可以看出,作者老師對於理性的定義是思維的結晶,而不是客觀存在的實體。

而在漢語中的解釋則是: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維狀態下時為了獲得預期結果,有自信與勇氣冷靜地面對現狀,並快速全面了解現實分析出多種可行性方案,再判斷出最佳方案且對其有效執行的能力。

在哲學中,關於理性又是這樣描述的:理性是有目的的活動。理性常常被拿來與感性和知性作比較,其中感性是肯定的,知性是否定的,理性是否定之否定,所以也是肯定的。理性和感性的一致性表現為經驗和真理的一致性。在現實生活中,感性產生經驗家,知性產生辯證家,理性產生哲學家。三者的區別在於,經驗家致力於收集事實,辯證家專務批評,而哲學家追求真理。

以上三種關於「理性」的解釋,似乎也沒有就理性給予我們一個完美的答案,而在我的印象中的理性,通常是與感性相對,具有明確性,邏輯性的特徵,就像1+1=2般讓人感到安心,而與之相對的感性,則更像是「我愛你,像風行了八萬里,不講道理。」般難以釐清,自此,我們可以大概的描述一下理性:理性就是我們意識中的邏輯部分,會基於客觀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的部分,其外在表現就是根據評價行為結果的某些價值系統來選擇偏好的行動方案。

或許我這關於「理性」的定義是膚淺的,甚至是存在謬誤的,但我們將「理性」這一不確定性的概念用一個確定的定義給它明確下來,是否也是我們頭腦中的「理性存在」在面對生活中思想上的種種不確定時的一種自洽呢?

答案不得而知,我能夠明確的是今天終於看完了齊亮老師的這本《不止於理性:判斷與決策學視角下的理性論》,時間彷彿回到了那年夏天,一個精明能幹的身影在講台上奮筆疾書,各種有趣而深邃的思想滔滔不絕地從其口中奔涌而出,然而面對面前懨懨欲睡的學生時,卻不得不靠販賣一些「八卦」來給他們「醒神」,當看著講台下的學生們面對八卦時一掃之前的疲態興趣盎然的樣子,他只是輕輕一笑,然後無奈地搖搖頭,繼續在黑板上奮筆疾書了起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浮生漫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浮生漫談
上一章下一章

《不止於理性:判斷與決策學視角下的理性論》——不只是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