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連天霹靂,電閃雷鳴。地動山搖,熔岩滾流。忽又傾盆大雨,一下就是十萬年。一陣狂風過後,雲消雨止。在東土沿海神奇的大地上,山林鬱鬱蔥蔥,鳥鳴獸啼。一片生機勃勃。其中有一鎮,名曰:「葯膳鎮」正鑲嵌在這臨海山區狹隘盆地上。

葯膳鎮雖是臨海山區,因天生的地理緣故,有崇山峻岭包裹阻擋,猶如世外桃源,竟完全沒有海邊人的文化習俗。山裡人的方言同海邊人的方言,縱然實屬一省轄區,卻有天壤之別,甚至聽不懂對方的話語,好似外星來客。

葯膳鎮地窄人多,鄉親們的房舍挨挨擠擠聚集在巴掌大的盆地上,卻是人聲噪雜,煙火阜盛,熱鬧非凡。在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影響下,葯膳鎮山清水綠,鍾靈琉秀。山裡姑娘們水靈靈的,白美如玉。小夥子個個虎氣衝天,壯如青山。

這日,宋雲仙對兩個兒子唐仁美、唐仁善說道:「你們弟兄倆,趁晴好天多備些乾柴,把園地里已熟的蔬菜都摘回來。過幾天,你父親就到了五十歲生日。我們白屋寒門人家,能活到五十歲真不容易,家中雖然沒有什麼錢,辦不到轟轟烈烈的宴席,但粗茶淡飯也可以過生日。就給你父親做個生日,不奢長壽,但求平安。感謝觀音菩薩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

聞言,唐仁美紮緊腰帶,佩上柴刀,準備上山劈柴。唐仁善趕緊放下手中的書本,上前阻擋道:「哥,你腳不利索,我上山去找廢柴枝,你到菜園子里收成去。」話音剛落,一把奪過柴刀,一面扎繩,一面走出家門。唐仁美則背上竹簍,手握鐮刀,下地里去。

幾天後,唐餚真五十歲生日。當日清晨,旭日東升,雞鳴犬吠,和煦陽光,灑得葯膳鎮山林金輝閃閃,溪流五光十色,彷彿葯膳鎮就是天宮遺忘在人間的一塊碧玉。唐餚真親自下廚,其妻宋雲仙忙裡忙外置辦酒席,唐仁美和唐仁善一起調桌安椅,擺放碗筷,抬酒端飯,邀請親戚朋友吃粗茶淡飯,喝農家釀酒,熱鬧熱鬧。

午宴開席,宋雲仙在開裂的插瓶內點了長壽蠟燭,又在陶泥香爐里上了三炷清香,虔誠叩拜觀世音菩薩保佑唐家上上下下身體無恙,平安順利。

唐家親戚都是一些窮苦人家,只要有粗菜沽酒下飯,也不在乎富貴人家那豐盛的美酒佳肴了。個中親戚幾碗老酒下肚后,滿臉紅光,咂嘴舔舌,張口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談闊論。漸漸地晴空退去,烏雲四起,壓得吃酒人兒,大汗淋漓,觥籌交錯,酒倒杯乾。興奮之餘,擼袖划拳,大有不醉不罷休之態。

天陰沉沉的直往下墜,把整個葯膳鎮裹得越綳越緊。無論是鄉間野外,還是街頭巷尾,人們都心慌意亂,趕緊往家裡躲著。

霍家孫子霍降生,正從唐家門前趟過,見屋裡頭酒話連篇,喧嘩噪響。於是,不請自來。搖頭晃腦地溜進唐家。

那划拳輸了,酒灌腸醉的,一眼瞟見霍降生,頓時驚醒起來,心想:「這小兔崽子,平日里他霍家作威作福,沒人敢惹,沒人敢動,今天我何不趁醉勁,嚇唬嚇唬他,來個敲山震虎滅滅霍家人的威風?」遂對著霍降生怒目圓睜,做起鬼臉,大聲呵斥。

霍降生見狀,拔腿就跑。哭喊著回家狀告唐家人虐他打他。

霍啟霸見兒子被人欺負,好似老虎的屁股被捅刀了,暴跳如雷。大罵霍降生是沒有野性的土狗,不會還手罵嘴的孬種。霍啟霸叫來大哥霍啟盜,氣呼呼說:「大哥,要是今天不好好教訓一下唐家人,

