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奇聞
我今天跟大家講的這則奇聞,主角便是北宋年間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妓女,憑藉一己之力,罵退數萬敵軍,拯救全城百姓的生命。
這則奇聞既非齊東野語,也不是小說家言,而是出自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沈括的筆記體著作《夢溪筆談·雜誌二》,真實性無疑。
原文如下:「元豐中,夏戎之母梁氏遣將引兵卒,至保安軍順寧寨,圍之數重。時寨兵至少,人心危懼。有倡姥李氏,得梁氏陰事甚詳,乃掀衣登陴,抗聲罵之,盡發其私。虜人皆掩耳,并力射之,莫能中。
李氏言愈丑,虜人度李終不可得,恐具得罪,遂托以他事,中夜解去。雞鳴狗盜皆有所用,信有之。」翻譯成現代漢語,事件的大致經過如下: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1085年),西夏國母梁太後派出數萬大兵攻打宋朝的保安軍順寧寨,把寨子圍了個水泄不通,從「圍之數重」來分析,人數在數萬左右是沒有問題的。當時守衛軍寨的宋兵人數很少(「至少」),面對比自己多出n倍的敵軍,「人心危懼」,大有世界末日來臨之感。
在守軍一籌莫展之際,一個「救星」卻適時出現,最終力挽狂瀾,實現劇情的大反轉。
這位「救星」既不是如關羽一樣萬軍披靡的戰神,也不是如諸葛亮一般神機妙算的全能大仙,而是一位資深妓女(「倡姥」,意為老娼婦),按照現在的稱呼,叫做「失足婦女」!這位「失足婦女」姓李,大概是在順寧寨工作多年,也接待過不少來自西夏國有身份的朋友,否則不可能對梁太后的齷齪往事一清二楚,而這些「寶貴」的信息便成為李氏破敵的「殺手鐧」,威力不亞於核彈。
只見李氏不慌不忙的登上城垛子(「乃掀衣登陴」),面對來勢洶洶的西夏大兵,二話不說馬上開罵,把梁太后的齷齪往事全部抖落出來,而且聲音洪亮,氣勢逼人(「抗聲罵之」),越罵越起勁,越罵越有狀態,立時間殺氣騰騰的戰場完全變為狗血、八卦風格。宋兵聽得津津有味、擠眉弄眼,大飽耳福;西夏大兵聽得目瞪口呆、羞愧難當,被暴擊指數瞬間達到50點,紛紛拿箭射李氏,希望趕緊堵住她這張「破嘴」。
偏偏李氏有城垛和自家人保護,夏兵如蝗蟲一般的飛箭根本奈何不了人家。李氏看計策已奏效,夏兵上了套,準備再添一把火,將氣氛搞得更熱烈一些。於是把梁太后的齷齪往事升級,有的沒的,添油加醋,一股腦把梁太后最臟、最臭的段子講了出去,夏兵被暴擊指數升為100點。
軍寨一時間難以攻破,罵街的「潑婦」又抓不住,時間長了自家太后的醜事、爛事勢必會被小兵聽到的更多,這樣下去不好向太后交差事小,太后若是生氣起來,丟了自家性命事大,於是夏軍統帥「遂托以他事,中夜解去」,灰溜溜的顛了。問題來了,李氏手中掌握的殺手鐧「梁氏陰事」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接下來要簡單談一談。
這個梁氏出身於西夏境內的漢人大族,容貌俊美,後來嫁給西夏權臣沒藏訛龐的兒子。沒藏訛龐有個妹妹,後來成為西夏國開國皇帝李元昊的寵妃,並生下皇子李諒祚,也就是後來的西夏毅宗。李元昊被兒子寧令哥殺死後,沒藏訛龐擁立年僅1歲的李諒祚即位,自己則執掌朝政,後來還把女兒嫁給他。在家族關係中,沒藏訛龐是李諒祚的舅舅兼岳父,而梁氏是李諒祚的表嫂。李諒祚13歲那年和表嫂產生了私情,最後在表嫂的慫恿下,以「謀反」為名殺死了沒藏訛龐一家,又把正牌表妹皇后沒藏氏賜死,改立梁氏為皇后。從梁氏上位來看,手段實在是污!梁氏當上皇后之後,為李諒祚生下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西夏惠宗李秉常。按說野鴛鴦修成正果,梁氏得到了心儀的皇后位子,應該會心滿意足,可情況卻並非如此。原因出在她那好色的丈夫皇帝身上!據史書記載,李諒祚是一個超級色情狂,《西夏書事》第21卷寫到:「諒祚凶忍好淫,過酋豪大家輒亂其婦女,故臣下胥怨」。丈夫在外面天天胡搞、亂搞,惹下一身的風流債,作為妻子的梁皇后心中怎麼可能會安穩?漸漸地,幸臣罔萌訛走進了她的生活,最終發展成為情人關係,其中的污穢齷齪之事,恐怕比她當年勾引李諒祚的時候少不了多少。總之,還是一個字:污!
