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黑山軍(跪求推薦票)
兩人正說話間,其中一輛牛車的蓬布下忽地鑽出一顆小腦袋,沖著劉和傻笑,鼻子底下掛著一泡鼻涕蟲,然後滋溜一下吸進去。
「阿亮?」劉渙怒道,「誰讓汝跟來的?」
敢情這小孩就是劉曄,小名阿亮,今年虛歲九歲。
「閉嘴,跟個小孩子耍什麼威風?」劉和卻將劉曄擋在身後。
劉曄七歲喪母,劉普的續弦不敢針對即將成年的劉渙,就把矛頭對準了沒有什麼反抗能力的劉曄,所以小劉曄的日子很不好過。
但是劉和非常喜歡這個聰明伶俐的同宗小跟班。
得知對方是劉曄之後,劉和第一天就喜歡上了。
「大哥,我能跟你們去潁川郡嗎?」劉曄問道。
「不行。」劉渙直接拒絕道,「你去什麼潁川郡,回去!」
劉和冷冷的瞪了劉渙一眼,說道:「什麼時候輪到你拿主意了?」
「兄長,阿亮年幼,出不得遠門。」劉渙急聲說道,「他會拖累我們的。」
「我都沒說話,你說個毛?」劉和冷哼一聲又對劉曄說,「阿亮我們走,夫子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抱負的書生就應該外出遊歷大好河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得真好。」劉曄一臉的嚮往,「可是大哥,夫子什麼時候說的這句話,我怎麼從未見過?」
「是嗎?那可能是我記錯了。」
劉和趕緊把話題岔開:「走了!」
百餘豪奴簇擁著十幾輛牛車緩緩上路。
從桓帝時開始,大漢天下就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太平,洛陽附近還算好,可是一旦出了洛陽都畿圈,就隨時可能碰上山賊。
所以這次出門,劉和做足了準備。
除了給每個豪奴裝備一把環首刀,還花高價買了一批短弓。
此外還從黑市上淘了十幾副皮甲,劉和自己還有劉渙一副,剩下的十幾副皮甲就給了韓九等十幾個豪奴。
劉和甚至特地做了一桿紅色大旗。
還讓兩個庶母連夜在旗面上綉了「大漢皇侄」四個篆體字。
這會兒,這桿大旗就在晏明手裡,單手擎著根本就不費力。
一行人往南經過了洛水浮橋之後,就離開了洛陽的坊廓區,進入鄉里。
東漢的治陽跟後世有很大的區別,後世的洛陽分三重城牆,由內而外依次是宮城、皇城、內城以及外城,都有獨立的城牆,皇帝以及后妃住在宮城,政府機構大多在皇城,達官貴人一般住內城,百姓則住在外城。
但是東漢的洛陽城不是這個格局。
東漢的漢陽只有宮城、都城,然後就是護城河。
皇帝及后妃住在宮城,宮城分為南宮以及北宮。
達官貴人住在都城內,諸如直里、戚里以及步廣里等里坊。
都城外到護城河之間的這片區域,叫坊廓,再往外是鄉里,洛陽的一百萬平民百姓就居住在這些坊廓以及鄉里。
其中大半的平民百姓居住在鄉里。
看到「大漢皇侄」,沿途百姓開始竊竊私語。
於是,密集的信息從劉和的視野中跳閃而過。
「來自某翁的讚賞,聲望+1、+1、+1……」
「來自某公的欣賞,聲望+1、+1、+1……」
「來自某郎的羨慕,聲望+1、+1、+1……」
「來自某嫗的憤怒,聲望-1、-1、-1……」
「來自某姑的欣賞,聲望+1、+1、+1……」
其實之前一直在跳,只不過過了昨晚的爆發期之後,後面就開始變稀疏,但是這會又開始爆發,而且比昨晚來得更猛,也更加的密集。
顯然,這是因為「直里搶親」的事迹已經傳到鄉里。
疊加劉和打出的「大漢皇侄」大旗,才有這個效果。
只見底下加紅標粗的數字正以驚人的速度上漲。
「5764……7012……8814……9998……」
很快就超過一萬,然後速度逐漸慢下來。
聲望已經逾萬點,是否提升能力值?