給他們顏色瞧瞧,那往後我們霍家還有什麼臉面在葯膳鎮立足吃飯呀?」

霍啟盜瞪著燈籠大眼,咬響鋼牙道:「是呀。這唐餚真一定是記著早幾年,我們霍家把唐仁美的腿打瘸的仇,現在只能把怨恨撒在咱家霍降生頭上。降生這孩子才十二歲,唐家這算什麼東西,真當我們霍家都是吃白飯的軟柿子。」

霍降生的母親賈北風,兩隻鼻孔噗呲噗呲喘著粗氣,惡狠狠接聲道:「此仇不報非君子!這回一定要打翻他們唐家!讓他們永遠記住我們霍家的厲害!」

霍啟霸重重地甩了甩手,猛吐一口煙道:「去,把唐家人打倒!否則,往後咱們霍家就要被唐家踩到腳底下了。」

於是,霍家一幫人操刀舞棍浩浩蕩蕩來到唐家,見門砸門,見狗罵狗,見人打人,見雞殺雞。三下五除二,就把唐家裡裡外外砸了個爛攤,更是把那胡說酒話嚇唬霍降生的醉漢,打倒在地,頭破血流,不得動彈。人命關天呀,街坊鄰居圍了來,用擔架急急忙忙把傷者抬進衛生院去搶救。霍家人征服唐家后,便大搖大擺地走了,就跟沒事兒似的。

這麼大場面,早已驚動了鎮上的派出所。相關部門了解后,說是唐家親戚酒後耍瘋,言語冒犯錯在先,不應該以大欺小嚇唬霍降生。最後事情就不了了之。

宋雲仙倒床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心問口,口問心地喊菩薩,這還讓人怎麼活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霍家這麼霸道就沒有人治?當她起床想要點香時,唐餚真哭喪著臉,擺擺手說道:「算了吧,都這樣了還拜什麼呀?菩薩要是真的有,哪裡還會這樣的?」

真是禍不單行,早年間,唐仁美蒙冤被霍家人打瘸腿,現在又被霍家人砸了家,差點還打死了唐家親戚。唐仁善眼角也被亂棍打破了,只用紗布倒些酒精簡單包紮一下,非常沮喪地坐在學校課堂上聽老師講學問。

唐仁善是個乖巧的孩子,雖然家境貧寒,但從不妄自菲薄。他不僅在家勤勤懇懇幫忙父母親幹活,在學校里也是非常自律地刻苦學習。一直都是學校尖子班學生。也是學校老師們公認的有希望考上大學的孩子。

過去,葯膳鎮還從來沒有孩子考上大學。而現在,學校老師對於唐仁善這屆尖子班學生,抱有信心。再過幾個月就要高考了,政治老師趙樹人,發現唐仁善最近上課,總有些心神不寧的樣子。

午間休息。唐仁善在學校跑道旁邊的大樹下,望著腳下清一色泥牆烏瓦,一排排不規則的木構矮房,大小不一石板鋪成的高低不平街道,炊煙裊裊,人去人往,在滿腹惆悵著。

學校跑道在教學樓南面的半山腰上,並不寬敞,全是黃泥路面。趙樹人老師輕輕地走到唐仁善身邊,說道:「孩子,想什麼,能告訴我嗎?」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趙老師是唐仁善最喜歡的老師,沒有之一。他喜歡趙老師幽默的授課風格,更喜歡趙老師教他們如何為人處世。在唐仁善的眼裡,會教書的老師不算厲害,會教做人的老師才是厲害。趙老師是唐仁善有生以來遇到的第一個把人生教成哲學的老師,也是唯一一個。他常常慶幸自己有那麼好的運氣,遇上這麼好的老師。智者不常在,可遇不可求。

於是,含著淚,低著頭,把自己家中發生的不幸,向趙樹人老師傾訴。

聞言,趙樹人愣住了,后拉著唐仁善一起坐在操場的草堆上。然後輕輕問唐仁善道:「那你心裡現在是怎麼想的?」

唐仁善憤憤不平,脫口而出道:「我恨不得跟他們霍家人拚命。大不了就是一死。」

趙樹人心裡一驚,接聲道:「年輕人,此言差矣。人都是向死而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每個人都一樣。人之所以活著想有點意義,就是在走向死亡的過程中,讓自己留下還有那麼點價值的腳印,僅此而已。」