李諒祚死後,年僅7歲的李秉常即位,梁氏一躍又變身皇太后,專斷國政,一手遮天。然而對於一個党項族建立的國家來說,由一個漢族皇太後來執政,總歸會引起一大片的不滿之聲。梁太後為了轉移矛盾視線,一方面大力推行去漢化政策,實施党項化改革;另一方面又主動挑起對北宋的戰爭,希望通過戰場上的勝利,來贏得國內認可。「漢人學得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說的就是梁太后這號人。順寧寨作為軍事要衝,自然是梁太后心中必須要拿下的目標,於是派出數萬精兵來攻取。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數萬大軍竟然碰到了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天敵,敗在一個低賤的妓女之手,灰溜溜的跑了路,真是天大的奇聞,始料未及。
就這樣,一個社會地位極其低賤、任何人都可以侮辱玩弄的「失足婦女」,憑藉一張利口,愣是將數萬敵軍灰溜溜的罵走,挽救整個城市軍民的生命,我覺得完全可以配得上「偉大」二字...
聊齋故事|趙媒婆為鬼說媒,回家賞錢變冥錢
雨窗閑話
2020-11-0516:07
關注
聽文章:讓閱讀更簡單
河南彭德府有一個姓趙的媒婆,為人精明且腦瓜靈光,靠著給人做媒,積攢了很多錢。
當地有一個惡霸無賴,看中了吳秀才貌美年輕的女兒,非要娶他的女兒,他曾找了很多媒人都沒有成功,但是趙媒婆一出馬,憑她的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吳秀才夫婦動了心。吳秀才夫婦便退了原來訂親的夫家,讓女兒嫁給了惡霸。
吳秀才的女兒喜歡原來訂親的人,非常討厭惡霸,不甘受此大辱,便與未婚夫一起上吊殉情了。被退婚的夫家一看兒子上弔死了,氣得發瘋,就把找媒婆告到了官府。
官府判定趙媒婆有一定的責任,罰銀數十兩,杖責數十棍。趙媒婆又難過又後悔,暗自發誓以後絕對不幹拆散別人美滿婚姻的缺德事。為此她把家搬到城郊羨河鋪,離開那個傷心地。
有一天,趙媒婆騎著毛驢去縣城看望女兒,回來已經傍晚,忽然迎面走來一個黑衣女子,女子對她說:「您是替人做媒的趙老太太嗎?您的大名我們都知道,我家女主人有事託付您辦,請您隨我走吧!」趙媒婆說:「我已經發誓不再保媒了,請你家女主人另請高明吧!」
黑衣女子笑著說:「這方圓百里,哪個媒婆有您老的神通,我們是個有錢的人家,肯定少不了您的好處的。」趙媒婆暗想,為了吳秀才女兒的事,已經損失了一大筆銀子了,如果這真是個有錢的人家,大賺一筆把以前的損失補回來,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這裡,趙媒婆點頭同意,便騎著毛驢跟在女子後面,大約走了幾里路,就到了一座大宅院門前。一看就是個有錢的人家,樓高丈余,有世家門第的氣魄。
黑衣女子指著院子對趙媒婆說:「已經到了,老爺有事外出,帶走了很多書童和奴僕,所以家裡男人少,您老隨我進屋吧!」說完,把趙媒婆的毛驢拴在院子里的大樹上。
