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母子
按大唐制度,太子監國須由東宮體系代替朝臣體系,譬如左春坊、右春坊便是與中書門下兩省對等的所在。李治為了培養小太子用了個取巧方法,讓宰相兼任東宮屬官。
這方法看起來完美地解決了問題,但這很美好的方法也有隱患,雖說大部分宰相是挂名,然挂名也是名,所謂師出有名不過如此,在這種方法下,太子與宰相的關係不可避免地會親近起來。
對李弘來說自然是極大的利好。只是他心中隱隱有所憂,在原本的歷史上,李弘成年後身體一直不好,得了癆瘵,身體一度比皇帝還差,監國時都得躺在床上養病無力視政,這樣的太子成年後即便與宰相親近,也不會讓皇帝忌憚。但假如他身體健康呢?
晚膳在一片歡聲笑語的氣氛中結束,李治崇尚簡樸,不是個嚴肅的人,也不在乎些許小節。對他來說,子嗣不重蹈上兩輩的舊事才是最關鍵的。與之相比,兒子們在他面前表現的歡樂些反而是他樂意看見的。
皇帝一天的忙碌還沒結束,白日的奏疏還沒處理完。李弘這次沒跟過去,而是跟著武後去往他小時候在太極宮的寢殿。
在殿中屏退左右後,不出李弘所料,三兩句話之後,武后問起了李義府的事。
武后在還是武昭儀時,就意識到了宮中情報的重要性,拉攏了一大批宮人內侍充作耳目。皇帝見李義府時遣出大部分內侍,武后最直接的消息渠道便到了李弘身上。
李弘沒理由撒謊,大概描述了一下李義府在皇帝面前的出格表現,並同樣義憤填膺地表示:「阿爺當時就被李義府那廝氣到了,若不是王福來攔著,我都要衝出去打他一頓了!」
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武后又聽到李弘後面的話,故意板著臉:「這話當著你耶耶的面說了嗎?」
「說了,可是阿耶說一國之宰相,不能因言獲罪。孩兒也知道宰相是國家的重臣,廢立皆是國之大事,不可輕動。但就是生氣嘛!」
「李相公於國有功,弘兒記得,不可將私情加諸國事之上。五郎或許不記得了,我之後位,你之儲位,皆有他的一份功勞。」武後用嚴肅的語調說。
「弘兒曉得。」李弘知道武后不願意放棄李義府,只能口頭應著。武后大約有些當局者迷了,李義府這般得罪皇帝,自身還一堆錯漏,已經是泥菩薩過河了。許圉師殷鑒不遠,與其說許圉師免官是因沒管好兒子,不如說是因為那句「汝恨無兵邪?」
武后輕輕頷首:「你是我的長子,自你出生起我與陛下就對你寄予厚望,也因此,你自幼就比六郎七郎辛苦些,我也知道,你自幼羨慕六郎七郎那般能恣意玩耍。後來你加元服,搬去了東宮,次月我與陛下就帶著六郎七郎去了東都,剛出發幾日,長安留人來報,言說你不肯進食……」
聽到這兒,李弘有些赧然,哪裡是什麼不肯進食,分明是思念父母哭的吃不下飯。帝后沒有辦法,只能派人將他接到身邊。
這也是他兩世合而為一的前夕,或者可以稱之為他覺醒了「前世」記憶的前夕。
「待弘兒到了行在,你的表現出乎我與你阿爺的意料,隱約間發現弘兒自那時起已經可以自當一面了。」
「原是好事,只是自此之後,你我母子平日里也只能在晨昏定省之時見上一面。」說著說著,武后同樣如皇帝一般心生感慨。
李弘只能乖乖坐著,一臉乖巧地聽著。
說來也是,他們撇下李弘去東都洛陽時,李弘將將八虛歲。
武后收攏情緒:「且不提這些,弘兒需謹記,身位太子,當胸懷寬廣。去歲你去尋武惟良等人的麻煩時阿娘就同你提過,如今瞧著,你還不長記性!」
說著,一隻手搭在了李弘的耳朵上。
武后輕笑一聲:「知子莫若母,五郎先前答應地這般敷衍,當阿娘看不出來?」
暗道一聲「大意了,沒有閃」,李弘忙忙討饒:「皇後殿下……皇後娘娘……我真記住了!」
武后還是第一次聽到把皇后和阿娘結合起來的說法,望著長子只覺得聽著甚合心意,手上動作一松,到手的耳朵立馬逃了出去。
「不過,要是有人敢這樣對阿娘失禮,弘兒也決不會忘的。」李弘躲得遠遠的。
聽到這話,武后無可奈何地笑了一聲,回想起長子曾為自己做過的事情,想到了武氏兄弟……這一刻,她突然意識到,假如皇帝真的對李義府不滿,那麼這枚好用的棋子就必須丟棄了。
武后很不喜歡這種事情不在掌控之中的感覺,或許……
「阿娘?」
武后一晃神,見李弘遠遠地小心翼翼地望著她,不禁莞爾,若她真想扭他的耳朵,還真能讓他跑了不成?