唐仁善道:「那也不能讓壞蛋胡作非為,逍遙法外。」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你現在還小,要是魯莽行事,吃虧的是你,也會把你的前程毀於一旦,甚至連累家人。又何苦呢?咱們葯膳鎮人多地少,又是深山區,沒有什麼產業,大家常常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利益,在你爭我奪的。」

「嗯,早些年,我哥從葯膳山背柴薪下來,路過霍家的橘樹林,不小心背上的柴枝把霍家一棵橘樹上的橘子刮落了,正巧被霍啟霸看見,他二話不說,十分兇殘地操著棍棒就把我哥腳給打瘸了,還惡人先告狀跟派出所的人,說是我哥偷他們霍家橘子,掉進泥坑裡摔斷了腳。還要我哥下跪給他們賠禮道歉,真是十惡不赦,罪該萬死,太可恨了。然而我母親抱著我哥,哭著喊我們忍著。」

「你母親是個忍辱負重,為你的將來和家庭安危著想的。葯膳鎮沒有產業是明白的事實,大家眼裡都盯著那一畝三分地,有點瓜葛就大打出手,全然不顧後果,目無王法。真有那,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蠻道。咱們不是嫌棄葯膳鎮,也沒有仇恨這兒的人們。這裡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又是多少大城市人心中嚮往的人間仙界。可是葯膳鎮僧多粥少,這是不可迴避的現實生活。孩子,好好讀書,大城市的天空寬廣無邊。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現在你們家遇到這麼大的磨難,這也是冥冥之中自有的。或許,你們祖上做過一些罪惡深重的孽,要你們現在來償還。我這不是迷信話。反過來說,磨難也會增長智慧。人的一生,其實從遭罪的磨難總量來說,是差不多的。無非就是出現的時候不同和形式不同。人要一心向善,就會把磨難出現的爆發能量降低拉長,變為緩和以及慢慢釋放,甚至讓它失去破壞力。換言之,要是你母親不拜佛不剋制而選擇衝動,等於是以卵擊石,自不量力,就掉入了他人布下的陷阱之中。那麼你們家遭受的磨難會更加可怕,甚至是滅頂之災。忍耐並不意味著懦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世間本無神,要說有的話,你母親就是你們家的真正保佑神,活菩薩,你們要感謝她才是對的。」

「趙老師,你經常說人是有因果報應,是真的嗎?」

「你在菜地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道理就不用說了吧。人生也是這樣,種善因,得善果。惡有惡報,時候未到。我總是讓你們有時間要多看《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這三本書,是我們民族最高智慧寶典。不知道的人,說它們是迷信,其實它們是咱們民族最高哲學書籍。你要是讀外國哲學就跟迷戀數學家那樣,很容易入迷甚至走火入魔成為神經病。但咱們民族哲學就不會。咱們民族哲學是教人如何為人處世,如何做人。對於每個國家的哲學智慧,我也不是說誰好誰不好,而是每個國家的民族文化不同。」

「《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我在初中時就讀過了,高中又看過幾遍,甚至都會背,會默寫了。」

「那很好。可是我知道,你還沒看懂。否則,你剛才就不會說要跟霍家人拚命。現在不懂,沒關係,也很正常。關鍵要去多看它們,其他同學我不太相信他們會看,但我相信你一定看過它們。現在沒有看懂,是你人生閱歷不到,還沒有達到看懂它們的人生體驗份量。這很正常。這些智慧寶典,不是會背會寫就一定會懂。腦子聰明,智商高,跟有沒有智慧是完全兩碼事。六祖慧能不識字但智慧極高,而很多高官富賈,最後淪為階下囚,他們智商高而慧根很淺,終釀苦果。只要你肚子里看過它們,時候到了,自然就會悟出其中的道理。」

「請教趙老師,既然《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都是咱們民族智慧寶典,這三本書又有什麼關係呢?」