到了大廳后,幾個丫環和婆子正等候她們,一見到她們就歡天喜地說:「婷婷果然厲害,真帶了媒人回來,我們這就去稟告夫人。」隨後一個小丫環進屋稟告去了。
不一會兒,小丫環傳話請趙媒婆去上屋等候,一行人又走了幾個院落來到了上房正廳。趙媒婆見一個四十多歲的夫人倚著靠枕坐著,連忙跪下請安問好。夫人叫了丫環看座,她慢悠悠說道:「我是山東人,夫君姓蘆,官至侍郎,已去世多年,今日請你來,只因三兒子已經長大,卻沒有媳婦,如果能攀上有錢有勢的人家,我必定重重答謝你。」
說完,請三公子與趙媒婆見了面,趙媒婆一看三公子風流倜儻,儀錶堂堂,就讚揚起來,她說:「三公子英俊瀟洒,這樣的美男子,誰家姑娘不爭著嫁給他,就是我老太太如果倒退三十年,就是做個小妾我都心甘情願。」一番話把所有人逗得哈哈大笑。
夫人笑道:「你這個老媒婆,這樣油滑的嘴,不發家才怪呢?我提得這門親事,是本街薛參政的女兒,是一個世族之家,薛參政雖然死去多年,但他老婦人薛氏擇婿條件十分苛刻,而且還很多疑,你看這事兒能成嗎?」
趙媒婆拍著胸脯說:「憑我的三寸不爛之舌,保證此事定能成功,請夫人放心吧!」夫人聽了很高興,忙吩咐丫環設宴款待趙媒婆,並要她吃完飯就去薛家,趙媒婆想明天再去,夫人搖頭害怕有變動,趙媒婆只好答應吃完飯就去薛家。
吃完飯天色已晚,婷婷領著趙媒婆來到薛家。薛家的氣勢比蘆家還要大,樓閣重疊,富麗堂皇,連大門都鑲嵌著銅鳥獸環。趙媒婆講明來意,薛夫人說:「我聽說過蘆家三公子,不過,不知長相如何?」
趙媒婆說:「蘆家三公子,長相俊美,將來必定是大富大貴之人,如果不是如我所說,老婆子我親自把自己的兩個眼珠子摳下來。」薛夫人笑著說:「我信你還不成?不要你的眼珠子,我答應還不行嗎?不過,小女外出,三天後才回來,你回去告訴蘆家,清明後送彩禮過來,我們再商量婚期。」
說完,命人拿出二十兩黃金答謝趙媒婆,然後又命僕人擺上酒席款待趙媒婆與婷婷,席間,趙媒婆見果盤裡的棠梨黃澄澄的非常好看,就偷偷地揣了幾個。回到蘆家,向蘆夫人表明薛家的態度,順便把自己吹噓一番,蘆夫人聽了很高興,又賞賜她四十兩黃金和一條紅色束帶,然後讓婷婷送趙媒婆走。
趙媒婆騎著毛驢出了蘆家往家走,邊走邊抱怨:「什麼人家啊?竟如此小氣,也不讓我住一宿,三更半夜把我攆走,太不夠意思了。」走到家后,天已經大亮了,兒子一見到趙媒婆就問:「怎麼不在妹妹家多住幾日?為什麼非要夜間趕路往回走呢?」
趙媒婆得意地把自己保媒的經過詳細說給兒子和兒媳聽,邊說邊掏出懷裡偷拿的棠梨,準備給小孫子吃,誰知打開手帕一看,裡面竟然是幾十個小蝌蚪,還有一兩條活得,還在慢慢蠕動,全家人一下傻呆在那裡。趙媒婆渾身一激靈,趕緊去看蘆家和薛家給的黃金,發現是上墳用的金鎦子,那紅束帶就是紙折的。
趙媒婆傻傻地呆住了好半天,突然她的喉嚨里「姑哇」一聲,吐出了很多髒水和樹葉子,趙媒婆此時才明白她是給鬼去保媒去了,她一下暈倒在地。她由此大病一場,過了很長時間才好,從此再也不敢給別人保媒了,只要有人提起「保媒」二字,她就全身直哆嗦。
