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一代宗師

第四十八章 一代宗師

道藏、佛經、功法,魚樂花了三年時間,閱讀了整個笑傲位面能搜尋到的,於他有益的知識。

若是翻閱紙質書籍,怕是一輩子也看不完。

好在他不用翻書,祭壇能將一切信息傳遞到他的心湖,省時省力。

而他要做的,就是理解、消化,篩選出於他自身武道體系有用的東西。

有個小細節,他只用祭壇查詢信息,卻不做停留,而是返回笑傲位面慢慢消化。

這麼做,是為了節約時間。

笑傲位面被凝固在一道時間閉環之中,於外界而言,可以是完全停滯的狀態。

他也不知道祭壇的『彌留』能堅持多久,或許下一秒就玩兒完,或許還有個幾年幾十年的。

總之,還是謹慎些,能節省一點時間,那就節省一點。

事已至此,掙扎求存,能多一分勝算都是好的。

查詢功法的過程中,魚樂也想過,某些刻錄在石壁上的秘籍,哪怕歷經千年也不會腐壞,如此,是不是有可能找到之前的一些神功?

比如古墓石壁上,當年王重陽刻下的部分《九陰真經》,比如靈鷲宮石壁上的高深武學?

有,古墓石壁上的經文還在,卻殘缺不全,基本沒用。

祭壇可以將殘篇準確的傳遞給他,卻沒辦法幫他修復。

靈鷲宮石壁上的武學,查詢結果是沒有。

原因不知,祭壇的查詢功能只是相當於搜索引擎,卻不是智能AI。

魚樂現在缺的是時間,與其費心去找神功,還不如靜心修鍊,反正目前掌握的東西,已經夠他消化很久了。

有趣的是,最大的收穫不是來自那些知名的功法,而是道藏。

魚樂找到了鍾呂派的一個殘篇法門,只有先天之後的一個階段的修行內容。

但是,對於現在的魚樂來說,已經是高深莫測了。

手握祭壇,能夠穿梭諸天萬界,功法什麼的,不會缺的。

關鍵還是自身的實力,魚樂以《混元功》為根基,結合氣血運轉之道,也算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所謂『學我者生,像我者死』,魚樂需要補足、增益自身的武道體系,以求自己已經在走的路,能走得更寬,更遠。

而不是盲目的換條路走。

所以,《太極拳經》、《葵花寶典》、《易筋經》、《太極劍法》、少林七十二絕技,各家各派的武學,魚樂都作為資糧,從中吸收自己需要的東西,而並未轉修哪一門功法。

曾經看小說時,有一點很奇怪,《太極拳經》老早就落到了日月神教的手裡,為什麼這幫人寧願修行弊端明顯的《吸星大法》,代價巨大的《葵花寶典》,卻放著神功不學?

直到自己讀了之後,才明白,不是不學,而是單看《太極拳經》,沒用。

這是武當武學的最高成就,卻並非武當功法的總和。

《太極拳經》是寶塔上的那顆明珠,但想要收穫明珠,卻還得沿著武當武學這座寶塔,一步步走上去才行。

基於此,魚樂翻了翻武當的經閣、武當眾人記憶,得到了一部《純陽無極功》。

這才是好東西啊,武當鎮派秘典,又同樣是走的道門的路子,正合魚樂的需求。

天下武學,練的都是剛勁,武當武學,卻首開先河以柔勁入手。

剛柔陰陽只是勁力的變化,或者叫不同的狀態,並無高下之分。

練到最後,追求的都是剛柔並濟、陰陽相生。

武學之道,以樁功馬步鍛煉筋骨,整合勁力,求快、求猛,直到剛勁走到極致,才會轉練內腑骨髓,求深、求透。

武當武學,同樣以樁功馬步入門,卻配合呼吸調和內腑,以柔勁鍛煉身體脆弱、細微之處,最後氣貫周身,鼓盪之中好似鐵板一塊,以陰化陽、陰陽相生,實在是玄妙。

說到戰鬥擊技,肯定是因人而異,功法再好,人不行,戰鬥力也不強。

但是以養身固壽、壯大生命本元而言,武當武學,當為翹楚。

至於太極拳劍、武當綿掌、震山鐵掌、梯雲縱……等等的具體功法,魚樂自然也都照單全收。

三年的學習、思考、修行,魚樂終於貫通了自身所學。

以《混元功》為基礎,融合《純陽無極功》、《獨孤九劍》,以及天下武學能取之處,重新梳理自身武學。

終成一套完整的武道體系,養氣血、練真氣、凝神魂,回春永壽、直指先天,名為《長生經》。

經者,脈絡也。

闡明至理脈絡,直指天地大道,開示眾生,歷久不衰,可稱『經文』。

開創體系道路者,有啟迪眾生之功德,可稱宗師。

——宗師與戰鬥力無關,而是你的智慧可以為後人照亮前路,這才叫宗師。

既說直指先天,那麼何為先天?

天地未開、元氣未判之混沌,是為先天。

比照人體,又該如何理解?

魚樂行的是道法,咱們就按道家的理論,來聊這個事兒。

人為什麼能生長為人?是什麼在控制著那個受精卵,那個胎兒,生長為人?

是自然規律。

自然大天地,人體小天地。

規律,於自然天地而言,是道;於人體天地而言,就是元神。

是元神在控制著一切,使之有序的生長變化,使得一個受精卵,最終生長為人。

人在降生之後,隨著發育成長,世間一切的熏陶浸染,逐漸形成自我意識,就是識神。

有了自主意識,就會產生『物我之別』,就會產生喜好厭惡、遠近親疏,這些東西的總和,就是欲神。

道門修行的目的是,壓制欲神,返照元神,壯大識神。

這裡尤其要注意,欲神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能消除、擯棄,更不能任其壯大成了主導,要壓制在一定程度之內,保持一個動態的平衡。

返照元神,就是讓元神顯現,從而認識它、解讀它、掌控它。

修的是元神,主導整個心神的,卻是識神。

所以神仙也有『你』、『我』之別。

若是大家都放棄識神、欲神,那就沒有什麼『你、我、他』的概念,天地萬物全然一體,只剩一個主體意識,就是道。

那不是修行,是變相自殺。

只說心性方面,道門的修行就可以簡單的總結為:時時壓制欲神,以識神為主,通過解析元神而不斷壯大,最終壯大的是整個心神。

識神、元神、欲神不分彼此,是心神的一體三面,並不是三個不同的東西。

之所以要這麼分,只是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而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諸天:劍出華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諸天:劍出華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一代宗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