「啊,這個問題問得實在好。《論語》是告訴我們,如何入世。我們是人,需要吃喝拉撒以及結婚生子。所以,大家都需要工作、幹活或者做生意賺錢,這是基本物質需求。不管是儒雅高士,還是販夫走卒,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哇哇啼叫,喊著要吃喝拉撒。誰都一樣。這是入世。人在長大,在工作賺錢過程中,人身體會生病。這時,人們就會去醫院看病拿葯吃。同樣,人在成長和衰老過程中,除了身體會生病外,人的思想或者心裡也會生病。特別是在工作壓力過大,同事之間相處矛盾,做生意失敗以及家庭壓力,甚至對於身體越來越差的擔憂,這時人的心裡和思想就會『生病』特別是焦慮症或焦慮綜合症,而要治這個『病』的葯,就是『佛經』即《六祖壇經》。『佛經』它是一種葯,是治人心的葯。人們在生病時候吃它,沒病時就不要吃,否則沒病天天吃藥如同藥罐子,那也是不對的。《六祖壇經》告訴我們,修佛在家修就可以。不要天天跑廟裡去,那樣別的事都不要做,那也是不對的。佛就在於心,只要放下,跟蓮花那樣綻放,就能成佛。人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佛法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佛。大家不是經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就是出世。拿得起也要放得下,《論語》是教我們拿起來,而《佛經》即《六祖壇經》是教我們放得下。太多人就是拿起來后,一直放不下,這樣就生病了。《六祖壇經》就是教我們如何出世。進得去,也要出得來。這才叫完整的人生。《六祖壇經》的偉大在於,它是第一個把佛學本土化的經書,也是唯一一部。自此,佛學佛教就成了我們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人生除了入世和出世外,在實際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活得更加有藝術,而用自由藝術角度去看待人生,這就是《道德經》。」

「嗯,趙老師,這些智慧寶典太神奇了。咱們的先祖真的很厲害。難怪孔子、老子、六祖慧能,被稱為東方三聖。」

「是呀。讀書,就要多讀這些千百年來,經過歲月打磨拋光,留下來的聖賢書和經典著作。這樣才能積累智慧。那些言情小說和搞笑的故事打發時間是可以,但要增長智慧是不現實的。相信你也看過了《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吧。」

「當然看了。這些古典名著,寫得太美太精彩,太偉大了。我經常抽空讀。」

「哦,我想了解一下,你對這《四大名著》,是不是也只是看過而沒有看懂,甚至完全看偏了。你說說,《紅樓夢》是講什麼的?」

「好呀。《紅樓夢》就是講寶、黛、釵的愛情故事,以及賈、王、史、薛四大家族衰敗的故事。揭示了舊時候的世態炎涼。故事實在太凄美了,太感人了。我對《紅樓夢》,是愛不釋手,百看不厭。」

「瞧你美的。我看這也是你們語文老師跟你們討論的結果。」

「那是,我們語文老師每次談起《紅樓夢》,就自己先陶醉在書中。總是說,《紅樓夢》就是一幅令人如痴如醉的巨篇詩歌,就是一壇回味無窮的美酒,恨不得天天睡在《紅樓夢》的書里。」

「恕我直言,你們語文老師包括一部分專家學者,都把《紅樓夢》讀偏了,也把你們帶偏了。這些經典名著要是讀偏了,也會掉入萬丈深淵,會害人的。」

「噢,趙老師,這話我聽了就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似的。」

「你聽,《紅樓夢》開篇就說女媧娘娘在鍊石補天時,遺落一塊小石頭。這小石頭有了靈性,正好有個空空道人路過青埂峰遇到小石頭。你看人家寫的是空空道人,注意哦,是真空而不是假空。那石頭就把來去故事通說一遍。就說它十分羨慕那紅塵中繁花似錦的富貴溫柔鄉,女兒堆里生活。那僧道就告訴小石頭,富貴溫柔鄉沒什麼好羨慕,到頭終究一場空。可小石頭偏要去,實在難熬。後來那僧人就帶小石頭去經歷一番,投胎到賈府富貴溫柔鄉,姑娘成群的大富大貴的望族人家裡。這小石頭就是含著那塊玉石出生的賈寶玉。然後就是整個經歷故事,這些都不用看。最後,在茫茫大雪覆蓋了一切成空后,賈寶玉出家去了。所以整部《紅樓夢》概括起來就一個字『夢』或者『空』。你應該記得《紅樓夢》里的《好了歌》吧。那話寫得多明白,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人生無常、萬境歸空,再多繁華終究要面對虛無。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留下來的,是你的精神,你的思想,你的名聲。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其它一切都是空的。」