劉和果斷選了是,提升力量!
依然是優先提升力量。
力量提升中:50、51。
劉和隱約感到體內有一股熱流流過。
只不過並沒有諸如「筋骨噼啪作響」又或者「毛孔沁出腥臭污垢」等現象出現,也沒感覺自己的力量突然變大。
可能是提升的數值太小。
劉和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
大約三天後,一騎快馬馳進太行山深處。
順著群山之中蜿蜒崎嶇的山路來到一處寨門前,馬背上的騎士翻身下馬厲聲喝道:「洛陽來信,有急信!」
「汝且等著!」寨門上傳來一聲回應。
過了沒一會,緊閉的寨門便緩緩打開。
隨即一個披著皮甲的賊將從中快步出來。
賊將從騎士手中接過信札,待看清楚火漆上印的圖標之後,頓時臉色一變,當即回頭吩咐身後的賊兵好生招待騎士。
賊將自己則雙手捧著信札直奔寨中而去。
信札被賊將高舉著連續上了好幾道階梯,穿過好幾重寨門,最終來到一座用水桶粗細的圓木搭建的巨大的大廳之中。
大廳的挑高足足有三丈多,十分的空曠。
在大廳的北側有一道用石塊壘砌的台階,台階上鋪著一張帶虎頭的虎皮褥子,一個身材魁梧臉容冷毅的年輕人正斜靠在虎皮褥上。
年輕人的雙腳正好踩在虎皮褥的虎頭上。
腳踩虎頭,顧盼之間更增一等虎羆之氣。
聽到腳步聲,年輕人和台階下侍立的兩個賊將立刻看過來。
看到賊將手上捧著的書札,年輕人問道:「杜長,汝手上捧著的是何事?」
「啟稟將軍,是聖女從洛陽發來的密札。」名叫杜長的賊將疾步來到台階之下,隨即單膝跪地將書札高高的舉過頭頂。
「聖女發來的密札?快呈上來!」
靠在虎皮褥子上的年輕人也是神情一凝。
不用多說,這個年輕人就是黑山賊張燕。
只不過此時的張燕,已經在六個多月前被大漢朝廷敕封為平難中郎將,專門負責招降清剿太行山之中的黑山賊。
漢靈帝劉宏甚至給了張燕舉孝廉的資格。
孝廉是察舉制諸科之中最為重要的一科,選拔的官員數量也是最多的。
所以張燕也很重視,回山後立刻在黑山軍中大力推行漢軍的典章規制,經過幾個月的整頓之後始有今日氣象。
階下兩人則是張燕的部將孫輕以及王當。
片刻之後,張燕看完密札卻遲遲未吭聲。
孫輕便忍不住問道:「將軍,聖女如何說?」
張燕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隨手將密札扔給了孫輕。
另一側的王當也趕緊湊過來,跟孫輕一起看密札。
孫輕一收密札沒好氣的說道:「字識汝,汝識字否?」
「你識字了不起啊,真是的。」王當悻悻然的走開。
孫輕快速看完密札,又把目光轉向張燕:「將軍不欲借兵?」
張燕摩挲著身下的虎皮褥子,幽幽說道:「如今黑山軍男有耕,女有織,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委實不宜再妄起刀兵耳。」
孫輕皺著眉頭說道:「然而這畢竟是聖女下的諭令。」
「汝言也不無道理,聖女下的諭令還是需要遵行的。」張燕眸子深處掠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冷意,又說道,「不如由汝率本部三百精銳前往洛陽聽用如何?」
「末將領命。」孫輕沒有猶豫,當即就滿口答應下來。
目送孫輕離開大堂,另一側的王當才一臉不滿的嘟囔道:「將軍,咱們幾十萬黑山軍當真要聽兩個小女娃的支使?」
「王都尉慎言。」張燕沉聲道:「不可對聖女以及聖使不敬。」
黑山軍雖然已經歸順大漢朝廷,但是張燕仍然不打算放棄太平道這桿大旗,因為太行山中並不只張燕這一支黑山軍,還有好幾十支。
王當聞言便只能乖乖的閉上嘴。