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象
『科學課上到天文學了?震驚,世界那麼大!』霍華德嘿嘿。
趙正不動聲色調整著望遠鏡的旋鈕:『別小看他們!以天象起興,是《周易》和《詩經》共同的傳統,《詩經》裡面有很多講到天象的詩。』
『有嗎?』
『七月流火、三星在天、維參與昴、明星煌煌、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
『只知道七月流火,感覺像是算命?』
『差不多,《周易》卦爻辭裡面也有很多類似詩經的句子,顯露出二者有著非常深的聯繫。開篇的龍不就是那七月流火的火,《大過》里的棟就是天棟大角,茅不就是天上的昴(茅)宿,《中孚》里的鼓不就是天上的河鼓,翰音不就是河鼓旁邊的天雞,《屯》里的乘馬班如就是房宿天駟四星,《小過》裡面的飛鳥就是那南宮朱鳥,《履》卦里的虎就是天上的西宮白虎。《頤》和損益二卦里的龜就是天上的玄武大龜《歸妹》里的士和女,就是牽牛織女...』
霍華德直接給乾沒聲了。
『老大,你不是吧,你讓人把月亮都看出麻子,以後還怎麼編神話?』
腦子裡又收到了消息,不過這一次變成了湯姆。
趙正並不想理會。
『老大,悠著點啊,距離產生美,很多工作你還得借著宗教思想開展,你讓人看清了月亮就得解釋萬有引力,就得說到大氣層然後就得潮汐月經安全期...』
趙正不耐煩這貨趕緊打斷:『讓他們知道世界是什麼樣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嚴重!我來這不是當保姆我是為了方便建三線工程,我不可能等到工程建設完成那邊運過來的人和這裡有那麼大的知識代差!』
『你確定?那以後月宮裡還能有嫦娥,還能有月桂和玉兔?天庭都很難存在了吧?文明啊老大,神話傳說自古以來就是文明不可侵害的一部分!』
趙正哼了聲:『天庭不在我的計劃當中,在這個時間點很多概念本來就得變,我們現在沒有漢朝所以也沒有漢族了,現在說華夏炎黃意義都不大,你們沒考慮過嗎?為什麼我只放純音樂,因為文字都要改,....春秋時期為什麼有那麼多思想家,因為只要是人有腦子就有問題,你以為你不說人家就不問?我這個天帝門生的說法就是進可攻退可守,...』
『算了,老大你喜歡就好!我反正已經不是人了,對了好像月亮永遠有一面是背對地球,這個應該怎麼解釋?』
『對了老大,小田好像有點抑鬱趨勢!』
『文明這麼大的事居然還有能抑鬱我也是服了,你們要沒事就去看下賀蘭山那一帶。』趙正乾脆下指示。
『收到!呃,要看什麼?』
『看看地形地勢,水土情況,還有,賀蘭山有煤礦看看有沒有露出地面。』
『賀蘭山有煤礦?』來自霍華德的疑問。
趙正好笑:『當然有,到處都有,只不過賀蘭山的比較特別,質量好礦藏大易開採,15億噸。只是在我們來的那個時空一直在自燃,...你們要閑得沒事,多收點進空間。』
『十五億噸那麼多?沒必要吧,我覺得清潔能源比較好。』
『有用處,運到喜馬拉雅山腳把山上的冰川烤下來!』
『啊?要搞這麼大?』
『我還想在喜馬拉雅山上開風洞呢,要是金嚴來了我肯定要讓他去看下塔里木柴達木還有多少水。』
『但那裡有石油啊!』
『這些玩意都可以用空間收,這麼跟你們講吧,我就是等你們成長起來幫著移山造湖填海,好了快滾!別跟吃瓜群眾似的!』
撲啦啦,一隻金色烏鴉沖著趙正飛來,在他頭頂盤了兩圈。
趙正手一指,烏鴉飛遠。
看到這一幕的人都露出驚訝又不太意外的神情。
秦子楚小心:「那是?」
想當初秦人先祖可是幫舜帝馴養鳥獸的。
趙正笑笑並不回答,示意秦子楚把眼睛湊過來。
中國古代搞天文曆法科研的人員主要有兩大類,一類就是朝廷里負責天文曆法氣象占星的官員,另一類就是道士術士群體。
《史記天官書》中詳細記載了從遠古到戰國的占星官員:在高辛氏以前掌管天文星象的是重、黎;唐虞時是羲、和;夏代是昆吾;殷商是巫咸;周朝是史佚、萇弘;春秋時宋國是子韋,鄭國是裨灶;戰國時齊國是甘公(甘德),楚國是唐昧,趙國是尹皋,魏國是石申。
中國歷史上湧現出了一大批頂級天文學家,大禹時代的羲氏與和氏、春秋時的甘德、石申,漢朝的落下閎、張衡,唐朝李淳風、一行、宋朝蘇頌、元朝郭守敬等人,他們在天文學上的努力與成就,讓中國古代天文學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也由此發現了地球是圓形。
古人以太陽變化規律為依據,確定了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標準,並且已經創造並開始使用十天乾和十二地支,作為劃分日期的手段。他們觀察到二十八星宿,可以作為坐標來觀察「七曜」——即日月與五大行星的運動。同時,還能觀察到一些不常見的星體,比如彗星、流星、新星等。
古代的歲星紀年法,就是基於對五大行星的觀測作出的總結。古代科學家們對於天體及其運行的認識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就形成了我國最初的天文知識體系。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得到大力發展,在文化上體現出了百家爭鳴的盛世景象,而天文學這一時期也得到很大發展。
這時期的甘公、石申所著的《甘石星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學著作。
《甘石星經》以甘德、石申兩人記錄的關於宇宙星系變化情況為主要內容,反映了戰國時代天文學成就,是世界上最早成書的恆星和五行星的觀測記錄。
《甘石星經》中的《甘石星表》最早記錄了恆星變化位置圖表,石氏部分包括二十八星宿、中官與外官;甘氏部分則系統記錄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發現了五大行星的出沒規律,記載了八百顆恆星的名字,測定了一百二十顆恆星的方位。
《甘石星經》中的《甘石星表》所載星座的測量形式,是中國天文測量學上獨特的赤道坐標系。
這個星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後世許多天文學家在測量日、月、行星的位置和運動時,都要用到《甘石星經》的數據。
其實在這次來之前,趙正已經讓同伴們都去下載了這個甘石星經,希望有助於他們判斷身處何方。
當然,同伴們不來也不影響他開展工作。
偌大的望遠鏡,小炮筒似地立在大殿之前,從子楚到華陽夫人,大家都排隊觀看遠山。
還是咸陽宮視野好。
真是神物!
只有一次在呂不韋想把鏡頭朝向太陽時,趙正按住了:「相國,用這個不可直視太陽,會瞎眼的。目盲!」
「啊?」
趙正伸手拿了個放大鏡和一張紙片,給大家表演了下什麼叫放大鏡點火。
「這光是一種能量射線,當它聚在一起時,熱量很高的。」
這還只是放大鏡,要是換成別的,...算了。
趙正最近只想科普,好東西不急著拿出來:「你們若是有什麼問題,可以交給我去問天帝,他心情好的時候或許會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