「趙老師,聽你這麼說,我真是恍然如夢般的醒悟了過來。那些賈家這麼多有趣的人物故事,都是鋪墊了。」

「本來就是這樣嘛。你們以為賈寶玉迷戀黛玉、襲人,以及賈府上上下下?那就讀偏了。黛玉是個愚痴,像她這樣,人都不用活了,什麼事也不用做了,這怎麼生活呀,這不現實。生活還是要吃喝拉撒的,要努力工作要賺錢謀生。而賈府上上下下都是貪婪之輩。貪權,貪色,貪財,貪慾,貪得無厭。這些正是賈府家破人亡的根本,賈寶玉正是看透這些才毅然離開去出家的。」

「哦,原來是這樣看《紅樓夢》的。這跟以前我用詩畫角度讀《紅樓夢》真是完全兩碼事。」

「你看的是表象,這也是曹雪芹的文學水平造詣極高。他不把《紅樓夢》寫得這麼優美,就沒有那麼多人喜歡看了。這也是大作家的真本事。我們做學問的人特別是做哲學的人,要看的是本質而不是表象。經典要是讀偏了,就跟那些歪風邪作一樣會中毒。看不懂就要多向能懂的人求教。《水滸傳》你又是怎麼讀的?」

「感覺《水滸傳》裡面都是一群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好漢俠士。」

「你看,又讀偏了。告訴你,《水滸傳》講的就是四個字『因果報應』,你看那些梁山好漢,最後下場有多慘烈。一個個殺人如麻,草菅人命,這都是要遭報應的。極少數有點好結果的,也是他們沒有濫殺無辜,如魯智深,該殺的殺,不該殺的人就不殺。武松稍微好點,但也斷了一隻手,畢竟他殺人太多,有些是不該殺的人也被他殺了。」

「趙老師,這樣說,那《三國演義》,又該怎麼讀呢?」

「你知道《三國演義》主題曲吧。就是《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概括起來講,一部《三國演義》也就七個字,『是非成敗轉頭空』,還是一個『空』。人生沒有放不下的。」

「嗯,趙老師,那樣說來《西遊記》,也不是看那些打妖怪的熱鬧了。」

「那還要說呀。如果是單寫打一群妖怪,能成為民族文化經久不衰的經典名著嗎?你看《西遊記》的孫猴子從石頭裡蹦出來后,去訪道求仙,來到了菩提祖師的居所『靈台方寸山,三心斜月洞』,你想過沒有,『靈台方寸山』,就是方寸那麼一點大的有靈感的山,這樣的山去哪裡找呀?答案就是我們的『心』呀。還有那『三心斜月』洞,三點一斜,不也就是『心』字嗎?而菩提祖師的『菩提』就是覺悟呀。說明整部書就是寫人的修佛修行最終就是在於『修心』。就這麼簡單的兩個字。那些打妖怪的熱鬧場面都是故事鋪墊,當然,任何一部小說,只有有了故事鋪墊才能寫成小說。故事越精彩,語言描寫越有文學藝術,寫成的書就越有吸引力。最後,唐僧師徒到了靈山,遇上來接他們的金頂大仙,孫悟空說『這路我熟悉』,不用大仙引路。金頂大仙接說道『你以前走的是雲路,聖僧未蹬雲路,要從本路走』。就是說,人修心的途徑就是要放下心來,腳踏實地走。在《四大名著》里,《西遊記》是直接用『孫悟空』的名字點出『悟空』即『空』並貫穿整部小說始末,同時直接點出人的修行修佛的根本在於修心,即修心成佛或者說佛從修心成。所以,我個人覺得《西遊記》才是《四大名著》之首。《四大名著》能歷經歲月考驗成為民族文化瑰寶,其根本原因在於它們不僅是高超的文學著作,也是闡述哲學智慧的名著,同時也是佛學經典小說。」

「嗯,趙老師。你的一番徹底分析解釋。讓我茅塞頓開,醍醐灌頂。如果今天你沒有這樣跟我說,就是一輩子,哪怕來生來世,我看了千遍萬遍,也不知道怎麼讀懂這些古典名著聖賢書了。那樣我讀與不讀,也不會有太大的本質區別的。」