據《漢書·奸幸傳第六十三》記載,趙飛燕出身卑微,她的父親是樂工,能編出優美的樂曲。父親去世后,小時候曾流落到長安。宜主和妹妹趙合德在長安編草鞋謀生,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
之後,他被趙姓的官員收養,輾轉於陽阿姬宮成為了侍女。在陽阿姬那裡,被歌舞伎訓練。兩姐妹認真學習舞蹈,經過幾年的訓練,宜主終於像燕子一樣靈巧地練習,每次跳舞都有想翩翩起舞的氣勢,所以改名為「飛燕子」。後來,人們都稱之為「飛燕」。
她的歌舞和美貌得到漢成帝的賞識,被召到皇宮裡,說:「趙飛燕寵愛后,成帝把妹妹趙合德叫到宮中。幾年後,成帝打算把趙飛燕立為皇后,太后覺得他出身卑微,立后不同意。」。
史書上記載著「趙飛燕貴幸,上欲立皇后,太后出微,難之」。儘管如此,公元前18年冬天12月成帝后,將原來的許皇后廢棄,前16年7月13日,趙飛燕作為皇后被立起來,成為了國內重要的人物。《漢書·成帝紀第十》被稱為「趙氏亂內」。
據說,趙飛燕身材極為輕盈,每當他細腰迎風起舞時,就像是乘風而去。有一次,趙飛燕在宮中高高的舞台上跳舞,大家正熱中的時候,突然颳起暴風,趙飛燕被風吹著跳舞,真的要被風吹著了。
於是成帝急忙向樂師們拉上趙飛燕的裙子,以免被風吹到。風一停,趙飛燕發現雲英紫色的裙子皺了,宮中的女性們特意穿上皺巴巴的裙子很流行。
前11年,她教唆皇帝殺害後宮皇子,留下了「燕啄皇孫」的故事。前7年漢成帝病死,趙飛燕無子,她支持立漢哀帝,哀帝即位后,被尊為皇太后。前一年哀悼帝死,漢平帝登基,趙飛燕失恃,先由「皇太后」貶為孝成皇后,然後不久又被百姓廢棄,之後又被派到成帝墓前保衛陵,趙飛燕忍辱自裁結束了。
李白:「問了漢宮的誰長得像,飛燕很可憐地依賴著新的化妝」。趙飛燕已經成為我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古人寫詩也喜歡借美貌的傳說,但這樣的女人一生只能靠男人生活,所以賴倒后,她的結局也就結束了。
從前有個小男孩兒,他的親娘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後來,父親娶回一個後娘照顧小男孩兒。
後來,後娘生下一個小弟弟。後娘剛開始對小男孩兒可好了,給小男孩兒做漂亮的衣服,還每天給他做美味可口的飯菜。父親見新妻子對兒子如此細心周到,就放心地離開家外出經商了。
父親剛走出家門,後娘的臉就拉得很長。她讓小男孩兒脫下新衣服,然後讓自己的孩子穿上;香噴噴的餃子都夾給自己的孩子吃,卻只讓小男孩兒喝點兒餃子湯。
轉眼間,冬天到了。後娘買來新棉花和新布料,為自己的孩子做了件暖和、厚實的新棉衣。給小男孩兒做棉衣時,她卻去河裡采了些蘆花塞進小男孩兒的棉襖里。棉襖看起來厚厚的,可一點兒也不保暖。
不久,父親回來了。那天正下著鵝毛大雪。後娘見丈夫回來,便殷勤地張羅著飯菜,叫小男孩兒出門去拿些柴草。小男孩兒拿柴草回來,凍得渾身直發抖,嘴裡念叨著冷。後娘聽后不但不心疼,還火冒三丈,怒斥道:「你這孩子,簡直太不懂事了!你穿那麼厚的棉衣,整天還一個勁兒叫冷。你弟弟的棉衣比你的薄,也沒聽他叫冷。只要讓你干點兒活兒,你不是冷就是餓,太不像話了!"