「好了,別鬧了,阿娘不碰你的耳朵了,」武后把兒子哄過來,倒是信守承諾了,只是把目標換在了臉頰上。
好一會兒,武后把李弘摟進懷裡,正色道,「我聽聞前些日子許相公曾建議你召集官員編撰《瑤山玉彩》,被你婉拒了?」
自從許圉師免官后,政事堂只有一位許相公了,許敬宗的建議確實不差,搜集古今華美文章,編製成卷,謂之曰《瑤山玉彩》。
這種書自然質量自然不必追求多高,主要是名頭好聽。對於李弘來說,他不願拉著一幫官員做這樣一件在他看來很沒用的事情。
當著武后的面,李弘就不能這麼說了:「兒有個想法,也與許相公提過,這段時間一直派人打探消息,私以為可行。」
「哦?」武後來了興趣。
李弘想了想,這事至少也要得到帝后中一個的支持才能做成,於是坦白道:「如今我大唐幅員遼闊,由南至北如夏至冬,然我曾隨阿爺見過朝中所用輿圖關中、山東等地自是詳細,但到了邊境,乃至於邊境之外,愈發模糊失真。今多有胡商或從西域、或從東南海上而來,我欲收集各國輿圖。現在國無戰事,國家大將多於長安待命,不如請諸公相助,彙集成寰宇圖,待到蓬萊宮落成,獻於爺娘,豈不美哉。」
這年頭越靠近中原,地圖越準確,李弘曾見過東部的海岸線,中部北部與他記憶中差別不大,但越往南就越粗糙了。而且此時製圖以山川河流為基礎,以數據為標杆,還有專門測量的車,但時人不知地球是圓的,所以往往越大的地圖繪製出來就越歪。
想要製圖,胡商當然靠不住,而這年頭,對大唐周邊地圖最熟悉的,當屬領軍大將了。很巧,如今長安就有幾位轉戰過數千里的大將軍。最典型的蘇定方,攻滅百濟,攻打高句麗都到了平壤城下,去年回來后便沒再領軍外出。此外,唐滅東突厥他在軍中,滅西突厥他是主將。從遼東到西域,都有他的身影。也就是李弘現在還年幼,否則主動接觸軍中大將軍,李弘是提都不敢提的。
當然,寰宇圖還有一點助力,是他來自後世的記憶修正,可惜他沒有背地圖的興趣愛好……
武后沉吟許久:「五郎平日里與李敬業走的頗近,這樣,阿娘明日手書一封,托英國公助你。五郎記得,莫要過於叨擾英國公。」
「多謝阿娘!」
「暫且別知會你阿爺,權當蓬萊宮建成時喜上加喜,但也不必非要瞞著,隨緣即可。」武後補充道。
李弘點頭稱是。
「此外,寰宇圖與《瑤山玉彩》是兩回事,一同去做有何不可?既然許相公樂意牽頭,你又何必拒絕他的好意,何樂而不為呢!」
李弘訕笑道:「原想把胡商的事交託給許相公的,畢竟天南海北之人,又不知其中有多少狡詐惡徒,一般人我擔心難以辨別真假。」
「你能有如此打算甚好,」武后一副很滿意的樣子,「如此《瑤山玉彩》的編撰就推到蓬萊宮建成之後吧!」
母子倆繼續閑聊一陣,有女官來催,武後於是叮囑李弘「看會兒書就睡,莫要太辛苦。」便去照顧皇帝了。
本來沒打算秉燈夜讀的李弘望著女官順手帶來的書卷,一時無言,他能說他原本就沒打算看書嗎!
其實李弘打的主意寰宇圖只是個由頭,公元七世紀,穿越者的兩大神奇作物土豆和番薯都還遠在美洲呢!
最好的得不到,李弘只能退而求其次,借著寰宇圖的名頭去尋一尋占城稻,根據他的了解,歷史上在北宋時占城稻就已經被公開推廣了,而引入時間想必更早。李弘估摸著距如今至多三百年,他覺得自己還是很有機會的。
除此之外還有棉花,如今棉花已經傳入大唐——作為一種觀賞植物……
李弘同樣想藉機推廣棉花,這年頭最好的保暖手段還是毛皮,但終歸數量有限。況且棉衣對大軍在北方作戰有極大的好處,同占城稻一樣,是李弘覺得比較靠譜的。
至於其他李弘發現的,如寒瓜(西瓜)、胡椒、葡萄等,他就比較隨緣了,任其發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