「其實,你發現沒有?這《四大名著》,都是講佛經文化的道理。佛經不是迷信,它是講人生修行的最高哲學智慧。是在教人們入世之後,如何出世的學問。就跟一杯茶,你拿起來喝后,再把杯子放下來,才算完整結束。拿起杯子喝茶,這是人的基本所需,這是儒家《論語》之道,而放下杯子,這也是喝完茶的結束本態即放下,這就是佛經《六祖壇經》之道。如果要想把喝茶中間的過程體驗有品味有藝術有講究有典雅如先往杯子輕輕吹一口氣再從杯子里慢慢呷一小口等等,那就是茶道,也就是《道德經》的闡述之道。當然,要是一個人覺得杯子里的茶很有滋味,還能喝出財富、權力、香車美女以及人間恩怨情仇甚至各種擔憂煩惱焦慮,就再也放不下茶杯,終日無法釋懷,那就是心裡有病了,就得吃藥,這葯得用佛經來治。如果你把佛經讀偏了,就成了迷信,而迷信則會害人。不管是《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它們的道理其實都是非常簡潔、簡單。但凡那些把《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講得神乎其神,高深莫測的人,都是把這些智慧寶典讀偏了的。包括《四大名著》以及其它經典著作如《易經》、《黃帝內經》等,它們的道理其實很明了,大道至簡嘛。《易經》講的就是陰陽統一論,把它一分為二,就是《論語》與《道德經》。《論語》讓人積極入世,發奮圖強,陽剛正氣,就是《易經》的『陽』,而《道德經》則是讓人在積極進取時,放慢腳步,品味生活,陰柔致勝,就是《易經》的『陰』,就是這麼簡單,明了。總有些專家學者,喜歡裝神弄鬼,不可捉摸地把這些古典名著和聖賢經典,特別是《論語》、《道德經》、《佛經》即《六祖壇經》包括《易經》、《黃帝內經》等,說得玄乎其玄,不著邊際。那都是在胡說八道,誤人子弟。當然,世間書籍浩如煙海,讀不勝讀,只要把《論語》、《道德經》、《六祖壇經》,這三本民族智慧寶典好好讀一讀,就足矣。任何人,只要把簡單道理用精彩故事鋪墊,都可以成為一名作家甚至大作家。當作家很容易,但要把作品當飯碗吃,則太難了。」

「趙老師,你又給我打啞語了。」

「走吧。說了這麼多,就不要多想了。今天趙老師請你,我們一起到葯膳鎮十三街吃點心去。」

師生倆人,站起來,拍了拍身上的雜草。一邊走,一邊說。

唐仁善問趙樹人道:「趙老師,我母親天天燒香拜觀音菩薩,算不算迷信呀?」

「問得好。我也想問一下。你母親每次拜完佛后,有沒有都說了些什麼?」

「沒有。什麼都沒說,就干自己活去了。」

「那你母親就不迷信。」

「哦,聽不明白。」

「咱們民族的佛學文化根本是修心為人,而不是迷信。人佛是可以平等相處,平等對話的。世人皆有佛性,佛是覺悟了的世人。『佛』是個代名詞,它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形體,人性有善惡,善中自帶惡,惡中也存善念。『佛』代表人性中的善,是慈悲心。因此佛性就是人的自本心也叫本心,它不是一個空寂的東西,它是人的種種價值觀念的總和。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真、善、美』這些東西。因此,學佛不要到心外去求,它本就在心裡。所以說世人皆可成佛。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當然,強扭的瓜不甜。佛法只渡有緣人。在人世間中想要『平等』實在太難太難了,佛經《六祖壇經》把人世間『平等』二字真正融入了佛學之中。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像外國人講究上帝,上帝就是神,平常人成不了上帝。上帝永遠高過人,是不可觸碰的,連平視都不可以。因此,也有許多人把佛給神化即迷信化,甚至從事坑蒙拐騙的活動。你母親一心向佛,既沒有去欺騙別人,也沒有沉迷其中。該幹活還是勤勤懇懇去做。她這是在修心在向善。你們家底子薄,際遇不好。憑藉她個人能力一時半會兒是改變不了的。換成脾氣暴躁的人,早就做出了,魚死網破的衝動。或者,心裡承受能力弱的人,尋死短見的也會。但是你母親很堅強,能忍耐,也有長遠眼光。她通過拜佛讓自己心裡平靜下來,讓家庭安靜下來。給你和你哥,有個安穩的家庭環境,讓你們兄弟倆努力找機會改變命運。用通俗的話說,你母親是在韜光養晦,知道嗎?」