後娘走到丈夫身旁,數落男孩兒的種種不是,講了許多挑撥離間的話。父親信以為真,非常生氣,也訓斥小男孩兒:「你這孩子太不爭氣了!你娘這麼辛苦地照顧你,你卻一點兒也不聽話。」氣急的父親取出皮鞭就朝男孩兒身上抽去,鞭子一下下地抽下去,棉衣破了,蘆花一片片地飄散了一地。父親立即明白了。他一把抱住小男孩兒,後悔地說:「孩子,爸爸對不起你,為你娶回這麼個狠心的後娘。」
父親決心將後妻趕出家門,但小男孩兒卻勸父親說:「爸爸,您要為弟弟想一想,我不希望他也沒有娘!您還是留下後娘吧!」父親覺得小男孩兒說得有道理,勉強同意了小男孩兒的請求。
後娘沒想到小男孩兒會為自己求情,非常感動。從此,她對待小男孩兒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好,一家人幸福地生活著。山東濟南府書吏馮某家中經常有狐狸出沒,原來在他家宅子西邊有個小花園,花園裡草木茂盛,人煙稀少,後來被狐狸佔據,小花園裡有個小木屋,狐狸就住在那裡。
有一天,馮某的親戚董平路過,前來借宿。馮某說:「家裡實在是沒有地方了,剛把父母從老家接來,不如今天晚上我找幾個人陪你在那小花園的木屋裡打個通宵的牌吧。」
董平說:「我歲數大了,熬不了夜。你也不用找人陪我,我自己在那屋子裡住一宿便是了,人老了膽子也就大了,還怕什麼狐狸?」
於是他便帶著被褥,住在了東園小屋。
前半夜一直沒有異常,到了後半夜,董平聽到外面有隱隱約約的說話聲。他猜測一定是狐狸,便偷偷在窗戶那裡往外看。
只見小花園的假山上坐著兩個女人,一個大約四十多歲,另一個看起來不到二十歲。兩人都長得非常漂亮,正在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歲數大的說:「你怎麼又開始悶悶不樂了?」
小姑娘說道:「姨媽你聽我說,姐姐又欺負我。今天我做了鮮魚羹,等著大家回來一起享用,不知怎麼被她知道了,等我再來看時,那鮮魚羹早就被她吃完了,不僅如此,她還在我床上吃,弄得被子上都是魚湯,我受夠了!」
歲數大的說:「你既然這麼不願意和她一起住,就搬到馬家園子去吧,那裡空著一座閣樓,地方倒是寬敞。」
小姑娘聽了很高興,就說道:「那就今天搬吧,您得陪我一起去!」
婦人說:「這樣也好,今晚我的房間正好被別人佔了,我還不知道在哪裡住呢。」說完,二人一同站起來向外走去。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這董平正是那馬家的園丁,聽到了狐狸的秘密,他才知道它們要搬到馬家花園去住了。
回到馬家后,董平就一直留意著狐狸。幾天之後的一個月圓之夜,他遠遠看到花園裡一座廢棄的小樓里亮起了燭光,兩個女人的身影映在窗紙上。
董平悄悄走過去看,果然發現這二人正是那天在馮家花園順滑的狐狸,從她們談話間可知,這個歲數小的女子名字叫珠兒。
不一會兒,又來了一個年輕女子,這女子的容貌和珠兒一樣美麗。她進來后劈頭蓋臉地罵了珠兒一頓:「不讓人省心的小妮子,你那點鬼心思我還不知道?你搬到這裡來是為了找馬公子的!」
珠兒毫不示弱地說道:「艷紫姐姐,休要怪我,當初你狠心離開他,我實在看不過去,何況我是真心喜歡他的!」
艷紫嘆口氣說道:「傻妹妹,你要注意分寸,千萬不可讓母親知道了,否則你和他都會受到懲罰的!」
