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不滿

第26章 不滿

郭行真當然不是白蓮花,得到如今地位的過程絕非一帆風順,但近些日子他卻察覺到了些許不對勁,偏偏他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

察覺到太子的調查后郭行真更是確定了心頭的預感,他平日謹言慎行,從不敢在帝後面前妄自評論。偏偏他又不敢去質問調查他的人,別到時候變成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是以郭行真才來到的玄真觀,來尋求曾經舉薦他的恩主——李淳風的相助。

但李淳風名氣雖大,官職卻不高,連五品都不入,如今得了皇命專註於以《皇極曆》為基礎另造新曆,這是青史留名的大事,即便李淳風能幫得上郭行真恐怕也要考量一下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

郭行真也只得在玄真觀坐蠟,誰知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竟等到了與太子見面的機會……

思前想後,他終於決定告訴太子他這些天來壓在心中最沉重的事——他察覺到了聖人對皇后的不滿。

這才是他堅持與李弘單獨相談,不敢讓第三人知曉的話。

……

轉眼之間,又過了一個月。

這段時間,李弘時刻關注著蓬萊宮,偏偏他又不能表現的太顯眼,以免惹人猜忌。

這天,李弘照例在光順門下視政,光順門說是門,後面連著思政殿,但實際上,光順門本身就是一座可以通行的宮殿,否則李弘若是真的在門下辦公,那也太落魄了。

時間剛剛過半,李弘一抬頭,突然發現門外正有一人探頭探腦的招呼他,仔細一瞧,正是皇帝身邊的王福來。

李弘與王福來的關係向來不錯,見王福來這般作態,他心知王福來定有要事。他本想抓緊時間打發了面前的幾個官員,待他們走後再見王福來,卻不想王福來竟有幾分急不可耐。

李弘心頭一驚,難道王伏勝出手告發武后了?

他當即跟官員們告了個假,剛一起身,就見王福來消失在門外,估計是怕被人瞧見。

剛出光順門,李弘就被王福來拉到一個角落。

「太子殿下,禍事了!」王福來臉上急地滿頭大汗。

「王公公,究竟何事如此慌張?」「殿下,時間緊迫,我也是借著如廁的機會過來的,先前內謁者王伏勝突然到大家面前告發皇後殿下聯合道士郭行真行厭勝之術,而厭勝的目標,正是大家!」

乍一聽事發了,李弘竟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但他知道現在不是放鬆的時候:「此人定是誣告阿娘,阿耶一查便知,王公公這般急切,莫非?」

「王伏勝自陳在皇後宮中取了厭勝之物,而今形勢對皇后不利,大家命老奴到政事堂去請上官相公……據老奴所知,上官相公為人方正,定然見不得這等事,恐怕會對皇后不利!老奴左思右想,恐怕只有太子殿下能讓上官相公改變主意了。」王福來答道。

李弘立馬意識到了王福來的所指,是建議讓他做他曾經做過的事——「阿爺是否還在延英殿中?」

王福來點頭。

「既如此,我便在紫宸門外等著,王公公去請上官相公,餘下的便交給我。」

蓬萊宮的中軸線上由南自北有著三座大殿,分別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其中含元殿乃是大朝和重大禮儀活動才啟用的大殿,蓬萊宮建成許久,皇帝使用含元殿的次數屈指可數。

與之相比,宣政殿的使用率更高,是每月單日的常朝和朔望朝的所在地,中書省和門下省分別坐落在宣政殿左右,中書省在西,門下省和位於門下省的政事堂在東。

再往北,就是紫宸門和紫宸殿,紫宸殿是皇帝會見大臣的場所,但實際上,李治更喜歡紫宸殿西側的延英殿,不似紫宸殿那般莊重,距離寢宮也更近些。李弘所在的光順門還在延英殿南面的延英門西面。

換而言之,從延英殿出發的王福來本來直奔東面位於門下省的政事堂去尋找上官儀,他卻先往西到光順門來找李弘,這是要冒著很大的風險的。

相比之下,都是擅離職守,李弘所面臨的風險就要小不少,他完全可以打著去政事堂找宰相的名頭在紫宸門外「巧遇」上官儀。

對於皇帝李治身邊最倚重的內侍監尚能籠絡到如此地步,武后對後宮的掌控力度可見一般。李弘曾聽說武后當初剛入宮時,為了收攏人心,曾經組建過類似於宮人、內侍互助的組織,如今看來,恐怕傳言不虛。若如此,這宮中的大事小事估計都難以瞞過武后的耳目。武后能輕輕鬆鬆地把後宮管理的服服帖帖不是沒有原因的。

「公公可曾派人去告訴皇后?」王福來要離開時,李弘問道。

王福來苦笑一聲:「哪裡敢忘,先前出了延英殿就派人去了,殿下趕緊準備準備,老奴這便去政事堂請上官相公了。」

「對了,公公待會見了上官相公,只要上官相公問起,公公無須諱言,先把王伏勝的事告訴他,如此,我才好說服上官相公。」

王福來只當李弘想好了說辭,對他來說也不算什麼難事,反而能增進和上官儀的關係,滿口答應。

……

上官儀最近一直沒怎麼睡好,自從上回被小太子恐嚇了一番后,他一直在反思自己。

是的,在上官儀看來,就是恐嚇,什麼有在外藩王對勾結內侍且對皇后不滿,明明是皇后對他上官游韶不滿,借著小太子之手來恐嚇他呢!

上官儀自覺自己對武皇后牝雞司晨的不滿隱藏地很好,平日里也未曾向外吐露半分,哪怕是他最親近的人他自詡也瞞過了,卻不曾想不知什麼時候被皇后瞧了出來。他不是沒想過小太子的行為出自本意,可這對他來說實在他難以想象了——他對皇后的不滿瞞過了所有人卻沒瞞過一個孩子?

即使這個孩子是已經頗有賢名的當朝太子,但身為宰相,上官儀太清楚這些賢名是如何在皇帝的暗中推動下產生的了。

可上官儀還是孩童時就經歷過江都之變,他的父親就在江都(揚州)遇害,走到今天的地位,什麼事沒遇到過?

單憑皇后借著小太子之口的恐嚇可嚇不住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章 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