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意見相左
趙牧領命退出皇宮。
很快李世民下令李君羨召集房玄齡,李孝恭,長孫無忌,李靖,馬周,褚遂良進宮議事。
西巡。
事關重大。
趙牧有句話說的沒錯,皇帝西巡,百官隨行,朝廷政務怎麼辦。
作為天子,大唐主宰,權傾天下,他依然不能隨心所欲。
離京西巡,必須提前同百官商議,把朝廷政務安排妥當。
何人監國?
何人鋪國?
務必安排的明明白白。
中原承平已久。
目前,唯獨東西西線有戰事。
他選擇西巡,希望親眼目睹唐軍將士打下的錦繡河山。
趁機犒賞三軍,鼓勵三軍將士。
約半刻,馬周,李靖,房玄齡,褚遂良,李孝恭,長孫無忌陸續抵達皇宮,連久不上朝的杜如晦也出現在皇宮。
百官齊聚,心思各異。
特別是瞧見養病的李靖,杜如晦上朝,各個內心詫異,疑惑,皇帝突然召集內閣連同李靖,杜如晦進宮,難道朝廷有大事發生?
李世民給李靖,杜如晦賜座,開門見山道出自己計劃西巡的想法,隨即端起茶杯,目不轉睛盯向房玄齡,杜如晦,馬周,李靖等人。
連素來支持他的趙牧,尚且不支持他西巡,內閣官吏肯定反駁。
不過,他已經做好舌戰內閣官吏的準備。
西巡?
此言出,石破天驚。
百官神色駭然,百思不得其解。
好端端的,皇帝怎麼萌生西巡念頭。
長安距離西域極遠,域外地域距離長安更遠。
來回舟車勞頓,耗時費力。
大軍遠征,百姓遷徙,無不是按年計算的。
皇帝身為一國之主,突然遠離京畿,跋山涉水前往邊疆視察,除始皇帝外,史上沒有幾人。何況,始皇帝僅是前往上郡一帶,皇帝西巡的地方過於遙遠。
百官不解?
很快陸續反應過來,近日來,皇帝僅和趙牧相處,難道說是趙牧慫恿皇帝西巡?
不管是否和趙牧有關,皇帝西巡事關重大,稍之不慎,動搖國本,甚至玄武門之變重新上演。
房玄齡作為內閣重臣,率先挺身而出,斬釘截鐵建言:「陛下,西巡之事耗時費力,影響朝廷穩定,斷不能意氣用事。」
今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
絕不可效仿隋煬帝上下折騰,讓大好河山陷於混亂。
太子成年,怎奈處理政務的手段稚嫩,何況東西兩線戰火不斷,許多事務需皇帝親自決斷。
此間,絕非西巡的好機會。
聞訊,長孫無忌不甘示弱,緊隨其後進言說:「陛下,朝廷不可一日無君,陛下西巡,來往花費數月乃至一年,您久不在長安,朝廷諸事堆積,很容易造成動蕩。
臣不建議陛下西巡,若是趙牧慫恿陛下西巡,該嚴懲趙牧。」
褚遂良連聲附和,高聲說:「陛下,西線距離長安太遠,陛下西巡,長安無主,各方宵小容易蠢蠢欲動,何況,蜀王領兵東征,潞國公等將領駐紮高句麗,斷不能意氣用事。
陛下,楚王做事素來隨心所欲,臣不建議陛下西巡,非要西巡,或讓太子或諸王代替。」
朝廷三名重臣反駁,李世民絲毫不覺得意外,甚至說全在他預料之中。
畢竟,百官所言不無道理。
不過,他計劃西巡的念頭絕非突然萌生,更非趙牧慫恿,相反,趙牧也不支持他西巡,擔心皇帝遠離中樞,造成朝廷動蕩。今房玄齡,褚遂良,長孫無忌,分別懷疑趙牧慫恿,還公然表示反對,這讓他內心非常不滿,詢問道:「克明,孝恭,靖兄,賓王,你們怎麼看?」
他知道西巡肯定遇到諸多反對,但自己必須爭取再爭取。
杜如晦,李孝恭,李靖,馬周面面相覷。
他們是了解皇帝的,皇帝欲西巡,恐怕非突然興起,或許私下已經同趙牧商議妥當。
須知,以前諸多軍務,特別是東征西討,皇帝通常是提前同趙牧悄悄商議出結果,再詢問百官建議,朝廷支持甚好,朝廷不支持,皇帝強勢推行。
今皇帝詢問,肯定已有做好決定。
李靖沒有回答,望向馬周,杜如晦,李孝恭。不等杜如晦,李孝恭說話,馬周率先挺身而出,擲地有聲道:「陛下,從長安出發,前往西線一路巡查,浪費錢糧不說,沿途疾苦,興許還會遇到危險,臣以為不已勞師動眾,以免白白浪費朝廷錢糧,把陛下置於危險之中。」
「陛下,賓王言之有理。」杜如晦沒有多說,完全支持馬周的說法。
李靖,李孝恭神色為難,特別是李孝恭,他其實想去西域各地瞧瞧,但是朝廷重臣接連反駁讓他有點為難,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回答不好,既得罪皇帝,也很容易落得百官數落。
少頃,李孝恭徐徐出列,作揖說:「陛下,臣以為未嘗不能西巡,若安排好朝廷事務,微臣不反對西巡,臣願為陛下鞍前馬後,領兵征戰。」
聞聲,李世民面不改色,內心甚為歡喜,終於,有人支持他西巡。
孰料,褚遂良當場駁斥說:「江南王,你慫恿陛下西巡,對國事不顧嗎?」
長孫無忌微微點頭,朗聲說:「沒錯,陛下離京,朝廷諸事怎麼處理?」
李孝恭淡定的說:「太子成年,早已嘗試處理政務,陛下西巡,太子負責監國,何況,西線戰事若火如荼,唐軍處於絕對優勢地位,陛下西巡更能提升三軍士氣,興許陛下回京前,徹底結束西線的戰事呢?
難道說,兩位大人懷疑陛下,懷疑太子的能力?」
「你...」
褚遂良,長孫無忌雙方怒指李存孝。
他們和太子交惡,已經想法設法讓太子阻撓繼承皇位,李孝恭的做法,分明是給太子製造機會。
所以,與其說他們是反對皇帝,不如說是反對太子。
李孝恭觀之,微微撇頭,閉口不言。
這時,李世民目光掃過百官,淡淡的說:「諸卿,朕已經命令趙牧整頓軍馬,時機成熟馬上西巡,至於朝廷政務,玄齡,賓王,你們留守京城,輔佐太子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