「噢,趙老師,原來拜菩薩念經,暗藏著這麼大的智慧。」

「嗯,你母親雖然出生貧寒,識字不多,卻慧根不淺。下下人有上上智,也可以這麼說吧。諸佛妙理,非關文字。禪宗第一條原理就是『破文字執』。禪宗主張不列文字,任何真理領悟都不在於對文字概念的執著。你們語文老師常常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也是這個道理。然而,事實上在佛教各宗派中,禪宗留下的文字卻是最多的。這看起來很自相矛盾,其實不然。在參禪時,得對話。傳承得把佛法告訴人家,這就需要語言和文字來傳達。主張不列文字的意思是告誡參禪人不要對於文字概念的執著。禪宗的真正奠基人就是六祖慧能。可以這麼說《六祖壇經》不僅是咱們民族最高智慧也是人類最高智慧。智慧經典著作在於啟發悟性,人與人之間的悟性領會千差萬別,能不能悟道,那就看緣分了。而什麼是『悟』,『悟』就是『如桶底子脫』,就是把你身上裝滿『苦水』的桶,瞬間倒掉。忽然之間,讓你發現過去堆積在身上的問題,全部都不再是問題。這就是開『悟』了。也就是見到本心,見性成佛,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悟』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無法言說,是瞬間頓悟。這才有禪宗主張不列文字的說法,咬文嚼字不是學佛者要做的東西而是佛學者做的或者說是學者做的,學佛的根本是為了達到頓悟而不是研究文字概念。就跟老子《道德經》第一句話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一樣的道理,這些聖人智慧實在太高了。然而學者是把真理或『佛』或『道』,給知識化、規定化、具體化,因此,學者是悟不到真理的。」

「那以後,我也要幫我母親多拜拜觀音菩薩。」

「修心,不在於形式而在於誠,在於感悟。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甚至無法言說的東西。就跟剛才我說的《道德經》里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智慧靠的就是感悟。菩薩不是成菩薩以後,才去渡人。是因為渡人多了,后才成菩薩。不要脫離現實生活刻意去追求佛法修心,正如六祖慧能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迷信與智慧的區別就在這裡。」

「嗯,趙老師,我們就在這家『樟樹小吃店』,吃吧。」

「好的,這家店口味不錯。」

「趙老師,我哥也想做小吃生意,就是不知道如何入門吶。」

「民以食為天。我們葯膳鎮沒有企業,沒有工廠。小吃店生意倒是很好。你哥現在腿瘸了,腳底吃不了勁,上山下田做農活不行。又沒有讀多少書,也沒有什麼技術能力。人嘛,活著總要學會賺錢謀生,總要會養活自己和家人。學一門做小吃手藝,我看挺好的。」

「咱們葯膳鎮小吃總有淡淡的中草藥清香。只是不同小吃店裡的中草藥清香略有各異。我都很喜歡吃。」

「自古以來,我們民族中草藥,既可入葯救人,也可入食飽腹,葯膳同源的說法,就是這麼來的。當然,也要行家才能,畢竟,有些中草藥是有毒性甚至劇毒的,不可亂用。你看,咱們葯膳鎮小吃店手藝,都是傳內不傳外。這是人家生意經,也叫特色或獨家秘方,是保密的。生意人為了保住自己飯碗也是小心翼翼的。這很正常,賺錢競爭很激烈。」

「這麼說,我哥想學小吃生意,門都沒有了?」

「天無絕人之路。老天爺會給飯吃的。這樣吧,『樟樹小吃店』的老闆,也是我姨夫家的親戚。他生了好幾個女兒,就是生不到兒子。這粗活,還是要男的來做好,他們也一直在物色幫手。我看,你爹娘都是本分善良的人,你們兄弟倆也是誠實可靠。我就幫你哥介紹一下。能不能學到本事,就靠你哥的造化吧。」

「趙老師,你真好。我先代哥哥感謝你了。」

「快別這麼說,一個要招人,一個要找工作,我只是在中間搭個橋,生活不容易呀。正是這樣,人才要努力。」

「趙老師,咱們葯膳鎮街道,為什麼都叫十三街呢?就叫東街、西街、南街、北街,不好嗎?」

「因為我們山區小鎮,土地少,除了生活區外,還要預留水稻田。曾經,鎮里工作人員也去山腳開闢新村,覺得山腳空氣更好,水更清,更適合居住。花了一大筆錢,陸陸續續住進了幾家人,結果爆發了山洪,瞬間就把新村掩埋了,真是慘不忍睹。這麼大的事,驚動了上級的領導。罷官免職,追究法律責任的一大堆。從此以後,大家都擠在鎮街上。使得咱們窮山鎮地塊,變成了寸土寸金。為了節省用地,鎮里就把東、西、南、北,四條街都設為一百三十米長,鄉親們就把它們稱為一百三十街,后又改稱為十三街。還是十三街好聽。」