再說這馬家公子,為人善良多情,長得是一表人才,獨自居住在這馬家花園發奮讀書,為的是將來考個進士光宗耀祖。
這天深夜,馬公子正在燈下苦讀,突然聽到一陣腳步聲,他抬頭一看,窗外站著一個清純的女子。
馬公子問道:「您是哪家的姑娘?怎麼深更半夜跑到這裡來了?」
那姑娘低頭不說話,也不敢看馬公子。
馬公子又問道:「小鬼頭怎麼只是傻笑不說話?」
這姑娘便鼓足勇氣,從外邊走到了屋裡,帶進來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她說道:「你問這個幹什麼?」
馬公子一聽也樂了,說道:「這是我家的花園,我不問,怎麼知道你來幹什麼?」
小姑娘從袖子里拿出四個鞋墊,扔到桌子上說:「煩勞你畫個圖樣,我要做鞋子了,畫得不好可不行啊!」
馬公子笑著說道:「畫可以,但是你得告訴我你叫什麼名字。」
小姑娘紅著臉說:「我叫珠兒……」
馬公子還從未見過這麼漂亮、性格又大大咧咧的女孩子,他覺得這個姑娘和別人不一樣,很特別。
兩人聊了會兒天,馬公子覺得珠兒姑娘很有意思,從心底開始喜歡她。
過了一會兒,僕人來送夜宵,他就讓珠兒躲到屏風後面,僕人走後又把她叫了出來,兩人相見恨晚,侃侃而談,當晚珠兒姑娘就住了下來。
從此以後,珠兒姑娘每天晚上都會來,兩人志趣相投,天天在幸福中度過,恰似神仙眷屬。
珠兒自從住到公子樓上,起初還怕人撞見,刻意提防。後來,情到深處,也就不顧及那麼多了,僕人們逐漸感覺到了異樣,就報告了馬母,說公子近來不太對勁兒,可能讓狐妖給迷惑了。
公子的母親聽了這個也很擔心,就讓他搬回大宅子來住,馬公子正處於熱戀時期,哪裡肯聽她的話,就以讀書為由堅決不回去。母親更加不放心,就派了僕人日夜偷偷觀察他的動向。
過了幾天,僕人們卻沒發現什麼線索,母親正要放棄之際,老園丁董平來告密了。
董平將自己看到的事情添油加醋地描述一番,並說道:「我在馮家花園的時候聽到兩隻妖狐對話,她們似乎非常怕您家裡的那條大黑狗,不如明天牽著大黑狗去馬家花園查看一番,或許會有線索。」
這天早上,馬公子正好出去辦事,母親帶著幾個僕人牽著那條大黑狗來到了花園的閣樓。
沒想到,一走進公子的房間,那條大黑狗忽然直奔屏風後面,把珠兒拖了出來,一口咬斷了她的喉嚨。
珠兒立刻化作一隻死去的狐狸,身上的衣服像蟬蛻一樣堆在了地上。馬公子從外面回來,抱著狐狸的屍體發狂地痛哭起來,要撞頭自盡,被僕人們上前拉住了。
馬母說道:「母親還在世,你怎麼能做這種傻事呢?你這樣做對得起我嗎?我也是為你好啊,兒子!」
馬公子不肯理母親,自顧自地在那裡黯然傷神。
過了一會兒,他把死去的狐狸放在床上,讓僕人們出門去買棺槨,還準備了許多金銀珠寶作為陪葬品,打算第二天將它埋葬了。
半夜時分,馬公子正對著珠兒默默落淚,忽然來了一個老婦人。
老婦說道:「我是珠兒的母親,公子沒有辜負我的女兒,都是她自己痴情招來的禍端。你母關心兒子是正常的,可恨的是那園丁董平,這件事本來和他沒關係,他為了討好老太太,添油加醋地誣衊我女兒,我不會饒了他的!」說完就離去了,床上的狐狸也不見了。
過了幾天,董平生了場怪病,竟然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