「哦,趙老師,我知道了。然後,人們就規劃成東街做小吃生意,南街做藥材生意,西街做理髮生意,北街做土特產雜貨生意。是這樣嗎?」

「也可以這麼說。至於真實情況,是不是這樣,我也說不上。其實,霍家人祖上是積善之家,那時霍家人都是做藥材生意的。經常給窮人家免費贈送藥材,甚至拿出真金白銀幫助有苦難的人家度過難關。不管是鎮里機關單位還是普通家庭,都對霍家祖上,稱功頌德,口碑載道。這樣反而生意興隆,家財萬貫。自從霍家娶進了賈北風這個喪門星媳婦后,才開始完全變樣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

「賈北風的父親還是老實本分的,但賈北風的母親是出了名的妒婦。見不得人家好,從來都不肯吃虧。今天罵東家人不得好死,明天咒西家人家破人亡。教子女也是絕不肯吃虧。真是,人見人怕,鬼見鬼愁。當初,霍啟霸見賈北風姿色過人,就自作主張託人去說媒。能被霍家二少爺惦記上了,那真是賈家上輩子積來的福。賈北風母親興奮得手舞足蹈,燒香拜佛,使出吃奶的勁,秘傳賈北風『女人要時刻保持嫩潤,要時刻保持姿色,才能抓住男人的心』。時刻叮囑賈北風要不惜手段,跟棉花糖一樣緊緊地黏住霍啟霸。絕對不能讓他逃出賈家的手掌心,那可是賈家的真『佛』呀。當初,霍啟霸父母親都是十分反對的。畢竟,賈北風母親妒忌潑辣的大名,在葯膳鎮也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奈何霍啟霸跟入魔似的,天天有事沒事都往賈北風的閨房跑。賈母還在賈北風的閨門外,站崗放哨。果不其然,三個月後,賈北風的肚子就一天天長大了。賈母先是低聲下氣天天到霍家來攀親道故說好話,后見霍啟霸爹娘不動聲色,就做起刁來,一會兒在霍家地上蹬腿打滾,一會兒又抱頭撞門牆。還是不見效,就齜牙咧嘴威脅說,要上有關部門狀告霍家二少爺強霸良家女兒的罪,讓霍家祖德顏面掃地。」

唐仁善不禁感嘆道:「真是,最毒婦人心。想來,霍家祖上,禮賢下士,施仁從善的家風,就是敗在賈家人身上。」

「霍啟霸爹娘,丟不起霍家祖上的臉,只能被迫咽下這口氣,答應了賈母要求。賈母陰森森的臉瞬間喜得芝麻開花,連忙腳跟不著地跑回家,上氣不接下氣地站在賈北風房門外,把天大好事告訴了正在房間里破口大罵霍老爺霍老太的賈北風。即使到了婚慶辦酒席當日,霍老爺霍老太還在不住搖頭嘆氣。賈北風生下兒子霍降生之後,有恃無恐,就開始操刀霍家裡裡外外的事。不允許霍老爺贈送藥材給窮人,更不允許霍老太拿錢救濟他人。每花出一分錢,就要保證十分錢的收入。酒足飯飽后,就開始算計這家或那家。霍老爺和霍大娘知道霍家將來一定要敗在賈北風的手裡。鬱郁一段時日,都相繼駕鶴西去。從此,霍家都由賈北風說了算。霍家人也由之前仁善友愛家風,轉為虎狼之群,為所欲為,無惡不作。現在霍家在葯膳鎮作賤猖狂,無人敢管。並不是霍家有多大本事,而是很多人礙於霍家祖上積德行善的情面,暫忍而已。等霍家子孫罪孽深重抵消了祖上積德,那霍家人就要大禍臨頭了。」

「是呀。霍家子孫真是罪不容誅。」

「時候不早了,你先去吧。我跟樟樹小吃店老闆說一聲,讓你哥哥好來這兒幹活生計。」

「趙老師,這兩碗扁肉的錢,我來付吧。」

「看你說的。你哪兒來的錢?快去吧,等將來你能賺錢了,再請我吃扁肉。」

唐仁善撓了撓頭,摸著空空的口袋,緋紅著臉先走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葯膳十三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葯膳十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